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梧桐街记事 > 第14章 裂痕(上)

梧桐街记事 第14章 裂痕(上)

作者:梧桐茶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8 17:24:25 来源:小说旗

第一幕:菌革风波

梧桐街裁缝铺的玻璃橱窗里,苏阿婆新做的菌丝旗袍正在恒温箱内生长。淡金色的菌丝沿着桑蚕丝基底蔓延,在领口处自然形成凤凰纹样。晚舟隔着玻璃调整AR设计图,突然听见\"咔嚓\"脆响——菌丝在袖口位置裂开蛛网状纹路。

\"湿度差超过3%就会这样。\"陈墨教授用手持显微镜观察断面,\"菌丝和蚕丝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

隔壁包子铺飘来阵阵焦香,王老板正把菌群分解的塑料残渣压制成餐盒。带着余温的菌革餐盒刚装上鲜肉包子,突然\"滋啦\"一声绽开裂口,滚烫的肉汁溅在顾客的西装上。

\"这要烫出人命咧!\"房产中介李经理抖着西装前襟,深色布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菌液腐蚀出破洞。智能茶柜同步弹出警告,空气检测显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超标。

林小满划开全息屏幕,故障报告像雪片般涌出:菌丝书包在梅雨季长霉斑、菌革长椅承重后塌陷、最严重的是老年活动室的菌丝隔音墙——昨夜暴雨后竟开始自主蠕动。

\"青禾的人来了。\"周奕然压低声音,街角黑色商务车里下来三个拎着金属箱的男人,箱体印着\"生物材料质检中心\"字样。

第二幕:认证陷阱

社区议事厅的八仙桌上摆着二十八份检测报告,每份封面都盖着不同的认证钢印。青禾的代表推了推金丝眼镜,投影仪在墙面打出ISo标准文件。

\"贵社区的菌革材料未通过生物降解测试。\"他点开视频,实验室小白鼠在啃噬菌革后出现抽搐症状,\"根据《新型材料管理法》,这些产品必须立即下架。\"

吴奶奶的梨花木拐杖重重顿地:\"我们老头老太用了半年都没事!\"

\"因为诸位不是专业实验体。\"代表调出老年人代谢数据,\"肝肾代谢能力下降,反而延缓了毒素积累速度。\"

林小满突然抓起检测报告,紫外线灯扫过纸页边缘,显出青禾资本的水印。\"你们篡改数据!\"她将菌革样本浸入井水,原本坚硬的材质瞬间软化,\"测试用的根本不是我们的生产工艺!\"

窗外传来刺耳的急刹声,两辆工商执法车堵住街口。穿制服的人员正往包子铺贴封条,菌革餐盒在执法记录仪镜头下被铲车碾碎。晚舟突然发现智能茶柜的摄像头角度偏移了15度——这个角度拍不到新茶坊后门的装卸货区。

第三幕:暗室玄机

梅雨夜的惊雷劈断半截梧桐枝,周奕然蹲在新茶坊通风管里,AR眼镜记录着下方实验室的景象:菌丝培养槽连接着青禾的基因编辑仪,液晶屏显示着\"仿制进度97%\"。

\"他们在复制我们的菌群。\"林小满的黑客程序破译出实验数据流,\"但删除了共生基因片段。\"

修表匠陈师傅突然打来视频通话,画面里是被查封的菌丝旗袍:\"我在恒温箱电路板发现了这个!\"放大三十倍的镜头下,某个电容器的型号与青禾质检箱里的零件完全相同。

暴雨砸在霓虹招牌上,晚舟带着1953年的《茶社日志》闯进实验室。泛黄纸页上的茶饼配方图在紫外线照射下,显露出隐藏的菌群共生方程式。青禾代表脸色骤变,这是当年万昌号没偷到的核心技术。

执法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新茶坊后门突然冲进五个黑衣人。林小满抓起培养槽里的共生菌样本,液体溅在青禾的检测报告上,纸页顿时被分解成透明粘液。

\"快走!\"周奕然掀开通风管盖板,雨幕中传来苏阿婆的喊声:\"接住!\"一条菌丝编织的软梯从天而降,正在分解的菌革材料此刻展现出惊人韧性。

第十四章 裂痕(下)

第四幕:菌丝听证

市质检局听证会的玻璃幕墙外挤满街坊,苏阿婆带着绣娘们现场编织菌丝布料。老式织布机\"咔嗒\"声中,共生菌液在桑蚕丝上生长出细密纹路。

\"这是实时生物监测数据。\"林小满将传感器贴在新织的菌革上,全息屏显示材料在模拟胃酸环境中的分解曲线,\"青禾实验室刻意提高温度加速菌群变异,才导致毒素释放。\"

青禾代表举起密封袋里的黑色菌丝:\"但这是从贵社区废料桶提取的样本!\"检测报告显示其携带耐药基因,大屏播放着变异菌群侵入下水管道的画面。

吴奶奶突然颤巍巍起身,从锦囊倒出1953年的茶曲菌种:\"测测这个!\"密封玻璃管在紫外线照射下,内壁显影出\"万昌号仿制必腐\"的防伪水印。陈墨教授将菌种注入青禾的样本,黑色菌丝如遇沸水般剧烈收缩。

\"共生菌离开特定水质就会变异。\"晚舟调出地下水流向图,红线标注着青禾实验室的取水口,\"有人偷换了菌群培养液。\"

听证席突然骚动,新茶坊店长拖着行李箱冲进来:\"他们让我用深井水浇灌培养槽!\"箱里二十瓶标着不同编号的矿泉水,瓶底沉淀着青禾特制的矿物添加剂。

第五幕:共生之光

暴雨夜的老井台架起六口陶缸,苏阿婆按《茶社日志》记载调配菌液。陈墨教授将不同编号的井水注入培养皿,第七号样本接触菌群的瞬间,菌丝绽放出萤火虫般的微光。

\"是锶-90同位素!\"光谱仪发出蜂鸣,晚舟指着老井AR地图,\"地铁勘探队上周在这打过探测孔!\"

林小满的黑客程序溯源发现,青禾资本持有探测公司35%股份。周奕然钻进勘探孔,在十二米深处挖出缓释胶囊——正在持续污染地下水的放射源。

智能茶柜集体播放起1953年的纪录片,当采茶女捧起陶罐时,画面突然卡顿。林小满用激光笔圈出罐底反光点:\"这才是共生菌的原始载体!\"放大千倍的影像显示,陶土孔隙中嵌着纳米级云母片,正是平衡菌群代谢的关键。

晨光中,包子铺蒸笼腾起带着茶香的热气。王老板把改良菌革餐盒递给青禾代表:\"尝尝?用你们偷的水做的。\"餐盒接触热包子后浮现防伪花纹,菌丝在高温下自动编织出\"盗者自噬\"字样。

梧桐街的AR地图更新了警示系统,每当青禾车辆靠近,智能茶柜就会播放采茶女歌声。晚舟在赎罪墙前埋下第七号陶罐,菌丝顺着雨水渗入地底,将放射源包裹成发光的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