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 第122章 诸侯如人论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第122章 诸侯如人论

作者:甩哥来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19:05:36 来源:小说旗

严洛率军从瀚阳城、丹水城一线,奔赴战场。

孙武则在军中协调各方军情。

比如落鹰关王彦章,刻意将数百狼胡残兵释放,不久之后,蠢蠢欲动的狼胡后援部队便迅速撤离。

宁城收复之后,岳飞留守此地,召集幸存百姓,掩埋遇难者尸体,并疏通沟渠,以免滋生瘟疫。

严洛在路过碧波城的时候,特地停留下来,消耗4次召唤次数,800召唤点数,召唤出3万2千名青壮庶民。

碧波城此刻也和宁城一样,十室九空,这三万多庶民,正好补充一下人口,并协助甘宁部清理城中尸体。

随后严洛进入宁城,除了岳飞之外,此地还有卫国、郑**队维持秩序。

所以宁城目前系统并没有给出召唤点数奖励,看来需要完全确定归属权之后,才能确定。

张飞的尸体,也已经找到,当日战死之后,追击的晏胡联军有感于其勇武,将他就地葬在了白苇荡石桥附近。

此地严洛并未召唤庶民,而是想等到归属权确定之后,再做打算。

抵达银安城下之后,卫王却按兵不动,只是每日令人在城下擂鼓,威逼城内晏君降伏。

8月底,姜国大军乘机攻占桃城,郑国大军则攻占了白泽城。

卫王也不客气,让人攻占了山阳城和凤梧城。

自此,晏国全境只剩下一座银安城。

严洛此时也明白,卫王这是不愿意看到晏国被秦国独占。

甚至连最后灭晏国,也不想严洛插手,以免其功勋太大,之后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不好操作。

不过他也不心急,一面让孙武勘查银安城的城防漏洞,一面主动向卫王提议,他只求能灭晏国,为麾下复仇!

后续秦国除了早已经占据的丹水、苇河之外,只有碧波城、宁城,以及落鹰关三处。

其余城池矿藏,秦国不参与瓜分。

这倒不是严洛大方,而是此战让他明白,分田之类的福利政策,短时间内也未必就能争取民心。

况且卫王这胃口这么大,严洛就算要求多占城池,对方也不会同意。

宁城位置重要,落鹰关更是能扼守北漠通路,再加上紧邻大泽湖的碧波城,这三处地方占据以后,其余城池,迟早也会是秦国囊中之物。

最关键的是,只要能灭晏国,一来可以为秦**民、张飞报仇雪恨。

二来,也能够获得灭国奖励。

随后卫王和其余诸侯一番商议,便欣然同意了严洛的要求,但提出最多十五天必须拿下银安城,否则诸侯联军就会接手。

毕竟出力的是秦国,打下银安城,彻底灭了晏国,秦国在原先的疆域基础上,也就新得一个落鹰关而已。

卫、郑、姜三国都已经占据一到两座城邑,最后这银安城更是香饽饽。

毕竟这里可是有一处银矿存在的!

......

孙武不愧是兵圣,亲自带人在银安城附近仔细勘查一番之后,便已经定下攻城之计。

银安城附属三县之地,营山县之中有银矿存在,但以往此县税收和银矿,却依然掌握在国君手中。

因此银安城并不算富庶,只能算是下等城邑。

按照孙武勘查,以及询问本地老人之后,便得知银安城水源大半都要依靠柏水。

柏水从万仞群山之间流入关内,一部分经凤梧城、白泽城汇入大泽湖之中。

另外一部分,则从银安城到宁城,再汇入大泽湖内。

银安城地质多为石山,曾有挖井匠人在此地挖掘水井,一丈之后便皆为坚硬岩石,虽熟铁无法撼动。

因此城内水源,多为柏水引入水渠,再挖掘大小蓄水池,引入附近旱井之中。

当下孙武一边令人向城内投递劝降书,一边做出要截断柏水动向。

同时还让人送上公子积、晏昆吾炮制之后的首级。

声称如果晏国向秦君降伏,秦军会约束纪律,保证秋毫无犯,届时城内卿族百姓无事。

但如果负隅顽抗,十五日之后,诸侯联军攻城,那时候宁城、碧波城之惨状恐怕会重演。

说白了,孙武这完全没打算派遣士卒强攻。

不过一旁郑国大将邝伏却颇为不解:

“银安城乃是公子积老巢,孙将军将其首级送入城中,难道就不怕城内其旧部激愤之下,增添死斗之志?”

孙武却是微笑道:

“天下诸侯,宛若常人,性格不一。

若是血勇奋战之士,此举自然只会增其斗志。

但晏国上下,大多贪私利而无大义,晏国国君,更是毫无血勇之气。

以往遇外侮侵伐,只求割让城邑、资敌钱帛,以求平安。

此举犹如抱薪救火,今日割一城,明日割一城,自取灭亡而已。

之后勾结狼胡,祸乱中土,更是愚不可及。

而狼胡贼寇在宁城、碧波城四处劫掠,听闻晏国国君竟责怪百姓降秦,因而置之不理。

由此可见,此君不仁不义,无智寡恩,胆小刻薄。

如今在下送上公子积和晏昆吾首级,只会震慑银安城中晏国君臣!

而且做出截断水源之举,加上劝降书信恫吓,便能让城中守军知道,降伏可活,不降必死!

以晏国国人性情,又哪里来的死斗之志?”

一番话说的邝伏连连点头,各国诸侯和麾下将领,也都投来注目礼。

卫王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孙武:

“先生此言鞭辟入里,十分精彩,不知道姓甚名谁,师从哪家,官居何职?”

严洛在一旁笑道:

“此乃孙武,兵家学子,自学成才,精通韬略,如今为秦国兵部六品员外郎!”

卫王点了点头:

“秦君啊,你这秦国官职,的确有些古怪。不过不知孙武先生觉得,若将卫国比做常人,又是何等性情?”

这话问出,不少人都向孙武投来同情的目光。

这要一个回答不好,恐怕卫王又会生出怨怼心思。

孙武却是坦然自若道:

“卫国乃天下霸主,尊贵异常,岂是常人可比?

若论性情,自然是贵胄天骄、威服四方!”

虽然孙武有些拍马屁,但卫王还是哈哈一笑:

“好一个贵胄天骄,威服四方,孙先生大才!”

正在这时,封国上大夫王煜忍不住问道:

“那不知孙先生觉得,将秦国比作常人,会是何等性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