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爱恨无情 > 第79章 戴镣行走

爱恨无情 第79章 戴镣行走

作者:金沙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8:18:23 来源:小说旗

在北进的征途中,红军队伍犹如一条钢铁巨龙,坚韧不拔地蜿蜒前行在崇山峻岭和广袤草地之间。红军保卫局的队伍里,几个特殊的身影犹如夜空中的璀璨星辰,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身戴沉重的镣铐,在崎岖的道路上艰难地挪动着脚步,仿佛每一步都要耗尽他们全身的力气。那镣铐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响,犹如一声声沉重的叹息,在寂静的山林间回荡,让人心情沉重。

他们之中有罗书记、何旅华等人。这两位文化人,虽身陷囹圄,却依旧心怀对革命的满腔热忱,犹如燃烧的火焰,永不熄灭。他们身戴镣铐,先是艰难地攀爬在高耸入云的雪山之上。雪山犹如一座巨大的银白金字塔,寒风如凌厉的鞭子,无情地抽打着他们的脸庞。脚下的积雪深可没膝,每迈出一步都如同在泥潭中挣扎,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们的双手被镣铐束缚着,平衡难以维持,时常在雪地里滑倒,但他们又一次次挣扎着爬起,继续前行。看押他们的人,神色冷漠,不时地呵斥着他们,催促他们加快脚步。

这些看押者似乎急于与大部队拉开一定距离,不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和知道他们的事情,仿佛这几个人是他们想要隐藏的秘密。好不容易翻过雪山,他们又踏入了草地。草地里泥潭遍布,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他们的镣铐在泥潭中拖行,溅起一片片浑浊的泥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衫。

即便如此,罗书记和何旅华这两位文化人,一路上宛如肩负着神圣使命的勇士,提着那石灰桶,仿佛那是他们冲锋陷阵的武器。每见到一个大石头或是民居墙壁,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停下脚步,宛如雕塑般稳稳伫立。手中的刷子蘸着石灰水,恰似灵动的画笔,在石头和墙壁上尽情挥洒,写下振奋人心的标语:“打倒军阀帝国主义,北上抗日”“抗日救国”等等。他们的字迹虽然因为身体的颤抖而略显歪斜,却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每一个字都犹如闪耀的星光,饱含着他们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赵怀中提着石灰桶,在他们没有写过的地方,也写上标语,然而那字迹却明显稍逊一筹,这让赵怀中不断地摹仿和学习罗书记与何旅华的字,宛如一个虔诚的信徒,渴望汲取那神圣的力量。

脚步拖沓的康大姐,缓缓回过头,极目远眺,远远地瞥见他们渐行渐近,便如蜻蜓点水般,用手肘轻轻触碰了一下肖英,似乎在传递一个隐晦的信号,示意她留意那两个被押解着前行的人,心中满是狐疑和忧虑。当队伍如零散的赶集人一样向她们走来时,康大姐仿若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故意放慢了步伐,双眼恰似被磁石牢牢吸附,紧紧地凝视着他们,恨不能将他们的一颦一笑都尽收眼底。她心中暗自思忖,务必要将这情形禀报给总司令,千方百计地营救他们,宛如在茫茫黑夜中寻觅那象征光明的灯塔。她深知这几人皆是革命的稀世珍宝,绝不能如此轻易地被埋没在艰难困苦之中。

队伍艰难地向前挪动着,一队队战士如被抽走了脊梁般,疲惫不堪地从大姐和肖英面前走过。肖英不禁诧异道:“这两人是谁?”大姐压低声音,仿佛怕惊醒了什么似的,轻声说道:“那个戴眼镜的是罗书记,名叫罗世文,他可是四川威远的一条好汉。入党极早,犹如一颗闪耀的红星,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与**、陈赓同窗。北伐战争时,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 4 军叶挺独立团参谋,犹如一把利剑,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后来他调任**重庆地委军委委员,参与策划顺泸起义,宛如一位智谋超群的军师。红军入川后,他组织人在南部起义,如蛟龙入水,进入川陕苏区,担任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后任红四方面军宣传部部长。**川康特委书记,更是如定海神针,稳定着局势。可不知为何,竟有人给他戴上了手铐,这手铐犹如沉重的枷锁,束缚着他的自由。”

肖英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件事,惊叹道:“哦!我之前听说过,南部起义的部队被整编为一个独立师,师长名叫任炜章,政委叫作张逸民。后来又听说这支部队出了问题,师长政委也不知去向了。那另一个呢?”肖英目光如炬,大姐紧接着道:“他就是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廖仲恺,你肯定听说过,他可是孙中山先生的得力臂膀,国民党左派领袖,极力主张与我们紧密合作的人。只可惜,天妒英才,竟遭人暗杀。”“那他儿子为啥又叫何旅华?”肖英满心疑惑,追问道。大姐解释道:“这还不是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杀,不得已改名换姓。当然,他妈也是赫赫有名的革命家兼画家何香凝,他改名随他妈姓,也是顺理成章!”肖英如梦初醒,喃喃自语:“哦!我明白了,原来孩子是可以随母姓的。”

说话间,傅团长风风火火地匆匆而来,带来一股疾风。肖英见状,如青松般挺直身子,向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高声喊道:“报告!”紧接着,又像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般,眨巴着大眼睛,神秘兮兮地说道:“傅团长,傅政委,傅书记,听说您率领劳改队击溃了藏骑,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为何他们还被看押着呢?”说着,她用手指了指前方正在行走的罗书记和何旅华。傅团长眉头微皱,若有所思,缓缓说道:“我要的那个劳改队,是省苏维埃保卫局看押的人,一般职务都是营连长级别的。他们几个被看押的,那可是四方面军保卫局看管的“要犯”。他们可是张主席和总政委直接管辖的大案要案啊!”

“哦!”肖英如梦初醒,紧紧挽着大姐继续前行,她们脸上的疲惫如影随形,脚步也变得犹如千斤重担,沉重而迟缓。突然,前方一个人如疾风般急匆匆地跑回,边跑边声嘶力竭地叫道:“我的枪!我的枪!”跑到肖英跟前时,一个踉跄,差点摔个四脚朝天,肖英眼疾手快,急忙扶住他:“慢点,慢点,小心摔个狗吃屎。你的枪咋个啦?”“枪不见了?”“啊!”肖英和大姐不约而同地失声惊叫起来,“你怎么把枪弄丢了?”

战士满心委屈,满脸无奈地嘟囔着:“我真的没有弄丢啊,可能是刚才走着走着,瞌睡虫就爬上了我的眼皮,等我醒来时,就发现枪不见了。”旁边的傅团长卸下身上背着的三支步枪,犹如一座沉稳的山岳,对他说道:“小伙子,你看看我这里面有你的枪吗?”小伙子犹如火眼金睛一般,一眼就从三支枪里面精准地找出了他的枪,伸手如同攫取珍宝般拿起来,激动地说:“这支就是我的!谢谢您!首长。”他边说边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告诉大家,他叫骆长青,是广元人。自从参加红军以来,他就一直马不停蹄地行军,从未有过片刻停歇。进入草地以后,更是连续七八天的长途跋涉,没有丝毫休息,身体已经疲倦到了极限。走着走着,他的眼皮犹如千斤重担般越来越沉,竟然在行走中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的身体如风中残烛般摇摇晃晃,手中的枪也像落叶般悄无声息地掉到了地上。

跟在他们身后的傅书记,犹如一座沉默的山岳,又兼独立团团长和政委,默默地将地上的枪捡起来,如同背负着一座山般背在了自己肩上。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战士疲惫的心疼,恰似一汪清泉,也有对纪律的坚守,仿佛钢铁般坚硬。他没有立刻叫醒骆长青,而是静静地跟在他身后,宛如一个忠诚的守护者,等待着他自己醒来。傅政委正与肖英和大姐说话时,掉枪的战士机械性地走到前面去了。猛然间,骆长青像被惊扰的睡狮,被一阵晃动惊醒。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手中的枪,却发现枪如同消失在空气中一般不见了。他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立即清醒过来,如同一头受惊的猎豹,急忙回头去找,嘴里不停地念叨:“我的枪,我的枪。”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焦急和恐惧,仿佛被抽走了灵魂,对于一个战士来说,枪就是他的生命,失去了枪,就如同失去了战斗的能力,仿佛被斩断了翅膀的雄鹰,只能在地面上苟延残喘。

傅政委看着骆长青,严肃而又和蔼地说:“枪找到了也得吸取教训。你这个当兵的,怎么敢把家伙丢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但更多的是关切。骆长青看着傅政委,满脸羞愧,低下头说道:“报告政委,我错了,我实在是太累了,不小心就睡着了。”傅政委拍了拍骆长青的肩膀,说:“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但是我们现在身处艰苦征途中,每一个战士、每一件武器都关系着革命的成败。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骆长青用力地点了点头,紧紧地握住手中枪,仿佛握住了自己的坚定信念。

看着骆长青高兴而去,大姐突然想到在这艰难困苦中,战士们在疲惫与困境中需要相互扶持,共同前行。但那些被看押的人,他们戴着镣铐前行,艰难程度难以想象,谁又在为他们的命运操心?谁又在牵挂着他们的安危冷暖?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为红军?被称为红军之父的总司令应该关心他们!呵护他们!保佑他们!大姐心想自己既然了解了他们,也看到了他们受苦受难的事实,必须想办法帮助他们。她打定主意,拉着肖英说:“走,我们走这边,去一趟红总部。”然后带着肖英,向总司令部跑去。把她们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总司令。总司令边听边眉头紧锁,他也听说过这些被看押着行军的同志,满以为上次的劳改队打藏骑有功,已经全部放出来恢复了工作,没料到还有这么高级别的干部被看押着北进,他们都是为了革命事业而奋斗的,不能让他们再受那些不公正的对待了。

又是一个早穿棉袄午穿纱的日子,太阳像个大火球一样悬挂在天空,无情地炙烤着大地。队伍在这酷热的天气里艰难地前行着,每个人都汗流浃背,脚步沉重。

罗书记和何旅华等人,虽然被戴上了沉重的镣铐,但他们的步伐依然坚定。在看押者的呵斥声中,他们默默地忍受着,没有丝毫的抱怨和反抗。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能轻易放弃。

就在队伍缓慢前进的时候,总司令部突然派来了几个人。这些人径直走到罗书记和何旅华面前,二话不说,就动手除去了他们的手铐。然后,他们带着罗书记和何旅华,匆匆赶往抗日救**指挥部。

一到指挥部,罗书记和何旅华就被带到了王总指挥面前。王总指挥是以前的红三十三军军长,他见到罗书记和何旅华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总指挥告诉他们,红军快要走出草地,进入抗日战场了。但是,对于日本兵的情况,大家还不是很了解。虽然电台截获了一些日本的信息,但很多人都看不懂。经过调查,发现只有何旅华和罗书记比较了解日本的情况。

于是,王总指挥决定给他们一个新的任务:翻译和研究日军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王总指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如果能够完成得好,不仅可以为红军提供宝贵的情报,也可以让他们将功补过。

罗书记和何旅华对视一眼,彼此的目光交汇,仿佛在那一瞬间,他们读懂了对方内心的想法。那是一种坚定和决心,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驱使着他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看似艰巨的任务。他们默默地投入到工作中,一边研究各种材料,分析日军的行动规律和战术特点;一边跟随部队行军,亲身感受和模拟战争的残酷。但他们心中始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会突然给他们安排这样一个新任务呢?

许久之后,他们才如醍醐灌顶般偶然间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一切都是总司令的精心谋划。总司令深知罗书记和何旅华的卓越才能,犹如伯乐识得千里马一般,故意拿着一叠电文去找张总政委,信誓旦旦地声称总司令部里无人能够研究日军的情况,唯有让罗书记和何旅华来承担此项重任,方可将功抵罪。张总政委听完总司令的意见,心中虽有不满,但面对总司令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坚决的态度,如那被霜打的茄子般无可奈何。极不情愿地挥挥手表示同意。让罗书记和何旅华这两位原本被严密看管的人,竟如那困在笼中的鸟儿重新获得了自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