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 第310章 高顺轻松碾压蹋顿

安东都护府的高顺利用手上的乌桓单于丘力居和上谷郡的乌桓头人难楼,迅速掌控住了中部和西部的乌桓领地。

乌桓各部族见首领都归顺了,大多数人选择了归降。

然而,丘力居的侄子蹋顿却心有不甘。

蹋顿年纪虽轻,但在乌桓部落中勇冠三军,以骁勇善战闻名。

他无法接受叔叔被擒、部落领地被侵占的现实,一心想要为叔叔报仇,夺回属于他们的荣耀与土地。

得知高顺在附近驻扎后,蹋顿迅速召集了自己麾下最精锐的五千名骑兵倾巢而出,气势汹汹地朝着高顺的大营奔去。

蹋顿一定要让那高顺知道,乌桓男儿的尊严不容践踏!

高顺收到了斥候的情报,得知蹋顿率军来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

他迅速整顿人马,亲自率领一支精锐步骑混合部队迎了上去。

乌桓骑兵机动性强、冲锋勇猛不假,但他们缺乏严谨的阵型和协同作战能力。

而种花部落的军队,在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战磨合后,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体系。

两军在一片开阔的草原上相遇,毫不犹豫地就准备了开打。

蹋顿远远望见高顺的大军,嘴角勾起了一抹残忍的笑容。

就这万余人马?骑兵不过两千,还大多数是步兵?

俺虽然只有五千骑兵,对付你们这群乌合之众,一个冲锋足矣!

想到了这里,他大声吼道:“高顺!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侮辱我乌桓单于!今日某蹋顿定要将你碎尸万段,为叔叔报仇!”

高顺镇定自若地站在阵前,冷冷地看向蹋顿。

大声喝道:“蹋顿小儿,你叔叔丘力居与鲜卑人一起肆意进犯我种花部落,今日落到这般下场,皆是咎由自取。你若是识趣,就早早归降,还可免受刀兵之苦。否则,休怪某无情!”

蹋顿怒目圆睁,根本听不进高顺的话。

他大喝一声,率领麾下乌桓骑兵如猛虎般冲向了高顺军阵。

乌桓人的确非常勇猛,他们喊着号子,悍不畏死地向严阵以待的安东都护府大军发起了冲锋。

眼看着就要进入了弓弩射程,高顺冷冷一笑,大手一挥。

经过几年的发展,九原科学院联合九原弓弩厂共同开发和改进了秦弩。

“秦弩一号”早就更新换代到了如今的“秦弩三号”,射程和威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安东都护府大军也和其他都护府一样,装上了“秦弩三号”这种新型秦弩。

随着高顺一声令下,上万支弩箭如同一蓬乌云,瞬间向呼啸而来的乌桓骑兵笼罩而去。

乌桓骑兵正“呜哇呜哇”地像往常一样冲锋陷阵,猝不及防之下,呼啦啦被射倒了一大片,原来的冲锋阵型也被搅得七零八落。

蹋顿见状,心急如焚。

他挥舞着长枪,拼命冲向高顺所在的方阵,试图为部下杀出一条血路。

不想,高顺大手一挥,一支千人步兵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整齐的步子排成数列,挡在了乌桓骑兵的去路。

齐齐大喊道:“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踏顿气笑了,区区步兵竟然也敢挡我精锐乌桓突骑?笑话!

然而,让他目瞪口呆地是,这一千步兵如同铜墙铁壁般,让他的几千精骑根本就不得寸进。

不但如此,反而被这些步兵杀得人头滚滚,连连后退,陷入了大乱之中。

高顺森然一笑,这样就想突破我陷阵营?做梦!

他低声吩咐了一声,亲兵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高顺大军侧翼各杀出一支千人精骑,朝混乱不堪的乌桓大军杀了过去。

片刻间,就从两侧杀入了早已经大乱的乌桓大军之中。

乌桓在秦弩和陷阵营的连番打击下,本来就死伤惨重,溃不成军。

再被这两股精骑突然杀到,乌桓大军哪里还抵挡得住,立马就全军奔溃了。

蹋顿见无力回天,长叹一声,狼狈不堪地带着少数亲信投东部乌桓头人速仆丸去了。

高顺冷冷地看着蹋顿仓皇逃脱的背影,不屑地撇了撇嘴。

被乌桓人传得神乎其神的蹋顿就这点能耐?呵呵!

蹋顿一逃,东部和中部乌桓再无反对的人。

乌桓人内迁之后,过上了半牧半农的生活。

尤其是到了东汉末年,大多数的乌桓人固定了下来,开始学习汉人的耕种。

这些乌桓人之所以南下劫掠,重要的一点就是穷得过不下日子了。

他们虽然跟汉人学习了耕种,无奈耕作技术远远比不上汉人,收成自然差得远。

绝大多数的乌桓人生活贫困,和中原内地的穷苦汉人差不多。

高顺以沮阳为中心,在洋河流域、白河流域、桑干河流域建立了几个大城。

将那些大大小小的部落头人迁到了大城之中,给他们修建了许多豪华府邸.

允许他们携带不满百人的部曲,并引诱他们进入奢侈的生活,华服美女、好酒好肉伺候着。

他们的部落则由安东都护府派遣官员管理,还带去了大量农学院出来的学生,指导乌桓人耕种。

乌桓的部落头人们根据自身部落规模,每年都能得到种花部落的大量俸禄,只需要坐享其成。

很快,绝大多数的乌桓部落头人从此过上了纸醉金迷的日子,再也不理自己部落的任何事情了。

也有少数人清醒地看到了危害,拒绝接受高顺的安排。

但这些人都被高顺以铁血手段镇压,所有财物和地盘全部收归种花部落所有。

那些过上好日子的部落头人见了,不但不兔死狐悲,反而嘲笑这些傻子。

在大城里好好的贵族日子不过,偏偏老想守着自己那个贫穷的部落不放,这不是傻吗?

乌桓人是天生的冲锋陷阵战士,尤其以“乌桓突骑”闻名。

他们打起仗来,悍不畏死,大汉朝廷经常征召他们去打仗。

无论他们立下多大的功劳,赏赐少得可怜,甚至没有赏赐。

而种花部落则不同,他们有一套严格的军功体系。

只要你立下了功劳,就会有相应的赏赐,公平公正。

比起原来的大汉朝廷,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待遇。

高顺抽调了一半以上的乌桓青壮,编入到了他的安东都护府军队。

由专业的九原士官学校出来的士官对他们进行洗脑和培训,再由黄忠带领他们去攻打东部鲜卑人部落。

这些乌桓人在新军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严和希望。

虽然打仗伤亡在所难免,但带回来的军功赏赐却让他们的家属欣喜不已。

要知道,他们之前为大汉朝廷打仗,几乎都没有什么赏赐。

运气好的,抢劫了一些财物回来。

运气不好的,死了就是死了,残了就是残了。

在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

黄忠带领以原种花部落为骨架,大量乌桓仆从军的新军,经常到处攻打东部鲜卑各个部落。

每次征战,乌桓士兵们都奋勇向前,立下赫赫战功,为种花部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