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 第110章 武都战役带来的并州新形势变化

武都战役,让八万来势汹汹的鲜卑铁骑死伤惨重,铸就种花部落赫赫威名。

最终,能逃回到故乡的鲜卑人不足三万。

要不是拓跋部老奸巨猾的拓跋甘见势不妙,提前逃脱,这个数字恐怕还会更低。

种花部落也付出了近万的伤亡惨重代价,但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杀死鲜卑人近四万,俘获的更是达到了一万两千之多。

缴获的弯刀、牛角弓等军械,以及马匹和随军牛羊,数不胜数。

此战,让阴山一带的鲜卑拓跋部落、柯部损失惨重,从此再无南下的雄心和勇气。

而与此同时,凉州、幽州却烽火连天,鲜卑人大举南下。

腐朽的东汉朝廷无力阻挡,只能龟缩在坚城之中。

眼睁睁看着这群如虎狼般的鲜卑人在城外村庄烧杀抢掠,制造了一幕幕人间惨剧。

这些凶恶的鲜卑人杀死了无数汉人平民,劫掠了无数年轻汉人男女和无数财物,将一个个原本繁华的地方变成了惨无人道的人间地狱。

唯有并州,因种花部落挡在北方前线,让雁门、太原、上党等大汉朝廷控制的几个郡免受了这场浩劫。

并州刺史张懿听闻种花部落与鲜卑人连番大战,损失惨重,却连连叫好。

他大宴宾客,吟诗作赋,庆祝胡人之间的互相残杀。

虽然种花部落替并州挡住了浩劫,但在他眼里,种花部落同样是胡人蛮夷,仍然被他视作敌人。

在张懿看来,这天下还有什么比看着胡人自相残杀来得更舒爽呢?

让张懿与东汉朝廷奇怪的是,这个种花部落的胡人却从不进攻大汉朝廷控制的并州郡县。

反而热衷于攻打周边如上郡、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等这些被胡人占据之地,将这些胡人栖息地占为己有。

令他和东汉朝廷万万没想到的是,其实种花部落是由刘昆带领一帮汉人创立的。

他们本身就是一群热血的大汉子民,又怎会带着虎狼之军来祸害自己的母族呢?

春暖花开之际,关羽率领北方战区主力强势进军前套平原。

渡过黄河后,他们拿下了云中郡的治所云中县。

以巍峨的阴山为界,将前套平原化作了种花部落的领土。

同时,东部战区高顺也露出了锋利的爪牙。

与驻守长城的张辽联合出击,强势驱逐了盘踞在雁门郡长城以北的鲜卑人。

高顺进驻定襄县,与云中郡北方战区的关羽遥相呼应。

而张辽则驻守强阴县,牢牢控制住了雁门郡的北方大片土地。

南方战区的徐荣和黄叙更为激进,直接越过黄河,攻占了上郡治所肤施。

然后以肤施为据点,将盘踞在上郡的羌人或收编,或消灭,把原本属于上郡的土地变成了种花部落所有。

西方战区的程普也展现了原来历史上江东水军副都督卓越的军事才能。

他以白水羌、黑木羌、勾头羌三地为根据地,一路向西打到了大成塞,牢固稳住了种花部落的西线。

刘昆则率领北上救援的三万铁骑攻入了五原郡,将五原郡的九原、河阴、临沃、五原、宜梁、成宜、西安阳等县全部占据之后,继续西进顺利攻占了整个后套平原。

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土地肥沃,水系发达,最是适合耕种。

刘昆计划迁移大量人口到这两个地方,将之建设成为塞北的鱼米之乡。

武都一战,已经将阴山一带的鲜卑人吓破了胆。

听到种花部落的人打来了,大批大批的鲜卑部落只能向北迁移,唯恐遇上这群“疯子”。

刘昆让老丈人吉里彻屯兵一万铁骑在朔方郡的治所临戎,并收编了那里所有的小部落。

而他则率领剩下的两万铁骑进驻了九原城,这个战国时期赵国北方的军事重镇。

由于王莽篡国,西汉覆灭,这些边塞之地防御力大大降低。

而这个时候的匈奴却逐渐强大了起来,不断地从阴山南下,侵扰九原城。

迫使百姓不断南逃,让这个一度兴盛的北方重镇逐渐萧条了下来。

刘昆之所以选择进驻九原县,是因为他知道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煤铁资源,是后世着名的“包钢”所在。

雁门郡的钢铁厂已经无法满足种花部落日益强盛的需求,并且距离太过遥远。

所以,再建一个钢铁厂对于如今的种花部落来说,迫在眉睫。

当然,光靠一个钢铁厂还远远不够。

酿酒厂、造纸厂、香皂厂都要在这里开分厂,他要把这里变成一个东汉末年的重大工业区。

雁门钢铁厂厂长李老实带着技术骨干,来到了九原城。

很快,他就在附近找到了比雁门矿区更优秀的铁矿。

铁矿一般都和煤矿伴生,李老实一行人又在相距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大型的露天煤矿。

华夏内蒙古的广袤草原下,煤铁的储藏量无比丰富,跃居全国首位。

数日之后,几个巨大的营地拔地而起,分别是钢铁厂、酿酒厂、造纸厂、香皂厂。

一万多名鲜卑俘虏,除了三千人在虎跳峡制盐厂劳作外,其余将近一万的人都被送到了这里。

他们将从事繁重的劳作,为种花部落开采煤炭、铁矿,并进厂做工,美其名曰“劳动改造”。

为了给这些鲜卑人一个活着的希望,刘昆以种花部落圣主布日古德的身份,假仁假义地与每一个鲜卑人签订了契约。

约定五年之后,无条件还他们自由。

届时是去是留,皆由他们自己决定。

并且,在这里干活是有工分可的。

拿到的工分可以兑换一定量价美物廉的生活物资,如酒、肉、衣物等。

五年之后,如果他们想留下,就是钢铁厂的终身职工,可以将家属接过来。

这一连串的举措,果然牵动了所有的鲜卑人的心。

布日古德哇,可是人们传说中的“天神”。

不但在种花部落鼎鼎大名,而且众多的鲜卑人都听闻了他的传奇。

以往或许还有怀疑,但自从这一战之后,这些鲜卑人都对传言深信不疑。

他们纷纷跪伏在地,高呼:“伟大的布日古德万年!万万年!”

但刘昆并非慈善家,他也规定了连坐法。

给所有的鲜卑人每人一个身份木牌,上面有独一无二的编号,出入厂区、矿区都要凭借这个木牌。

而且一百人为一组,一人叛逃,其他人都要被斩首。

这一残酷的举措,果然有效地震慑了鲜卑俘虏中一些居心叵测之人。

为了活命,大家都是互相监督,极少有人叛逃。

刘昆在制定工分的时候,就耍了一个心眼。

他们每日赚取的工分,不能转让,只能在九原这些工厂内消费。

实行定量消费,但足够生活。

消费不高,而且价美物廉。

五年之后,离开时只能携带一定量的食物和物品。

这就是刘昆妥妥的阳谋,让人无法拒绝。

这样,绝大多数人都存下了大量的工分,足够他们带领全家以后在九原城过上好日子了。

果然,五年之后,除了极少数人被释放后一去不回之外。

几乎所有的鲜卑俘虏都选择将家人接了过来,留在九原。

如今阴山附近的鲜卑人部落都与种花部落争先交好,谁都不想对上这种强敌。

刘昆知道,这种和平只是暂时的。

数百年积累的恩怨,不是这么容易消失的。

刘昆用九原出品的美酒、香皂、精盐与这些鲜卑人做生意,不收牛羊马匹,只收汉人奴隶。

采用这种办法,刘昆陆陆续续又从鲜卑人手里解救了近十万被掳走的汉人百姓,充实了前套、后套平原的人口。

对于五年后那些自愿留在九原的鲜卑人,回去接家人的时候,拓拔部和柯部等部落还不能阻拦。

不但如此,还要毕恭毕敬地将他们礼送出境。

要不然,刘昆不介意现在就用这个借口出兵他们的部落。

刘昆这是借鉴了蓝星东大那些资本巨鳄的做法,总结来就是一句话:

九原赚钱九原花,一分都不能带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