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 第25章 箭雨的攻势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第25章 箭雨的攻势

作者:兰兰666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21:42:13 来源:小说旗

皇女不得离宫,乃铁律。

然而,朱慈烺自幼便是穿越者。

他与弟妹相伴时,常灌输不同观念。

“想做就做,时不我待。”

“问问自己,真的甘心于现下?”

“你是你,他人非我,何必在意旁人眼光?父皇之言就一定是对的吗?”

儿时的朱慈烺,句句都挑战当时规矩。

久而久之,朱媺娖深受影响。

于是,她也有了个大胆决定——出宫找兄。

因自小困于宫墙之内,朱媺娖对外界充满好奇,这或许也是驱动力之一。

可谁能相助?

谁能胆大妄为帮公主逃宫?此乃灭族重罪。

“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难上难,只要肯动脑筋,天下便没有办不到的事。”朱慈烺的话语悄然在朱媺娖心中回荡。

她攥紧小巧的拳头,悄然步出坤宁宫。

......

“太子已在马上亡国半个时辰有余。”许诸向曹彰诉苦。

“我怎会不知?又能如何?你去唤他便是。”曹彰被许诸每日絮叨得快要崩溃,平日里竟未察觉这位亲兵统领竟是这般话多。

自他们启程以来,许诸对太子这一习惯的念叨从未停歇。

“我只是想知道太子究竟在想些什么罢了,你与太子交好,难道真不知道吗?”

“我都说了我不知道,你能不能莫要再来打扰我?”曹彰有些恼怒。

“这小厮,说两句就急了。”望着离去的曹彰,许诸忍不住嘟囔。

随即,他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张琦朝。

张琦朝哪容得下他的啰嗦,赶忙向前走了几步,避开他的视线。

另一边,黄把总率队紧跟朱慈烺身后。

因黄把总麾下的战绩显赫,特别是胡思明的存在,几乎让这支队伍在天雄军中的地位水涨船高。

此人箭法精准如神,火铳技艺堪称一流,在天雄军中威名远扬。

自然,这样的队伍能离朱慈烺更近一步。

这是一种无形的默契,连朱慈烺本人都未曾察觉。

即便知晓,大概也不会有所触动。

“你觉得太子此刻在想些什么?”黄把总也好奇地问身旁的胡思明。

从太原到陕西路途遥远,他们不可能一直维持行军状态。

闲暇之时,黄把总常四处攀谈。

但胡思明哪里清楚太子所思,只能摇头表示不知。

“殿下,天气渐热,不如回马车内休息?”曹彰来到朱慈烺面前说道。

朱慈烺这才缓过神来,摇了摇头:“不必,我不乏,也不热。”

随后,他的目光重新聚焦于脑海中。

此时,在无人可见的另一处空间,一幅世界地图缓缓展开。

朱慈烺凝视着陕西所在的位置,不断放大,最终看清了他们即将抵达之地——榆林卫。

大军按照既定路径行进,自榆林卫启程,途径延安府,再折向庆阳府,最终南下抵达西安府。

此刻,左良玉正深陷于西安府内外交困的局面,受制于张献忠与李自成的双重压迫。

然而,当朱慈烺初次将地图展开时,他的神情已然变得沉重。

他很快察觉到,这张地图具备实时追踪的功能。

当他将地图聚焦至当前所在区域时,地图竟精准地显示出了他们的位置。

于是,在朱慈烺将视线锁定在榆林卫后,一幅令人震惊的画面映入眼帘——张献忠的旗帜已在城头迎风招展。

---

历经半月跋涉,大军终于穿越山西,踏入陕西腹地。

榆林卫近在咫尺,朱慈烺却命令全军停止前行。

“太子,有何不妥?”张琦朝一脸困惑地走近询问。

朱慈烺语气凝重:“之前派夜不收来此侦察两次,均未发现异常,且城中官员承诺会接纳我军入城,为何这般行事?”

张琦朝坚定地点点头:“确如太子所言,守城将领正是如此承诺。”

“稍作停留,再行侦查。”朱慈烺果断下令,在离榆林卫两公里处扎营。

尽管张琦朝不解其意,但他毫无异议,再次派遣夜不收前去探查。

不到半时辰,斥候已返回复命。

“回禀太子,城门已然敞开,静候我军入内。”夜不收说道。

朱慈烺依旧面沉似水:“再派一人前往,归来后再换另一人。”

张琦朝满脸惊疑,这究竟是何用意?

即便不明所以,他依然遵从指令。

于是,天雄军全体滞留在榆林卫外围两公里处,寸步未动。

唯独夜不收,来回穿梭于城门与营地之间。

此时,榆林卫的城墙上,面对第七次夜不收的盘问,叛军早已按捺不住。

统领怒视夜不收,眼中透出威胁之意,让城墙下的斥候心生警觉。

“我军太子问及,能否进城?”

“你们亡国问了七遍,到底进还是不进!”

说着,叛军首领举弓搭箭,瞄准了夜不收。

意识到危险的夜不收毫不犹豫,拨转马头疾驰而去。

原本敞开的榆林卫城门,正在缓缓合上。

当朱慈烺见到夜不收狼狈返回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正是期盼已久的机会。

毕竟,知道城内藏有叛贼的,只有朱慈烺一人。

若贸然出击,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则不然。

“殿下,我前去探问时,城头的将领竟然不耐烦地以箭相射!”夜不收受伤严重地跑到朱慈烺面前,焦急地说道。

他或许还未察觉,那城头之上并非大明将领。

“攻城!”朱慈烺果断下令。

“是!”张琦朝与许诸、戚大齐声回应。

即便他们平日里愚钝,但目睹此景,也明白了几分。

戚大一直对朱慈烺深信不疑,然而张琦朝与许诸却感到震惊。

倘若换作他们在朱慈烺的位置,恐怕不会有这般周密的想法。

别人敞开门扉,他们或许就会直入其中。

到那时,整个天雄军被围困,即便火铳犀利,战胜敌方恐怕也要付出极大代价。

此刻,张琦朝与许诸对朱慈烺愈发钦佩。

接到进攻命令后,天雄军迅速分散行动。

许诸依旧率领亲兵,在原地等候。

而戚大和张琦朝各自率五千人马,向榆林卫城下挺进。

戚大的队伍负责冲锋,张琦朝的队伍则在一旁策应。

榆林卫城上的叛贼见状,所有弓箭手立即拉满弓弦,向下抛射。

“分!”张琦朝手中的指挥旗挥动起来。

瞬间,下方五千人的阵型发生变化。

五千人方阵亡国成五十个小方阵,每个方阵都举起一面巨大的盾牌,火铳手藏于盾牌之后。

叛贼虽也有火铳,但其武器多用于攻打西安府,守城的叛贼火器稀少,多数远程攻击依靠弓箭。

尽管使用抛射,射程也有限。

为以防万一,张琦朝的方阵依然竖起盾牌。

待距离合适后,火铳开始对城墙展开猛烈射击。

于是,抛射的箭矢渐渐减少。

戚大见状,也挥动手臂,身先士卒带领自己的方阵冲向前方。

有一群人正推着破门锤,城上的叛军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靠近城墙,却无计可施。

只要一露头,就会被无数弹丸击中,只能藏身躲避。

戚大亲自带领队伍,拉着破门锤,高声下令:“砸!”

咚,咚,咚。

每一次撞击,都仿佛敲在叛军的心口。

“派人下去,守住城门!”叛军头目终于感到恐惧。

但恐惧毫无用处。

这破门锤由巨木制成,数百斤重,每一次挥击都释放出惊人的力量。

十几下后,城门裂开一道缝隙。

二十几下后,城门完全敞开。

“亡国!”戚大怒吼。

这就是朱慈烺坚持要改进阵法的原因。一旦城门打开,空间变窄,数千人组成的方阵便显得拥挤而笨拙。

然而这个时代,单兵火铳难以应对大规模敌军。

于是升级版火铳登场,解决了这一难题。

八人一组的小队,互相配合,快速推进,必须确保自身不会被围困,保持行动自由。

战斗中,交替射击,每两次换一次枪。

因为戚大的队伍中,有部分来自戚家军,随身携带亡国。若火铳失灵且敌军逼近,他们会齐刷刷拔刀,组成传统亡国阵型。

这样既能远程攻击,也能近身肉搏,几乎完美。

戚大率领先锋冲入敌阵,果然,叛军正在集结,仍采用古老方阵,手握大刀长矛,面目狰狞地扑来。

他们认为火铳不足惧,最多射一发,随后以人海战术就能踏平这支天雄军。

但他们错了。戚大与身边将士举铳齐射。

随即迅速转移,另一组再次射击,循环往复,待轮到戚大等人时,火铳已重新装填完毕。

由于只有八人,阵型极为灵活,他们并未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冲进旁边的小巷继续射击。

叛军方阵追来时,他们边撤边打,始终保持阵型完整。

不只是戚大的这支小队,另外八个成员组成的队伍也和他一样,凭借出色的机动性,在一旁与敌人保持适当的距离进行攻击。

敌人们聚集在一起,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八人小组,竟不知该如何发起进攻。

而己方却不断有人倒下,最终,敌人的心理防线崩溃了,阵型开始混乱,他们想逃离。

原本躲避的小队不再撤退,反而转为追击。

“稳住,别慌,给我顶住!”叛军首领见阵营已乱,拔刀准备迎战。

然而还未挥出几刀,突然有个叛军抽出刀向他袭来。

“碍事的东西,给我滚开!”

结果,叛军首领被同伙砍伤。

叛军彻底陷入混乱,城墙上也停止了箭雨的攻势。

不久后,张琦一声令下,带领部下直冲入内。

即便在移动中,他们的步伐依旧整齐。

持盾士兵始终未放下盾牌,直至接近城墙边缘才放下,取出火铳,组成小型方阵,一同冲入。

短短半个多时辰,他们便占领了榆林卫。

所有叛军或投降或逃窜。

朱慈烺倚靠在树下,望着前方的榆林卫,笑着说道:“休息得差不多了,走,去看看。”

曹彰赶紧上前扶起朱慈烺,朱慈烺打着哈欠,跨上马背,带着亲兵进入榆林卫。

老实说,这场战斗,朱慈烺并非漫不经心,而是完全置身事外。

凭借脑海中那张地图,他已经大致判断出榆林卫内的人数。

顶多一两万,所有叛军主力都在西安府,这里不可能部署太多兵力。

在双方兵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朱慈烺给天雄军下达的任务,便是以压倒性的优势迅速击溃对手。

如果连这个目标都无法达成,那么如此精良的装备以及他传授的现代作战理念就毫无意义了。

例如小队作战模式,显然源自于现代特种部队。

在拥有亡国的前提下,采用这种战术对付那些仅凭亡国作战的敌人,却无法达到摧枯拉朽的效果,还有什么可谈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