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爱恨无情 > 第39章 围城打援

爱恨无情 第39章 围城打援

作者:金沙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8:18:23 来源:小说旗

江油关,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沧桑的雄关,静静地屹立在岁月的长河中,见证着无数的金戈铁马与兴衰荣辱。它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势使其宛如一座天然的堡垒。群山如巨龙蜿蜒环抱,涪水似玉带奔腾中流。关口处,险峰犹如利剑直插云天,气势磅礴;关下,江流湍急汹涌,浊浪排空,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回溯到蜀汉时期,丞相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战略眼光,看中了江油关的重要战略地位,在此屯驻重兵。他凭借涪江天险,构筑起坚固的防线,使得魏军面对这道天堑,不敢有丝毫的轻举妄动,只能望城兴叹,不敢贸然犯川。

诸葛亮的威名,连同江油关的险峻,一同成为了蜀汉政权的一道坚实屏障。然而,随着诸葛亮的离世,蜀汉政权逐渐走向衰落,江油关的防守也渐渐松懈。公元 263 年,魏国发动了灭蜀的重大军事行动,一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大战就此拉开帷幕。钟会统率的一路大军,被蜀汉大将姜维拼死阻于剑门关下,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一时间剑门关下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而邓艾统率的另一路大军,则兵行险招,穿越七百余里渺无人烟的阴平小道。这一路,荆棘丛生,道路崎岖,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当他们行至摩天岭时,被陡峭的山谷无情地阻隔。

但邓艾没有丝毫退缩,他身先士卒,身裹毛毡,义无反顾地从摩天岭上翻滚而下。那一刻,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只听见山谷中传来阵阵惨叫,三万大军摔死过半,场面极其惨烈。但余下的将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江油关前。蜀国守将马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魏军,惊得魂飞魄散,手足无措。他的妻子李氏,虽为一介女流,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和忠肝义胆。她苦苦劝说丈夫与魏军决一死战,以保江油关不失,扞卫蜀汉的尊严。然而,马邈早已被恐惧占据了内心,面对妻子的劝说,他充耳不闻,犹豫不决。

李氏见丈夫如此懦弱,悲愤交加,咬破自己的手指,写下血书一封,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丈夫的失望。随后,她口衔血书,毅然决然地自缢身亡。马邈在妻子死后,更是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最终献关投降。邓艾得以顺江而下,一路势如破竹,克绵州、陷成都,蜀汉政权就此覆灭,成为了历史的尘埃。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北魏正始二年,即梁天监四年,江油县、郡正式始建。北魏宣武帝任命当时担任汉中太守的梁朝降将夏侯道为平南将军、豫州刺史,率兵入蜀。夏侯道率领大军,一路披荆斩棘,占据梁州十四郡地,并于今平武县南坝设置江油县,同时设置江油郡。

然而,时间来到了北魏正始五年,这一年梁朝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势,经过一场激烈的鏖战之后,终于成功地重新夺回了这片土地,并果断地下令撤销了江油郡以及所属的县治。这座古老而沧桑的关隘,就像是一个沉默的见证者,静静地伫立在岁月长河之中,目睹着历史舞台上那一幕幕风云变幻。但因影响极大,周围几十个场镇都以江油为荣,甚至诞生了诗仙李白的青莲等多处地方都纳入江油管辖。虽曾多次易主,每一次的归属变更都伴随着朝代的兴衰交替和历史车轮无情的滚动前行。

时至红潮汹涌而起,英勇无畏的前线红军战士们以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出类拔萃的军事才能,再次踏上了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副总指挥身先士卒,亲临战场第一线指挥部队奋勇作战,最终成功地打开了坚固无比的剑门关。紧接着,总指挥当机立断,率领着红九军和三十军如猛虎下山一般,气势如虹地向着中坝、武都、江油等地急速挺进。其中,二十七师负责对武都实施包围,他们巧妙地布置陷阱,佯装弱小,目的就是要引诱敌人前来支援。川军守城的杨旅凭城坚弹足一边顽抗,一边急电刘湘派兵增援。红军电讯侦查得知,川军邓锡侯部出动十八个团前来支援。总指挥迅速确定围城打援策略,与此同时,九军二十五师、三十军二十八师以及刚刚从梓潼进入江油的四军主力一部,则迅速行动起来,在中坝至武都之间的鲁家梁、南塔坡一带的崇山峻岭之中悄然集结并隐蔽起来。他们犹如一支支蓄势待发的利箭,等待着最佳时机给予来援之敌以致命一击。整个战局紧张刺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人都屏息以待,期待着这场决定胜负的关键战役能够取得辉煌胜利。

川军将领邓锡侯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十八个团,气势汹汹地向着中坝和武都方向挺进。当他们逐渐逼近中坝时,城中的红军早已洞悉敌人的动向,果断选择放弃城池,巧妙地运用诱敌之计。

川军沿着岩嘴头和水口庙这一线展开了猛烈的攻势,朝着武都步步紧逼。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红军仅仅派遣了少量的部队进行抵抗。双方一经交火,红军便佯装战败,故意撤退,引得川军得意洋洋地一路追击。

不知不觉间,川军邓部的主力已经全部踏入了鲁家梁和南塔坡之间那片狭长而险要的地带。就在这时,红军总指挥部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号令!驻守在南塔坡的红军战士们如同猛虎下山一般,迅速发起了凌厉的反击。他们从四面八方冲杀而出,对陷入重围的川军邓部1形成了严密的包围和围剿之势。

一时间,枪炮声、喊杀声响彻云霄,整个战场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和血腥气息。经过一整天惊心动魄的激烈鏖战,原本趾高气扬的川军邓部此刻已被杀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最终,邓锡侯只能率领着不足三个团的残兵败将,仓皇失措地舍弃中坝,向着绵阳方向拼命逃窜。

红军则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地再次攻占了中坝和彰明两地。此役,红军不仅歼灭了敌人整整四个团的兵力,还俘虏了三千余名敌军士兵,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等战略物资。紧接着,红军士气高昂,继续勇往直前,一举占领了江油的全部地区。

雄国兵率领省苏维埃政府迅速进驻江油各个场镇,无暇追寻诗仙李白青少年的足迹和欣赏流传千年的诗歌,马不停蹄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他们深入乡村,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广大贫苦农民,让他们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积极建立县乡苏维埃政府,组织和动员群众参与到革命事业中来,为革命的胜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他们迅速建立了济时(驻雁门)、重华(驻重华)、彰明(驻彰明)三个县苏维埃政权和中坝市苏维埃政权。这些政权的建立,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了当地百姓前行的道路,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红军战士们不辞辛劳,走村串户,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参加红军,为革命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他们还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任务 —— 筹集军粮。

雄国兵和余副主席分工合作,这位出生在陕西省西乡县的汉子余高川,陕南大旱成灾,颗粒无收,加之官府豪绅的盘剥和巨匪王三春的劫掠,致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早年的余高川思想进步,他听说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是穷人的队伍,在四川达县一带活动,便下定投奔他们的决心。于是,他约了本村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翻越巴山去四川一带寻找游击军。但一时未能找到,便暂时在川北的通江县洪口镇一个地主家打工度日,继续打探信息。

红军抵达洪口,余高川当天晚上就找到了红军,主动为红十师带路,打下了川军盘踞的洪口镇。三天后,他就被选调红军第十师政治部,当上了一名政治宣传员,随后加入中国**。红军在通江城召开川陕革命根据地党团员代表大会,他就当选为组织部长。不久又任省保卫局长、二次省苏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他工作积极,提出采取“一打”(打地主、土豪)“二征”(征义务粮)“三借”(向富裕人家借)“四买”(用银元或苏维埃货币购买)的办法,向各乡分派任务,当地的县乡苏维埃主席们,积极响应红军的号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不辞辛劳,带领着群众四处筹集粮食。

一背背、一担担、一升升的粮食,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这些粮食,每一粒都饱含着百姓对红军的信任和支持,每一粒都凝聚着他们对革命胜利的期盼。百姓们自发地参与到筹粮行动中,有的拿出了自家仅有的存粮,有的不辞辛劳地到田间地头收割庄稼,有的则四处奔走,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筹粮的队伍中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筹集的粮食越来越多,积少成多,堆满了几十个房间。经过仔细计数,竟有粮食九百多万斤。余副主席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总指挥的称赞,誉其为红军西征的“粮草官”。

雄国兵站在堆满粮食的仓库前,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粮食,心中感慨万千。他召集当地的县乡苏维埃主席们,发表讲话:“各位主席,我们这次筹粮任务已经完成了九百多万斤,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我们革命事业的重要保证。但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还要继续筹粮,迎接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他们正朝着我们走来,我们要为他们准备充足的物资,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革命的胜利而努力奋斗!”主席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肖英又传来一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在各级苏维埃干部的努力下,扩招年轻人参加红军取得很大成绩,九千多人参加了红军,可以扩编为一个独立师了。但从青林镇扩红回来的妇女团战士,却带回了一个不幸的消息,留在那里养伤的柳连长惨遭敌人杀害。

那是刚刚渡过嘉陵江,柳连长受伤严重无法行走,刘团长请示师长决定她到阳玲嫂家养伤,这阳玲嫂孤身一人,以卖棉麻线为生,每月所得仅可无法糊口。红军来后打土豪、分田地,穷苦人民翻了身,孤寡清苦的阳玲嫂更是倍受苏维埃的多方照顾。自柳连长接回家后,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妹妹一样,为柳连长熬药敷药、精心护理。她俩同吃同住。七、八天后,柳连长伤势愈合较好,身子渐渐康复。

谁也没有料到,青林镇大恶霸汪海带着还乡团悄然杀回来。他们穷凶恶极、大打出手,对流散红军、苏维埃干部、游击队员,乃至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不问青红皂白,见到就杀就砍。联保主任得知阳玲嫂家中住有一个外地口音的陌生女人,便暗中查访,恰遇坏人告密,知其系红军妇女独立团的一位连长,便决定立即对她下毒手。

一个漆黑的夜晚,约二更时分,正当场上的老百姓即将就寝之际,破烂、凋敝、倾斜狭仄的街道上顿然传来一阵阵凄厉的犬吠,霎时间此起彼伏,一片凄凉的嗥叫声渲染出极度阴森、恐怖的气氛。阳玲嫂与柳连长刚刚解衣上床,门外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并伴以辨不分明的嘈杂,紧接着,便是急促、紧张、野蛮的擂门之声,阳玲嫂知道情况不妙,忙叫柳连长躲在间壁柴房里,准备独自上前开门应付,谁知团防分队长率领十余个歹徒已破门而入,凶神恶煞地吼道:“快把女棒老二交出来!”阳玲嫂毫不胆怯地迎上前道:“你们走错门了吧,我家哪有什么女棒老二!”站在她前面那个满脸横肉的家伙猛地一拳就把阳玲嫂打倒在地,团防分队长举起大砍刀恶狠狠地说:“快交出人来,不然我一刀劈了你!”柴房里的柳连长怕阳玲嫂遭害,毅然走了出来:“我来了,欺负一个孤老太婆称什么能!”见她气宇轩昂、神态自若地迈步走了出来,这伙歹徒反倒愣了。隔了半晌,团防分队长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带走”两个字。

第二天上午,汪海带着这伙歹徒一边敲锣打鼓催赶村民前往青林桥,一边杀气腾腾将柳连长押赴刑场,这位英雄的女战士昂首阔步,视死如归。老百姓扶老携幼,长长地排列在古旧狭窄的街道上,默默地饮泣着,与大义凛然的女连长诀别。行至合益桥头,年仅22岁的柳连长振臂高呼:“**万岁!工农红军万岁!革命胜利万岁!”“呼!呼!呼!”三声枪响,年轻的柳连长倒在了桥头,鲜红的血水侵入桥缝、滴入河水。霎时间日头无光、流水呜咽、杜鹃哀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