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 第104章 制定目标和国政杂务

严洛虽然也想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但他和自己历史上的秦国不同。

他的秦国如今邻居主要有晏国、蔡国、卫国和梁国。

邢城目前还在准备交接工作,系统还没有提示,占据之后,郑国也算是第五个邻居了。

所以在远交近攻之前,必须先确定一个主攻目标,其余诸侯国,则尽量交好。

如今梁国这个世仇已经缓和了矛盾,蔡国新君刚刚被严洛扶持登位,双方算是在蜜月期。

卫国么,暂时还不适合由秦国做出头鸟来硬磕,相信齐国和凉国并不会躺平。

所以目前严洛最终选择的目标,就是晏国。

之前公子积在赤泉会盟之时,对他显露出了一丝敌意。

而对方莫名其妙的提议交换临川城,必然不会是闲的没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晏国家里有矿,严洛看的很眼馋。

但如今夏忙在即,晏国又表现的平静无比,让严洛也只能暂时将精力放在农耕事务上。

北方春耕时期一般种植冬小麦,冬季初期播种,等到春天返青之后,夏天收获。

夏天时候,也会在适合灌溉的地区种植单季稻。

丹水城那边,李冰也开始在大泽湖周边修建灌溉水渠,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增多水田面积。

那片土地如果规划得当,会让秦国多出大量水田,这能够大大提升粮食产量。

其余田地,多种植高粱、粟等主粮,以及桑、麻等经济植物。

而在严洛刻意推动下,堆肥技术也开始传播开来。

城池、乡野处,都会设置旱厕,大小城邑之中,也设置了专门收集粪便的夜香工。

家庭小农耕种,就以大缸存储粪便,在雨水的腐熟下,便是相当不错的有机肥料。

公田则由各地新招募的屯田兵耕种,建造粪池,搜集动物粪便,比如牛、羊、鸡、鸭之类,加上落叶、杂草、草木灰等混合进行大面积堆肥。

这一系列措施,不仅仅是增加了粮食产量,还让秦国境内卫生度大幅提升。

要知道如今大虞诸侯国之中,大部分城池卫生条件都是很糟糕的。

随地大小便什么的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街头经常能踩到粑粑。

排水沟渠更是臭气熏天,各种生活垃圾也无人搜集清理。

甚至不少诸侯国国都往往会一下子设置好几个,当其中一个污染严重之后,就会迁都,迁移人口。

因为如果不迁移,那原来的城邑根本没法子住人,完全就是巨型垃圾场一般。

所以严洛干脆大力推广旱厕加上有机肥,后者也催生出“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话,这让夜香工成为一门让灰色势力都趋之若鹜的生意。

一座城池内的夜香工,往往都是有组织的,没点背景,还收不到别人家的粪便。

旱厕里面的肥料则由屯田兵搜集,就这,现在已经出现有人专门“偷”旱厕存货的奇葩事件。

至于生活垃圾,更多出现在比较富庶的城邑之中,这里的百姓生活条件逐渐好了起来,尤其是富贵人家,周围经常可以看到倾倒的残羹剩饭。

不过好在这些都是新鲜厨余垃圾,再加上每家每户炉灶内会清理的草木灰,正适合用来堆肥。

因此严洛也下了诏令,让一些奴隶专门负责清扫街道,搜集垃圾,统一运输到堆肥区。

就在秦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夏忙之时,封国那边,也终于派遣使者前来谈判,想要赎回国君。

将封君带回严城之后,严洛也没理睬,直接软禁起来。

封国使者是老熟人王煜,此次国君被擒之后,封国内部哗然,很是吵嚷了一阵子。

不过最终发兵征讨一事被否决了,因为两国相隔甚远,夏忙在即,封国根本组织不起大量兵马进行远征。

所以只能草拟一份赎金礼单,再派遣使者前来商议赎回国君一事。

回到大殿之中,严洛拿着礼单查看了一番,除了他之前提出的白氏族人安全入秦之外,封国还愿意交付1万金、五百万钱、上等战马500匹、粗盐50万斤、熟铁10万斤、铁匠奴工500名、男女奴隶总共3万人作为赎金。

这倒是让严洛不由感慨,不愧是曾经的霸主,还真是挺有钱的。

别的不说,光是那10万斤熟铁,在纯靠手工冶炼、锻造的时代,就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

目前的冶炼技术而言,第一步需要先精选矿石,手工挑选出铁矿石中的杂质,以磁石吸取富含铁质的部分,提升炼制时矿石的铁含量。

第二步则需要制备炉料,矿石和木炭按照比例,以麻袋装填,再预热去除水分。

第三步则是以竖炉,按照底层木炭、中层木炭矿石交替、顶部以重石压住,然后持续鼓风加热。

一般来说,一个竖炉要配备好几个以皮囊制成的鼓风装置,然后以人工推拉的方式,持续数个小时。

第四部就是等炉温冷却之后,取出块状海绵铁,以及炉渣。

第五步就是对块状海绵铁进行热锻,反复锻打提纯。

等到铁块内部碳含量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这才能用于锻造兵器、甲胄等熟铁制品。

当然,如果舍得花人力和时间,海绵铁也能多块进行折叠多次锻打,得到更优质的比如所谓“百炼钢”。

不过虽然严洛觉得这价格不错,但他脸上还是不置可否,将礼单交给了张贤等人传阅,随后便对王煜道:

“此事等寡人和群臣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王煜也没辙,只能暂且告退。

随后严洛便询问臣子们的意见,此事陈霄率先出列道:

“君上素有仁义之名,但此次为区区一白陶,而擒封君入秦,多少会被人诟病。

好在如今白陶已经救出,不如便彰显君上仁德宽厚,无偿释放封君,如此,两国便可化干戈为玉帛!”

身为礼部尚书,陈霄自然要第一个发言。

而且陈家在秦国的地位毕竟有些尴尬,虽然严洛打击各地卿族豪强,一直没动陈家,但平时陈氏父子能感觉到,严洛并不待见他们。

而既然严洛平时为人处世,都以仁德闻名,陈霄自觉如此劝谏,必定正中严洛心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