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爱恨无情 > 第121章 接收专员

爱恨无情 第121章 接收专员

作者:金沙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8:18:23 来源:小说旗

初秋的北平,微风轻拂,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了一丝凉意。街头巷尾,人们忙碌地往来穿梭,仿佛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黄铁珍坐在一辆略显陈旧的配给车上,车子缓缓地驶入这座历史悠久、历经沧桑的古都。车窗外,残破的城墙和断壁残垣随处可见,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遭受的苦难。普通百姓们身着破旧的衣裳,面容憔悴,他们的目光中透露出迷茫和疲惫,与铁珍心中所想象的胜利之后的繁荣景象大相径庭。

铁珍身着笔挺的**少将军装,肩章上的星星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她的军装剪裁得体,完美地勾勒出她那利落的身形,展现出一种威严和自信。腰间佩戴的武装带更是为她增添了几分英武之气,使她看起来英姿飒爽。

她此次是以战后接收专员的身份来到北平的,这个身份原本是要被派往南京和上海担任接收大员的。但命运的齿轮却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偏转,将她带到了这座充满故事的城市,去面对那些未知的挑战和责任。谁能想到,就在临行之前,她的职位竟然被孔陈家族势力所取代。毕竟,江浙沪地区可是最为繁华富裕的地方,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的好差事自然是要留给自家人的。上峰无奈之下,只得改派她到平津地区担任接收专员。

当她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一种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与她原本的期待相差甚远。更让她始料未及的是,她很快就发现自己被卷入了一场黑暗的旋涡之中。那些所谓的接收大员们,根本就没有把北平当作一个需要重建和发展的城市,而是将其视为他们的“提款机”。他们疯狂地争抢着胜利的果实,仿佛这座城市是他们私人的战利品。铁珍看着这些人贪婪的嘴脸,心中充满了愤慨和无奈。她抵达了自己的办公场所。那是一座略显陈旧的三层小楼,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她推开门,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还没等她来得及喘口气,隔壁房间就传来了一阵喧闹声。这声音打破了这座小楼的宁静,似乎预示着她即将面临的挑战和混乱。

“这次我们搞到的那批日本货,可真是赚得盆满钵满啊,兄弟们都有份!”伴随着这粗犷的声音,一阵爽朗的笑声也在空气中回荡开来,那笑声中充满了得意和满足。

“哈哈,那是自然,有李专员出马,哪有不赚的道理!我可是听说啊,他不仅在这次生意里大赚了一笔,还看上了东城区的一处宅子呢!”另一个尖细的声音紧接着响了起来,话语中明显带着奉承和羡慕,“那处宅子可是风水宝地啊,听说过不了多久就要落到李专员手里啦!”

铁珍听到这些话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厌恶之情。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原本怀着为古都的重建贡献一份力量的美好愿望来到这里,却发现这里竟然如此**不堪。她紧了紧身上的军装领口,仿佛这样能让她稍微好受一些。她不禁暗自思忖:“这身军装,本应是荣耀与责任的象征,代表着我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可如今,却被这些蛀虫玷污,他们只顾着自己捞好处,全然不顾百姓还在受苦。”想到这里,铁珍的拳头不自觉地握了起来,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揭露这些人的丑恶行径,还古都一个清明的环境。

安顿好了之后,铁珍并没有闲下来,她时刻留意着党组织的召唤。同时,她也在暗中打听**北平地下组织的消息。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怀疑,铁珍每天都会穿梭在北平的大街小巷,表面上看起来她是在视察工作,但实际上她的真正目的是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郧成。

晚上回到住地,铁珍意外发现送来的报纸里夹着一张纸条:前门书社有新书。这个看似广告的留言,也许是党组织的通知。她按照这个提示来到了前门这家毫不起眼的书店。铁珍轻轻推开门,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店内的灯光有些昏暗,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一个身着长衫的男子迎了上来,他的目光警惕地落在铁珍身上,问道:“小姐,您要买什么书?”

铁珍微微一愣,她没想到这个男子会如此直接地发问。不过,她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微笑着回答道:“我要一本六朝古都线装书。”男子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似乎明白了铁珍的来意。他点点头,说道:“您跟我来。”然后转身带着铁珍走向书店的后屋。

铁珍紧紧跟随着男子,心情愈发激动。她不知道等待她的会是什么,但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郧成就在这里。当他们走进后屋时,铁珍的目光被一个熟悉的身影吸引住了。那个身影正背对着她,站在窗边,凝视着窗外的雨幕。“郧成!”铁珍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声音中充满了激动和喜悦。

郧成缓缓转过身来,当她的目光与眼前的人交汇时,她的眼睛里瞬间充满了惊喜和难以置信。她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说道:“九妹,真的是你啊!”话音未落,郧成便快步上前,紧紧地拥抱着铁珍,仿佛生怕一松手她就会消失不见一般。两人的身体紧紧相贴,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心跳。在这一刻,时间似乎都停止了流淌,只有她们的拥抱传递着无尽的温暖和感动。

过了好一会儿,郧成才稍稍松开了铁珍,但她的手依然紧紧地握着她的手,好像永远也不想放开。她拉着铁珍在一张椅子上坐下,这时铁珍才注意到,屋内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摇篮,里面躺着一个可爱的小宝宝,正安静地熟睡着。

郧成顺着铁珍的目光看去,脸上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抹幸福的笑容。她温柔地说道:“这是我和老于的孩子,已经半岁啦。”铁珍凝视着摇篮里的宝宝,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羡慕之情,不禁感慨道:“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你我分别几年了,你都已经成家立业,还有了自己的孩子。”郧成微笑着点了点头,回应道:“是啊,人生就是如此,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郧成的表情很快又变得严肃起来,她接着说道:“不管生活发生什么,我们的事业却一刻也没有停歇。现在的北平局势异常复杂,日本人的铁蹄还没完全离开,国民党的**统治又开始了。老百姓们苦不堪言。我们的组织一直在努力,想尽办法为百姓们谋求一条出路。”

铁珍神情严肃地点点头:“我刚到北平就感受到了,那些接收大员们只知道中饱私囊,根本不管百姓死活。我们必须做点什么,不能让他们继续这样下去。这身军装,我不能让它蒙羞,一定要为正义而战。”郧成目光坚定地看着铁珍:“没错,我们需要一起努力,收集证据,揭露他们的罪行,为北平的百姓争取一个光明的未来。”

窗外,雨丝如愁绪般连绵不断地洒落,仿佛永无止境。屋内的两人却并未被这阴沉的天气所影响,她们的目光交汇在一起,宛如两道穿透黑暗的曙光。在这座古老而黑暗的城市里,她们将携手并肩,共同面对那股**势力的挑战。为了心中的正义和理想,她们决心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与此同时,另一队人马正马不停蹄地赶往这座古都。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这使命源自于陪都重庆军委会发出的紧急密电。这封电报犹如一道闪电,迅速穿越重重障碍,传递到了河南项城。电报内容简洁明了:“命令第92军立即开赴北平,负责接受日军投降并接管那里的防务。”当军长侯镜如接到这份电报时,他的眉头却紧紧皱起,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北平,这座曾经沦陷长达八年之久的古都,如今依旧被日军的华北方面军牢牢占据。三万余名日军如盘踞的恶龙,虎视眈眈。而侯镜如的部队,却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项城,与北平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日本人真的会心甘情愿地交出权力吗?”参谋长一脸狐疑地看着侯镜如,压低声音问道。侯镜如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坚定:“哼,他们当然不会心甘情愿!不过,我们可不会给他们任何反抗的机会。带上全军的迫击炮,如果他们不老实,我们就‘帮助’他们变得老实!”侯镜如的话掷地有声,参谋长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随即,侯镜如就率领 92 军先头部队乘坐火车抵达丰台。火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士兵们鱼贯而出,迅速在月台上集结。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月台上竟然还有一队日军宪兵在趾高气扬地巡逻,仿佛战争并未结束。“妈了个巴子!”辎重营长赵振国见状,顿时怒不可遏。他大步上前,飞起一脚踹翻了日军设置的路障,然后用枪口顶住了日军曹长的下巴,怒喝道:“给我记住!从现在开始,你们是战败的俘虏,如果再敢佩刀执勤,我将按照抗命不遵来处理你们!”赵振国的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一时间,整个月台都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仅仅过了几秒钟,北平的民众中突然爆发出了一阵阵的叫好声。他们对赵振国的行为感到无比的振奋和喜悦,因为这意味着日本侵略者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他们迎来了自由和解放。

故宫的太和殿前,历史的一页正在被翻过。日军的指挥官根本博中将站在队伍最前列,他的身后是 237 名军官,他们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整齐地列队站立着。每个人都把手中的军刀放下,堆在一旁,形成了一座小山。

侯镜如和黄铁珍等接收专员站在城楼上,目光扫过下方的日军队伍,侯军长果断下达了命令:“降下城楼上的太阳旗!”这道命令仿佛是一道惊雷,在日军队伍中引起了一阵骚动。就在太阳旗缓缓降下的时候,一名日军的大佐突然跪倒在地,他的脸上充满了悲痛和绝望,嘴里还发出了一阵凄惨的哭嚎声。

“八嘎!”根本博中将的怒吼声立刻响彻整个广场。他猛地转过身,反手给了那名大佐一记响亮的耳光。大佐被打得摔倒在地,但他并没有起身,只是继续跪在那里,哭声越来越大。根本博中将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他转身面向侯镜如,深深地鞠了一躬,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请……请贵军善待我的士兵。”

侯镜如面无表情地看着根本博,他的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波澜。他只是挥了挥手,示意根本博起身。接着,青天白日旗在秋风中迎风飘扬,猎猎作响,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深夜,92 军军部内灯火通明,气氛异常紧张。突然,一名军官急匆匆地跑进来,向侯镜如报告:“报告!日军的仓库里少了两千条枪!”

侯镜如满脸怒容,他瞪大双眼,死死地盯着手中的茶盏,仿佛那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一般。突然间,他像是再也无法忍受这股愤怒,手臂猛地一挥,将茶盏狠狠地摔向地面。只听“砰”的一声脆响,茶盏瞬间四分五裂,碎片四溅。“立刻彻查!”侯镜如怒不可遏地吼道,“八成是熊斌那帮人私吞了这些武器!”他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带着毫不掩饰的愤怒和不满。

果然不出侯镜如所料,三天后的一个清晨,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在八大胡同的一家商行地窖中,发现了一批贴有“陆军省”封条的军火箱。还有一些发往山西太原的地址存根。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这些军火箱的箱底,竟然还压着几封用日文写成的密信。

这些密信的内容让人毛骨悚然,信中提到了一份“潜伏人员名单”,上面详细记录了一些隐藏在北平城中的特务和间谍的信息。这份名单的出现,让原本欢庆光复的北平城蒙上了一层阴影。

十月十日,北平迎来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十万人齐聚街头,共同庆祝这座城市的光复。侯镜如和黄铁珍站在**城楼上,俯瞰着下方欢庆的人群,心中却五味杂陈。黄铁珍从侯镜如手中接过那份名单,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这些名字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再想到仓库里不翼而飞的两千条枪和山西太原收货地址的存根。她喃喃自语道:“这北平城,还连着山西省?会不会有人要在山西兴风作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