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梧桐街记事 > 第10章 街角学堂

梧桐街记事 第10章 街角学堂

作者:梧桐茶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8 17:24:25 来源:小说旗

第一幕:粉笔惊雷

立秋后的清晨,梧桐街拐角的灰墙上突然多了一面黑板。退休教师张慧芳握着粉笔写下\"社区公益课堂\"六个正楷字时,五金店小王的电钻声正巧炸响,震得粉笔灰簌簌落在刘建军端来的豆浆碗里。

\"张老师,您这黑板得报批!\"社区网格员小赵举着《市容管理条例》跑来,手指点着\"违规涂鸦\"的条款。周晓梅的非洲菊突然从花篮里探出头,花瓣上的露珠正巧滴在\"公益\"二字上,晕开一片朦胧的水迹。

钟伯的拐杖敲了敲黑板边缘:\"光绪年间的义学还供着文昌帝君呢。\"老人从旧书店抱来半截残碑,青石凹痕里嵌着\"学田二十亩\"的阴刻字,粉笔描过的笔画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

第二幕:课桌江湖

周末的公益课桌刚摆开,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少年宫的孩子们抢占前排,举着平板电脑拍板书;马大姐挤在中间织毛衣,竹针与触控笔不时交锋;姜奶奶的蓝印花布袋里装着荞麦枕头,说是要给重孙子占个\"状元位\"。

\"同学们看这道题——\"张慧芳的三角板还没画完辅助线,刘建军的包子香已飘进教室。少年们偷偷扫码点外卖,无人机的影子掠过黑板,惊飞了檐下筑巢的燕子。苏叶突然举手:\"老师,能用分子料理机演示勾股定理吗?\"

黄昏时分,小海直播间的弹幕炸了锅。镜头里,张慧芳用老算盘对战智能答题器,檀木珠撞碎在青石板上,蹦出的数字竟与电子屏结果分毫不差。

第三幕:暴雨教案

气象台红色预警拉响时,张慧芳正讲到《岳阳楼记》。雨水泼进临时教室,墨汁在黑板汇成江河,粉笔画的衔远山吞长江竟成了现实。刘建军掀起蒸笼盖接漏水,老面头在雨水中膨胀成古怪的云朵。

\"去旧书店!\"钟伯的拐杖劈开雨帘。众人抱着课本狂奔,古籍修复台成了临时课桌,《天工开物》垫着淋湿的习题册。小唐的流动书车卡在巷口,车载投影将《水经注》投在发霉的墙面上,与张慧芳的文言文讲解重叠成奇幻光影。

最亮的星是姜奶奶的煤油灯。老人从布袋里摸出1954年的玻璃罩灯,火苗映着少年宫孩子折的纸船,在积水里漂成\"先天下之忧\"的注脚。

第四幕:墨香密码

社区书法大赛当天,智能裁判机器人突然死机。张慧芳的狼毫笔悬在半空,墨汁滴在宣纸上,晕出个歪扭的\"永\"字。少年宫孩子举起激光笔:\"应该用3d打印笔重新描边!\"

\"永字八法,贵在筋骨。\"钟伯的拐杖尖划过青石地砖,水渍勾出颜体轮廓。刘建军的老面糊意外走红——掺了墨汁的面团烤成碑帖饼干,掰开可见《多宝塔》的断层纹路。

冲突在颁奖时爆发。机器人判定获奖作品是AI生成的《兰亭集序》,而张慧芳的手书《陋室铭》只得第二。马大姐的酒红色卷发几乎戳进摄像头:\"机器懂什么叫'斯是陋室'?\"

第五幕:长街答卷

寒露那日,整条街铺满试卷。电线杆缠着算术草稿纸,包子铺蒸笼垫着作文方格纸,连流浪猫\"警长\"的项圈都别着迷你答题卡。张慧芳的粉笔头划过三十米长的黑板,写下最后一道开放题:\"何为师者?\"

钟伯在旧书店门槛上刻\"传道\"二字,青石碎屑落进刘建军的面缸。苏叶的分子料理机喷出墨香雾气,凝成\"授业\"的篆书;少年宫孩子的无人机编队在空中排出\"解惑\"的灯阵。

暴雨突至时,粉笔字在雨中苏醒。墨迹顺着青石板缝隙流淌,绕过裴秀娘旗袍铺的门槛,漫过林澈咖啡厅的防滑垫,最终汇入社区学堂的排水沟——那沟沿上,不知谁用粉笔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满分符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