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 > 第7章 少年

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 第7章 少年

作者:面包和饼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9 10:22:06 来源:小说旗

午后的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陈默的物理试卷上,细密的光斑随着窗外的微风轻轻晃动。五月的天气闷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仿佛连呼吸都带着一丝粘稠。陈默擦了擦额角的汗水,手中的黑色水笔在草稿纸上划出最后一道加速度公式,笔尖在纸上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啪!”后颈突然传来一阵冰凉的触感,陈默猛地一激灵,差点从座位上跳起来。他回头一看,张浩正晃着满是水珠的冰镇可乐罐,脸上的笑容带着一丝恶作剧的得意。

“陈哥,这道题选b还是c?”张浩的声音带着一丝调侃,校服领口歪歪扭扭地敞着,显得格外放松。这货自从月考成绩突飞猛进后,总是爱黏在陈默身边,像条甩不脱的尾巴,时不时找他问问题。

陈默低头看了看题目,笔尖在选项上画圈:“选d,这题考的是受力分析……”话还没说完,走廊里突然传来一阵尖叫声,声音尖锐得仿佛划破了空气。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学生们呼啦一下涌到窗前,脑袋挤成一团,争先恐后地往外看。陈默的座位靠窗,稍微一抬眼,就能看到操场上正在上演的“追逐大戏”——李明抱着足球狂奔,身后跟着挥舞扫帚的清洁阿姨,显然是刚才那脚射门把垃圾桶当成了球门。

“体委又闯祸了。”林晓抱着作业本从过道经过,马尾辫在阳光下泛着栗色的光泽。她瞥了一眼窗外,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陈默,下午图书角轮值别忘了带登记表。”

陈默愣了一下,这才发现自己差点把值日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经过开学一段时间的相处,陈默跟林晓和李晴就熟了起来。

李晴还好,早在上学期两人就讲过话,属于那种学习好待人也不错的女孩子。而林晓的话长的比李晴更好看一点,虽然成绩不如李晴但也差不到哪里去,只不过属于面冷心热那种,一般不会主动和别人说话,但是一旦成为朋友便会很活跃。

午休时分的图书馆安静得仿佛一座孤岛,空气里回荡着吊扇转动的“咔嗒”声。书架高耸入顶,林晓踮着脚,正努力将一本书塞进顶层的空隙里。她的动作轻盈,浅蓝色的校服下摆随着动作微微掀起,露出一截纤细的腰肢,腰间挂着一个粉色的翻盖手机,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

陈默低头核对着借阅记录,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她腰间的手机上。那是她上周刚换的新款,据说花了她一个月的零花钱。突然,“咚”的一声闷响打断了他的思绪。

“小心!”陈默下意识地伸手,接住了从书架顶端坠落的《时间简史》。书页间飘落出一张泛黄的信笺,纸张轻飘飘地落在地上。

“谢谢!”林晓慌忙跳下凳子,试图去捡那张信笺,结果两人的脑袋“砰”地撞在了一起。

“嘶——”陈默揉了揉额头,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了地上的信笺上。那是一封用钢笔写就的信,字迹遒劲有力,仿佛带着某种穿透时光的力量。

“致后来者:当你们读到这封信时,我或许正在漠河雪原追踪极光——82级周明理;1999.5.20。”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陈默的心跳陡然加快,手指微微颤抖。林晓凑近细看,洗发水的柠檬香混着旧书的气息萦绕在鼻尖。她指尖轻轻划过信末的冰晶简笔画,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这就是你找的那个学长?”

“嗯。”陈默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没想到,自己竟然会以这种方式再次与周明理的痕迹相遇。

林晓忽然轻声说道:“我听老师讲过他,我们物理竞赛室有他捐赠的极光观测笔记,要看看吗?”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预备铃的声音,张浩的大嗓门穿透走廊:“陈哥!老张喊你去搬实验器材!”

陈默慌忙将信笺夹进值班日志,转身时却不小心撞翻了图书车。书本散落一地,林晓蹲下身帮他捡书,忽然轻笑了一声:“你耳朵红了。”

陈默尴尬一笑,不过就是不小心看了一眼,怎么回事啊你这小心眼子。

下午的物理课成了灾难现场。张老师搬出了一台手摇式投影仪,那是学校最古老的教学仪器之一,幕布上的牛顿定律胶片投影像醉汉般歪斜。

“谁来帮我扶一下?”张老师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陈默刚起身,张浩就拽住了他的衣角,低声说道:“别去!上周李明当助手,直接把胶片扯成两截……”

可惜已经迟了。陈默踮脚调整镜头的瞬间,张浩偷偷拧动了旋钮,幕布上的公式突然放大了十倍,前排的女生尖叫着捂住了眼睛。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笑声像海浪一样掀翻了屋顶。

陈默无奈地站在投影仪旁,耳边传来张浩肆无忌惮的笑声。他低头看向旁边的座位,李晴正在本子上画q版小人——一旁微笑的男孩被投影仪“吞掉”了半个脑袋,旁边还标注着一行字:“物理课的奇妙冒险”。

放学后,陈默直奔物理竞赛室。暮色中的竞赛室堆满了蒙尘的仪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他在角落的铁柜里找到了贴着“周明理捐赠”的牛皮笔记本。翻开扉页的刹那,走廊里突然响起了脚步声。

“谁在那里?”刘老师的声音惊起了窗外的麻雀。陈默慌忙合上柜门,手电筒的光束扫过他藏身的阴影。等到脚步声远去,他才松了一口气,低头看向手中的笔记本。

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夹着半张车票——1999年5月25日,北京至哈尔滨的硬座。票根上粘着干枯的格桑花瓣,车票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极光会记得所有追光的人。”

窗外的蝉鸣声忽然汹涌如潮,仿佛在为这段跨越时空的相遇奏响一曲无声的乐章。陈默摸出口袋里的诺基亚,淡绿色的屏幕照亮了那行字,他的手指轻轻拂过花瓣,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或许,极光真的会记得每一个追光的人。

六月,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地斑驳的光影,晨雾被蝉鸣撕裂的瞬间,陈默正趴在教室后排的三张拼起来的课桌上补觉。

昨晚他帮张浩突击物理错题到凌晨,现在眼皮重得仿佛坠着铅块,连呼吸都带着沉重的倦意。朦胧间,他听见李晴敲着黑板擦,声音清脆却带着警告:“今天早自习检查古诗默写,错一句抄十遍——张浩!把你脸上的公式擦掉!”

听到声音的陈默猛地抬起头,视线有些模糊,眼前的景象仿佛隔着一层薄纱。张浩正对着小镜子调整刘海,额头上的蓝色圆珠笔公式“F=ma”清晰可见,像是贴了一道辟邪符咒。后排的男生们哄笑着传阅李明自制的“作弊纸巾”——浸过蜡的卫生纸上用针尖刻满了公式,对着光才能看清。

“这要是被老李发现……”陈默话还没说完,教室的门突然被推开,李甜腋下夹着密封的试卷袋,镜片闪过一道幽光。

“所有人把桌面清空,期末考试提前半小时。”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天花板风扇嗡嗡的轰鸣声和翻卷子的沙沙声。陈默握着钢笔,笔尖悬在作文题《追光者》上方,脑海中却浮现出周明理车票背面的那句话——“极光会记得所有追光的人。”手中的笔不自觉地洇开了一片墨点。

走廊传来巡考老师的脚步声,张浩在斜后方轻声咳嗽——这是他们约好的求救信号。陈默假装伸了个懒腰,侧过身,看见张浩正疯狂戳着选择题第7题。他悄悄竖起四根手指,却听见“咔嚓”一声脆响——李明掰断铅笔的动静惊动了监考老师。趁老师转身训斥的空当,陈默迅速将橡皮擦滚到张浩桌角,上面用指甲划了个小小的“d”。

交卷铃响起时,张浩扑过来勾住陈默的脖子,脸上满是兴奋:“陈哥你就是我的爱因斯坦!最后那道加速度大题……”话音未落,林晓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话:“陈默,刘老师让你考完去校史馆。”

她指了指窗外,历史老师正抱着档案盒站在凤凰木下,斑驳的树影落在他的灰白鬓角上,岁月的痕迹在他身上悄然蔓延。陈默收拾了一下,走出教室,跟着刘老师来到了校史馆。

校史馆里弥漫着一股樟脑丸的气息,空气中带着一丝陈旧的霉味。刘老师掀开防尘布,露出一个贴着“1999年度”标签的铁皮盒。他轻轻地将盒子放在桌上:“整理周明理的资料时发现的,或许对你有用。”

显然,刘老师还是很关注这个在他历史课上考出接近满分的孩子的。

陈默的心跳忽然加快,手指有些颤抖地掀开盒盖。盒子里躺着半支圆珠笔,笔杆上有些裂痕,内芯刻着一串极光观测坐标。他翻到夹着冰晶标本的活页时,指尖好似传来一阵刺骨的寒意。

刘老师擦拭着老花镜,语气中带着一丝怀念,“听说他为了追极光,在漠河雪原住过三个月帐篷。”陈默的目光落在那片冰晶标本上,仿佛能透过它看到当年周明理在极寒之地追逐极光的身影。

期末考后一个星期,陈默就返校了,回来拿期末试卷,也是来迎接高一一整年的学习成果。

教室内一个星期没见的同学们正在嬉闹,吵闹声响彻整个校园,但随着班长林晓抱着一捆试卷跟着班主任走进了教室,教室内的喧哗声逐渐变小,几十双眼睛饱含着期待看向了那一捆试卷。

“老师说因为这次比较着急,所以学校还没有出排名,等会我念到名字的同学上来拿试卷。”班主任李老师站到讲台上,一边低头整理试卷一边说道。

听完班主任的话,班内一部分学生眼睛亮了,没有排名啊,没有排名好啊,能拖一天快乐一天。

“李晴。”

“到!”

“李明。” “李明?” “李明!”

“哎!来了来了。”

……

“陈默”

“到!”

……

陈默拿到了这次期末考的试卷,只能说努力没有辜负他,虽然不知道排名多少,但是加起来828分的总分还是让他挺心安的,高一一整年他认真学习,努力减肥。如今学习成绩达标,减肥进度也可以在暑假往上提一提了。收拾好试卷,想起今天刚好轮到自己值日,陈默转身,却找不到张浩。

“这小子,今天不是说好放学一起走的?怎么现在找不到人了。”无语的摇了摇头,陈默只能等其他人走后再开始打扫。

晚风裹挟着烧烤摊的烟火气,漫进了教室。陈默在值日时,无意间在张浩的桌洞里发现了一张撕碎的试卷。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碎片拼接起来,59分的红色字迹像一道狰狞的伤疤,刺痛了他的眼睛。

窗户突然“哐当”作响,张浩抱着球探进头来,脸上还沾着草屑,袖口有干涸的泪渍。他张了张嘴,声音有些发涩:“别告诉我妈……”

陈默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平静:“从明天开始,每天多做十道基础题。你要是敢不做……”话没说完,张浩突然扑上来,紧紧抱住了他。少年的汗味混着哭腔钻进衣领,带着一股浓烈的情感。

“陈哥你就是我亲哥!”张浩的声音闷闷地传来,带着一丝哽咽。

夜幕降临时,陈默坐在台灯下,拿起半支圆珠笔,这是他仿照的,断笔痕迹上有着几个点,像天空中散落的群星,形成了一条独特的轨迹。

如果有机会,他也想去北极看极光。

......

七月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雨点像子弹般砸在柏油马路上,溅起一片片水花。陈默站在健身房更衣室的体重秤上,红色数字固执地停在77.2kg,像是无形的嘲讽。他盯着那个数字,眉头微微皱起,小腹微微起伏,运动背心肩带在皮肤上勒出浅红的印痕——这是他坚持夜跑一个月的成果,却卡在平台期整整十天,体重纹丝不动。

“小陈,又来打卡啊?”坐在里面的看门大爷摇着蒲扇,递来一瓶冰镇的盐汽水,玻璃瓶外凝满了水珠,凉意透过瓶壁传到空气中。

“谢谢啊,吴大爷。”陈默接过汽水,却没有急着喝,反而是对看门大爷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不过我自己带了水,您喝吧。”他把盐汽水又递了回去。

吴大爷愣了一下,随即笑呵呵地接过汽水,眼神里带着几分赞许:“年轻人有毅力,比那些办了卡就没影的小年轻强多了。”

晨练的退休教师们在露天器械区甩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味。陈默钻进健身房角落的龙门架区,生锈的钢索在配重片的拉动下发出“吱呀”的声响。他握住高位下拉把手,玻璃窗上映出自己晃动的倒影——比起开学时圆润的脸部线条,下颌角已经有了锋利的雏形。

汗水顺着脊椎滚进腰窝,肌肉的酸痛感逐渐麻木,只剩下机械的动作在重复。陈默咬紧牙关,感受着每一块肌肉的拉伸与收缩,仿佛身体的每一寸都在与那个固执的数字对抗。

……

张浩抱着成绩单冲进健身房时,陈默正在做第三组硬拉。汗水顺着脸颊滑落,160斤的杠铃片在地面投下颤动的阴影。

“陈哥!”张浩的声音夹杂着兴奋与焦虑,他把物理卷子拍在瑜伽垫上,87分的红字刺得他眯起眼睛,“期末考物理进步了!可历史地理全挂了啊!我妈说要是补考不过……”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手腕上新买的护腕还吊着未拆的标签。

陈默放下杠铃,扯过毛巾擦汗,手臂因乳酸堆积而微微发抖。他瞥了一眼张浩扔在地上的可乐罐,无奈地捡起来丢回去:“哎呀,这段时间我不喝饮料,你自己喝吧,以后别给我带了。”

张浩愣了一下,挠了挠头:“不是吧,这玩意能说不喝就不喝的吗?”

陈默没有回答,只是拿起水壶喝了一口,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明天开始,每天背一页历史年表。”

暴雨突至的傍晚,健身房二楼储藏室内,老式吊扇的嗡鸣声与窗外的雨声交织在一起。陈默坐在瑜伽垫上,手里翻动着历史年表的复印件,张浩则像只困兽般在旁边抓耳挠腮。

吊扇的风把《南京条约》的复印件吹得哗啦作响,张浩用杠铃片压住书角,试图让纸页安静下来。忽然,他指着墙角的木箱惊呼:“那东西怎么动了?”

陈默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才发现那木箱里堆着几本旧书,最上面那本《极地生存手册》的扉页上赫然签着周明理的名字。

“追极光的人要背着三十公斤装备徒步……”张浩念出折角那页的笔记,窗外闪电划过,照亮了他瞪大的眼睛,“这比引体向上还变态啊!”

陈默瞥了他一眼,语气淡淡:“赶紧的,说找我补习,现在还偷懒。”

……

八月的风裹挟着桂花香,悄然钻进体育馆的窗户。陈默站在体脂秤上,秤上终于响起了那声久违的“滴”。72kg的数字在晨光中跳动,他掀起汗湿的背心,镜子里四块腹肌的轮廓像初春破土的笋尖。更衣室储物柜里,那条高一开学时买的运动裤已经空荡得能塞进整个拳头。

“你小子腹肌都练出来了啊!”李明在泳池边撞见他换衣服,毛巾甩出一串水花,笑得有些促狭,“怎么样,学校篮球赛当我的替补前锋?”

陈默笑着躲开他的毛巾,后背凸起的肩胛骨在阳光下投出蝴蝶状的阴影。

补考前一天,张浩在健身房的地垫上背到睡着。他蜷缩成一团,手里还攥着那页历史年表的复印件。陈默给他盖上衣服,拿起周明理的《极地生存手册》,书页停在极光笼罩的冰原上。

第二天,傍晚的夕阳光影漫过少年长出青茬的后颈,陈默忽然想起一句话——他和此刻的极光一样,都是漫长跋涉后的惊鸿一瞥。楼下传来张浩的喊声:“陈哥!我历史补考过了!请你吃烤肠——”

陈默抓起外套下楼,奔跑时带起的风鼓荡起宽大的袖管。巷口烧烤摊的浓烟里,张浩举着两根烤肠手舞足蹈,脸上满是如释重负的笑容。

蝉声渐远,夏日的喧嚣在秋风中渐次褪去,而少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