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警察:芜湖,这个大案我看过 > 第504章 重审案件

警察:芜湖,这个大案我看过 第504章 重审案件

作者:景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5:07:30 来源:小说旗

“那就是这名强奸杀人犯是一名弱精症患者!”

法医说道:“这样,我们也是无法在受害人的体内检测到强奸杀人犯的dNA!”

“哦哦。”

记者在对法医采访完毕以后,她对着镜头说道:“可以看出,张平张明辉案似乎有隐情。”

这个记者采访法医的节目在播出以后,公众对于余州市警方的意见越来越大了。

有大量的申诉书被送到了余州市最高院,希望余州市最高院可以重新审理张平张明辉的案件。

可他们的申诉书都石沉大海,并没有任何的回应。

有人向余州市最高院发出了再审张平张明辉的案件的申请,受到了余州市最高院的驳回。

余州市最高院回应,案件已经查得很清楚了,不存在漏洞。

女神探陈海珊也站出来公开表示,张平张明辉的案件早已经被她突审结案了。发现受害人尸体的地方距离张平张明辉修车的地方不足十米,这分明就是张平张明辉叔侄在强奸杀人以后,将人给丢弃到了水沟里面,随后他们驾车离开了西大路。

张平张明辉就是强奸杀人犯,不存在其他强奸杀人犯的可能。

只不过,在女神探站出来澄清没有多久,又有水文站的工作人员登报表示,“在案发的那天晚上,西大路地区的降雨量是比较大的。汇聚在水沟的水流深度预计达到了一米五,流速也达到了三米每秒!”

“也就是说,受害人的尸体是从西大路水沟的上游冲下来的。”

“受害人的尸体只是刚好冲到了张平张明辉修车的地方,这并不能代表发现受害人尸体的地方就是犯罪嫌疑人的第一抛尸地点!”

第二天,不少的人在看到了水文站工作人员登报说的话以后,他们都觉得对方说的是有道理的。

如果真的受害人的尸体是从西大路水沟的上游冲下来的,那么再说张平张明辉强奸杀人后抛尸在水沟里面,就说不过去了。

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余州省最高院重新审理张平张明辉的案件,还张平张明辉叔侄一个清白。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余州省最高院不得不决定重新庭审,也责令余州市警方对张平张明辉强奸杀人案进行更为缜密的侦查。

只不过这个时候,人民已经不再相信余州市的警方了。

于是,公安部为了平息舆情,采用了异地查案,异地用警的方法,来对张平张明辉案件进行侦查。

查案的警方也从余州市警方变成了武都市的警方。

张平张明辉的家人连忙将这个好消息告知给了张平跟张明辉。

“什么!”

当张明辉在得知了案件被移交给了李博阳为主导的刑警大队进行查案以后,他顿时就大喜了起来。

“太好了!”

“太好了!”

张明辉喜极而泣啊,他看到了自己洗脱清白的希望了。

要是案件还是由余州警方进行侦破的话,那他看不到希望。可是李博阳他们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他相信李博阳,并不相信女神探陈海珊。

“你帮我告诉李警官,我相信他!”

当李博阳在听到了张明辉对自己的信任以后,他的心里也有感动,他想着自己要尽全力帮助张平张明辉叔侄,让他们两个能够洗清冤情。

并且他还要抓住真凶,他绝对不会让真凶逍遥法外的!

李博阳的双眼之中闪烁起了寒芒!

李博阳他们在接手了张平张明辉的案子以后,他们开始顺着西大路水沟,向它的上游走去。

其实在李博阳刚刚来到余州市不久,李博阳就已经沿着西大路的这条水沟往前上游寻找过了,他是在上游找到了蛛丝马迹。

故而,他才更确定强奸杀人犯另有他人,而不是张平张明辉叔侄。

“李警官!”

在李博阳来到了这里以后,有警员朝着李博阳喊道。

这名警员是李博阳特意从武都市调来的,他的目的就是守住第一案发现场,免得第一案发现场被破坏了。

李博阳的目光望向了刘涵。

手里拿着卷尺,双眼如电的刘涵在仔细地观察着第一案发现场可疑的脚印。

第一案发现场是在水沟旁的玉米地里。

在这里残留着搏斗的痕迹,还有不少杂乱的足迹。

在经过了刘涵细致地观察以后,终于是被刘涵提取到了一枚可疑的脚印。

“犯罪嫌疑人的身高为一米八,体重在一百六十斤,年龄在三十岁左右。”

“他是罗圈腿。”

刘涵在李博阳的教导之下,他可以说是今时不比往日了。

他在足迹学上的造诣大大提高了,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的足迹学专家了。

李博阳的看法跟刘涵是差不多的。

如今犯罪嫌疑人的范围是缩小了,可要找到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案发的时间是在晚上十二点,这是时间点西大路路段的人本来就少,第一案发现场又相对比较偏僻。

再加上这里并没有摄像头,这让李博阳他们想要找到犯罪嫌疑人无疑变得更困难起来。

虽然说,案件调查到这里充满了阻力,可李博阳知道想要帮助张平张明辉洗脱冤情,就必须要将真正的强奸杀人犯给找到。

李博阳抿了抿嘴,他知道接下来的排查工作将会非常重,但是他为了可以还张平张明辉一个清白,他必须要不能错过一点纰漏。

李博阳这段时间已经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脚印,追查到了距离第一案发现场五公里外的一条水泥路。

由于对方进入了市区,李博阳在这里失去了对方的脚印。

要是作案的时间是在以后的话,想要找到他是很方便的,查看沿路天眼的监控录像就知道了。

可现在还处于九十年代,就算在市区里监控摄像头也是极少的,更不要说是郊外地段了。

李博阳并没有看到有摄像头,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就只能去做大量排查工作。

让大量的民警去打听,在案发的那晚,是否有人曾听到玉米地里有声响,又是否看到什么可疑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