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 第82章 阶下囚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第82章 阶下囚

作者:爱的北回归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05:34:26 来源:小说旗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舜这一支有虞氏迁居到池盐附近后,由于信仰习俗与周边聚落邦国格格不入,早些年引起过不少冲突。

如今的舜,姚重华,为了能更好的融入华夏集团,四处驰援贫困偏远的聚落。

同时他又拓宽道路,开垦荒地,赠送食盐,对遭灾的聚落慷慨解囊,对各地的贵族赠送玉器黑陶。

如此十数年,有虞氏风评蒸蒸日上的同时,也和周围邦国聚落更加亲密。

竖亥在荤粥部的所见则是截然相反。

苏美尔人有自己的聚居区,与荤粥部的其余戎狄完全隔离开。

“人种,信仰,风俗完全隔离,除了语言外没什么相同的地方。”

竖亥想起了后世某个坚持自我,在城市内独立建设聚居区,拥有自己的教堂和法律的人群。

无论被动或主动,寄人篱下也许不需要刻意融入,但互相尊重,睦邻友好,不刻意强调区别,这三点是必须要做到的。

“苏美尔人有着冶炼青铜的技术,从而控制了荤粥部的武备和贸易。”

“但这样下去可不得了啊。”

“我之前还担心他们能攻入中原鸠占鹊巢,是我高看他们了。”

竖亥望着一路上的聚落情形,不禁哑然失笑。

“以史为鉴,确实很重要。”

安乌鲁克和亚述乔什失踪五年后归来。

这个信息如风一般传遍了整个荤粥部。

苏美尔人欣喜万分,纷纷跪地祈祷。

不过安乌鲁克并不像亚述乔什那样急着和家人团聚,他亲自押送着竖亥等人又走了半天路程,来到一处山洞前。

此处远离荤粥部的聚居区,山洞外有蜿蜒的流水,是苏美尔人的青铜铸造区域。

“煤炭,他们用煤炭炼铜。”

“难怪,他们的铸铜区域没有看到木炭。”

“看来附近是有一片露天煤矿。”

“可惜,此处距中原太远了......”竖亥扼腕叹息。

安乌鲁克没有理会族人们热情的招呼,一丝不苟的解开洞口用麻绳捆住的门闩,将竖亥三人解开绳索后丢了进去。

山洞横竖有五丈见方,高三丈,空间宽阔。

洞内有一个被砸碎的窑炉,一些散落的青铜碎片。

洞顶有一个两人大小的“天窗”,因此光线并不昏暗,除了角落外都能看清。

安乌鲁克望着正在活动手脚的三人,说道:“你们就在这里好好待着吧。”

竖亥松了松被勒的有些僵硬的双手,瞥了一眼洞口的木门,说道:

“安乌鲁克,你不会以为就这么个破门能挡住我吧。”

“你可以试试看逃走,无论南北都是我们的地盘。”

“就算你能逃走,这两个呢?”安乌鲁克指着姬藜和伊祁耳二人。

两个倒霉鬼立马可怜的看着竖亥。

“安心在这里待着吧,我知道你是奇人,冶炼技术高超。”

“如果你能把青铜甲和那把神兵献给我们,我可考虑让你们好过一点。”

安乌鲁克明白竖亥不会轻易答应,他的打算是先将这三人困在此处三五年,磨光他们的脾气。

接着找几个女人嫁给他们,让他们在荤粥部娶妻生子开枝散叶。

如此一来,将竖亥收入麾下便不成问题。

“没问题,你给我铜矿,炭和木柴,我帮你炼。”

“?”

“?”“?”

竖亥答应的如此干脆,让三人都有些难以置信。

安乌鲁克瞪着竖亥望了好一会,才阴恻恻的说道:“竖亥,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

竖亥摇摇头:“你们就算拿了神兵利器也敌不过我中原城邦,送给你拿去砍砍老鼠兔子倒是合适。”

安乌鲁克不再说话,径直出了山洞绑住门闩,只留几个武士守在门口。

洞内一片死寂,唯有敲打铜器和岩壁流水的声响。

“竖亥,他们是戎狄,你真要将神兵献给他们?”伊祁耳咬牙切齿的质问道。

姬藜倒是安分极了,如今这里有稻草有兽皮,也不需要捆绑双手,自在的很。

竖亥笑着回道:“伊祁耳,对尧和舜那么没信心吗?”

“何况我们不会在这里待太久的。”

“商均噎鸣他们不会不管我们的。”此话一出,伊祁耳安心少许。

“若是一个月内没有转机,我就只好丢下你们独自离开,可不能误了我的治水大业。”当然,这句是竖亥的内心独白。

还不知自己已经被竖亥半卖的二人悻悻寻了一处干燥的地方,躺倒下来。

“洞里其实还好,有光有水,就是没有拉屎的地方。”

“虽然很想问问苏美尔文明里的大洪水是什么情况,不过这是非必须的事情。”

“我们的大洪水可不会等我。”

“希望商均他们小心行事,千万别鸡蛋碰石头。”

竖亥胡思乱想着,连日的奔波和未愈的旧伤让他很快睡去。

翌日,天气阴沉,微弱的阳光直到接近正午才将竖亥唤醒。

洞内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

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他头发斑白,有些秃顶,手上和脸上却少见皱纹。

火塘被点燃,老头正烧着一翁水,在他的身边,还有一捆柴火和另一个罐子。

还有一个树藤编制的筛子。

“你醒了,傻大个。”老头一脸和善的对着竖亥打招呼,口中的语言和中原地区有不小差别,但仍然能听出一些华夏语言的痕迹。

竖亥看着姬藜和伊祁耳二人:“你俩谁教他这么喊我的!”

二人立马躲开竖亥,离得远远的。

“我叫竖亥,敢问老人家姓名?”竖亥秉承着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没有计较自己外号的事情。

“我叫汤,没有姓,是羌人。”

“我年纪大了,你就喊我老汤吧。”

老汤显然听得懂他们的话,也能说一些。

“老汤,你是羌人?来自羌塘?那你听说过昆仑海吗?”竖亥打起了精神,才问道。

老汤没有立即回话,而是小心翼翼的将翁内的热水倒入管中,用勺子搅拌起来。

“老头子我没有听说过昆仑海。”

“我是被这些人抢来的,但是他们没有伤害我,还让我帮他们做饭。”

老汤搅拌完成,用手指试了试温度,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老汤将筛子放在翁上,缓缓将罐子里的调制好的粟面糊倒上去。

伴着老汤有节奏的倾倒,翁内逐渐出现了类似面条的食物。

被筛子细密的孔洞引流成细长状的粟面糊,在热水中逐渐成型。

望着瓮中完美的水引粟面条,老汤嘿嘿一笑:

“老头子我靠着这一手,到哪里都没有吃过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