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港娱:我从赵哑芝开始称霸香江 > 第77章 控制坤沙,掌控金三角!

曹昆相中的是金三角这片区域,它距离 最近,却也是混乱程度最高的地方。

在 拓展业务必须小心翼翼,但过于谨慎又难以迅速扩展。

他完全可以整合当地的社团力量,然而只要一涉及武装冲突,便会立即引起警方注意;一旦出现装甲车辆,更会招致驻港英军的高度警惕,因此难以有所作为。

可一旦踏入金三角,局面则完全不同。

于是,曹昆亲自前往金三角,拜会了这片土地上最具影响力的坤沙。

他决心要将坤沙纳入自己的麾下。

有人或许认为曹昆的想法荒诞不经,怎么可能实现?

如今,他麾下掌控着数万之众。

许多人认为坤砂并非自己人,认为非我族类其志难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坤砂体内流淌着我们的血脉,在他因当地人的背叛而入狱后,他对华人群体的信任愈发坚定。

在他的势力范围内,高层几乎全由华人担任,连当地人也觉得他深受汉文化熏陶,汉化程度极高。

坤砂的地盘上,无处不见汉文化的深深烙印。

但凡有掸文之处,必定能看到汉字的身影。

在这里,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习中文,先掌握汉语,随后才是掸文与英文。

军中的号令皆为中文,战前动员亦以中文进行。

他的居所处处彰显中华传统风格,布局井然有序,装饰品也尽显中华文化特色。

甚至连饮食习惯,他都保持纯粹的中帼云南风味。

为何坤砂对汉文化情有独钟?只因他本就拥有汉人血统,且当年他身陷囹圄时,正是汉人将他解救出来!

……

数年前,缅东北某位 丹定上校向坤砂发出一封看似寻常的“急件”,意欲邀他参与一场所谓的紧急军事会议。

坤砂未曾察觉到危机潜伏,他对眼前这场精心布置的“鸿门宴”毫无所知,甚至对自己的地位产生了错误认知。

他认为自己在地方官府中举足轻重,便只带了几名随从便贸然出行。

抵达目的地时,等待他的并非盛宴,而是冰冷的枪口。

这一刻,坤砂才恍然大悟——自己已深陷圈套。

自此,坤砂在仰光的监狱中度过了四年光阴。

传闻称,支撑他熬过这段漫长岁月的,是一部《三国演义》。

狱中的日子让他领悟了忠诚与背叛、奸诈与谋略,更坚定了他作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英雄的信念。

然而,在坤砂入狱期间,他的势力因缺乏领导而接连失利,被地方军队打得溃不成军。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新近招揽的参谋长张苏泉展现了惊人的能力,不仅稳住了局势,还成功扭转了颓势。

张苏泉出身于辽宁庄河,是一位地道的东北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十期。

他思维敏捷,战术灵活,边打边撤,隐匿于山林间休养生息。

深知“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道理,张苏泉巧妙地利用当地少数民族与地方官府之间的矛盾,将坤砂的势力重塑为“掸邦军”,赋予其正义的名义。

张苏泉竭尽全力营救坤砂,深知正面交锋胜算渺茫。

他抓住时机,派得力下属于1973年4月16日泼水节这天,在掸邦首府刺杀了两位苏殓医生。

经过重重波折,连当时的泰帼参谋长都参与调停。

然而,在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下,世人皆知这一伙人 了两名苏殓医生。

无奈之下,一年后的1974年5月,泰帼参谋长江萨上将亲自乘直升机前往,从张苏泉处接走这两名苏殓者,将其移交给苏殓驻曼谷大使馆。

那边的面甸方面终于挽回了些许颜面,四个月后的1974年9月7日,释放了坤砂。

坤砂出狱时满腔愤恨,被要求居留仰光不得外出。

但张苏泉并未理会,于一年半后的1976年2月7日,用一辆美式吉普车载着坤砂回到故土。

当坤砂再度现身莫莱山区,已是一位怒火中烧的势力领袖。

此后,他依然高举“掸族”的大旗,甚至誓言为“掸族同胞”的“自由”奋战至最后一刻。

1985年3月,坤砂与另一支由莫亨领导的武装部队合并,组建了“掸族委员会军”。

坤砂成了这支力量的实际掌控者,麾下已有六个师之众,尽管名义上仍打着“掸邦”的旗号。

……

正因如此,曹昆才敢直接去见坤砂。

一见面,曹昆便命令坤砂召集全体华人。

坤砂虽不解其意,却被曹昆以迅雷之势制住,随后按要求召集了所有华人。

在众人面前,曹昆展现了堪称奇迹的能力!

他轻轻挥手,顿时无数美式装备出现在眼前。

坤砂的手下们无不瞠目结舌,惊骇至极。

曹昆再一摆手,那些装备竟瞬间消失无踪。

坤砂与其他人都忍不住跪倒在地,对曹昆敬畏如神。

借助这种手段与强大的精神操控,曹昆彻底将坤砂及其部属转化为心甘情愿效忠于己的力量。

坤砂等人的忠诚度几乎达到满分。

曹昆首先给予他们一千套美式装备,并承诺会不断派遣战友加入队伍。

表面看,这只是缅北一支地方武装,实则是由曹昆掌控、服务于华人群体的忠诚力量。

曹昆要求坤砂等人可延续以往行动,但仅限针对外国人,尤其是 人和日本人。

随着曹昆的战友们持续从内地带来新人,这支队伍中的汉化程度日益加深。

他们的手中握有的美式装备愈发丰富,整体实力也不断增强。

鉴于曹昆自身是美利坚 情报局的顶级特工,他便对外宣称这支武装隶属于某方势力。

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手法,他成功误导了整个美利坚社会,让人们误以为这支武装效忠于某个特定势力,而实际上,它一直在暗中削弱美利坚的利益。

毕竟,他们所交易的物资大多流向了美利坚及其盟友如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地。

曹昆对坤砂的掌控极为严密,绝不会让它重蹈覆辙,走上那个平行世界中那种不明智的道路——妄图 建国。

那个时空里,坤砂之所以迅速崩溃,正是因为它毫无低调行事的概念,甚至试图建立自己的国家。

……

4月8日,面甸实现了全面和平,然而唯有坤砂依旧与官方 对抗。

令人意外的是,坤砂竟宣布成立了名为“掸邦共和国”的组织,这让面甸的官方 措手不及。

坤砂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国际底线,任何国家都无法对此坐视不理。

……

而且,坤砂还被美利坚 ,表面上承诺给予支持,实则是想利用它与面甸 互相消耗,双方因此爆发的冲突造成了上千人的伤亡。

坤砂的末日源自自身。

1993年12月,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的实力可与面甸官府抗衡,甚至自行封自己为掸邦共和国“总统”。

这一举动令面甸将矛头直指他。

即便如明太祖朱元璋都懂得“缓称王”的道理,以避免过早与元军交战,坤砂却已将其忘得一干二净,完全抛弃了《三国演义》中的教训。

此时,坤砂的命运走向衰败。

1992年,丹瑞大将执掌面甸政权,其政策极具灵活性,致力于推动民族团结。

当时,16支武装力量中有15支选择放下武器进行谈判并实现停火,唯独坤砂拒绝妥协。

坤砂处境愈发孤立无援,国际社会达成一致意见,曾与其有过短暂交往的美利坚转而悬赏200万美元追捕他,邻国泰帼则明确表示若发现坤砂,绝不会宽恕。

面甸官府对他深恶痛绝,不仅派重兵攻打他的故乡,还公开称其为“人类公敌”。

……

不少掸族本土人士开始对坤砂心生不满。

外部压力加剧时,内部势力也开始背叛他。

1995年,掸族长老秘密组织了一次“净化掸邦”行动,召集了坤砂集团下属的6000名士兵。

坤砂所创立的“掸邦共和国”总理也离开了。

内外交困之中,坤砂意识到末日将至。

1996年1月,他通过与官方的多次秘密接触后,最终选择全面投降。

十余天后的1月18日,坤砂怀着复杂的心情参加了自己的缴械仪式。

他以自身安危为交换条件,正式退出江湖。

此后,坤砂定居仰光, 履行了承诺——并未将其引渡至 。

十一年后,10月30日,这位大毒枭在仰光的家中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晚年的坤砂生活并不如意,实际上已被软禁,无法自由出行。

有传闻称,坤砂曾在1999年试图携子重返“金三角”,重建昔日霸业,但这或许只是英雄迟暮时的一场幻梦。

……

曹昆绝不会让坤砂重走旧路!他行事极为谨慎低调,会面坤砂时还精心化装,以至于连对方本人也未认出他,更别说那些追随者了。

只知来者乃是一神秘人物,地位远高于坤砂。

此人为他们带来大量援军,并供应美式装备。

曹昆以坤砂为桥梁,悄然掌控了金三角地区,并摸索出一套可复制的成功模式。

未来,他还将在南美哥伦比亚、非洲以及中东等地,扶持当地华人领袖,助其发展壮大。

表面上,他依旧是那位光芒四射的巨星与娱乐界的巨擘,却鲜有人知,他的麾下已聚集起数万武装力量。

在此背景下,曾欲对曹昆下手的周闰发和吕良伟如今也步入人生尽头,曹昆终于决定动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