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第32章 罢了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第32章 罢了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1:25:58 来源:小说旗

汤和轻笑一声,眼中透着几分机智,道:“陛下这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吗?既然陛下不想用他,那便罢了。”

“交由殿下使用如何?”

“殿下治理国事已有时日,将来必定要继承大统,不如让殿下去用他,陛下只需在背后稍加监督即可。”

“如此,岂不两全其美?”

“交给标儿?”朱元璋微微一愣,思虑片刻后满意地点点头。

“这法子可行。”

“我们不便亲自使用,但殿下可以。”

“有我们在一旁盯着,他若胆敢生事,难道还能逃过我们的手掌心?”

“这主意倒是不错。”

“那是自然,我汤和提的建议,何时出过差错?”汤和得意一笑,又夹了一块猪头肉,吃得津津有味。

“嘿。”朱元璋也笑了,说:“我们夸你一句,你还得意上了。”

汤和笑呵呵地说道:“既然陛下采纳了我们的想法,那我们也要为陛下多考虑一些。”

“这人不是挺狂妄吗?”

“那陛下不妨抬举他,将他捧得极高,就像有一句话叫‘曲高和寡’,把他捧到那种地位。”

“这样,他就会变成一个孤立无援的孤臣。”

“在群臣中孤立无援,做什么都被牵制,以后不是只能依靠殿下您了吗?”

“那他手中的权势,不也就都归陛下所有了吗?”汤和目光中掠过一丝狡猾的光芒,转瞬即逝。

朱元璋眼中放光,略作沉吟,点头赞同。

既然难以信任。

那就让夏白成为孤臣。

朝中无人相助,形单影只,又能掀起什么波澜?即便夏白有野心,也能随时压制。

而且若仍不放心,可令他处理些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夏白不是爱民吗?就让他继续挂着爱民的美誉,同时还能说是发挥特长。

朱元璋咧嘴笑道:“四弟考虑得真周全,我们怎就没想到这个好法子呢?”

“来来来,饮酒。”

“我敬你一杯。”

“今天咱们兄弟好好畅饮一番。”

------------

洪武十八年三月二十日,小雨。

花纶已收拾好行装,打算趁着夜色逃离应天府。此次科举,对他来说宛如一场梦,醒来却满是失落。

他考中会试第一名。

本应仕途顺利,前程似锦。

却因夏白,沦为笑柄。

起初,他想忍耐,盼着挺到殿试结束,获取一官半职后辞官休养,待*平息再复职。

但随着朝廷无端推迟殿试,三人被推向舆论中心。

不少同榜考生私下议论,认为是他们三人破坏了士人的声誉,导致殿试被延。

目的很简单。

就是要逼他们主动放弃,维护科举的名誉。

面对外界猜测,花纶既愤怒又无助。

他同样这么认为。

否则朝廷为何毫无理由地拖延殿试?迟迟不公布确切时间?

这不是分明在等待他们主动退出吗?挣扎一阵后,三人最终屈服,昨日递交了弃考书。

他们放弃了。

心中也彻底熄灭了希望。

当真将那弃书递交给官府之时,花纶顿时陷入迷茫与恍惚之中,心中悲苦,几乎想要放声痛哭。多年勤学苦读,最终竟落得这般下场,何其哀伤凄凉。

他目光依依不舍地望着自己栖身的客房,明白一旦踏出这扇门,便再无归途。他的名誉已然毁于一旦,即便再次参加科举,也只会成为众人的笑料罢了。他对功名的渴望早已熄灭。

整理好行装后,花纶静静地等待夜色降临,准备趁着暗夜悄然离去。然而,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哒!”

“哒哒!”

紧接着便是敲门声。

花纶眉头紧蹙,神情中透出几分不安。近来他最害怕见到他人,总觉得周围的人以异样眼光看他。

“是谁?”他端坐于椅上,并未起身,只是大声询问。

“花公子,我是黄家的书童,我家公子命我前来传话,称有人瞧见夏白已经返回,此刻正在城外。”门外传来书童的声音。

“什么?!”

花纶猛然站起,快步走到门前,用力推开房门,双眼圆睁,直勾勾地盯着书童,眼中布满血丝。

“你刚才说的是谁回来了?”

书童答道:“回禀公子,是夏白。”

“我家公子也是刚得知这个消息,推测您和练公子或许还不清楚,所以立刻派我来通知您。”

如今,我家公子正往城外赶去。”

花纶闭上眼睛,深深呼吸一口,拳头握得死紧,额头上的青筋暴起,整个人已完全被愤怒驱使。

“夏白!”花纶咬牙切齿地低吼,心中愤恨至极,夏白选在这个时候回来,分明是在嘲笑他们,更是意图进一步羞辱他们。

士可杀不可辱!

凡夫俗子一怒,亦能血溅三尺。

花纶一怒之下,同样能让夏白付出代价。

转身回到屋内,一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响起,手中已多了一柄寒光逼人的长剑。

“带路!”

“我要亲手宰了夏白!”

花纶并未携带剑鞘,仅凭手中利剑,便冲向夏白所在之处,发誓即使豁出性命,也要讨回公道。

若不报此仇,天理不容!

见花纶如此激动,书童也被吓得不轻,不敢稍作迟疑,急忙在前方引路。二人很快抵达城外。

此时,城外细雨绵绵。

应天府城郊,原本平坦的大道两旁,已建起许多低矮破旧的木屋,这些简陋的小屋连遮风挡雨都显得力不从心。

仅勉强够一人栖身。

花纶目睹此景,心中微颤,明白这些贫民多是自滁州辗转而来,寿州洪水肆虐,数十万人受难。

即便朝廷命令各地官员尽力收留灾民,仍有不少人逃至京城。

道理显而易见,作为首善之地,且皇帝本是农家出身,怎会坐视不理?

赶路途中,花纶瞧见夏白,他正立于一座土丘之上,手握巨勺,笑容温和地为饥民分发热粥。

仇敌相逢,怒火顿生。

想起自己因夏白所受的屈辱,花纶双眼泛红,胸中热血沸腾,执剑便欲冲杀过去。

他要取夏白性命!

然而,未及靠近,便被突然现身的练子宁拦住,与此同时,黄子澄亦出现。

“练兄,拦我作甚?”花纶挣扎喊道,“你们难道不知,这人让我们吃了多少苦头?”

“我们的前途全毁了!”

练子宁面露复杂之色,苦笑答道:“我懂你的痛,我也对夏白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刻杀了他。”

“可眼下时机不对。”

“他此刻在为灾民施粥,我们饱读诗书之人,怎能不分清是非?各事归各事,若在此时报复,岂非与夏白这种卑劣小人无异?”

“我们读书人终究有原则,有良知,暂且让他多活些时日。”

“待粥事完毕,再取他首级!”话音未落,练子宁眼中闪过一丝杀机与深沉恨意。

他也持有长剑。

花纶脸色数变,最终缓缓收起兵器。

练子宁、黄子澄的到来,夏白自然察觉,却并不惊慌,他深知三人前来目的。

不过三人并未立即行动,有所克制,倒是让夏白略感意外。

大明士人虽偶有廉耻,但大多懂得分寸,清楚哪些事该做,哪些不该碰。

救济苍生,单凭圣贤教诲远远不够,终究还得仰仗生产发展。

特别是在大明这片土地上。

他记得分明,大明立国二百多年,史册所载自然灾害便达三千余次,平均每年十余起。

如此高负荷的救荒行动,即便体制再完备,也会愈发力不从心,毕竟大明本就匮乏财粮。而这项工作又离不开财粮的支持。财粮,正是夏白接下来亟需处理的问题,也是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寿州、滁州等地区,在后世归属于安徽,自古以来便是泄洪地带,即便在后世依旧未能摆脱这一命运。

若不提升生产效率,眼前的流民潮将会在应天府反复上演,直至拖垮地方民众。

分发完稀粥后,夏白从土坡下来,走向早已等候多时的花纶三人。

他必须先解决当前困境。

------------

见夏白走近,花纶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皆露出一丝焦躁与愤怒,但看到夏白的模样,心中不由一震。

此刻的夏白衣衫破旧,头发凌乱,脸上沾满泥水,显得狼狈不堪,然而目光却异常明亮,透出一股坚不可摧的信念,仿佛能顶天立地,无惧任何挑战。

目睹此景,花纶虽冷哼一声,却莫名少了几分怒意,只是紧握剑柄的手却更加用力。

夏白来到三人面前,抱拳道:“几位兄台,许久不见。”

练子宁冷笑一声,面色阴沉,毫无好言相待:“你莫非是特意回来羞辱我们的?”

他手中亦持剑,只要夏白稍有差池,便会立刻拔剑。

宁可直截了当,绝不绕弯子!

作为士人,他有自己的尊严与傲骨。

士可杀,不可辱!

夏白摇头,语气平静:“我为何要羞辱你们?这样做对我有何益处?不过是为了今*们持剑前来?稍有不慎,岂非人头落地?”

“会试结果我已知晓。”

“但这与我无关。”

黄子澄怒斥道:“与你无关?胡说八道!若不是你,我们怎会落到这般境地?”

“你可知你给我们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如今我们已成为天下笑柄,你毁掉了我们多年苦读的成果,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你为何要害我们?!”

黄子澄怒目圆睁,眼中几乎燃烧着火焰,双眸充血泛红,情绪濒临失控。

花纶也将剑指向夏白,面色铁青,眼中闪过寒芒。

夏白注视着面前三柄泛着冷光的剑,以手掌轻轻按住剑刃,平静说道:“你们若有怨气,不应冲我来,该去找朝廷!”

“因为问题并不在我这里。”

“而是朝廷!”

“我夏白虽与你们订下了赌约,但若我真的才疏学浅、徒有其表,又怎会走到今日地步?”

“经历了开封府的三次考试。”

“童试、院试、乡试,我皆拔得头筹,你们想必也查证过,否则不会答应这场赌约。”

“如今我名落孙山,确实令人意外,也让人大失所望,但三位可曾想过,这未必是我的过错,而是此次科举本身出了问题?!”

夏白双手背负,任凭雨水淋湿全身,淡然凝视着三人,“我夏白或许有些自负,但还不至于狂妄到无视一切、藐视众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