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 第220章 青州黄巾的强势崛起

管亥等人抵达青州之后,迅速着手整合这群黄巾军旧部。

有了管亥、褚飞燕这些脱胎换骨的黄巾军领军人物,如今的黄巾军与原来历史上那股乌合之众相比,已然是天壤之别。

这一回,黄巾军有了主心骨,不再像以往那样茫然失措了。

管亥从近百万黄巾军中精挑细选,选出了十万精壮之士,组建了一支全新的黄巾军。

在毋极甄家和刘昆不遗余力的支援下,这十万黄巾军配备了良好的装备。

在管亥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新成立的黄巾军早已早已脱胎换骨。

他们如今军纪严明,训练有素。

在管亥等人眼中,俨然已经称得上是一支强军了。

要是他们之前的黄巾军都是这样,那怎么可能会失败?

然而,蒙达却摇了摇头,显然他对此并不满意。

在他看来,这支军队与他在种花部落训练出来的精兵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

而管亥等人心里也十分清楚这一点,但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趁着凉州大乱、幽州张纯张举叛乱,朝廷无暇他顾之际,管亥等人再次在青州举事。

这一次,青州黄巾军的表现相较于以往,着实令人大为吃惊。

青州黄巾军攻下郡县之后,不再像以往那样肆意劫掠官府和民众。

而是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其占领下来,作为自己的地盘来经营。

对于青州的世家和百姓,黄巾军采取了迥然不同的区别对待。

对那些恶贯满盈的世家和官绅,管亥大手一挥,果断下令将这些坏事做绝的家伙统统拿下,让他们为百姓所遭受的苦难付出代价!

搜集到足够的罪证之后,便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他们进行公审。

在充足的人证物证面前,这些为祸多年的官绅和世家大族就如同被扒光了衣服一般,无所遁形。

那一桩桩、一件件令人发指的恶行,被一一揭露了出来。

比如,在青州临淄,有个刘氏豪族,世代簪缨。

族长刘崇曾任郡守之职,卸任后在乡里横行无忌。

他运用各种卑劣的手段大肆兼并土地,致使无数贫苦农户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沦为佃农。

其嫡子刘启,更是仗着家族的威势,在乡里强占民女。

当地有位姓陈的儒生,其女温婉贤淑。

还尚未及笄,被刘启偶然见到见到之后,便派人强行掳走。

陈儒生上前阻拦,却被刘启的手下打得遍体鳞伤,最终含恨而死。

管亥在搜集证据时,访查到了一位曾为刘府奴仆的老者。

这老者因不忍目睹刘家的种种恶行,悄然逃离了刘府。

他将刘氏豪族的种种罪孽一一道来,为管亥提供了重要的人证。

公审当日,阳光洒在大庭之上,数千百姓聚集围观。

管亥神色冷峻,历数刘崇父子的罪行。

他们还在狡猾地替自己辩护,妄图逃过一劫。

然而,在确凿的人证物证面前,他们的一切狡辩都显得苍白无力。

百姓们怒吼着,齐声要求严惩这父子二人。

管亥下令,将刘崇父子押赴刑场,斩首示众,以平民愤。

北海郡有个吴氏大族,其家族产业遍布郡内。

吴氏大族的家主吴伦,为富不仁,垄断了当地的盐生意。

他为了追求暴利,不惜降低盐的质量,致使许多百姓食用了劣质盐后身体患病。

更有甚者,吴伦还与当地的盗贼勾结,趁夜抢劫那些反抗他们的商户和百姓。

无数人在吴伦的迫害下倾家荡产,流落街头。

管亥在暗中调查时,发现了吴伦与盗贼勾结以及制盐作坊中的证据。

公审之时,吴伦试图用钱财、田地、美女等贿赂管亥,但管亥丝毫不为所动。

他将证据一一展示出来,让百姓看清了吴伦的丑恶嘴脸。

百姓们愤怒不已,纷纷要求将吴伦处死。

管亥最终将吴伦斩首示众,其家族财产充公,用来接济那些受害的百姓。

在齐国,郭氏家族是颇有名望的世家大族。

郭氏中的郭霸,担任当地县令之之职。

本应造福百姓,却不料成了敛财工具,变成了百姓的噩梦。

他通过各种见不得光的手段,私自对老百姓手中仅有的那点田地进行强买强卖。

而且,每逢朝廷有赋税任务,郭霸总是先将赋税转嫁到这些穷苦老百姓身上,自己不但不交赋税,反而中饱私囊。

管亥在调查中,得到了当地众多百姓的联名检举,详细了解了郭霸的恶行。

在公审现场,郭霸起初还想狡诈抵赖,但在人证面前,他不得不低头认罪。

百姓们愤怒不已,高呼着要严惩郭霸。

管亥顺应民情,将郭霸霸当众斩杀。

并将他强占而来的田产没收,用以赔偿百姓的损失。

同时,对那些与郭霸勾结、助纣为虐的小吏也一并惩处,让他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诸如此类的事例,举不胜举。

经此一系列公审活动,黄巾军在青州的声望日益高涨。

越来越多的百姓觉得,如今的黄巾军比那些欺压他们的世家大族和贪官污吏要好上无数倍。

上万人亲眼目睹了整个公审过程,对能为他们主持公道的黄巾军都钦佩不已。

在处决这些恶人时,管亥站在高台上,表情严肃严肃,毫不留情。

他看着这些恶人一个个被处决,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怜悯。

这让普通老百姓对他产生了由衷的敬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黄巾军。

而面对那些开明的世家时,管亥则展现出了相当的善意。

他不但保证了他们的人身安全,而且并没有动他们的田地和家产。

这些世家也感受到了管亥的诚意,虽然暂时没有表达与黄巾军合作的意愿,但也不再那么抵触了。

甚至,有些人还响应管亥的征召,出来做官,为百姓谋福利。

虽然抄没了许多贪官污吏和为祸一方者的众多家产和田地,但管亥等人并没有单纯依靠这种方式。

开玩笑,以前就证实那条路明显是走不通的,他们又怎会重蹈覆辙呢?

于是,青州黄巾军大力开展大规模的屯田,种植粮食。

并且,在九原科学院的帮助下,他们在海边开辟盐田。

晒盐制盐得到的大量精盐,悄无声息地通过陈留刘家和河北毋极甄家销往各地。

然后购买了大量粮食,保障了青州不再缺粮,局面迅速稳定了下来。

在士官学校数个高材生的有效训练下,十万黄巾军军纪严明、战斗力强悍,多次大败朝廷官军。

管亥这支青州黄巾军发展得如火如荼,蒸蒸日上,俨然成为了旁人眼中强大的割据势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