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第75章 经济稳定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第75章 经济稳定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1:25:58 来源:小说旗

“陛下起兵之初,就坚持‘崇本而杜末’,坚信这样能让国家经济稳定。”

“大明建国后,陛下的态度有所缓和,提出‘厚本抑末’,大力发展农业,限制商业,辅以节俭和轻税政策,实现了‘农不废耕,女不废织,游惰皆尽力田亩’,确保生产者多,消费者少,使天下达到家给人足、积蓄丰厚的状态。”

“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陛下却发现国家财富并没有增加。”

“相反,经商的人却越来越多。”

“在陛下眼中,商人数目众多,已然严重干扰了大明的民生,使陛下最初的想法演变成‘生产者稀少,消费者繁多’,这显然是在与陛下争夺利益,因此陛下愈发无法容忍商人的存在。”

“年初之时,便已昭告天下,要施行禁商令。”

朱元璋微微闭上双眼。

眼中的厌恶之情毫无掩饰。

他对商人厌恶至极。

他也实在想不通,夏白为何要替商人辩解,商人究竟有何可取之处?

他们不从事生产,只知道盘剥百姓。

这样的**,理应彻底从世间清除。

朱元璋冷淡说道:“商人?你知道一提起商人,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吗?”

“想起的是那些闯入我家,逼迫缴税的商人,那些人的丑态,我一直铭记于心,永远不会忘记。”

“你经历的事情太少,根本不知道商人的罪孽。”

“你以为近期与你交往的商人,就是真正的商人?他们对所有人都如此温顺有礼吗?”

“他们对你这样,是因为你是我大明的官员,是我亲手选拔的状元,这些人畏惧你、害怕你,所以才对你客客气气。若无这层身份,你夏白又能算得上什么?”

“这些商人只会将你榨取得一干二净。”

“你见过因商人的压迫而卖儿卖女的吗?你见过老实务农的农夫,被商人活活逼死的吗?你见过被商人强行驱逐出家门的吗?甚至还有更为卑劣可耻的行为。”

“我都见过。”

“我也亲身经历过。”

“你以为我不了解经商的好处,不知道经商能给我大明带来多少财富?”

“我比你们谁都清楚,也比你们谁都要明白。”

“但这种*钱财,我不要。”

“更不允许这些商人去获取。”

“我就是要让这些商人永远处于社会底层,受世人羞辱践踏,就是要让他们承担天下最繁重的劳役,就是要让他们劳碌至死,让他们世代悔恨成为商人,让他们的子孙后代世代蒙羞。”

朱元璋双眼血红。

他对商人的仇恨几乎化作实质。

夏白在心底深深叹息,他能感受到朱元璋内心的怒火。

因为朱元璋的父母正是那场灾难的受害者。

然而,作为一个**,作为天下的掌舵者,不能意气用事,也不能固执己见。

轻视商业,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朱元璋可能明白经商在税收方面远胜于务农的道理。

然而,他毫不在意这一点。

他由衷地憎恶商人,甚至直截了当地想要打压商业活动。

为了防止抑制商业导致财政短缺,他还特意制定了多项关乎民生的政策,目的是在重视农业、限制商业的同时,确保大明的财政运作如常。

在他的治理下,效果确实达到了预期。

但从纳税的角度来看,无法动摇他坚若钢筋的思想。

夏白摇头说道:“陛下对商业的理解过于肤浅。”

“并且,陛下始终处于自我矛盾的状态。”

“经济是政治的根基。”

“陛下抑制商业,又对沿海实行海禁。”

“然而,与此同时,陛下却长久以来欢迎各国前来进行外交性质的朝贡,并对朝贡国带入的额外商品给予免税待遇,不仅如此,还对他们进行大量赏赐。在陛下的统治下,安南、占城、真腊、暹罗、爪哇、大琉球等三十多个国家频繁来大明朝贡,使者络绎不绝,商贾随之涌入。在这种情形下,本应是国际贸易繁荣昌盛,但实际上,这种繁荣只是单方面的。”

“仅限于海外各国。”

“对大明毫无实际益处。”

“甚至大明需要为此付出巨大的财政开支。”

“一方面积极鼓励海外各国进行朝贡贸易,另一方面却严厉打击本国居民参与海外贸易。”

“这种矛盾现象古今少见。”

“究其根本原因。”

“在于陛下不懂经济规律,也不懂经济背景下的政治规则。”

“陛下看待商业的态度,总是简单且粗俗,只认为能从中收取一些商税,可经济贸易真的如此简单吗?真的只能从中获得商税吗?”

“答案显而易见。”

“并非如此。”

“若是我举别的例子,陛下想必不会认同。”

“那我就继续以盐业为例。”

“在我的账簿里,其实记录了许多数据,某种程度上,这些数据可归入地方资料之中,这是一种不同于陛下掌握的民间资料。通过对比某一地区一年或连续几年的食盐销售状况,能够对该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作出一定判断。”

“盐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

“若逢丰收之年,百姓生活宽裕,自会改善生活条件,而对食盐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如遇灾荒,需求量则会显着下降。”

“通过对历年食盐数据的分析,可大致掌握地方的生产状况。”

“再者。”

“从食盐销量入手,与地方官员上报的数据相对比。毕竟人人都需要食盐,如果某个地区的销量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在相同生产条件下销量更高,那就可以推测该地区可能存在隐藏的人口。”

“反之,若某地人口众多却食盐销量明显异常,就说明该地可能私盐泛滥。”

“仅做表面数据对比还远远不够,还可借此监督地方官员,防止他们欺瞒朝廷。”

“朝廷获取地方信息的途径十分有限,几乎只能依赖地方提交的报表。”

“然而,像京都盐业这种扎根于地方的企业,却相当于朝廷多了一双眼睛,也开辟了一条新的情报来源,有助于朝廷全面了解地方实情。有了横向对比后,也可大大减少被地方蒙蔽的可能性。”

听完夏白的话,朱元璋目光微凝,眼底闪过一丝惊讶和疑惑。夏白所言完全超出他的预料,这也是他未曾想过的视角。一直以来,他对民间事务始终抱有好奇,但由于国库紧张,无法扩充官僚体系,此事便始终搁置。

如今,夏白给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让他耳目一新。

朱标也是一副震惊模样,眼中闪烁着惊喜。他已看过夏白递上的奏章,原本并未太过重视,但经由对方阐述后,才发现账簿中竟然蕴含如此丰富的信息。

甚至

这些数据还能成为朝廷监察天下的工具。

朱标心中一凛,默默将此想法记录下来,准备待空闲时召集众臣商议可行性。

夏白神情严肃,续说道:“食盐只是其中之一,民生相关的方方面面,朝廷都应有所掌控,但目前大明的情况是,朝廷只垄断了生产环节,对流通状况却全然不知,这无疑形成了巨大的监管盲区。”

“另外。”

“道路、驿站等基础设施同样重要。”

“大明的驿站,利用率实在不高。”

“除了*与递送公文,几乎完全不涉足民用领域。”

“这种做法并不妥当。”

“实际上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驿站占据了全国最优质的道路,本应成为货物流通的核心枢纽,却仅发挥了很小一部分功能。若能将部分驿站转为商用,必将带来巨大益处。”

“这对朝廷来说也是有力的支持。”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推动商业发展。”

“朝廷掌控驿站,完全可以效仿‘盐引’的方式发行‘票引’获利,同时通过对各地商品流动的统计分析,掌握各地区货运状况、供需差异及流向等信息,从而大致了解天下的经济动态。”

“至少有助于预估税收。”

“防止地方偷漏税。”

“而且贸易越活跃的地方,往往经济越发达。”

“朝廷借此能够观察到地方的真实情形。如果某些地区的税收偏低,就可能表明存在隐瞒收入或偷逃税款的问题,朝廷可以据此展开调查;反之,若官员奏报某地治理良好,但经济表现*,则说明这些官员有虚夸之嫌。”

“商业数据并非孤立的数字,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来看,它们就是最基本的民生信息。”

“可惜陛下始终未曾重视这一点,甚至有意忽视乃至破坏这类信息源,使朝廷失去了一双重要的眼睛。若无别的途径获取地方实况,朝廷只能依赖地方官自行汇报,但陛下真的信任他们吗?”

答案显而易见。

朱元璋对此毫无疑虑。

他对地方官员始终抱有戒心,认为他们私下里有所图谋,只是苦于缺乏确凿证据。如今夏白提出的建议让他耳目一新,却又感到困惑不已。

夏白傲然而立。

他平静地注视着神情迷茫的朱元璋父子。

如今的人们对于数据的运用实在太浅薄,也过于轻视。

朱元璋出身贫寒,从未有机会接触此类知识。

这是他的局限性。

毫无关联的路径可循。

长久以来的生活背景,使得朱元璋对所谓数据完全不屑一顾,他对数据的重要性毫无认知,也难以体会到数据作为朝廷掌控与了解天下的最直接工具的价值所在。

夏白抬起头。

他目光直视朱元璋,平静地说:“陛下确实不了解经济。”

------------

朱元璋怒视着夏白。

他对这个人深感厌烦,总是喜欢试探他的底线。

然而这次朱元璋忍住了没有发作。

他拿着玉如意,一边挠背一边思考。

思索片刻后,朱元璋不得不承认,夏白指出的问题确实是自己当年构建治理体系时忽略的,如果真的采纳,也不会对现有的明朝体制产生冲击。

更不会影响到税粮。

税粮是朱元璋体系的核心。

本就数量有限,绝不能轻易变动。

为确保这套体系顺畅运作,朱元璋刻意削减了官*构的规模,以减少开支。

这是他从历史中汲取的经验。

历朝历代的官府都过于臃肿,每年都要支付巨额的官俸,这对民众来说是沉重的负担。而他的体系本就劳民伤财,若再维持庞大的官*构,必定会让地方百姓不堪重负。

维持小型官*构的最大优势,便是无需支付巨额官俸。

而且大部分官员的俸禄直接来源于官田的租金,根本无需触及税粮,至于官*构的其他事务,大多依靠徭役和杂差等方式维持。

当初建立这套体系时,他并未考虑过商业因素。

因此,商业相关内容并未列入规划。这意味着,即便按照夏白所说的去做,对现有体系也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几年后朝廷可能获得可观收益,并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监管。

朱元璋默默点头。

但官府从事商业活动却是天下的禁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