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 > 第79章 市里推进

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 第79章 市里推进

作者:洺水采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9 01:58:03 来源:小说旗

“邦邦邦~!”

“进来。”

唐书记的声音带着一丝威严。

赵小海推开办公室门进去。

唐书记抬头,看到赵小海先是一愣神,随即反应过来,脸上立刻露出惊喜,“哎呀小海你回来啦,什么时候回来的?”

赵小海笑着过去。

“我刚刚到绿城,一个小时前才下的火车,没来得及喝一口水,就来唐书记这报道了。”

“哎呀呀,做了好几天火车,怎么不回家休息一下呢,我给你倒杯水。”唐书记说着用细白瓷茶杯给赵小海沏了一杯茶。

赵小海接过闻了闻茶香,是好茶。

“小海,说说这次去香港的见闻,香港那边究竟怎么样啊,都去哪些地方看了看?”唐书记坐下后充满好奇的问道。

“呵呵,其实都差不多,就是比咱们这边楼房多些,汽车多些,人们赚的多些而已。”赵小海笑嘻嘻的道。

唐书记笑着摇头,“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都变得简单了,人家都说那边人人住楼房,家家有小汽车,一个月工资比咱们这边一年赚的都多,各种商品也极大丰富,要不然怎么那么多人想着出去看看。”

“小海啊,你有海外关系,这可是个很重要的东西,我听说一件事,市里好像要组建一个什么‘华侨友谊贸易公司’,正在查有海外关系的人呢。”

赵小海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而且前世他也没听说过这种公司。

“华侨友谊贸易公司,什么意思?”赵小海问道。

唐书记递给赵小海一根烟,两人点上。

“现在咱们国家外汇奇缺,很多单位都想着出口创汇,可把商品卖出去哪有那么简单,所以市里就打起了有海外关系人的念头,简单来说就是让有海外关系的人,找关系找门路,帮咱们推销产品,出口创汇。”

赵小海这下明白了。

领导被逼急了,就想到发动群众力量这一招,后世这一招也经常用,比如房子卖不出去,就在大会上...咳咳咳。

不过对赵小海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这一刻,

他脑子里闪过很多念头。

他在香港注册公司,绿城这边需要海外关系出口创汇,是不是可以联合运作一下呢?

不过还要看具体情况,到时候真找到他再说。

“唐书记,电视机我弄回来了,你看什么时候给你送家去。”赵小海终于说出这句话。

其实唐书记已经等了好久。

“真哒,真是谢谢小海了,路上还顺利吗?”唐书记一脸喜色的问道。

“被查了四五次,好家伙,拆箱看编号,就查拆开后机盖看零件了,不过唐书记你放心,这台电视机手续完全合规合法,任谁也查不出问题。”赵小海拍着胸脯保证道。

“好好,这就好。”

原本赵小海说下午下班给他送家去,可唐书记哪还等得到那会儿,在单位找了一辆三轮,拉着赵小海回家拿电视,赵小海又跟着一起到了唐书记家,帮着安电视调台。

唐书记的老婆在家,看着彩电那叫一个高兴,给赵小海又沏茶又递烟。

赵小海告辞,唐书记送出来。

“小海,这次真是谢谢你了,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说。”之前一直叫小赵,现在改口叫小海了。

“唐书记”

唐书记抬手打断赵小海的话,“别喊唐书记,以后私下里喊哥知道吗。”

“唐哥。”

“哎这就对了。”

两人又聊了两句,赵小海告辞,唐书记回到家,媳妇看着彩电节目,对唐书记又是一顿夸,唐书记心里成就感满满。

“这台电视在商场,最少一千六,咱只花了八百,而且这可是纯日本原装的,有钱都不好买到,商场里都是东欧的,听说没有小日本的好使,这种货咱们这里买都买不到。”

“这个小赵可给咱们省了大钱了。”唐书记媳妇笑着道。

“嗯,小赵人很不错。”唐书记道。

眼看中午,赵小海回到德化街,张磊看到赵小海赶紧过来打招呼,“海哥,你回来了,刚刚我在仓库呢,账目我弄好了,你看什么时候给你汇报一下?”

赵小海拍拍张磊肩膀,“中午了,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德化街上就有饭铺,伙计们自己不开火,都是在饭铺吃,两拨人交替着解决,这样不会耽误生意。

饭菜一般比较简单,

工作餐吗,

不可能整天大鱼大肉。

平日也就是炒个白菜、藕片、麻婆豆腐啥的,偶尔奢侈点弄个肉菜。

吃过饭,

张磊和齐武一起来到二楼,向赵小海汇报这段时间家里的生意情况,现在他们的生意,主要就是墨镜。

“海哥,现在墨镜生意最好,一天批发三四千件问题不大,按照您的吩咐,我已经和周哥那边结算过三次,也是一周一结算。”

张磊说完交出账本,还有一提包钞票。

“家里还有其他事吗?”赵小海问道。

“没有。”

“那你们下去忙吧,我看看账本。”

赵小海很相信张磊和齐武,但账本该看还是要看,这是规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自己做好才能避免别人犯错误,很多老板最后失败,就是因为经营当中疏于管理。

点起炭炉,

烧上水,

泡上一壶茶。

赵小海拿着账本看起来。

账本内容不算多,只有几页而已,赵小海几分钟看完全部记住。

账目完全没问题,他出门这段时间的盈利总共是。

“吸收。”

张磊交的那些钱很快消失,被收入系统钱包,此刻钱包里的数字再次向上蹦跶了一下,让他心里稍微踏实一些。

一天三百块钱。

是一个工人好几个月的工资啊,买肉不香吗。

第二天吃过早饭,

赵小海在家里,郑小雪过来道:“小海,有人找你,说是市政府的。”

市政府?

赵小海进小卖部,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正坐在那里,穿着小立领中山装。

“你好,我是赵小海,听说你找我?”

对方站起来,笑着对赵小海道:“赵小海同志你好,我是市政府的,想和你确认一些事情。”

“您说。”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海外关系?”

赵小海昨天从唐书记嘴里听到那个信,原本以为会很久,没想到今天就有人找上门。

“是的,我有个表姑在香港,前几天我刚去了一趟香港才回来没多久。”赵小海道。

对面青年笑容更显和煦,“赵小海同志,市里准备组建一个‘华侨友谊贸易公司’,为国家出口创汇献力献策,两天后上午9点在市政府开会,邀请咱们市所有有海外关系的人参加,希望你届时过去。”

“好,我会准时到。”

市政府会议室。

赵小海过来参加市政府组织的“华侨友谊贸易公司”大会,圆形会议桌上,除了领导还有十几个来参加会议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这些人神情大多有些不自在,甚至紧张。

市长亲自主持会议,先是讲了市里的决定,然后是组建华侨友谊贸易公司的意义,叫赵小海他们来,目的就是发动这些人的海外关系,希望搭建一道沟通桥梁,为本地区的商业打开一条通路。

领导发言完毕,一脸和煦的看着台下十几个人,“同志们,情况已经说清楚了,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吗,大家畅所欲言聊一聊。”

没人第一个说话,

会场气氛稍显压抑。

领导开始点名,看了一眼名单开口道:“张团结同志是哪位?”

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人赶紧站起来,身量挺高,估计有一米八以上,不过身材很瘦,腰还微微有些佝偻,神态更是拘谨。

“领导,我是张团结。”

“你现在是区第五小学的老师?”

“是的领导。”

“你有个哥哥在美国?”

张团结迟疑了一下,“领导,已经好久没联系了,是死是活都不清楚。”

领导看看张团结,心里微微感叹,之前因为海外关系,被人揭发挨过斗,现在很多人依旧谨小慎微担心受牵连。

“可以尝试联系一下吗,现在改革开放了,咱们与美国现在是贸易伙伴关系。”

“是领导,我回去试试看。”张团结唯唯诺诺的应道。

领导挨个点名询问,很多人和张团结情况差不多,断了联系的占大多数,有些确实是实情,毕竟刚刚才结束,有些则是出于担忧,刻意隐瞒情况,毕竟心里的恐惧不是一两天能消除的。

当然也有在联系的,不过能不能起到作用就不好说了,毕竟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出去的也未必过的好。

领导终于点到赵小海的名字,笑着问道:“小赵同志,听说你在香港有亲属,前些日子还去了一趟香港?”

赵小海站起来,“是的领导,我有一个表姑在香港,上个月我去了一趟香港那边,才回来几天。”

廖市长点点头,“小赵你是在德化街做生意的,对商业上也有一些了解,你对咱们组建这个‘华侨友谊贸易公司’有什么建议吗,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

关于这家公司,这两天赵小海想了不少,觉得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随即大大方方的说道:“领导,我确实有一点想法。”

廖市长来了兴趣,“哦,说说看。”

“我亲戚在香港那边,也是开贸易公司的,我觉得可以把样品带过去,试试看在那边是否能找到销路。”

廖市长大喜,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只要在这些人中能找到一条路,那就是巨大的成功。

“你亲戚的贸易公司主要做什么?”

“日用百货。”

会议结束,其他人都走了,赵小海被廖市长单独叫到办公室,秘书送上茶水后坐在旁边拿出本子记录。

“小赵啊,听说你在汉正街做的非常不错,是汉正街第一纳税大户。”廖市长笑着道。

“主要是领导的决策和关心,我们这些商户只是抓住了一个机会而已。”赵小海语气十分谦虚。

“能抓住机会就说明不简单,胆量头脑缺一不可。”廖市长夸奖了一句。

“会上没有聊透,关于华侨友谊贸易公司这件事,你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畅所欲言?”

既然领导说畅所欲言,那赵小海就不客气了。

“领导,这个公司是公有制的吧?”

“那当然。”

“出口手续这些是市里准备对吧。”

“嗯,这些市里会解决,你要做的就是联系海外关系,把商品销售出去,只要香港那边下订单,这边手续不需要担心,各家单位的货也绝对会足量保证。”

“那我以什么身份过去?”

廖市长笑了笑,“这个之前市委商量过,可以聘请你为‘华侨友谊贸易公司’的业务经理,专门负责业务联络,至于工资待遇,按标准比对,出差费用报销,你觉得怎么样?”

赵小海心说,

这个安排很中国。

用你,

却不会给你多少利益。

要不是赵小海有自己的想法,他才不会接这个事。

“行,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赵小海笑着道。

廖市长对眼前这个明事理顾大局的青年很喜欢,“这两天我就组织人核定出口名录,还有样品,政府这边会给你开具工作介绍信,方便你去香港。”

“好,我等领导消息。”

八十年代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以原材料、粗加工产品、农产品、轻工轻纺品为主,工业产品和技术性产品只占很少部分,当然,这些产品国家一直在大力组织推销。

但中国重合的企业太多,出口的单子就那些,怎么可能轮到你,比如纺织企业,国内现在每个地市都有纺织厂,都能生产毛巾,可每年毛巾只有1000万条出口额,几家几十家就能吃掉,绝大部分只能看着眼馋。

是国家不让卖吗?

当然不是,

主要是卖不出去,渠道没有打开。

所以领导们才会各出招式,想办法增加出口,这个时期只要是能出口创汇,就是功劳政绩。

就好比九十年代全国各地建设经济开发区引进投资一样,各地想发展经济,国家提倡引进外资,就全都一股脑找关系拉投资,外商全都成了香饽饽。

回到家,

赵小海依旧觉得很神奇。

只是参加了一个会,一下子就成了华侨友谊贸易公司的副经理,还拿上了工资,出门管报销。

其实最重要的,

是搭上了政府这条线。

原本赵小海的想法,是在香港注册公司后,弄一个香港公司雇员身份,然后以香港投资商代表身份,在绿城投资建厂,至于产品他都想好了。

第一个就是建一家方便面厂。

方便面会持续畅销,而且成本不高,技术也不复杂,到时候只要弄好销售绝对是个好生意。

再有就是墨镜工厂,赵小海准备吃这一波红利。

以后的流行趋势,赵小海也了解,继续随着潮流走,他相信墨镜厂的产品会一直热销。

后期他还准备开一家化妆品厂,其实化妆品说复杂也不复杂,现在国内的化妆品,蛤蜊油、雪花膏、万紫千红、郁美净儿童霜是主流,赵小海的想法很简单,弄个大宝出来就行。

蛤蜊油这些擦脸油,油性都比较大,大宝水润保湿性高,肯定会更受女孩子的喜欢,至于工艺,大宝的工艺早就被破解了,赵小海准备回现代在网上查查,下次过来把配方带来。

还有就是口红,后世网上做口红的教程太多了,随便在家自己弄个模具就能生产。

可他没想到,

事情的变化比他预想的要快。

回到家,

突然出现个“华侨友谊贸易公司”。

在经过两天思索后,赵小海发现如果利用好这家华侨友谊贸易公司,可以让他更快发展起来。

从建厂到出产品,这五百万肯定不够,他要想其他办法,比如以外商投资身份找政府借贷,商品生产出来,还要找渠道销售,现在可是计划经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国家部门挂靠进去,比如供销社。

这里面需要走的关卡非常多。

现在有了这个华侨友谊贸易公司,从生产改出口,事情一下子变得简单了。

赵小海已经想好了一套方案。

拿到产品目录。

去香港那边,雇佣一个职业经理人,再雇佣一群销售人员,把商品丢给他们。

告诉他们只要销售出去,就能获得高额提成,相信这些销售人员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产品卖出去。

他只要坐等收钱就好了。

至于账目资金,自然是走他的商贸公司,进货价压一压,出售价抬一抬,利润不就出来了吗,再把付款时间拉长一些,他手里的资金自然就多了。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赵小海这边做着自己的打算,政府和企业那边却吵翻了天,政府通知市内企业组织商品名单,这些企业早就听说要弄什么‘华侨友谊贸易公司’,促进辖区企业出口。

所有企业都瞪着眼盯着,生怕错失机会。

其实不止绿城市的企业,其他地方的企业也收到了消息,这些厂领导都是通气的,上面有什么动静大家都会很快知道。

绿城市的企业。

什么?

有他没我,我差了什么,不带我可不行。

中原省内的企业。

什么?

为什么只带绿城市的企业,这不是地域歧视吗,我们其他地区的企业怎么了。

所以这些企业就跑去绿城市委找领导闹,市委领导没办法,只好和绿城市协商增加名额。

其他企业。

什么?

为什么只带绿城的企业,难道我们就不是省里的企业了吗,我们差了哪里,不能这样区别对待啊。

这些企业就跑去找省领导。

原本只是绿城市自己家的事,现在事情越弄越大,全省的企业都想着参合一脚,不想放过这个好机会。

廖市长看着名单,有些发愁,想出这个办法,原本是想让自己辖区的企业挣利创汇,没想到这些家伙听到信全都扑上来,名单从几十家暴增到几百家。

这叫什么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