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 > 第57章 黑板报

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 第57章 黑板报

作者:面包和饼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9 10:22:06 来源:小说旗

周一,崔茗慧早早的就来到七班,虽然心里觉得这次应该名次不错,但是总有种不踏实的感觉促使她早点到七班。

果然踏入七班教室后,崔茗慧就注意到黑板报左右上角多了几行诗句。

“陈默,这首诗是周五放学你写的?”崔茗慧走到陈默座位旁边,指着后面的黑板问道。

自上周二起,她每天都看着教室后方的黑板报日趋完善。到了上周五,原以为看到的是最终成果,却没想到当时所见仍是半成品——此刻展现在眼前的,才是真正完整的版本。

陈默点点头,“嗯,我觉得加上诗句会更好。”

崔茗慧欣慰颔首,确实,虽然她感觉这首诗有些陌生,但加上诗句的填充后整体确实更有灵魂了。

“今天早上的跑操就不用下去了,早读结束后会开始评比,大家都看看周围有没有垃圾,有的都捡起来,桌子也收拾一下,不要太凌乱!”崔茗慧习惯性的拍拍手,走到讲台提醒道:“等会学校的老师和领导都会过来,大家都精神点,听到没有!”

“听!到!了!”

七班所有人显得异常兴奋,后面的黑板报画的这么好,他们已经在期待评比老师们的夸奖了。

熟悉的下课铃响起,高二七班教室内有些骚动,但在崔茗慧的眼神逼迫下,逐渐变得安静。各自抄起手中的课本,装模作样的看起来。

少顷,一阵脚步声传来,七班同学腰背挺得笔直,纷纷把目光转向门口。

评分组的成员有八人之多,其中有六个老师,两个同学。陈默认出来其中两名老师,一个是语文老师沈谦海,一个是教导主任马东。至于两个手持摄影设备的同学,他不认识,但想必应该只是参与记录,不参与评分。

见八个人都走进教室,崔茗慧说道:“来,所有人往后转,参与这次黑板报的同学都站起来。”

陈默一行七人站起身。

“你们这次是准备谁来解说?”马东开口问道。

林晓和李晴等人互相对视一眼,都不说话,林晓甚至还悄悄伸手推了推陈默。

陈默了然,开口道:“我来吧。”

手持摄影的女生李玲和男生王斌连忙调好设备对准陈默。

说完,陈默走向黑板前面,开始自我介绍:“老师们好,我叫陈默,是完成这次黑板报的其中一名成员。”

评分团剩下的几名老师眼里纷纷闪过一丝亮光,他们都是高三的老师。平时高三的教学任务繁重,他们也鲜少有时间去关注学校的一些其他事情,但是陈默这个高二学生还是硬生生凭着成绩把名字塞进他们的脑袋里,让他们记住了这个名校苗子。

“嗯,我和马主任你都认识,剩下这几位老师都是高三的老师。”沈谦海笑着拍了拍陈默肩膀,“为了这次黑板报的公平公正,我和马主任不会参与评分,只有这四位老师参与,你准备好就开始吧。”

“好的,我们班的黑板报是以‘龙衔新岁’为主题。”陈默站在黑板中间开始侃侃而谈。

“黑板报主体画面由李晴同学精心绘制的双龙戏珠图构成。”

陈默伸手指了指李晴方向,然后又示意众人看向黑板的巨龙。

“双龙戏珠可溯源到先秦时期,当然华夏古代也有众多关于它的民间传说,但最重要的寓意是追求美好生活。”

“两条巨龙周身的鳞片是由七班同学在便签纸上书写的愿望,这些承载新年期许的鳞片在制作过程中得到林勋、王远、张力、彭芳四位同学的协助,噢!当然还有我自己。”

说着,陈默微微抬手,四人默契的站起身,然后又坐回座位上。

“在鳞片上写下愿望也是为了明确目标与方向。”陈默手指划过巨龙鳞片上的鳞片,“在写下这些愿望前,我曾和班上同学们请求过,如果可以,请写下明年的目标。”

陈默停顿了一下,转头看向七班的所有同学,微微一笑。

“所以,虽然我们每个人的目标可能各自不同,但方向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去前进。”

教室内一片寂静,老师们或若有所思,或眼冒赞赏。

“龙爪下方紧扣两幅卷轴,其中《元旦起源》与《龙年典故》的文字内容及背景处若隐若现的\"地下长城\"虚影,均由林晓同学设计完成。”

听到自己的名字,林晓也站起来朝着老师微微欠身。

“卷轴的内容主要是为了科普元旦节的历史演变,最早元旦一词是出现于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直到汉武帝颁行《太初历》之后,华夏才正式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

“长城的出现是想告诉同学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它不仅是我国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的象征,哪怕历经千年风雨,它依旧屹立不倒。”

“这就像我们的高中生活一样,不断会有小考测试,会有月考,会有期中考和期末考,但这些重要吗?重要也不重要,我们可能会有发挥失常的一天,但只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相信在最终的高考考场上,我们依旧可以发挥的更出色。”

教室内的同学终于忍不住窃窃私语,王远挠了挠后脑勺,转头看了看林晓,眼里满是疑惑。

「啊?是这么个意思吗?说的我都要燃起来了。」

评分组四名教师中有一人提出疑问,“我看黑板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题了诗句,陈默同学可以解释一下吗?”

提出疑问的正是高三七班的班主任刘茂,他算是在场所有高三老师中最早听过陈默的名字。

高二摸底考试时,陈默写过一篇《以茧为墨,以翼为笔》的满分作文,当时沈谦海还分享给他看,后面去山城竞赛的人选中他也知道陈默是其中一员,只是没想到陈默最后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嗯,这首诗是我根据黑板报内容有感而发。”陈默咧咧嘴,其实他还没讲完。

“这首诗名为《龙衔新岁》,我希望通过这些华夏元素的结合,展现出七班欣欣向荣的风采。”

金鳞披甲跃云霄,

红珠吐瑞迎新朝。

钟声敲醒星河浪,

烟花绽作满天绡。

长城墨影盘地底,

典故红卷展风骚。

待揭鳞间千个愿,

共把心愿化春潮。

“以上是我们七个人的作品,请各位老师予以评分。”

陈默把诗念了一遍,然后束手静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