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54章 我侄子不但没了媳妇,还要背黑锅?

如诗这几日在这小院里,过得简直不要太舒服。

虽然这小院没有醉风楼那般雕梁画栋的奢华,但胜在自在。

醉风楼再奢华,与如诗有什么关系?

可这里的一砖一瓦,无论是侍女、下人还是厨子,都任由她吩咐。

在这里,她才是主人!

不用考虑如何打响名声、维护关系;

不用琢磨如何积攒钱财脱离苦海。

在这里,一切的一切,都由她自己做主。

这种感觉,对于自幼在醉风楼严苛管束下长大的如诗来说,简直让人沉醉。

而这一切,无疑都来自于那位“”韦公子。

本来就对胡惟庸情根深种的如诗,到这边住了几天以后,算是彻底放心了。

她现在无比、无比地笃定,这就是她想要的日子,也是她能想到的,有关于自己的,最好的归宿。

胡惟庸刚踏入房门,如诗便热情洋溢地迎了上去。

这处虽是他的外宅,但日常所需一应俱全,无须担忧。

胡惟庸一边听着如诗兴致勃勃地讲述近日里小院的琐事,一边享受着厨师精心准备的佳肴。

一口肉,一口酒,再瞧一眼身旁的如诗忙前忙后地斟酒布菜,这日子过得真是惬意。

夜深人静,如诗精神饱满,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新花样。

胡惟庸难得在单人竞技中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这一交手才发现,如诗天赋出众,且近期还钻研了不少新技巧。

一开场,如诗便展现出了胡惟庸从未见识过的新姿态,令他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胡大老爷毕竟是情场老手,稍作调整便全力反击,试图扭转局面。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外挂”助阵。

因此,尽管前半场双方势均力敌,但到了下半场,胡惟庸便占据了上风。

次日清晨,胡惟庸睁开眼,看到身旁的如诗依旧沉浸在睡梦中,脸上的潮红还未褪去,便得意地笑了笑。

古人云“食色性也”,这日子就该是吃肉、喝酒、享受生活,才算得上真正的生活。

虽然昨晚过得很是尽兴,但看了看天色,胡惟庸不由得撇了撇嘴,今日怕是又要迟到了。

不过,他对此并不太在意。

只要正事不耽误,随着他“咸鱼”的名声越来越广,无论是同僚还是朱元璋,都会逐渐习惯的。

况且,他还巴不得朱元璋一怒之下撤了他的官职呢。

至于礼部尚书?那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胡大老爷行事,岂容这等小辈置喙?

胡惟庸刚起身穿衣,如诗便迷迷糊糊地醒来。

看着床边的胡惟庸,如诗娇嗔道:“老爷,院试就要到了,你可别忘了功课呀!”在如诗看来,自家老爷样样都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功名在身。

但这可不行。

若无功名傍身,纵有金山银海,又有何用?

如何能守住?

莫说朝堂上的那些显贵,就连衙门里的一个小吏,都能仗着权势欺凌几番。

若是遇上心狠手辣之人,轻则破财消灾,重则家破人亡。

如诗的好日子才刚开始,她可不想刚刚尝到甜头,就落得颠沛流离、困苦不堪的境地。

因此,她如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胡惟庸的科举上。

胡惟庸听如诗这么一说,才猛然想起。

哦,自己还未在如诗面前表明身份。

在如诗眼里,自己大概就是个年近半百、家底丰厚却屡试不中的老才子吧。

不过,这样也挺好。

若真表明了身份,恐怕如诗的态度也会有所变化。

于是,胡惟庸整了整衣衫,笑着随口应道:“院试嘛,倒也不算太难。”

“不过,如诗啊,老爷我这般拼命上进,你可有什么奖励?”

“有了奖励,说不定老爷我还能多几分动力,多几分把握呢!”

如诗一听这话,顿时如一条灵巧的美女蛇般,起身后一双玉臂环住了胡惟庸的脖子,双腿也缠绕在他腰间。

她那饱满、水润的樱唇凑到胡惟庸耳畔,吐气如兰地轻轻呢喃道:“老爷~昨儿夜里,奴家那些小把戏,您可还喜欢?”

胡惟庸虽是个不折不扣的好色之徒,但他色得坦荡、理直气壮,于是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喜欢!以后继续发扬!”

如诗嘤咛一笑,轻轻含住胡惟庸的耳垂一咬,感受到胡惟庸浑身一颤后,才笑着轻声道:“那……若是老爷院试顺利,奴家便再想想办法,琢磨琢磨老爷的喜好,给您再来个小把戏,如何呀?”

胡惟庸一听,乐了。

穿到一半的衣服也不管了,反手捏住背上那光滑细腻的肌肤,听得背后娇哼一声后,干脆转身往床上一倒。

他揽着眼前那虽披头散发、睡眼惺忪、慵懒不已,却愈发显得娇媚勾人的小妖精,胡大老爷莞尔一笑:“小妖精,若是你今儿表现得让老爷满意,那老爷我有十成把握拿下那院试,你看怎样?”

如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诧,随即双臂紧紧环住胡惟庸的脖颈,红唇如雨点般落在他的脸上。

“老爷啊…奴家这一生的希望,可都寄托在您身上了!”

“您若是飞黄腾达,奴家岂不是要欢喜得晕过去?”

“所以啊,奴家的心肝皮肉,都是您的!”

“奴家啊,就是您嘴边的一道鲜嫩小菜,您…要不要尝尝呢?”

听着这甜腻的话语,胡大老爷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意。

这道小菜,老爷我定要尝个够!

(本章完)

------------

胡大老爷这边正逍遥自在,快活无边。

可胡府里,胡仁彬、胡馨月兄妹俩,却只能规规矩矩、一笔一画地抄写《论语》。

然而,胡家上下老少都未曾料到,此时此刻的皇宫中,大明最有权势的几人,正琢磨着胡府的事情。

“标儿,咱给你选了个太子妃,你觉得如何?”

朱标突然听到这个消息,一时有些。

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恭敬地答道:“儿臣并无异议,全凭父皇做主!”

朱元璋虽然早已料到儿子不会拒绝,但真正听到朱标的回答后,心中还是颇为欣慰。

他点点头道:“你放心,咱不会随便往你东宫塞人。”

“更何况,你东宫的太子妃,将来可是要当皇后的,咱岂会马虎?”

“这次,是你母后看中后,跟咱商量了一下,我俩都觉得不错,这才指给你的!”

朱标其实早就明白,自己的婚姻只能由父皇、母后决定。

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恪守礼法的他,深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道理。

更何况,身为大明太子,他的婚姻早已不仅仅是举案齐眉、传宗接代那么简单。

因此,对于朱元璋为自己指定太子妃,他毫无异议。

而且,如今的东宫也确实缺少一位女主人。

虽然宫中有侧妃,也有内侍、宫女,但没有一位女主人当家,终究有些不妥。

朱元璋这一安排,倒是为他省去了不少麻烦,挺好!

朱标这边的事情解决了,朱元璋心情愉悦,开始盘算另一件事。

那就是胡馨月被退婚的名声问题。

以前,胡馨月退不退婚跟他毫无关系,他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虽说这事儿归根结底还是他暗示李善长去办的。

胡惟庸也是他倚重的心腹忠臣。

这一闹,直接把李善长和胡惟庸这两位淮西重臣搞得老死不相往来。

可……那又怎样?

甚至可以说,这本就是他的目的!

他是乐见其成的!

但如今不行了!

胡馨月要成为他的儿媳妇,成为太子朱标的续弦、太子妃,将来更是一国之母、皇后。

朱元璋怎么可能容忍胡馨月还背负这么一个污点?

胡馨月的相貌、身段、人品、心性、学识各方面如今已经让他和马皇后满意了,那剩下这点小问题,也必须解决。

他家胖儿子要娶媳妇儿,就不能有一点问题。

至于怎么解决?

呵呵,朱元璋有一个本事。

那就是,他极其擅长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说白了,这事儿他一定要干,还要干好,但他懒得亲自动手,那就干脆找到源头。

把源头解决了,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简单!

粗暴!

但管用啊!

当即,朱元璋便吩咐宋利去叫李善长。

没错,这就是朱元璋琢磨出来的办法。

这事儿是你退婚闹出来的,那就由你来解决。

很不讲理!

但……李善长有拒绝的资格吗?

至于另一方,胡惟庸那边。

朱元璋这会儿压根懒得搭理。

在他看来,咱选你侄女儿当太子妃,你还能拒绝不成?

这特娘的可是板上钉钉的皇后坯子,将来要成为一国之母的。

傻子才不同意呢。

所以,就剩下李善长这边了。

等到李善长快马加鞭赶过来后,朱元璋劈头盖脸就问:

“善长,当初你侄儿退婚的事儿到底是怎么个内情来着?给咱说说!”

听到这话,李善长彻底懵了。

你虽是皇帝,但匆匆召我前来,就为了询问我侄子退婚的事?

况且,内情?

这能有什么内情?

不是你暗示我退婚,并让我与胡惟庸决裂的吗?

看到李善长一脸茫然的模样,朱元璋显得十分从容。

作为臣子,不是该给我背锅、收拾残局吗?否则,我给你的俸禄岂不是白给了?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轻声说道:“皇后最近办了一场宴会。”

“宴会上,她四处留意,偶然发现胡惟庸家的侄女在品行、学识、容貌等方面都相当出众。”

“她与我商议,觉得这姑娘给标儿续弦,成为东宫太子妃似乎挺合适。”

“我思来想去,也觉得不错。”

“这不,就找你来问问。”

“当初你侄子与胡惟庸家的侄女订了婚,后来却稀里糊涂地退了婚,其中究竟有什么隐情?”

听完朱元璋这番“厚颜”的话,李善长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不是!

我按照你的指示退婚,并与胡惟庸断绝关系,已经在应天府和淮西勋贵中闹得沸沸扬扬。

现在你的意思,是让我再想办法把这退婚的责任从胡馨月身上揽到自己头上?

这样一来,当初我退婚岂不是白费功夫?

到头来,你什么事都没做,胡惟庸的侄女要当太子妃了,我侄子不但没了媳妇,还要背黑锅?

里里外外,就我老李家吃亏了?

李善长越想越气愤。

然而,当他抬头看到朱元璋那张面无表情的老脸,以及那双冰冷无情的眼睛时,心中那股怒火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差点忘了,这可是朱重八啊!

那个手下从不留情,敢杀就敢埋的朱重八。

要是真得罪了这个煞星,老李家恐怕就没有未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