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 第131章 刘昆治理种花部落(一)

这几年来,刘昆一直致力于前套平原、后套平原的开发。

现在这些地方都已经变成了种花部落的粮仓,基本上已经能做到自给自足了。

尤其是徐荣拿下了河南地和西套平原之后,种花部落可以耕种的土地更多了。

河套地区黄河“几”字内的领土,几乎成了种花部落的大后方。

阴山以北的拓跋部、柯部都被刘昆的种花部落打怕了。

而且两个部落现在忙着内斗,巴结种花部落都还来不及,哪里还敢来捋刘昆的虎须呀?

只要刘昆不偏帮对方,他们就可以烧高香了。

驻守离石的徐荣、黄叙牢牢钉在了种花部落的南方,东边太原郡的张懿如今对徐荣畏之如虎,丝毫没有面对他们种花部落的勇气。

最南端的司隶校尉部、安定郡、北地郡更不须说了,种花部落不去攻打他们,他们就已经感激涕零了。

说实话,如今的刘昆非常想打通去西域的商道。

但他又不能无故举兵西去攻打凉州,毕竟那都是大汉朝廷控制下的领土。

他知道,这个机会并不会等太久。

因为就在今年年底,凉州羌人首领北宫伯玉、李文侯就会带领羌人发动叛乱。

到时候,北地郡、安定郡、金城郡的羌人就会相继起事,攻占朝廷的地盘。

这场叛乱要持续到中平五年(188年),皇甫嵩与董卓强强联合,才将这场持续几年的叛乱平息了下去。

后来,董卓进京,带走了凉州绝大部分精锐,才逐渐落入了韩遂、马腾之手。

一直到了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了西凉,将这片广袤的土地纳入了朝廷的统治之下。

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势力来来回回,中间跨度达三十年之久。

如今刘昆来了,他绝不会坐视不理。

凉州混乱三十年?让他见鬼去吧!

到时候,他就借故攻打羌人占据的地盘而出兵,将凉州纳入种花部落的治下。

刘昆如今要做的,就是闷声发大财。

因为,他和张角有过赌约。

届时他必定趁机介入冀州巨鹿的广宗之战,抢在张燕之前,将百万黄巾军人口强势接应到河套地区来。

还有青州黄巾百万余人,他也不会放过。

只要将这些庞大的黄巾人口搬迁到河套地区来,种花部落就有了足够的人口。

以河套地区为根基,再攻占凉州,将凉州经营好,打通西域商道。

至于关东诸侯的争斗,他暂时不会去管。

因为,那是汉人之间的自相残杀,他最不乐意做的事。

但他一定会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中原战场。

比如,董卓乱政,皇室倾颓。

关东诸侯争霸,民不聊生。

那时候,他将带着数十万种花部落战士,强势登场,将那些诸侯统统消灭。

他将这个构想向戏志才、贾诩和盘托出,两位军师神色都很郑重。

这个伟大的构想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是非常的难。

单说接应百万黄巾人口一事,冀州还好说点,和种花部落东方战区接壤。

到时候出兵接应,相信没有谁有这个胆子敢来捋种花部落的虎须。

即便如此,想将百万黄巾军及家属接应过来,也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青州嘛,难度就非常大了。

毕竟,跨度太大了,经过的地方太多,行程太长,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刘昆既然已经提出了这个巨大的设想,他们这些做下属的,也只能尽量去完善了。

不过,在不久的后来,还真让他们做到了。

最终,将冀州、青州两地的百万黄巾军及家属平安地接到了河套地区。

这将近两百万人口,看似很多,分到前套、后套、西套平原去的时候,就基本上消化了。

……

种花部落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小的塔塔部落了,而是成长为占据了整个河套地区的一个大型的势力了。

对于如何治理种花部落,刘昆和戏志才,贾诩都想尽了办法。

现行的汉朝那套制度肯定是不行的,贪官污吏太多了,他刘昆怎么会采用这种落后的制度呢?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采用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

隋唐的官制,在中国古代官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集汉魏以来官制变革之大成,已经非常成熟了。

如今种花部落的地盘,现在也就相当于大汉朝的一个州那么大,所以说他只能借鉴而已。

三省就算了,反正一直都是戏志才总领政务。

于是,他就把尚书省的六部搬了过来,将九原县当作种花部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九原设置了吏、礼、兵、刑、户、工六部。

西套平原新占之地,刘昆就成立了宁夏郡,暂时由程普兼任宁夏太守,治所廉县。

上郡基本上都是南方战区的地盘,徐荣当仁不让地兼任上郡太守,治所离石。

东方战区高顺就兼领了定襄郡太守,负责东部的防区,治所就在他曾经驻扎的善无县。

北方战区的地盘在云中郡,关羽兼领云中郡太守,治所云中县。

中部战区的张辽则兼领西河郡太守,负责东南部防线。

直属战区地盘都在五原郡,自然由刘昆自己兼领了,治所九原,也是种花部落的首府。

他老丈人吉里彻率军一万直属战区精骑,驻守在后套平原,也就是后世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市。

并兼任朔方郡太守,治所在临戎。

郡下面设县,刘昆就没有改动了,原来是什么县,现在就是什么县。

县下面还设置了乡,是最低级的行政单位了。

大汉朝廷现在还是实行的“皇权不下乡”,对于底层老百姓控制极差。

刘昆自然不可能忽视这种基层人民,那可是他统治的基石。

一个县大概十个乡,每个乡有十个编制,设立乡长一名,总领全乡事务。

下设两名副乡长,一名管民政,另外一名管军事及缉捕盗贼。

另设七名下属,分别负责各自的事务。

而县、郡一级参照首府九原六部,设置对应的六个部门。

现在的人才太少了,五个战区的主将都暂时担任驻地郡的太守。

等以后有了治理人才,再实行军政分离,将军事和政务分开管理。

这五个主将都是忠心耿耿之辈,刘昆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会背叛自己。

即使万一出现了这样的人,他也丝毫不惧。

他手下校事府的人无孔不入,密切监视着所有的官员。

他们的一举一动,刘昆了如指掌。

真如果出现了这样的不好苗头,刘昆第一时间就能知晓,迅速处理掉。

以他和赛罕之能,想要在万军之中刺杀一名主将,那还真是不要太简单了。

但他现在手上的人手太少,只能一人多职了。

兵部由戏志才掌管,还兼领吏部。

刑部由老阴比贾诩掌管,兼领礼部。

贾诩还暗地里掌管校事府,这两个部门给他最是恰当不过了。

户部则由曼柏县令黄玄掌管,还兼管工部。

戏志才主抓军事和人事,这两方面的工作一直都是他在负责,倒也无可厚非。

而黄玄对民政之事很擅长,把户部和工部交给他,刘昆也很放心。

可是,一个人身兼几个部门的职务,这也太累了吧?

对于他们的抱怨,刘昆双手一摊。

不想兼任,行啊,你去找合适的接班人来。

只要能胜任,俺一定启用,让你解脱出来。

对于刘昆的无赖做法,三个部门主官也是无可奈何。

只能一边哀叹自己遇人不淑,一边则想尽办法为刘昆搜罗人才,好把自己摘出来。

在为学校编写教材的时候,刘昆还把阿拉伯数字拿了出来,让一众人惊为天人。

这些奇怪的字看起来简洁,但书写容易,普通人都能很快地接受了。

户部更是采用了刘昆传授的复式记账法,让种花部落的账务清晰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