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河焰 > 第126章 无妄

山河焰 第126章 无妄

作者:正版木十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8:16:10 来源:小说旗

蝉鸣声里,御书房垂落的竹帘被晒得卷了边。

乙弗巍盯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汗珠顺着鬓角滑落,在明黄龙纹衣襟上洇出深色斑点。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与窗外聒噪的蝉鸣纠缠不清,恍惚间竟分不清哪边更令人窒息。

“陛下。”

崔蘅苍老的声音像是从水底浮上来,“兰陵萧氏的急递,已是今日第七封了。”

老国相的白发在闷热中黏在额角,紫袍下摆洇着深色汗渍。

他枯槁的手指正按在鎏金匣上,匣内雪片似的素帛刺得人眼眶生疼——那是萧氏族长用朱砂写就的血书,字字泣血诘问萧凝死因。

郭桓伫立在蟠龙柱旁冷笑,年轻的廷尉今日特意穿了玄色暗纹官服,袖中藏着的青玉笏板泛着冷光,像柄随时要出鞘的剑。

“国相大人倒是勤勉”。他终于开口,金错刀随着转身叮当作响,“只是不知这勤勉,是向着陛下,还是向着凌州崔氏?”

“放肆!”

崔蘅的拐杖重重敲在青砖上,震得案头冰鉴里浮冰轻颤,老相国脖颈青筋暴起,浑浊的眼中似要喷出火来,“御前失仪该当何罪?”

“该当何罪?”

郭桓突然大笑,他大步走到御案前,腰间金错刀撞在案角发出脆响,“该当罪的,是为一己之私逼反卫王之人!”

崔蘅的喉头动了动,他看见皇帝攥着龙椅扶手的指节泛白,那是幼年听政时落下的习惯——每当宣帝要杀人的前兆,少年郡王总会这样死死扣住座椅。

冰鉴融化的水珠正滴在青砖上,像更漏催命。

“陛下明鉴”,老国相撩袍跪地时,膝盖撞出沉闷的响,“老臣愿亲往兰陵……”

“去做什么?”郭桓大笑,“跪求萧氏暂缓问责?还是请陛下再挑个宗室女去和亲?”

“郭明毅!”崔蘅的喝止带着破音。

“够了!”

皇帝抓起奏折砸向冰鉴,碎冰混着墨汁溅了满案,他剧烈喘息着,明黄衣袖扫落几支朱笔,“朕要的是对策!是能挡住乙弗循铁骑的对策!不是看你们在这里翻陈年旧账!”

蝉鸣忽地尖锐如刀。

崔蘅佝偻着背去捡滚落的笔,白发垂落时露出后颈狰狞的旧疤——那是二十年前护送天子南迁时中的流矢。他的手指在触到朱笔的刹那剧烈颤抖,仿佛握着的不是笔,而是当年城破时从瓦砾中扒出的染血襁褓。

“老臣,老臣以为……”他直起身时喉头滚动,目光掠过御案上那方淮河水师兵符,“剑南王留下的水师……”

“剑南道如今已是卫王的别驾!”郭桓走近御案旁的舆图,用笏板在淮河上游重重一点,“八万藤甲军顺流而下,淮河水师连半日都撑不住!”

崔蘅的目光又黯淡了下去。

乙弗巍盯着杯盏中的倒影,恍惚看见无数次御书房奏对时,萧凝跪在阶下的样子,她总是能把满堂男儿问得瞠目结舌,若遇难事力有不逮,却也仍能挺直脊背说:“臣愿往。”

“陛下!”郭桓撩袍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臣举荐广陵刺史崔序!”

乙弗巍看见崔蘅踉跄半步,老相国扶住案角的手背上,老年斑在日光下泛着青灰。

“崔序……”皇帝摩挲着镇纸上的龙纹,指尖触到某处凹凸——那是十年前崔序离京时,在勤政殿阶前磕头留下的裂痕。他记得那日细雨绵绵,博陵崔氏的族老们在宫门外跪成一片,而他的老师立在檐下,背影笔直如松。

“不可!”崔蘅的嘶喊混着玉珠撞击声,“崔序当年在御史台……”

“当年他不过在相府门前下马,向老师问了个安!”郭桓靴底碾碎一颗玉珠,“御史台问对迟到半柱香,就被参了个‘懈怠渎职’!”

他从袖中掏出卷宗摔在御案,泛黄的纸页散落如秋叶,“广陵十年七遭北燕劫掠,哪次不是崔刺史率百姓死守城门?”

乙弗巍捡起页纸。

正则元年秋,崔序率衙役百姓三百人守城三日,箭尽粮绝时拆了刺史府梁木当滚石。朱批的“知道了”三字还是他亲笔所书,如今看来竟比刀剑更伤人。

蝉鸣声猛然拔高,尖锐得似要刺破耳膜。

崔蘅望着满地玉珠,忽想起崔序离京那日也是这般酷暑。博陵崔氏的马车在朱雀大街被孩童掷泥,车帘掀开时,他看见那个总爱穿月白襕衫的年轻人脊背挺得笔直。

“准奏。”

乙弗巍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皇帝的手指在崔序名讳上反复摩挲,朱砂御笔迟迟落不下去,“加封……定北大都督。”

“老臣……领旨。”

崔蘅叩首时,官帽上残余的锦绦垂落在地。他数十年不曾这样认真端详御书房的青砖,那些蜿蜒的纹路竟像极了淮河水系图,若是阇襄夫人当真放水淹营……

“陛下”,崔蘅仍未起身,“老臣恳请陛下,追封萧凝,给兰陵萧氏一个交代。”

暴雨拍打着琉璃瓦,水幕中隐约传来丧钟声。

乙弗巍望着老师匍匐的背影,恍然惊觉那袭紫袍早已褪成灰白。

“老师……”乙弗巍在叹息里背过身去,“罢了,追封萧凝为城阳君,着兰陵萧氏嫡长子孙世袭罔替。”

雨声渐歇时,三人影子在积水里扭曲成怪异的形状。

郭桓踏着碎玉离去前,徐徐回望御案后的帝王:“陛下可还记得,当年臣殿试时的策论题目?”

乙弗巍怔怔望着他披风上的雨渍,恍惚看见多年前琼林宴上那个锋芒毕露的状元郎。

那时的郭桓指着《山河社稷图》说:“臣愿为陛下铸剑,斩尽天下不臣。”

蝉鸣又起,郭桓已经大步走向殿外,正午的日头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绯色官袍在暑气里翻卷如血旗。

殿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八百里加急的驿卒滚鞍下马,背旗上“景”字被汗水浸得模糊不清。

乙弗巍手中的朱笔终于落下,在崔序名字上溅开一点猩红,像极了剑南道经霜的枫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