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 第112章 九原士官学校与九原大学

刘昆特别设立了一个直属军区,亲自兼任主将。

没办法啊,典韦与黄蝶舞现在还不能胜任一军主将,无法独当一面,非得他亲自兼任主将不可。

在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后,刘昆与戏志才以及种花部落的高层们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与论证,终于制定出了种花部落的人才培养计划。

刘昆仿效后世蒋校长,成立了一个九原士官学院。

他亲自任院长,而戏志才则担任副院长。

专门为这所学院精心编制了各种军事教材,旨在培养出未来的军事精英。

得益于造纸厂带来的精美纸张,雕版印刷术也顺理成章地被刘昆拿了出来。

学院所需培训用的教材,学生用的纸张都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印刷了这个时代流传的兵法书籍,又综合了各军主将对于行军打仗的理解和各种实战案例,亲自编写了各种军事教材。

学院的教育体系实现了理论与实战并重,全方位地培养着每一位学员。

大门口赫然各贴着一行字:右边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左边则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这校训,妥妥地抄袭了蒋校长的军校,连模式都照搬得一丝不苟。

刘昆心中深深知道,蒋校长的这个学校出来的人,那可都是人中龙凤,牛逼得紧。

他们培养了大批大批的杰出军事政治人才,立下了许许多多汗马功劳,蓝星东大不少着名的将帅都是出自该校门下。

那所学校开创了新型军事教育模式,既传授军事理论和技能训练,还有政治、文化方面的全方面培育。

更为重要的是,蒋校长的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军事规章制度和训练方法,对军队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些制度和训练方法,奠定了军队坚实的根基。

让士兵们不仅懂得如何战斗,更懂得如何遵守纪律、如何团队协作。

而这个九原士官学院,虽然名字不同,但宗旨却与蒋校长的军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它专门招收各个战区的能力和功勋卓着的年轻军官,传授汉家文化知识。

他们将是未来军队的中坚力量,是汉家文化的传承者。

这里将是这些年轻军官们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实现梦想的舞台。

在这里,他们将接受最严格的训练、最全面的教育,最终成为真正的军事政治人才。

自踏入学院门槛的那一刻起,每位学子的军职与军衔起点,皆被赋予为少尉排长。

待到毕业之后,根据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与卓越表现,在原有的军职和军衔上增加一级或者两级。

选拔非常严苛,不问出身,不管你汉人、匈奴人、羌人,还是鲜卑人。

只要心怀对首领布日古德、种花部落忠诚,家世清白。

从最底层的班开始,由推荐人层层作保。

环环相扣,出了问题,就会向这些担保人问责。

最后由各战区主将亲自签署命令,统一送到九原士官学院来深造。

即便选拔条件如此苛刻,但还是让各个战区的官兵和主将非常拥护。

这个世上最难得的就是人才,种花部落新创,人才极度匮乏。

刘昆推出的这个举措,旨在帮助各个战区培养精英人才。

这怎能不让各个战区的官兵和主将们拥护呢!谁还会嫌弃麾下人才多呢?

人才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是国运兴衰的基石。

于是,经过层层选拔,无数英才脱颖而出,汇聚了上千名种花部落的精英。

他们还可以携带家属到九原,被安排到各个工厂工作,有丰厚的俸禄可拿。

或者赐予一定的田地、牛羊,足够他们从此衣食无忧,生活富足。

对于富家子弟来说,这些待遇不算什么。

但对于绝大多数贫苦出身的人来说,不亚于“鲤鱼跃龙门”!

这种优厚的待遇,不仅极大地鼓舞了这些精英们的士气与斗志,更让他们对种花部落产生了深厚的归属感与忠诚。

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愿意为部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多年以后,那些从九原士官学院走出的学员,绝大多数都已蜕变成为了刘昆麾下的骨干将才。

他们身经百战,智勇双全,对刘昆忠贞不渝。

在刘昆横扫八荒、一统天下的征途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致力于锻造军事精英人才的同时,刘昆并没有忽视文官体系的培育。

于是,九原大学应运而生。那些不得志的儒生、种花部落功勋子弟等都成了第一批学生。

步入九原大学那庄严宏伟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巍峨的石碑。

其上镌刻着古朴而有力的四行大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不仅是学校的精神图腾,更是对每一位学子寄予的厚望——超越传统儒家经典的束缚,转而探索算术、民生等更为实用的治国方略。

这所学校不专门教授儒家经典,反而是教授算术、民生等治国之道。

在戏志才的建议下,刘昆专门成立了一个情报机构“校事府”。

这个机构迅速扩展,培养并发展出数万探子。

对外,宛如一张无形的网,密布在大汉朝的每一个角落,乃至辽阔的大草原,为种花部落刺探军情,搜罗天下英才。

对内,“校事府”监视着各军将官、各地官员的一举一动,专门查办那些贪腐成性、私通外敌的败类。

值得一提的是,刘昆终于派人将贾诩一家从武威郡姑藏城接到了九原城。

这老小子还不愿意,但被随行的种花部落精英把刀架在了全家人的脖颈上时,终于屈服了。

在一路担惊受怕的行程中,贾诩一家终于安然抵达了九原城。

刘昆为了表达诚意,不仅亲自赔罪,还授予贾诩“校事府”主官、大校军衔的显赫职位。

面对如此厚待,这只老狐狸终于转嗔为喜。

尽管圣主的这套做法显得极其下作,但贾诩转念一想,一来就授予如此重要的职务,这让他还能说什么呢?

贼船都已经上了,再想下来已经绝不可能,他只能一条路陪着刘昆走到黑了。

果然,老毒物不负“毒士”之盛名,略施小计,便挑起了东、中、西三部鲜卑的无休止内斗。

尤其是那些毗邻种花部落的阴山、狼山周边的拓跋部、柯部等鲜卑部落,更是深受其害。

当探知拓跋部与柯部之间错综复杂的恩怨纠葛后,老狐狸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无数个毒辣计谋顿时就出台了。

在他主导下,种花部落暗中扶持柯最,极力促进两族间的贸易往来,以此增强柯部的实力。

同时,他运用各种手段,在拓跋部与柯部之间不断制造矛盾,让他们陷入激烈的争斗之中。

与拓跋甘那个狡猾的老狐狸相比,柯最更是如同被贾诩牵着鼻子走的傀儡。

结果,拓跋部与柯部在相互厮杀中日渐衰败,人口和实力迅速减弱。

而他们之间那解不开的仇恨,更是让他们无法自拔。

这两部鲜卑人因内耗而疲惫不堪,再也无力、也没有心思南下与种花部落争锋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曲意逢迎种花部落,生怕这个强大的恶邻会对他们不利。

刘昆则在他们两边巧妙周旋,互不相帮,只专注于自己的生意。

除了珍贵的钢铁不卖之外,他敞开供应美酒、茶叶、精盐等奢侈品。

在将这两个部落的汉人奴隶全部换光之后,他又打起了他们马匹、牛羊的主意。

估计用不了几年时间,这两个部落就无需种花部落出兵,自己就会因内耗和资源的枯竭而面临灭族的命运。

老毒物的计谋真是狠辣至极,让人不禁为这两个部落的未来感到担忧。

同时也让刘昆、戏志才等高层暗自敬佩不已,这老毒物确实无比厉害。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