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梧桐街记事 > 第11章 酱香絮语

梧桐街记事 第11章 酱香絮语

作者:梧桐茶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8 17:24:25 来源:小说旗

第一幕:曲裂惊魂

周晓宁掀开酱缸的荷叶盖时,晨雾裹着豆豉的咸香漫过街角,惊醒了蜷在修车铺顶棚的虎斑猫。立体菜园的黄豆荚垂在竹架上,沉甸甸的豆粒蹭过陈立秋晾晒的渔网,簌簌落下一串青黄的籽。沈芳支起馄饨摊的炭炉,火星子溅到隔壁新开的“健康轻食店”玻璃窗上,将“零添加”的电子标语烫出几点焦痕。王奶奶挎着竹筛颤巍巍走来,筛底垫着的芭蕉叶上,去年封坛的酱曲正爬着蛛网般的菌丝。酱缸裂开那日,王奶奶正往坛口糊新泥。一道细纹从坛肚的鲤鱼浮雕处蜿蜒而上,渗出的酱汁在青石板上凝成琥珀色的溪流。“这缸还是公社酱坊分的……”老人蹲下身,枯指蘸了酱汁抹在裂缝处,浑浊的眼忽然发亮,“菌丝发金了,这是老曲醒了!” 陈立秋从修车铺翻出废铁箍:“拿这个勒紧!”周晓宁却去菜园挖了黄泥,泥里混着端午晒干的艾草灰。新租客苏黎举着手机要拍“古法修缸”,镜头里王奶奶正将裂开的酱曲掰碎撒入新坛,菌丝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金绿色。

第二幕:咸香暗战

轻食店推出“零盐酱油”,玻璃瓶上的成分表却列着二十种添加剂。林建国翻出油纸包的祖传酱谱,泛黄的纸页间滑落片霉豆——六五年合作社酱坊的“镇坊宝”。夏琳用竹刀切开霉豆,蜂窝状的菌孔里竟钻出几只米粒大的黑甲虫,吓得苏黎打翻了直播架。

暴雨日,当轻食店的玻璃瓶因返潮胀裂,王奶奶的粗陶酱缸却在湿气中愈发醇香。陈立秋拆解“零盐酱油”,发现瓶底沉淀着焦糖色素块,遇水膨胀成胶状物。九旬的李爷舀了勺酱汤泼向裂缝:“老酱认路,顺着缝儿能爬回去!”

第三幕:菌踪迷案

立体菜园的黄豆突然霉变,豆荚上爬满可疑的灰斑。周晓宁从老酱缸底刮下陈年菌泥,混着蓝染渣撒入菜畦。三日后,霉斑褪成星点状的金纹,与王奶奶酱缸的裂痕如出一辙。陈立秋用废油桶改装恒温箱,铁锈混着水汽竟催生出绒毯般的菌丝。

深夜,夏琳打着手电蹲守,拍到轻食店伙计往菜园倒废水。黑桶上“环保酵素”的标签下,暗红液体泛着刺鼻的化学味。王奶奶突然掏出一把铜勺——六五年酱坊量曲的旧物,勺柄刻着“菌走八方,香归一堂”的模糊小篆。

第四幕:酱香突围

秋分祭祖前,老街照例办酱品展。西头店铺支起“现代酿造”展台,LEd灯照着玻璃罐里清汤寡水的“酱油”。周晓宁搬出裂缸里的陈酱,琥珀色的酱面浮着金花,舀起时拉出的丝线惊飞了觅食的麻雀。 暴雨突至,当轻食店的电子展板因漏电黑屏,王奶奶的酱坛却在雨中飘香——裂缝处渗出的酱汁在青石板上汇成溪流,九旬的李爷突然高喊:“六五年发大水,这酱香引着灾民找到粮仓!”

第五幕:醯醢之约

签约仪式在老槐树下举行。周晓宁拍开百年酱坛,陈立秋将废酱油瓶熔成铜勺。当轻食店主签下“禁用化学增味剂”承诺书,王奶奶突然掀开草帘——修补好的酱缸里,金花菌丝正爬成“醯”字古形。

最后一滴酱汁坠入粗陶碗时,秋风卷起满地豆壳,金黄的浪涛中浮现公社时期“千缸同酿”的盛景。沈芳蒸了屉酱肉包,油气熏花了轻食店的玻璃橱窗,像在蒸一笼未凉的手作岁月。

新下的黄豆在竹匾里曝晒,酱缸的裂缝被菌丝织成金网。周晓宁知道,当冬雪覆住坛口时,这些锁在咸香里的光阴会随春风转世。陈立秋把废玻璃瓶熔成风铃,叮咚声应和着晒酱的竹耙响。 沈芳的酱勺在暮色中轻搅,涟漪荡开西式调料的倒影。晨雾漫过酱坊,昨夜未扫的豆壳堆里,一只灶马正振动薄翅,须尖沾着的酱星子,还凝着六五年的秋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