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中国凶案笔记 > 第13章 新疆10分钟血案迷局3

中国凶案笔记 第13章 新疆10分钟血案迷局3

作者:喜欢八棱瓜的储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5:12:00 来源:小说旗

第三章

暴雨来得毫无征兆,豆大的雨点砸在棉纺厂的铁皮屋顶上,发出密集的鼓点声。李队长站在派出所门口,看着浑浊的雨水顺着屋檐流成水帘,突然想起案发当天现场那滩未干的拖把水痕——同样的潮湿,同样的令人窒息。

\"报告!抓到俩偷烟酒的小子!\"小王的声音从雨幕中传来,他押着两个浑身湿透的少年,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过积水。走在前面的少年瘦得像猴,十四五岁模样,指甲缝里还沾着烟丝,后面那个则抱着头,身形壮硕得不像孩子。

审讯室里的灯光昏黄,空调发出老旧的嗡鸣。瘦少年蜷缩在椅子上,膝盖不住发抖,名牌上写着\"耗子,15岁\"。李队推过去半块面包,黄油香气在潮湿的空气中散开:\"说说,在哪偷的?\"

耗子抬头,眼神游移:\"就...后街的商店。\"面包屑掉在囚服上,他慌忙用手拂掉,\"但不是我干的,是鹏哥...他说那家人中午没人。\"

\"鹏哥是谁?\"李队的笔悬在记录簿上方。

\"王鹏啊,\"耗子咽了口唾沫,\"才十二岁,可壮实了,能扛两袋面粉!我们都跟着他混...\"突然,他像是意识到什么,闭上嘴,低头盯着鞋面。

李队和小王交换眼神。十二岁,一米八的个头,这组合太过反常。\"他今天去哪了?\"小王猛地一拍桌子,耗子惊得一抖,面包掉在地上。

\"我不知道!\"耗子声音发颤,\"就记得中午他说要去棉田那边...后来下暴雨,我们在桥洞躲雨,他就不见了...\"

凌晨两点,暴雨稍歇。李队带着辅警冲进棉田旁的砖窑厂时,王鹏正躺在破沙发上睡觉,身下垫着件黑色夹克。听见动静,他猛地坐起,动作迅捷如豹。用电筒照去,所有人都倒吸冷气——这哪是十二岁少年?宽肩窄腰,小臂肌肉隆起,t恤下隐约可见腹肌轮廓,站在身高尺前,头顶几乎触到2米标线。

\"警察!别动!\"辅警按住他肩膀,却被他轻易挣脱。王鹏退到墙角,眼神里既有恐惧又有警惕,像头被围困的小兽。李队注意到他手腕内侧的旧伤疤,呈月牙形,像是被什么利器割伤。

\"知道为什么找你吗?\"李队递去一瓶水,王鹏盯着瓶盖,喉结滚动。沉默持续了十分钟,窗外突然滚过一声惊雷,少年终于开口:\"我...去了那家。\"

审讯室的时钟指向三点十七分。王鹏的声音低沉,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沙哑:\"我就是想偷点钱,听说那家人中午都上班...\"他盯着地板上的反光,\"推窗进去时,她还睡着,床边有个挎包...\"

\"然后呢?\"李队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她突然醒了,\"王鹏的手指攥紧矿泉水瓶,瓶身发出咔咔声,\"喊我'学生',说要告到学校去...我看见茶几上的板凳,就...\"他突然哽咽,\"我没想杀她,只想砸晕她!\"

\"板凳怎么放的?\"李队突然打断。

王鹏抬起头,眼神迷茫:\"四脚朝上,在茶几上,我抓起来时还奇怪,怎么有人这么摆凳子...\"这句话像电流般击中李队,他想起陈建军的证词:\"我擦完茶几,是把板凳倒扣着放的。\"

物证室里,白炽灯将板凳照得惨白。小王戴上手套,模拟王鹏的动作:双手抓住凳面,四脚朝下,猛地挥向橡胶模型。\"砰\"的一声,模型裂口与死者伤口分毫不差,木屑飞溅中,李队仿佛看见案发瞬间——王某梅从睡梦中惊醒,看见茶几上直立的板凳,正要开口,却被少年抡起的板凳狠狠砸中头部。

\"测过他的力量吗?\"李队问法医。

\"掰手腕的话,三个成年警察都未必赢他。\"法医递来报告,\"这孩子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肌肉纤维密度是同龄人的两倍以上。\"

李队翻开王鹏的户籍资料:出生日期2002年5月,确系十二岁,籍贯河南,三年前随父母来疆,父亲在棉纺厂当搬运工,母亲早逝。档案照片上的男孩瘦小黝黑,与眼前的少年判若两人。

\"我爸说,多吃饭才能长高。\"王鹏在拘留室里吃着泡面,声音平静,\"我每天能吃三碗拉条子,帮家里搬货,他们都叫我'小大人'。\"他抬头,眼神清澈得可怕,\"真的,我没想杀她,她说要报警,我就慌了...\"

技术员送来新报告:\"李队,王鹏裤子上的潜血反应,和死者血型吻合。板凳缝隙里的皮肤组织,也是他的。\"

窗外,暴雨再次倾盆而下。李队站在物证室窗前,看着那把曾被误认为凶器的斧子,突然想起陈建军拖过的地面——那个看似无辜的丈夫,此刻正在拘留室里,是否知道自己无意中帮凶手销毁了关键证据?

凌晨四点,李队再次提审王鹏。少年靠墙坐着,双腿蜷起,显得格外庞大。\"你翻窗时,有没有碰到窗台?\"

王鹏愣了愣:\"好像...碰到了,怎么了?\"

李队没回答,转而问:\"你知道那家人的男人是保安吗?\"

\"不知道,\"王鹏摇头,\"我就是看院门没锁,窗户也没关...\"

这句话如冷水浇头。李队突然想起陈建军的供词:\"我出门时没锁门,想通通风。\"难道不是巧合?一个故意留门等待捉奸,一个碰巧看见院门未锁而潜入,两个看似无关的行为,竟在十分钟内交织成致命的悲剧。

雨势渐小,东方泛起鱼肚白。王鹏被带走时,晨光穿过铁窗,在他脸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李队望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自己十二岁的儿子,此刻正蜷缩在被窝里熟睡,枕边放着变形金刚——而眼前这个少年,已经在用成人的身体,背负孩童的灵魂所无法承受的罪孽。

法医打来电话:\"李队,死者胃内容物检测出来了,除了午饭,还有少量安眠药成分。\"

这句话让李队猛地站起:\"你是说,她被砸死前已经被下药?\"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从残留量看,不足以致命,但会让她反应迟钝。\"

李队挂掉电话,望向窗外渐渐清晰的棉田。如果王某梅当时处于半昏迷状态,那么她的\"喊叫\"可能只是低语,而王鹏所谓的\"害怕报警\",或许只是自己臆想的借口——又或者,有人提前给她下了药,想让局面更\"可控\"?

他摸出陈建军的通话记录,案发前一天,有个号码频繁拨打过来,归属地显示伊犁。李队输入号码查询,屏幕跳出两个字:喜子。

拘留室里,陈建军盯着天花板,听着走廊里的脚步声。他想起妻子前天接电话时的神情,温柔得让他陌生:\"喜子哥,这次带样品来吗?\"那时他就知道,一切都回到了原点——那个他拼命想逃离的伊犁,那个让他戴了三年绿帽子的喜子,终究还是追来了。

突然,他想起案发当天在象棋摊遇见的那个少年,穿着黑色夹克,身材高大。当时他还想,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么早熟。却没想到,那个少年会成为妻子的终结者,而自己亲手打开的院门,不仅放进了凶手,更放进了命运的嘲弄。

雨停了,第一缕阳光照亮审讯室的墙壁。王鹏坐在椅子上,影子被拉得老长,像株过早成熟的作物,在本该开花的季节,结出了苦涩的果。李队翻开笔记本,写下:\"十二岁的身体,成年人的力量,孩子的心智——这究竟是天生的巨力,还是被生活催熟的悲剧?\"

当晨雾散去,棉纺厂的烟囱再次冒出青烟。李队知道,这起案件的真相,如同被暴雨冲刷的棉田,正在逐渐露出原本的轮廓——而那个隐藏在\"少年\"背后的推手,或许才是真正需要挖掘的深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