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中国凶案笔记 > 第15章 新疆10分钟血案迷局5

中国凶案笔记 第15章 新疆10分钟血案迷局5

作者:喜欢八棱瓜的储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5:12:00 来源:小说旗

第五章

公审日的阳光格外刺眼,法槌声在空荡荡的法庭里激起回音时,王鹏的影子正蜷缩在被告席角落,像片被晒焦的枯叶。他穿着不合身的囚服,袖口露出半截小臂,肌肉线条依然明显,却在镣铐的碰撞中透着股说不出的脆弱。

李队长坐在旁听席后排,望着少年低垂的头颅,突然想起初次见到他时的场景——暴雨中的砖窑厂,少年蜷缩在破沙发上,手腕内侧的月牙形伤疤还渗着血。那时他以为这是双沾满鲜血的手,此刻却发现,那不过是双试图抓住生活稻草的孩子的手。

\"被告人王鹏,现年十二岁,被控故意杀人罪...\"审判长的声音响起,陈建军在旁听席前排猛地抬头,他的头发短短几日已白了大半,囚服洗得发白,像团被揉皱的纸。李队长注意到他死死攥着座椅边缘,指节泛白,仿佛这样就能抓住最后一丝希望。

法庭中央的物证台上,斧子和木棍被擦得发亮,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李队长的目光越过它们,落在旁边那个毫不起眼的小板凳上——四脚依然带着干涸的血痂,底部的长发已被取下,只留下几道淡淡的凹痕,像某种动物的爪印。

\"请法警展示作案工具。\"审判长话音未落,陈建军突然站起:\"那斧子不是凶器!\"他的声音里带着绝望的颤抖,\"我拖过地,斧子上的水痕是我擦的...\"话音未落,法警已将他按回座位,可他的目光始终盯着板凳,仿佛那是块烧红的烙铁。

李队长闭上眼睛,任由记忆将他拉回案发当日。那时他站在现场,盯着墙上的血迹,怎么也想不到凶器会是那个被反复忽略的板凳。直到二次勘察时,法医在板凳底部发现血迹,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最危险的凶器,从来不是那些带着指纹的斧子木棍,而是这个被随手摆放的日常用品。

\"被告人供述,案发时被害人称要报警,被告人因恐惧使用板凳击打被害人头部...\"检察官的声音响起,王鹏突然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慌乱:\"我没想杀她!她说要告到学校,我...我只是想让她别喊...\"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淹没在法庭的寂静中。

李队长望着少年颤抖的肩膀,想起他在拘留室里说的话:\"我妈走的时候,我连棺材钱都没有。爸说,力气大就能挣钱,我就拼命吃饭,拼命干活...\"此刻,少年的壮硕身材不再是令人生畏的凶器,而是被生活碾压的证据。

法庭外,棉纺厂的烟囱正冒出青烟,像极了案发那天陈建军拖过的湿漉漉的地面。李队长摸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凶器错位的背后,是两个破碎家庭的错位人生。\"他想起陈建军故意留门的愚蠢与懦弱,想起王鹏翻窗时划破的手腕,想起王某梅颈间那串未被带走的珍珠项链——那串项链最终在喜子的货车里被找到,却早已失去了光泽。

\"现在宣判...\"审判长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王鹏猛地抬头,阳光穿过法庭的玻璃窗,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像极了监狱的铁栏杆。李队长听见自己的心跳,在寂静的法庭里格外清晰。

\"鉴于被告人未满十四周岁,依据《刑法》相关规定,不予刑事处罚,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话音未落,陈建军突然崩溃大哭,身体瘫软在座椅上。王鹏则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仿佛没听懂这句话的含义。直到法警上前解开他的镣铐,他才突然颤抖着捂住脸,发出压抑的呜咽。

李队长站起身,经过物证台时,特意停在板凳前。他轻轻抚摸着凳面的凹痕,想起陈建军说过的话:\"我擦完茶几,把板凳倒扣着放的。\"可最终,这个本该用来坐的板凳,却成了夺命凶器,而那个本该守护家庭的丈夫,却成了帮凶。

走出法庭,热浪扑面而来。李队长看见王鹏的父亲蹲在台阶上,头埋在膝盖间,像尊沉默的石像。少年站在他身旁,身影显得格外单薄,与记忆中那个扛着面粉袋健步如飞的\"小大人\"判若两人。

\"李队,\"小王不知何时走到他身后,\"你说,要是陈建军锁了门,是不是这一切就不会发生?\"

李队长望着远处的棉田,那里的棉桃正在阳光下慢慢裂开,露出雪白的絮。他想起案发当天的拖把,那把沾着王鹏皮肤碎屑的拖把,不仅拖净了地面的血迹,也拖走了两个家庭的希望。

\"有些门,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他喃喃道,\"无论是故意留的,还是无意开的。\"

夕阳西下时,李队长再次来到案发现场。堂屋的地板依然光洁,仿佛从未被鲜血浸染。他蹲在茶几旁,模拟王鹏当年的动作,双手握住板凳,四脚朝上,猛地挥下——空气里似乎还回荡着那声闷响,带着少年的恐惧,带着女人的惊喘,带着命运的嘲讽。

离开时,他路过柴房,看见那把斧子依然挂在墙上,木柄上的红漆又剥落了些,露出底下的木纹,像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而墙角的拖把桶里,残留的肥皂水已经干涸,结成白色的硬块,像极了法庭上那把作为证物的板凳,看似普通,却承载着无法言说的沉重。

棉纺厂的下班铃声响起,工人们三三两两走过,笑声打破了小院的寂静。李队长摸出烟盒,却发现里面早已空空如也。他想起陈建军在拘留室里说的最后一句话:\"其实我早就知道,喜子不会来,她也不会跟他走。我们都被困在这破院里,像两只被关在玻璃瓶里的苍蝇,飞不出去,也活不好。\"

夜色渐浓时,李队长站在厂区门口,看着王鹏父子的背影消失在棉田尽头。少年的肩膀依然宽阔,却不再像从前那样挺直。他知道,有些东西,一旦破碎,就再也无法复原,就像那个被翻转的板凳,就像那把再也洗不干净的拖把,就像这个再也回不去的夏天。

法庭的灯光亮起时,李队长转身离开,身后的小院在暮色中渐渐模糊。他知道,这起案件终将被归档,被遗忘,但那些破碎的灵魂,却会永远困在那个五月的中午,困在那个被拖把拖过的、湿漉漉的地面上,困在那个错位的凶器里,永远无法解脱。

而他所能做的,唯有在报告的最后一页,写下这样的结语:\"法律可以制裁罪行,却无法填补命运的裂痕。当我们在追寻真相的路上,别忘了,每个案件的背后,都是一个个被生活碾压的灵魂,和一个个无法重来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