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中国凶案笔记 > 第31章 宣恩县荒山焚尸案1

中国凶案笔记 第31章 宣恩县荒山焚尸案1

作者:喜欢八棱瓜的储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5:12:00 来源:小说旗

第一章

2016年2月7日,除夕。

宣恩县高罗镇的晨雾还未散尽,张大爷就裹着棉袄出了门。竹篮里装着纸钱、香烛和供品,竹篾边缘磨得发亮,那是他几十年来祭祖的老伙计。山路覆着薄霜,鞋底踩上去沙沙作响,远处偶尔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却衬得荒山愈发寂静。

张大爷喘着粗气爬到半山腰,松枝在风中簌簌作响。他习惯走这条捷径下山——说是路,不过是条被灌木遮掩的土坡,往年祭祖后他都会抄近道回家,省些脚力。今年的枯草格外茂密,黄褐色的茎秆间夹杂着未化的残雪,他弓着背拨开带刺的藤蔓,突然被什么东西绊得一个趔趄。

竹篮摔在地上,供品滚进草丛。张大爷骂骂咧咧地扶着树桩站稳,低头一看,瞳孔猛地收缩——枯叶堆里,半枚焦黑的头骨正对着他,眼窝处黑洞洞的,像是要把人吸进去。

他后退两步,草鞋踩在一块圆柱形物体上,那东西咔嚓碎裂,露出半截泛着金属光泽的环。张大爷胃里一阵翻涌,这才注意到周围的异常:直径丈许的范围内,草木皆成灰烬,灰烬边缘有暗褐色的油状痕迹,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光。

“死人了!”他的喊声惊飞了树上的乌鸦,颤抖着摸出裤兜里的老年机,按键时差点把手机甩出去。

半小时后,警笛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县刑警队队长陈江踩着勘察靴跨过警戒线,鞋底碾过一片脆响的灰烬。法医老王蹲在焦尸旁,镊子夹着一块碎骨,眉头拧成疙瘩:“烧死的,但死前可能已经失去意识。”他指了指头骨附近的脊柱骨,“焚烧时体位未变,没有挣扎痕迹。”

陈江蹲下身,戴着手套的手指拨弄灰烬中的异物:“这是什么?鞋子?”那是只变形的皮鞋,鞋面蜷曲如枯槁的树叶,鞋底的纹路却依稀可辨。

“还有这个。”老王用物证袋装好金属环,“不锈钢材质,表面有磨损,应该是节育环,放置时间不超过半年。”

陈江挑眉:“育龄女性,30到40岁,死亡时间……”

“根据骨骼钙化程度和周围植物生长情况,”老王推了推眼镜,“初步判断在两到三个月前,也就是2015年12月左右。”

一名警员举着记录本走来:“附近村落排查过了,没有女性失踪报告。不过……”他翻到某一页,“村民李建国说,去年12月初他来上坟,看见山上冒黑烟,味道刺鼻,当时以为是哪家烧祭品,没在意。”

陈江站起身,环顾四周。荒山名为鹰嘴崖,因形似鹰嘴得名,平时少有人来,只有清明和除夕偶尔有祭祖的村民。他望着远处的灌木丛,突然问道:“第一现场真的是这里?”

老王明白他的疑虑:若真是自杀焚身,死者生前必有挣扎,可现场灰烬平整,连周边灌木都未被引燃,更像是凶手杀人后移尸焚化。但尸体焚烧程度如此彻底,凶手究竟用了多少助燃剂?

“把灰烬送去化验,看看有没有汽油成分。”陈江扯下手套,“通知技术科,采集所有可疑物证,包括那枚节育环。另外,扩大排查范围,查全县近半年内放置节育环的女性记录。”

暮色四合时,张大爷坐在堂屋八仙桌前,捧着搪瓷缸的手仍在发抖。儿媳妇在灶台前煮饺子,孙子趴在窗台上看烟花,可他眼前始终晃动着那枚焦黑的头骨。

“爹,吃饺子。”儿子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推过来,“警察说没事了,您别后怕。”

张大爷刚咬了口饺子,就听见院外传来脚步声。抬头一看,竟是下午那位陈队长,身后跟着个年轻警员,手里抱着个文件夹。

“张大爷,打扰您吃年夜饭了。”陈江递来一支烟,被摆手拒绝后,自己叼在嘴上点燃,“想再跟您确认下发现尸体的细节。您说当时被藤蔓绊倒,具体是在哪片区域?”

张大爷放下筷子,用筷子尖在桌上比划:“就那边,鹰嘴崖半山腰,有棵歪脖子松树,旁边有丛带刺的野蔷薇。对了,”他突然想起什么,“我摔倒是因为踩到个东西,像是塑料瓶,踩碎了,里面还有股怪味,像是汽油。”

陈江和警员对视一眼,后者迅速在本子上记录。

“那金属环……”张大爷咽了口唾沫,“是女人用的那种……”

“节育环。”陈江点点头,“我们正在查。大爷,您在村里有没有听说过谁家女人最近不见了?不管是打工还是走亲戚,只要超过三个月没露面的,都算。”

张大爷眯着眼回忆:“隔壁村老李家闺女去深圳打工了,不过才走一个月;前街王寡妇倒是半年没见人影,可她五十多了,早绝经了……”他突然一拍大腿,“对了!去年秋天,有个外地女人在镇上租过房子,说是来打工的,后来听说跟个男人跑了,也不知道算不算?”

“外地女人?”陈江立刻来了精神,“多大年纪?长什么样?”

“三十七八岁吧,瘦高个,长头发,脸上有颗痣。”张大爷努力回想,“说是姓周,开了个小美容店,后来关门了,也没人知道她去哪了。”

警员记录下信息,陈江道谢后起身告辞。走到院门口时,张大爷突然叫住他:“陈队长,那女人……是不是死得很惨?”

陈江顿了顿,转身时语气沉重:“我们会查清楚的。您晚上关好门,有情况随时联系我们。”

除夕夜的月亮爬上山顶时,县公安局dNA实验室里,技术员小周盯着电脑屏幕,眉头越皱越紧。她拨通陈江的电话:“队长,尸骨的dNA比对结果出来了,库里没有匹配记录。不过……”她犹豫了一下,“灰烬里提取的汽油成分分析出来了,是93号汽油,常见类型,但结合现场油浸痕迹的范围,凶手至少用了5升以上。”

陈江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零星的烟花,脑海中浮现出张大爷描述的那片灰烬。5升汽油足以将一具尸体烧成白骨,凶手显然有备而来,可为什么会留下节育环和鞋子?是疏忽,还是故意误导?

手机突然震动,是妻子发来的微信:“年夜饭给你留着,少抽烟,早点回来。”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烟盒,想起临出门前女儿抱着他大腿哭着说“爸爸别走”,心中一阵愧疚。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老王抱着文件夹走进来:“又有新发现。那枚节育环的型号比较特殊,是近几年才推广的防过敏材质,全县只有县医院和乡镇几个大诊所才有。”

“明天去查记录。”陈江掐灭烟头,“另外,联系周边县市警方,协查2015年12月前后失踪的育龄女性,重点查有婚外情、赌博等社会关系复杂的对象。”

老王离开后,办公室陷入寂静。陈江翻开笔记本,在“无名女尸”一栏写下:性别女,年龄30-40岁,死亡时间2015年12月,死因机械性损伤或中毒(待查),死亡地点可能非第一现场,凶手熟悉本地地形,具备反侦察意识,动机可能涉及情感纠纷或经济矛盾。

窗外,新年的钟声敲响,陈江揉了揉发酸的眉心,拿起外套走向停车场。他知道,这个案子就像一团乱麻,而那枚节育环,或许就是解开乱麻的第一个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