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75章 番邦小国就是欠敲打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第75章 番邦小国就是欠敲打

作者:爱吃葡萄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1:26:00 来源:小说旗

然而,这番话却清晰地揭示了今日的目的。

咱便是来的!

你们且仔细看着!

胡惟庸嘴角微扬,心想老朱这次是真动了狠心。

平日在外人面前少用的“咱”字今日一概不见,满口“朕”字,显得格外郑重。

朱元璋话音刚落,一旁的宋利向前一步,高声喝道:“式,起!”

鼓声顿时如闷雷般响起,震耳欲聋。

城墙之下,徐达身着暗银铠甲,手持宣花大斧,率领一队精锐骑兵,以二十人为一排,整整齐齐踏着鼓点而来。

这群骑兵,身形魁梧,铠甲严实,披风鲜红。

虽只有四百人,却与徐达一道,步伐整齐,丝毫不乱。

四百零一人,没有一丝杂音。

胡惟庸看着眼前景象,心中陶醉,故意高声“好心”解释道:

“走在最前方,向陛下致意的,正是我大明魏国公徐达徐天德!”

“天德自古追随陛下左右,功勋卓着。”

“绩,天德堪称悍将,当之无愧的国公爵位。”

“当年陈友谅兵锋何等锐利,还不是被天德正面击溃?”

“张士诚又如何?元末雄霸一方,结果如何?”

“陛下命天德为将,率二十万大军,硬生生拿下张士诚!”

朝廷上下,无人不知,陕甘、岭北、塞外的广袤疆土,皆由天德铁蹄踏破!

天德统兵打仗,讲究的是刚猛直达,论起那些七绕八拐的计谋,他一概不闻不问,只认准一个道理:先砸一拳,后事自消!

故而,陛下对其盛赞有加,称其为大明第一悍将,攻城略地无所畏惧,征战沙场无往不胜!

朝廷内外,若有不忠之臣,天德必是冲在最前的那一个!

说到底,那都是实打实的军功啊……

胡惟庸这般意味深长的感叹一出,座下使臣无不胆战心惊。

尤其是高丽使者,冷汗直冒,心跳如鼓。

不过,胡惟庸话音未落,目光转而落向前方,只见一队步兵正缓缓而来,领头的那个莽夫,不是蓝玉又是谁?

“诸位看好了,那个年轻将领,就是蓝玉了!”

“他年纪轻,功绩尚浅,但性情之暴烈,却是出了名的。”

“屠城这类恶事,他可没少干,陛下也为此没少惩他!”

“不过,他打仗的本事,却是毋庸置疑的。”

“北元最后的金帐,正是覆灭于他之手。”

“西北那些不安分的番邦,也尽数被他诛灭。”

“可这家伙的冲动性子,实在令人头疼,不仅灭了人家国,还一路千里!”

“啧啧,诸位别太在意他,这莽夫除了打仗,几乎没什么本事!”

胡惟庸虽是骂个不停,但众使臣却越听越心惊胆战。

而朱元璋的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紧接着才是今日压轴大戏——大明的火铳队即将登场。

(本章完)

------------

火铳!

瞧见新到的部队肩扛黑黢黢的铁管,大步踏来,胡惟庸内心顿时激荡不已。

咱中原王朝的正统火器营啊,终于登场了!

实则,中原王朝在热武器的运用上从未落后他人。

早在元朝,火器便已出现在战场之上。

然而,黄金家族及他们的子民受游牧传统之束缚,抑或是骨子里的傲慢,始终坚信手中弯刀与弓箭的威能。

再加上火器这东西,本就是汉人中的能工巧匠所发明造就。

因此,在元朝时期,火器虽然已经开始在军事中发挥作用,但其发展并不算迅猛。

然而,到了元末各路义军争夺天下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尤其是朱元璋这一支军队,对火器的钟爱显而易见。

无论是单人使用的火铳,还是攻城掠地的火炮,朱元璋都极为青睐。

每一次一炮轰塌城墙的景象,都让朱元璋欣喜不已。

正是因为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对火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明建国后,对火器的重视程度自然非同一般。

如今迎面而来的这支火铳队,正是大明军队中的正规部队。

他们不仅仅会放枪!

实际上,他们的近身搏斗同样娴熟。

不过,眼下并非是为了吹嘘士兵们在近身战中的精湛技艺。

能够砍杀,那并不值得特别炫耀。

即便是那些小国,也总能凑出几百个能打能杀的人。

因此,若仅仅谈论这一点,真不足以震慑他们。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骑兵、步兵两个方阵经过时,胡惟庸只介绍了领兵的大将。

士兵们的表现并无太多可说的。

或许在这些外邦眼中,大明若没有如此精锐的骑兵、步兵,那才是不正常的。

但吹捧领兵大将就不同了。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古话,不仅大明人熟知,那些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人也没有不知道的。

他们太清楚一位出色的猛将、无敌统帅对一支军队的提升有多大了。

然而,眼下的火铳队,就不能再吹捧领兵的将军了。

“诸位,你们现在所见的,正是我大明的火铳队!”

“对于大明军队而言,火铳以及其他火器,乃是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弓箭虽然好用,但并非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弓箭手。”

“况且,培养一名合格的弓箭手,不仅需要门槛和天赋,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可火铳就不同了!”

“火铳的制造虽然耗费不低,但也谈不上太过惊人。”

“关键在于,仅仅几个月的训练,就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火铳手!”

说到这里,胡惟庸意味深长地扫视了一众使臣,微微一笑。

“众所周知,若是集中一大批弓箭手,连续发射弓箭,确实能有效打击敌人。”

“弓箭手培养不易,即便是最好的弓箭手,最多二十箭,便力竭难继。”

“那火铳呢?”

“大明立国之初,就已配备上万支。”

“这还不包括其他火炮。”

“两军对垒时,本官敢断言,我大明的火铳队,百步之内可连续射击。”

“甚至,连续射击一两个时辰,也不过是多消耗些而已。”

“又有多少军队能承受我大明火铳队一两个时辰的攻势?”

说话间,城墙下的火铳队按计划展开了演练。

只见原本整齐排列的火铳手,取下肩上的火铳,迅速变为三排。

随着指挥的一声令下,第一排火铳手率先。

射击后,他们立即后退。

第二排火铳手上前一步,蹲下,。

待第二排火铳手退回装填时,第三排火铳手早已上前、蹲下、。

使臣们望着城下连绵不绝的枪声,目瞪口呆。

先前胡惟庸的描述已让他们心惊,此刻亲眼目睹这一幕,更是胆寒。

火器?

大明何时拥有如此神奇的火器?

这种火力覆盖、连续打击的方式,简直匪夷所思。

在使臣们眼中,明军所展示的,堪称逆天神兵利器。

他们却不知,这不过是根据胡惟庸的建议稍作调整、临时训练的成果。

若让他们见识到永乐大帝朱棣时代全世界首支全火器配备的“神机营”,恐怕会吓破胆。

显然,到了此时,所有使臣都明白,为何大明皇帝在觐见后特意带他们来此。

就是为了让他们见识大明的兵威,让他们明白得罪大明的后果。

骄兵悍将、神兵利器……

这一切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他们面前,毫不掩饰!

为何?

因为大明凭的是真正的实力碾压,而非投机取巧。

这是大国的底气!

这是上国的从容!

看看眼前这群使臣的模样,就明白了。

即使火铳队已经退场,他们依旧未能回过神来。

朱元璋也是个善于揭人伤疤的,明明众人都看得出这群使臣正在瑟瑟发抖,他却依旧淡定地问道:

“诸位,咱大明的火铳队,可还入眼吗?”

使臣们相互对视,随后战战兢兢、老老实实地对大明的火铳队大加赞赏。

聪明一些的,已经开始拍朱元璋的马屁了。

见到这番情景,朱元璋终于满意了。

“现在想想,还是惟庸有远见啊!”

“眼下这般多好,既涨了咱大明的面子,又震慑了一众外夷。”

“也是时候让他们明白,咱不去攻打他们,不过是懒得理会罢了。”

“若是得寸进尺、胆敢犯上作乱,那咱可就得下重手了!”

至此,一场简短的外交便告一段落。

心情极为愉悦的朱元璋,索性邀请众使臣继续回宫殿宴饮。

而一众使臣则小心翼翼地紧随大明官员,半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

那模样……啧啧,显然是吓得不轻。

(本章完)

------

大明作为正统的中原王朝、汉家文明,自然秉承着汉家的传统。

这不,无论你私底下是善意还是恶意,只要你表面功夫做足了,一场宴饮是少不了的。

说白了,咱汉家文明,历来喜欢在吃喝之间谈事情。

或者说,谈事情时若没有点吃喝作为遮掩,总觉得不够自在。

吃货民族、饮食文化、吃货帝国……

太多称谓足以证明这一点了。

因此,即便今日明摆着要给那群使臣点颜色瞧瞧,大明宫廷宴会的规格、档次、内容,却丝毫不减!

宫廷宴会,尤其是这种极其正式的场合,必然是分餐制。

每人一张矮几,上面不断有人端来御厨精心烹制的菜肴!

作为大明宫廷御厨,实力自然远超外边的普通厨师。

更何况这是招待群臣和各国使臣的国宴,自然是极尽奢华。

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无所不备。

胡惟庸此刻心情大好。

折腾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好好吃上一顿了。

虽然自家厨子在他的“指导”下,多了几道新菜,但论实力,哪里比得上皇宫里的大厨?

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只要是能吃的东西,皇宫里都能找到。

再加上胡惟庸几次入宫,和朱元璋、马皇后以及朱标聊起美食时的建议,这次的国宴比以往更加丰盛。

吃得开心的,不仅是胡惟庸。

那些虎将们本就食量大,今天又操练了大半天,早已饥肠辘辘。

此刻他们哪顾得上其他,埋头大吃起来。

然而,作为今日最重要的宾客,各国使臣却食不知味。

眼前的菜肴虽然色香味俱全,但对他们来说,却如同嚼蜡。

实在是今天大明的表现太过震撼了。

说白了,大明的所有举动都在传达一个信息——警告!

大明对他们的种种小动作已经忍无可忍。

如果他们继续挑衅,等待他们的将是大明的铁蹄。

别无他路可走!

这种结论让人心惊胆战。

而坐在御座上的朱元璋,此刻却端着碗,大口扒饭。

今天的饭菜真是香极了!

果然,这些番邦小国就是欠敲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