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第85章 商人本性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第85章 商人本性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0:58:48 来源:小说旗

这是商人的本性使然。

**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首次感到如此难以取舍。他不知夏白能否成功,但他清楚,这样一次豪赌,将在他人生中再无第二次机会。

赌,还是不赌?

经过长久的挣扎,最终做出了决定。

他终究是一名商人啊!

三天之后。

夏白的身影出现在城外。

他几乎没有休息,一直在赶路,这次的目的地是顺天府。

他在筹划铁矿开采的事情。

黑娃坐在车夫旁边留意四周的情况。

马车里坐着夏白和方墨。

方墨恭敬地坐在一旁,目光正直,显得格外谨慎。

看着周宁等人设计的“纺织机”图纸,夏白的眉头微微皱起。不知是因为这段时间周宁等人获得了太多支持,还是为了炫耀技艺,又或是其他原因,许多纺织机的设计都需要大量的铁材。

夏白轻轻叹息一声。

“李笙这些人未免太自视甚高了。”

“一个纺织机,竟然设计得要用五百斤铁。”

“各种零件,各类机杼,全都要用铁来制作,我夏白虽然拿到了一座铁矿的开采权,但怎么承受得起这样的耗费?”

“一座新矿,一年才开采十几万斤铁。”

“去年潞州润国冶、泽州益国冶的年产量也就十万斤,大明如今开采量最高的江西南昌府进贤铁冶,即便如此,一年的产量也不过一百六十多万斤。”

“按照他们的这种设计。”

“我这刚开张的顺天府铁矿,连办个纺织厂的铁用量都不够。”

“这些设计简直是荒谬至极。”

夏白把这些图纸直接丢到了一边。

他真的是无话可说了。

他对周宁、李笙这些工匠是很宽容的,几乎是有什么需求都会满足,但也不能这样胡乱浪费。大明一年的铁产量不过**百万斤,而蒸汽机本身的用铁量就相当庞大。

若不是朱标特别批准,根本就无法实施。

周宁等人在京都盐业待了一段时间,明显感觉有些飘飘然,设计任何东西时都非要加入一些铁材不可,仿佛不加点铁进去,他们的设计就不完整似的。

纺织机向铁器过渡确实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但大明的纺织技术显然还没有发展到那个水平,周宁等人设计的纺织机显然没有达到后世“机床”的效果。在当前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使用一些木质结构的纺织机完全可以胜任,然而周宁他们却偏要强行增加复杂的工艺,从而抬高成本。

方墨低声说道:“夏长官,您先前对周知事他们的要求放得太松了,几乎是来者不拒,如今厂里的家眷们纷纷催促,周知事他们也希望尽快完成纺织机的设计,让工厂早日投产,所以难免有些急于求成。”

夏白冷笑一声,面无表情地说:“不必替他们辩解。”

“他们既然会被外界的意见所左右,就证明他们的心境已经动摇。心不定的工匠,你真的相信他们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吗?”

接着,

夏白又说:“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手下的工匠人数太少,可用的人才匮乏,这才导致李笙等人有些‘恃才傲物’。”

“再加上最近蒸汽机相关的小册子下发后,他们不少人声名鹊起,心里就开始轻飘飘的,觉得自己已经不是普通的工匠了,设计的东西不能再平庸,否则就会丢了面子。”

“人啊。”

“总是变化无常的。”

“稍微有点名声,就觉得与众不同。”

“再也不愿循规蹈矩。”

“总想着标新立异。”

“但工匠这一行,必须脚踏实地,哪能如此骄傲自满,急功近利呢?”

“他们迟早会吃大亏的。”

方墨苦笑着点头。

说得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啊。

他反省了一下,如果自己一夜之间成为全城热议的话题,恐怕也会飘飘然。

他私下了解到周宁、李笙等工匠,在工部并不受重视,很少有机会参与重要项目,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如今终于扬眉吐气,自然会难以控制内心的得意。

夏白说道:“方墨,你待会先下车,把这些图纸送回去。”

“并且告诉周宁、李笙他们,以后工程部的用铁量将会严格控制。”

“再告诉他们,他们设计的纺织机不能用到一两铁。想用铁造纺织机也可以,但要拿出突破性的成果,设计出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机器。靠堆积材料,造出一堆废铁,效率只比木制或竹制的提升一成左右,这种赔钱货,我不愿意赔。”

最后,

夏白给他们设定了一个目标。

当他回复天府时,就要看到纺织机的成品。

“如果做不到,他们就得回工部了。我尊重人才,但尊重的是有品德、有操守的人,而不是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的人。”

方墨的脸色微微一沉。

这还是他头一次看见夏白发这么大的火。

紧接着他也赶紧说道:“我马上就去传达您的意思。”

夏白点了点头。

他绝对不允许这种不良风气继续扩散。

不过这也让夏白意识到,自己目前的人手明显不够。

而且是非常不够。

不仅缺少记账的人,也缺乏管理人员,更别说工匠和技师了,各个方面都有缺口,要想弥补,还得花大力气才行,这也使得夏白更加迫切地想要推出他的‘现代化’培训计划。

既然人手不足。

那就自己培养。

靠数量堆砌出一批工程师。

夏白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因为当下教育并不普及。

获取知识的成本高昂,门槛极高。

这一方面与生产力低下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士大夫’阶层故意提高门槛,门槛越高,可以替代他们的人就越少,他们的家族就能长久兴盛下去。

甚至即便是**也要依靠他们。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夏白深受制约。

这也让他改变的决心更加坚定。

力量如飞砖!

只要生产力提上去,增长足够显着,到时候就算别人不愿意,也得跟着行动,更何况上面还有一个朱元璋,一直在清除‘士大夫’的顽固势力,等到这些士大夫被吓得不敢轻举妄动时,很多事情就会顺利多了。

只是还需要时间。

方墨迟疑片刻,问道:“大人,顺天府的铁矿据说是新发现的,开采难度不小,这是否会影响各地盐场的建设?而且现在外面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就是...”

“各地盐运使对大人的做法颇有异议。”

“以往,负责各盐场食盐生产和销售事务的是盐课提举司等机构,而现在这些部门的职责大多已转移到大人这里,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收税,而这些税也只是走个形式,之后统一上缴国库。”

“朝廷中对大人的举措有不少质疑。”

“认为您是在篡权。”

“还有很多人说您是在趁机渔利。”

夏白微微一笑。

大明其实对盐业的管理相当重视,在两淮、两浙、长芦、山东、河东、福建六个重要盐区设置了都转运盐使司,而在其他产盐地区,则设有七个盐课提举司等机构,负责管理各盐场。

山河相隔遥远。

朱元璋再次推行了小规模的变革。

食盐的生产和销售都被集中在同一个部门,而户部却没有明确的监管。

这必然会导致混乱丛生。

他的介入,无疑切断了许多人的财路。

自然会引起一些不满。

夏白轻轻摇头,笑着说:“盐业利润丰厚,所以很多人都眼热,这样的议论不会少,但如果他们真的能对我怎么样,就不会只是议论,而是直接上奏弹劾了。”

“他们不敢。”

“为什么?”方墨疑惑地问。

夏白眼中闪过一丝怪异的神情,“因为他们认为我是个疯子,他们不敢招惹疯子。”

“因为疯子发起疯来,谁知道他会说出什么,更何况现在朝廷正在严查户部,盐铁司就在户部之内,他们怎么敢在这个时候引火烧身?不过他们心里还是有些不甘,毕竟如果让我继续推进,整个北方盐市都将落入我手中。”

“我就是在趁火*。”

夏白微微一笑。

他从未否认这一点。

他正是趁着盐铁司和都转运盐使司自顾不暇的时候,才敢向朱元璋要求整个北方盐市,要是等盐铁司缓过劲来,他在各地开设盐业公司又谈何容易?

现在盐铁司的官员看到自己步步高升,恐怕心里都在滴血。

那可是他们的利益啊。

可他们也无可奈何。

郭桓案一出,户部官员人人自危,连自身都难以保全,更别说顾及其他。

朝廷官员各自为政,地方官员也就失去了依靠,地方的小官吏虽然心里又恼又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敷衍了事,不敢轻举妄动,这让夏白占了便宜。

这也是他马不停蹄赶往顺天府的原因。

必须尽快搞定铁厂。

让各地的盐业企业建起来,等一切都定下来,盐铁司再反对也无济于事了。

因为事情已经成了定局。

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除了自身的机遇与能力,还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

顺应潮流者昌盛,逆势而行者*。

听后。

方墨若有所悟。

心中也生出了几分敬意。

盐铁啊。

自古至今最重要的两个行业。

当下,这些都被夏白尽数完成,且是在众人注视之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硬是从盐司夺走一部分利益。如今他更变本加厉,直接侵占了北方所有的盐业市场,甚至进一步染指了铁政事务。

越与夏白相处,就越觉得他胆识过人。

不久之后。

方墨便下了马车。

夏白则独自乘车前往顺天府。

------------

北地的风凛冽而强劲。

北平。

大明的门户之地。

这里驻扎着大明最精锐的边军。

营区深处,隐约可闻兵器碰撞的清脆声响。

一名身形魁梧、气力充沛的大汉,浑身散发出猛虎般的威势,目光犹如苍鹰般锐利,诸多不凡之处昭示着他与众不同的身份。随着他挥动手中的长刀,雁翅刀在空中划出优美的轨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