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 第140章 连吞三郡之地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第140章 连吞三郡之地

作者:甩哥来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19:05:36 来源:小说旗

很多时候,大义名分对于强者就是华丽的遮羞布,对于弱者则是必须高举的旗帜。

王室联合齐、凉两国,为卫国之外的诸侯,全部送上了这面旗帜。

一开始,除了赵国这个愣头青提前开打,其余诸侯无人敢用,都在观望。

但眼下,连魏国都已经举起了旗帜,而齐国、凉国那边,似乎也能抵御卫国大军一阵子。

换而言之,曾经不可一世的卫国,此刻已经显露出最为虚弱的一面。

紧随魏国之后的,便是蔡国,蔡叔迁亲自率领大军,围攻卫国箬水城。

此城向北百里,是迁阳城,渡过迁江再向西北方向二百里左右,便是平丘城。

蔡国也是明白人,没有现在去攻打平丘城,知道秦国对此地肯定志在必得。

不过蔡国只要动作足够快,就能先吞下箬水和迁阳两城。

如此一来,就能阻断秦国与卫国本土的接壤地带,顶多只能在晏地发力,攻取卫国飞地。

......

卫国万寿城,卫王此刻太阳穴都在怦怦直跳。

他既觉得愤怒,又觉得好笑。

魏坤这条软趴趴的虫子,平时给他趴下来舔舐鞋履,卫王都觉得倒胃口。

不曾想,以往看来如此恭顺之辈,竟然会纠结大军攻打万寿!

不过作为卫国最重要的都城,万寿城城墙高大、坚厚,城内常备驻军,多达5万人!

而且万寿西北面六十里处,还驻扎着卫国酉山大营,人数在2万人,由卫国公室宗亲大将执掌,负责拱卫万寿城,并固守酉山陵寝。

“为寡人披甲,再派人突围前往酉山大营,宣卫祜率军勤王,战事之后,孤要用魏坤的人头做成酒器,与文武共饮!!!”

卫王双目赤红,但却冷静的发出一道道诏令。

万寿城此刻唯有卫王亲临城头,才能让卫国士卒们士气大振!

......

而此时的严洛,已经从严城出发,亲临浑阴县。

此外,晏地各城的文武官员,也收到了他的诏令。

针对卫国所占据的银安城、山阳城、凤梧城以及黄县区域,开始散播谣言。

谣言内容五花八门,比如,卫国都城万寿被魏、楚、徐三国攻破,卫王已死。

又比如,董氏、令狐氏举起反旗,已经响应王命诏书,裂土分疆,与其他诸侯一同瓜分了卫国。

又或者,卫国各地陷入战乱,百姓死伤无数等等。

这些谣言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从卫国本土跨境而来的晏地各城守军人心惶惶,思归故土。

晏地的卫国城邑皆为飞地,以往太平时,凭借卫国的霸道和威势,各城守军倒还没什么感觉。

但如今谣言汹汹,四周诸侯国也明显加强了军备。

郑、姜两国原本还在敌对,突然也进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这一切都让卫国守军们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而此时,秦国各城,已经选拔了一批能言善辩之士,秘密潜入这几座城邑县城内,面见卫国守将或者主官。

内容很简单——

秦国对于卫国,一向是恭敬有加,但如今诸侯合纵攻卫,已经是天下大势。

只不过秦君仁厚,不忍刀兵相加。

因此只要卫国守军自愿撤出晏地,将所在城邑交付秦国,那么秦国便可以让出通路,让他们自由返回卫国本土。

这一计策,是由孙武、诸葛亮联合制定。

借助如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紧张态势,加上此起彼伏的谣言,营造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局面。

随后又借助严洛一直以来维持的“仁义之君”光环,彻底瓦解卫**队的战斗意志。

当然,光是这样并不够,最后的杀手锏,则来自于郭开!

郭开在成为公子修红人之后,悄悄收集了卫王麾下负责撰写诏令官员的书简、帛书,设法送回过秦国。

书简和帛书上的字体,基本上是卫国常用的花篆,这个很容易仿造。

稍微有点技术难度的,是卫王印章样式。

不过,恰巧,印章用的就是当初严洛赠送给卫王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大印。

秦国想要造的一模一样,并不难。

所以五月初,正当姜国开始摩拳擦掌,准备起兵攻打卫国飞地银安城时,一名伪装成庶民的使者匆匆持着一份帛书进入银安城内。

而上面,则是从万寿紧急发出的勤王诏令!

原本就不想继续待在晏地煎熬的卫国守军顿时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当下便决定立刻集结全部军队,借道秦国,返回卫国本土,勤王救驾!

此时此刻,这些卫国将士哪里还会管晏地富庶不富庶。

就如同当年杨广麾下的将士们,江都再好,都比不过老家香啊!

而且他们也不是弃土不守,完全是要勤王救驾!

既保全了名份,又顺从了内心,两者兼得,将城邑让给秦国,让的那叫一个毫无负担!

而其余各城,凤梧、山阳、黄县,不过数日时间,便悄无声息的改旗易帜。

姜国和郑国本来迅速和解,为的就是想要集中力量,拿下晏地卫国城池,这一晃眼,城头却已经换上了秦国大旗!

这一幕顿时让他们错愕不已!

......

“恭喜宿主,您以外交谋略手段,获取卫国所属银安城(中等城邑)及其附属三县之地(一座上县,两座下县);凤梧城(下等城邑)及其一县之地(上县);山阳城(下等城邑)及其两县之地(两座下县),总计获得召唤点!”

邢城郡方向,由丁奉驻守,薛仁贵则轻装抵达银安城,负责驻守此地。

原邢城郡守霍商,改任柳林城郡守,如此一来,邢城这边主要事务,暂时由丁奉执掌。

霍商这个四品郡守,当初是蔡国观水城城守,虽然主动投效秦国,但将其放在边境城市邢城,严洛倒底有些不放心。

万一战事来临,此人再次投降,那岂不是误事?

柳林郡如今是秦国腹地,又受乾州州牧、刺史、防御使多方节制,郡守职权被制约,倒是不必担心霍商会出什么幺蛾子。

凤梧郡,则派赵云前去驻守,此地只有一城一县,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黄县铜矿,到时候工部、商部自然会派人接管矿产开采经营事宜。

至于山阳郡,此地位置和山南县倒是有些类似,地形比较封闭,北面和东面都是崇山峻岭、原始丛林。

向南,则是沣水和大泽湖,西南方向就是郑国飞地白泽城了。

此地严洛已经派遣正八品治水都监、丹水主簿李冰前往驻守。

李冰在丹水的工作颇有成效,疏通河道,挖掘沟渠,为丹水增加了不少水田。

丹水这个原本基本靠丹砂矿发家的郡县,如今粮食产量也比原先提升了至少四成!

但晏地境内的沣水乃是大泽湖的水源地,所以按照李冰所说,想要将这一带彻底变成沃土良田,并且平定水患,必须从山阳城开始治理。

严洛以李冰治理丹水有功,拔擢其为从六品山阳郡通判、兼任从六品山阳郡治水都丞,加爵县士,食邑百户。

虽然还不是郡守,但此地他的官职最大,和郡守也没有太大区别,只等今后积累功绩,便能升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