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 > 第31章 超贵的电话要装上

赵小海呆了3天,归心似箭,不顾周哥夫妻的挽留,依然踏上了回程的列车。

回到家,心理上一阵轻松,虽然房子很破,路也不好,但是久违的熟悉感还是让人心情舒畅。

郑小雪看到赵小海回来,本身还和别人有说有笑的,马上眼圈一红,差点掉下泪来,着急忙慌的就开始给赵小海做饭。

江浙那个私活黑市收到了惨重打击,恐怕一时半会也恢复不过来,但是和走私的上家建立关系之后,货源还是没问题的,他们也知道销售渠道被打击后,需要稳定的采购方才能正常运转下去。

所以给自己一个很优惠的价格,也不用担心奸商坑人的问题了。

现在钱包里的8000块钱没有进货,可以考虑扩大销售来使用,卖的越多,挣的钱盖房子越没问题。

赵小海一边盘算着一边去了当库房的屋子,把空间里的东西放出来。

当时一路狂奔,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拿了多少东西,现在好好盘点一下。

默念取出,空间里的东西全部爆了出来。

摆满各种表。

赵小海仔细数了一遍,电子表1875块,石英表351块,机械表也不少,有228块。

因为是抢的,所以样式很是杂乱。

地上,

还放着3台收录机,一箱子磁带,还有一台21寸索尼大彩电。

拿出纸笔,

赵小海大致计算了一下。

电视机留着自己用,收录机留下一台,剩下的卖掉。

电子表、石英表、机械表、估计了一下各卖什么价格。

东西多了肯定不能按照零售价格走了,要拿出来一部分给销售人员发提成。

最后得出的利润总数是。

八万多不到九万。

万元户概念现在炒的很热,这年头,八万块绝对是一笔巨款,赵小海激动的挥舞了一下拳头,给自己一个鼓励。

果然这把赌对了。

如果想要赚到这么多钱,他最少还要跑几趟才行,而这次不仅拿到这么多货,还一分钱没花。

不过经过计算他发现,

赚钱的大头还是手表类,至于那些电器,数量少、资金占比大、占用空间大,赚到的钱和手表比只是个零头。

这也更加坚定了赵小海大力发展手表的决心。

下次进货全部都进成手表,毕竟在八十年代,手表可是三转一响的四大件之一。

想要快速的把产品卖出去,就要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没有销售人员,光靠自己去卖,嗓子喊冒烟了都不行。

想要指挥好销售团队,第一件事就是把通讯搞起来,不然沟通是个麻烦事。

听到郑小雪喊饭好了,赵小海从库房屋子里退出来。

出门先把库房给锁上。

这些事和谁都不能讲,哪怕是枕边人也不恼让她知道空间的存在。

赵小海一边吃饭,一边听着郑小雪的絮絮叨叨的说的话。

不是谁想赊账啦,就是谁买东西时候想占点便宜了,郑小雪说的时候还有点气鼓鼓的,认为自己吃亏了。

不管咋说,郑小雪真的把这里当成家了,很有老板娘的代入感。

赵小海心里暗笑,一句话也不接。

接了这些话就是找事,女人说话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在说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事实。

让她随便说就行了,不要管那么多。

终于等到她唠叨完,赵小海才开口说道。

“小雪,我捉摸着吧,咱们的小卖部装上一部电话。咱们镇上一共就6部电话,咱们小卖部有电话以后,生意肯定好。”

赵小海一说完,郑小雪马上睁大了眼睛。

“这个好噻,镇上的电话好几部都是单位的电话,平时人们想打个电话还要等,咱们小卖部有电话了,来买东西的人打完电话不买包烟啥的?

还有,有的是接电话,咱们喊着他来接电话,时间长了也要到咱们小卖部买东西哩,不然下次咋好意思来噻。”

郑小雪越说越兴奋,好像源源不断的钞票已经摆在眼前了。

于是说做就做,赵小海吃完饭就蹬着自行车去邮电局办理。

进去营业点,一咨询发现自己拿着后世的想法来办有点不切实际。

不但要介绍信,还要排队等线路,林林总总一大堆麻烦事。

看到正常渠道不好办,那就迂回吧。

找任老头,这个律师认识的人可不少。

第一次进货的时候,买的两条高仿的华子还没用上哩。

正好这次可以用了。

任老头喊来朋友,赵小海才知道办起来多麻烦。

1985年的时候,绿城私人装电话才不到3000部,很多还是党政机关领导的家里装的。

至于普通市民,光私人电话的初装费就交不起。

价格高达3358元。

普通家庭不吃不喝一年才够初装费。

而且申请等着装私人电话的号牌都排到2万名开外。

任老头的朋友听完赵小海的诉求。

很认真的劝赵小海别装私人电话了,以单位的名义装电话。

虽然钱花的多一些,但是不用等。

申请之后很快就能安装使用。

赵小海也等不了3个月后才能用上电话。

那时候销售手表,黄花菜都凉了。

于是一咬牙,让任老头想办法搞了个单位证明和介绍信。

装了一部单位名义的电话。

公家电话初装费高达5358元。

加上前后办事花的钱,有6000多块了。

当一部黑色的转盘电话在小卖部接通的时候,郑小雪看着就是家里来了一颗摇钱树。

使用费也很高,按照公里数来计费。

现在农话计费按照距离来分为三挡。

距离25公里以内的,每分钟一毛钱。

25到50公里的距离,每分钟2毛钱。

50公里以上的统一价每分钟3毛钱。

国内长途价格更是高达每分钟1块钱。

赵小海知道这些问题都是当时通讯不发达造成的。

在后世,谁要是敢这样收费就等着用户投诉吧。

固话就没人要。

赵小海按照电话黄页上电话号码,查询到离自己上的武校最近的一家用户号码。

拨通后让电话机主帮忙喊一下武校里的师弟。

等了十几分钟,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

“海哥,你现在发达了?”

是自己的师弟张磊。

“我现在做点小生意,很适合你在少林寺门口卖,想不想赚点钱?”赵小海开口道。

“赚钱肯定想啊,谁你想赚钱,卖啥东西?”张磊问道。

“电子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