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流水的人生,重生的梦 > 第117章 闫旭辉三个大棚

流水的人生,重生的梦 第117章 闫旭辉三个大棚

作者:修理所的新兵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9 13:10:24 来源:小说旗

上午十点多闫旭辉骑着摩托车来到了吴玉华的大棚里,找到赵达问:“如果在我们村子东边的埠岭上种黄瓜行不行?”

赵达看了他一脸认真的模样说道:“这个问题你得问吴玉华。他以前就是种蔬菜的,懂得肯定多啊!”

吴玉华:“应该没问题,咱不过不是说好了吗?今年的蔬菜种植就是先试试,万一有问题呢以后就别种了,没问题就全种上,我觉得反正那些岭子上什么都不长。你可能就亏点种子钱。”

闫旭辉:“既然你这样说,那就弄一个试试,我们村里的人今天都去我那儿看热闹,他们觉得还有几天就熟了的玉米非要现在就砍了,绝对是疯了,如果我选在埠岭上建大棚就没有这些问题了。就点种子钱,这点投资我还承受得起。”

赵达:“你搞了几个?”

闫旭辉:“这样就算是三个了。”

赵达:“你就不怕全赔了?”

闫旭辉:“这有什么?我不是说了嘛,亏这点东西不算什么,我还承受的起。”

赵达:“你先整理土地,关于大棚要怎么搞?需要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才能慢慢建起来,咱们刚开始的时候争取把所有问题都考虑到,然后你们再按要求建大棚。”

闫旭辉:“他们速度太慢了,吴玉华跟我在电话里说了要注意的地方我也注意了,现在已经开始盖的两个大棚进度跟他差不多,今天下午就开始找人到埠岭上干活。”

赵达对他竖起大拇指说:“你可厉害啊,现在像你这么说干就干,又敢干的人还真不多了。”

闫旭辉讲:“主要是咱村里闲人不少,找来帮忙的也多,都是亲戚朋友啥的。我跟他们提了这事儿后,有几个人还提议种西红柿呢。我就告诉他们,今年这次种植只是做试验,等年底看看如果确实有成效了,再考虑种别的。”

赵达真没料到这些人会这么想得开。上辈子,为了劝大家种反季节蔬菜,村支书、乡长那可费了老鼻子劲儿了,还跑到东北去学习,最后都拍桌子保证了,要是不成功,自己甘愿承担所有损失呢!有了这样敢作敢当的领头人,才有了后来“蔬菜之都”的美名。可现在这些人做事这么心急火燎的,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预见这事儿将来肯定有大好前景,而是确实是穷怕了,就像快淹死的人抓住了一根草,只要瞧见一丁点儿希望,就会拼上百分之百的劲儿!

赵达跟着闫旭辉到了他地里,瞧见四十多个人正干得热火朝天,而且已经有人把搭棚子用的竹竿送来了,只是这竹竿的质量不咋地,有点细,这都是两公分左右粗的竹竿,根本承受不了棉被的压力,哪怕中间加再多支撑也白搭,就像小蚂蚁想扛起大象一样,没门儿。

赵达把闫旭辉叫过来,说道:“咱干活要速度更得要质量啊,你这样干速度确实是快了,可要是不按要求来做,最后也是白忙活。我建议你把土墙再修厚点儿,最底下起码得两米宽,再往上修个斜护坡。再说你这竹竿也太细了,里面我还瞅见有竹片呢,你想想大棚上面得承受多大压力啊。那可是厚厚的一层棉被,而且以后要是下大雪了,还得加上雪的重量。你觉得这几根细竹竿还能撑得住吗?”

闫旭辉说:“不会这么巧吧?而且只要中间多插几根竹竿撑起来不就行了?”

赵达摇摇头说:“虽说现在只是在做试验,但是凡事都得考虑到万一,我还是觉得你这样干太冒险,还是再琢磨琢磨吧。”

闫旭辉:“那土墙都已经弄好了,怎么办呢?”

赵达回答:“把土墙修厚点儿,就是怕下大雨或者下雪的时候,把外墙护坡都冲毁了。那样的话,土墙就顶不住风了,那不就白干了嘛。”

闫旭辉说:“好吧,我真该打。”

他的眼睛里满是不服气,但是也回头朝着人群喊:“小杰,过来,我跟你说,一会儿你去县城把这些竹竿都换成八公分,十公分粗的。让你爸过来把土墙加厚,然后再给土墙加一层塑料布保护起来,省得下雨把墙冲倒了!”

赵达听着他满不在乎的语气,还有那明显在赌气的腔调,不禁觉得好笑,真是不知好歹,这个村长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赵达看着他们这四十多个人,只用一个下午就把相邻的两个大棚的主体整出来了。晚上,赵达回到吴玉华家里吃饭,吴玉华说:“今天我这个大棚差不多都整好了,明天就可以在竹竿上面铺塑料布了,我仔细想过了,既然冬天蒜苗可以在家里成活,那么这次的实验也肯定会成功,所以我还想再加上两个,反正村里闲置土地还有不少。”

赵达问:“你这想法还是太着急了,挣钱不挣钱,不在这两年,今年主要就是总结经验,明年再扩大种植面积也不晚,你说要是大棚里的温度能达到四十度,会不会影响黄瓜生长啊?”

吴玉华回答:“肯定会有影响啊,气温如果太高的话,它的叶子就会蔫儿,因为水分还来不及被吸收就被晒没了。”

赵达说:“那就在大棚两边留出通风口,必要的时候打开通风口降温。”

吴玉华说:“不用吧?冬天那么冷,哪会有那么高的温度?”

赵达说:“这个大棚明天就盖上塑料布了,虽然现在还不是太冷,咱们就拿第一个大棚先做一个试验吧,明天把塑料布铺上后,等到一两点的时候,咱们都进去感觉一下试试,怎么样?”

吴玉华说:“行,那就进去试试。”

吴振山凑过来说:“我相信赵哥。”

吴玉华不耐烦地说:“不用你相信,明天试试就知道结果了。要是能达到四十多度,那就说明温度提升效果好,我就把这五间房子也用塑料纸封起来,这样冬天就不用烧炉子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吴玉华就和几个人开始接竹竿、串铁丝了,几个人干活动作麻利,用直径十五厘米的竹竿作拱杆,间距一米,一共50多根设置了八排立柱支撑,在立柱上部顶住一根接起来用的横杆。

十点多的时候,第一道宽三米的塑料布从上面铺下来了。李宁波、闫旭辉也在这时候赶了过来,这时候室外温度大概十七度左右,无风。一个小时后,上面的塑料布就全铺完了,按照一开始的打算,底部并没有用土封住,只是象征性地盖了几下土。几个人把两侧的薄膜封上后,就坐在大棚里闲聊起来,不一会,家里人送来了午饭,他们都聚在里面盘腿坐在地上吃起来,结果饭还没吃完,就有三个人放下碗筷跑出去了,剩下的人头上都冒出了大汗。一个小时后,大棚里就剩下他们三个人了,汗水把所有的人衣服都湿透了。

闫旭辉最先说:“我受不了了,这也太热了,我到外面等你们。”

三个人同时哈哈哈大笑着一起走出了大棚。赵达说:“现在热的问题出来了,解决办法也有了,薄膜下面用细长的杆子卷起来固定好,草帘子下面留出绳子,等每天天热的时候就在上面拉绳子把帘子卷起来,如果上面用棉被保温也一样,都要预留好绳子,你们懂了吧?”

闫旭辉说:“我觉得还是用草帘子划算,只要一条压一条斜铺着走一遍就行了,收的时候从另一侧一条一条拉起来也轻便。”

吴玉华:“我们现在做的草链子因为只是临时找的麦秸草,大部分都太短,做出来的草链子也长不了,接头越多保温效果肯定就越差。所以我觉得还是用棉被好!

赵达说:“现在怎么说都行,要不明天咱们就试试这两种方法,看哪个更好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