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 > 第53章 买火车站旺铺

绿城的德化街从1905年开始,成为绿城市场繁荣的符号。

作为一个火车拉过来的超市,德化街临近火车站也是一同繁荣起来。

1985年的德化街还没开始改造,到1987年开始,德化街进行旧城改造,亚细亚商场、百货大楼、三得利商场、德化街浴池、妇幼用品大楼、刘胡兰副食品大楼等商业项目林立。

德化步行街与周边的商业网共同组织了二七广场、火车站广场商圈。

德化街的改造筑就了一个新的商业巨头——亚细亚,开启了商业变革的绝唱,名震全国的二七商战由此开始。

不过现在就是机会,给赵小海的机会。

昨天李强说有个人想把自己的房子卖掉,赵小海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但是李强一说这个人想出国,才把国内房产变卖,赵小海瞬间相信了。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的出国热,有很多无脑的人就是认为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

赵小海骑着摩托车来到德化街,找个地方存车。

存自行车需要5分钱,存摩托车要一毛钱。

这时候可并不安全,丢车是常有的事,即便不偷车,拧你个铃铛盖之类事情也让人也腻歪不是。

走进德化街,入眼看到连片的摊位,两边商铺开门营业,很多人背着大包小包的来进货,口音各种各样,外地人不少,已经显出繁华迹象。

从外地客商如此多这个情况就能看出,德化街的生意已经做出去了。

针头线脑,

纽扣拉链,

儿童服装,

手绢围巾,

竹篮竹凳,

花边松紧带

总之都是一些小商品。

还有就是饭铺、裁缝铺、汽水摊、香烟摊、旧书摊、糖人摊什么的。

两边是林立的电线杆子和乱糟糟的电线。

但是来来往往的人,也在无声地诉说着城市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赵小海在约定的街边一家临街茶馆喝茶,思索着最近的商业布局。

李强领着一个穿着考究,神色略显焦急的男人过来。

男人正对着身边的朋友高谈阔论:“我跟你说,国内现在虽然也在发展,但跟国外比起来,那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国外遍地都是黄金,只要你有本事,随便捡捡都能发财。我这次是铁了心要出国,把国内这些资产都处理掉。”

见了赵小海,男人上下打量一番,见他穿着虽朴素但干净整洁,眼神中透着一股精明,就觉得赵小海是真的想买,不想其他买家,光问不成交。

中间人介绍男人姓王,俩人寒暄了几句开始进入正题。

赵小海主动上前搭话:“王老板,听您说要处理资产,不知您都有些什么产业?”

王老板说道:“我在这德化街有个临街商铺,地段那是没得说,人流量大得很。我着急出国,想着赶紧便宜处理了。”

赵小海一听,来了兴趣:“哦?德化街的临街商铺,确实是个好地方。不知大哥您心里价位多少?”

男人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说道:“这商铺要是正常卖,怎么着也得三万块。但我这情况特殊,着急脱手,2万五千,一口价!”

这个价格要是放到后世,光每个月的租金都不止这个数。

赵小海心中暗喜,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摇着头说道:“大哥,您也知道,现在生意都不好做,价格还是有点高了。您看2万咋样?”

王老板有些着急地说道:“兄弟,你这压价也太狠了。这商铺光是地段就值这个价,我那些装修、设备啥的,可都是花钱弄的。”

赵小海抿了口茶,不紧不慢地说:“大哥,我理解您的心情。但您既然着急出国,早一天出手,您也能早一天安心不是?而且现在市场行情确实不太乐观,政策是反反复复的变化,您要是再拖下去,说不定价格还得降。”

男人听了,神色有些犹豫,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兄弟,你说的也有道理。但2万实在太低了,我亏得太多。这样吧,2万三千,不能再少了。这已经是我的底线了。”

赵小海心中盘算着,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合理,便笑着说道:“行,大哥,看得出您也是个爽快人。那就2万3。不过我得先去看看商铺的情况,您看方便吗?”

王老板连忙点头:“方便方便,咱们现在就去。”

于是几人起身,朝着商铺走去。

一路上,男人依旧滔滔不绝地说着国外的种种好处,言语中满是对国外生活的向往。

“兄弟,你是不知道,国外的生活多自在,福利也好。不像在国内,干啥都得小心翼翼的。”

赵小海微微皱眉,忍不住说道:“大哥,我觉得国内现在发展得也挺好的啊。

这几年政策放开了,到处都是机会,只要肯努力,在哪都能过上好日子。

您就这么笃定国外就一定适合您?”

王老板不屑地笑了笑:“你没出去过,不懂。等你出去看看就知道了,国外的月亮就是比国内圆。”

赵小海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再争辩。

很快,他们来到了商铺。

赵小海仔细查看了一番,上下两层楼,一楼门面两件门面,二楼有几个房间可以放货和住人,位置确实极佳,店铺内部的装修和设施也还不错,心中很是满意。

看完后,赵小海说道:“大哥,商铺我看着挺满意的。咱们找个地方签个合同,我把钱给您。”

五六百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好,兄弟,那就去街道办公室,咱们把手续办了。”

两人来到街道的办公室,很快就完成了合同签订。

赵小海将块钱的现金递给男人,男人数了数,确认无误。

将商铺的相关证件交给了赵小海。

这时候没有房管所,私人买卖房屋都是在村委会或者街道变更一下手续。

交易完成后,男人拍了拍赵小海的肩膀:“兄弟,祝你在这商铺里生意兴隆。我这就要准备出国了,以后说不定再也没机会回来了。”

赵小海把合同等文件装好,说道:“大哥,不管您在哪,都希望您好运。不过我还是觉得,咱们国内的发展潜力巨大,说不定您以后还会回来呢。”

王老板笑了笑,没有说话,眼中满是对未知国外生活的憧憬。

赵小海看着男人的背影,心中暗自思索着未来在这商铺里的生意规划,同时也感慨着人与人之间观念的巨大差异。

国外的信息涌进国内的时候,有人看到了差距,奋发图强,有人只是想移民,移民的最后都是眼睁睁看着机会流失。

赵小海管不了别人,但是既然有商铺了,那就去办个个体户工商营业执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