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 > 第36章 生意终于走向正轨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每天傍晚来赵小海小卖部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容纳更多人,赵小海把店里的货物往墙边挪了挪,又添置了一些桌椅。

他还特意准备了一个暖水瓶,为大家提供免费的热水。

第二天晚上,电视里播放着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许多年轻人早早地就来到小卖部占位置。比赛进行得异常激烈,大家的情绪也跟着跌宕起伏。

当中国队夺冠的那一刻,整个小卖部瞬间爆发出欢呼声。

有人激动得跳了起来,有人兴奋地拍着桌子,气氛热烈得如同过节一般。

趁着这股热乎劲儿,赵小海推出了几款新到的啤酒,大声喊道:“来,大伙一起庆祝庆祝,今天啤酒特价!”

大家纷纷响应,小卖部里的啤酒很快就卖出了好几箱。

郑小雪数钱的时候都在笑。

还对赵小海抛了一个媚眼,算是对赵小海脑子灵活的肯定。

有了电视机和电话,原本只是偶尔光顾的邻居,现在为了不错过电视剧,常常来小卖部买东西。

有些邻居甚至会提前来,帮着郑小雪整理货物,顺便唠唠家常。

不仅如此,赵小海还发现,因为看电视的人来自不同的街巷,小卖部的名声也越传越远。

一些住在镇子另一头的居民,听说这里有电视看,也特意赶过来。

他们不仅来看电视,还会在小卖部购买生活用品,赵小海的客户群体一下子扩大了许多。

加上赵小海说话和气,郑小雪喜欢和买东西的人聊天,让来买东西的人觉得这俩人很有人情味,在幸福镇也算得上是名声打出去了。

一台电视机,不仅为邻里带来了欢乐,也为小卖部的生意打开了新的局面。

在这个小小的角落里,电视的微光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绘就了一幅温暖而充满生机的生活画卷。

晚上,收工后,关上门,屋子立刻漆黑一片。

赵小海以前特讨厌这种关门,一关门就好像自己和外面的世界隔绝了,可是为了安全也没有办法,所有的店铺都是这样子。

现在感觉不一样了,想一想和一个小美女在这个狭小的天地里,他就兴奋。

有人做饭,有人聊天,有人陪伴,把赵小海孤独感给驱逐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接到周哥的打来的电话,说是已经进入绿城市了,让给个地址,赵小海三言两语把地址讲清楚。

想了一下,给登封那边打电话把张磊和齐武给召回来。

并且安排好张磊把武校的货款结清带来,这边等着用。

武校结清货款很爽快,毕竟还在合作的蜜月期,双方现在还没出现利益冲突。

等赵小海来到火车站附近,周哥的面包车已经到了,寒暄两句开始卸货往仓库里搬。

卸完货,赵小海拉着周哥几人到附近饭店吃饭。

李强专门留在仓库门口等人,张磊来到一聊知道找到组织了,也被喊到饭店。

刚点完菜,李强领着张磊和齐武也来到了饭店。

赵小海在饭桌上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团队,几人互相熟悉了一下,算是搞了一次公司团建。

让张磊把货物尾款给了周哥,周哥说啥也不停留了,家里的孩子放心不下。

赵小海也不勉强,给周哥另外发了2000块钱算是租车费用和个人辛苦费。

送走了周哥,赵小海带着李强、张磊和齐武三人来到了自己存放货物的仓库。

仓库里堆满了各种款式的手表、喇叭裤蛤蟆镜等等,李强看着这些货物,眼中满是惊叹。

赵小海开始向大家介绍整个商业链条的运转模式。

“咱们这个生意啊,得从源头供应链说起。我在沿海那边有可靠的货源,他们能给我提供各种好看又实惠的手表等货物。

这些手表会通过汽车运到咱们这儿,这就是中转站,也就是这个仓库。

然后呢,我会把这些手表卖到像少林寺门口、旅游景区这些地方,这就是销售终端。

李强,以后就在这中转站帮忙,负责接收和转运货物,明白不?”

李强听得十分认真,不住地点头:“大哥,我明白了。就是把运来的货在这儿收好,然后按照你说的,再送到该送的地方去,对吧?”

赵小海满意地说:“对,就是这样。不过这中间还有个关键,就是要懂得避险。比如说,要是听说有检查的,或者有什么风吹草动,你得赶紧把货物藏好,别让人发现了。这事儿要是出了岔子,咱们都得倒霉。送一次货给你5块钱的跑腿费。”

李强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郑重地承诺道:“大哥,你放心,我一定小心谨慎,不会出问题的。”

“张磊,你负责咱们体育场门口那个摊子,这个摊子给你百分之十的股份,以后李强给你供货,你不要来回跑。在体育场附近找个旅社住上半月,等运动会结束的时候再把摊子给撤掉。”

听到有百分之十的干股,李强很兴奋,因为他知道这里面的利润空间,加上在少林寺门口操作了几天,真的是财源滚滚,现在当了合伙人,自然是心里满意。

“齐武,你负责仓库,就在仓库里面住下,一定要看好货物,火车站附近的小偷小摸的人要是来,你不要留手,一定要给他们狠狠地教训。仓库里的东西,每卖出去一件,就给你一块钱的好处费。”

齐武不善言辞,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看自己三个下属领会了自己的意思,赵小海开始手写了一份简单的管理制度。

哪怕人再少,管理不能随便,不然最后会闹矛盾,还是提前规范好。

从入库出库的三联单,到钱财上交的时间,赵小海简单的列出来10来条。

目前是够了,以后再发展不断改进就行了。

赵小海看着空空如也的系统钱包,只是感慨钱真不经花,明明已经赚了好几万了,一进货一到手又成了穷光蛋。

这还是做了一点小生意,要是规模扩大了,需要的周转资金可是海了去了。

等把生意安排妥当,赵小海施施然的回家。

看到小卖部越来越热闹了,也算是一个基业,毕竟是个正当生意,慢慢的做大,不需要急。

哪怕是小卖部一天只能挣几十块钱,也要好好地经营下去,做投机倒把生意有时候会赚钱,有时候可能亏得血本无归,最起码有小卖部在,不至于吃不上饭。

郑小雪完全把小卖部当成了自己家,人也是越来越开朗,对于一个没找到归属的人来说,这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地盘了。

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的过着,运动会也是吸引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人来,体育场门口的摊子生意算得上是火爆,日收2000块钱就是正常营业额。

武校那边,一个星期结算一次,每周大概能带来1万多块钱的利润。

几个下属也被锻炼出来了,张磊现在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武夫,系着腰包戴着蛤蟆镜叫卖商品,和普通的小老板没啥区别。

进步最大的就是李强,毕竟是少年,可塑性强。

他从一个迷茫的少年,成长为赵小海商业帝国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有一次,突然传来消息,说市场监管部门可能要对火车站附近的货物进行检查。

李强得知后,迅速行动。

他先将仓库里显眼位置的货物转移到了自己的住宅中,又用一些杂物将装进去进行掩盖。

然后,他把仓库整理得井井有条,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当检查人员来到仓库时,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检查过后,李强第一时间将情况告知赵小海,赵小海对他的应变能力赞不绝口:“李强,干得漂亮!这次要不是你反应快,咱们这损失可就大了。好好干,很快就能成为合伙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小海的商业链条愈发稳固。

从源头供应链源源不断地运来新款手表,经过中转站的高效周转,迅速抵达各个销售终端,变成了一沓沓的收入。

就在赵小海想着下一步要干啥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不想见到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