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羽念春时好 > 第62章 马玉琴学习熬制中药

羽念春时好 第62章 马玉琴学习熬制中药

作者:爱吃红烧牛杂的花飞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21:20:48 来源:小说旗

陈大庚终于停止了咳嗽,他的目光落在马玉琴身上,眼神有些迷离,声音很虚弱,喃喃说道:“春羽啊,你也来了,这些年,苦了你了……” 马玉琴一怔,陈父这是把自己错认成林春羽了。心中有些酸酸的,但看着陈父虚弱的样子,不想和他争辩,便轻声说道:“叔叔,不苦,只要您能好起来,一切都值得。”

陈嘉航刚想解释,马玉琴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先别说话。陈大庚接着说道:“春羽,嘉航这孩子有时候脾气倔,要是他哪里做得不好,你多担待着点。你们俩从小一起长大,我一直盼着你们能好好的……”

马玉琴的眼眶有些湿润,她握住陈父的另一只手,说道:“叔叔,您放心吧,嘉航对我挺好的。” 陈父听了,露出满足的笑容,缓缓闭上了眼睛,因为 “春羽” 的到来,他的心里踏实了许多。

陈嘉航心中五味杂陈,他感激的朝马玉琴笑了笑,马玉琴没有戳破这个误会,让父亲在病中能有一份安心。

慢慢地,陈大庚睡了过去,陈嘉航和马玉琴来到了屋外。陈嘉航说道:“玉琴,刚才真是谢谢你,我爸他把你当成了林春羽,你不会怪他吧!”

马玉琴笑了笑,说:“没事,叔叔神志有些不清,认错人也正常,我能理解。”

陈嘉航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对马玉琴的感激又多了几分。

马玉琴每天都陪着陈嘉航照顾父亲。她还跟着刘翠娥学习熬制中药,天还未亮,马玉琴就轻手轻脚地从床上爬起来,简单洗漱后,便来到厨房。刘翠娥已经在厨房里忙碌,她站在桌旁,准备熬制今天的中药。

“阿姨,我来帮您吧。” 马玉琴轻声说着,往灶里添加了一些柴禾,刘翠娥转过头,看到马玉琴,脸上露出了笑容,说:“玉琴啊,你这孩子真懂事,这么早就起来了,你回去再休息一会儿,熬药我一个人就行了!”

“阿姨,我想跟您学习熬制中药,这样,你不在家的时候,我也好给叔叔熬药!”马玉琴说着,给刘翠娥搬了一张凳子,“阿姨,您坐一会儿吧!”

刘翠娥满心欢喜,说道:玉琴,难得你这么爱学,行,那你过来,我今天教教你怎么熬这中药。”

马玉琴赶忙走到刘翠娥身边,刘翠娥拿起桌上的一包药材,说:“玉琴,你看,这是黄芪,它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的功效。在这副药里,主要是用来增强你叔叔的抵抗力的。” 说着,她把黄芪放进一个小秤盘里,仔细称了称份量。

马玉琴认真听着,把药材拿在手里,仔细的观看,把这些信息记在小本子上,嘴里还重复着:“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

接着,刘翠娥又拿起另一种药材,说:“这是枸杞,咱们都挺熟悉的。它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黄芪搭配在一起,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对肝肾亏虚的人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马玉琴好奇地拿起一粒枸杞,说道:“阿姨,看这样子,枸杞应该是可以直接吃的吧?”

刘翠娥点了点头,说道:“枸杞可以直接嚼着吃,它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马玉琴那里两粒,放在嘴里咀嚼起来,但觉味道甘甜,略带一丝苦涩,整体口感比较独特。

马玉琴将枸杞咽下,问道:“阿姨,那这两种药放在一起熬,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呀?”

刘翠娥说道:“这熬中药啊,讲究可多了。像黄芪和枸杞,它们的质地不一样,下锅的时间也有点讲究。黄芪要先放,煮上一会儿,让它的药效充分释放出来,再放枸杞。因为枸杞比较容易煮烂,如果放得太早,营养成分可能就流失了。”

刘翠娥开始动手准备熬药,马玉琴赶紧把药锅洗干净,放在炉灶上,倒入了水。刘翠娥把药锅里的水倒掉一些,说:“水也不能放太多或太少,太多了药味淡,药效不够;太少了呢,又容易熬干,影响药效,这就全靠经验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水面上比划着。

等水烧开后,刘翠娥把黄芪放了进去,对马玉琴说:“玉琴,你看,现在用大火把它煮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熬。这火候很重要,大火能让药快速沸腾,小火能让药效慢慢熬出来。”

马玉琴记录下后,问道:“阿姨,那熬的过程中还需要做什么呢?”

“要时不时搅拌一下,这样能让药受热均匀,药效也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但是搅拌的时候动作要轻,别把药材弄碎了。” 刘翠娥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根筷子,轻轻在锅里搅拌着。

过了一会儿,刘翠娥看了看时间,对马玉琴说:“差不多了,现在可以放枸杞了。” 马玉琴小心翼翼地把枸杞放进锅里,看着它们在锅里翻滚。

刘翠娥又拿起一味药材,根呈圆柱形,根头大,往下逐渐变细,有点像个小胡萝卜,但可比胡萝卜颜色深多啦,是黄棕色的。凑近了看,它的表面还有不少纵皱纹,“这味药是当归,它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你叔叔身体虚弱,有点血虚,当归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刘翠娥轻轻掰下一小段当归,递给马玉琴,接着说:“你摸摸,当归质地比较柔韧,可不是那种硬邦邦的。再闻闻,这气味很特别,有股浓郁的香气,闻着就让人觉得安心。而且啊,当归折断后,断面是黄白色的,中间还有些棕色的油点,这些油点可是它药效的关键呢。记住咯,以后抓药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当归,才是好当归。”马玉琴拿起来凑在鼻子边闻了闻,果然有股浓郁的香气,闻着特别舒服。

马玉琴听没想到小小的中药里有这么多学问,不禁有些好奇,问道:“阿姨,这些中药知识您都是怎么知道的呀?”

刘翠娥笑着说:“我是咱村的赤脚医生,有二十多年的行医经历,这些都是慢慢积累的经验。平时多看书,多实践,时间长了就懂了。”

很快的,药熬好了。刘翠娥把药汤倒出来,用纱布过滤了一遍,递给马玉琴:“玉琴,来,你端给你叔叔喝吧。记住,喝药的时候要温温的,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

马玉琴接过药碗,小心翼翼地走向陈大庚的房间。

陈大庚脸上的气色好了很多,陈嘉航的心情平复了一些。不再像刚回来时那样慌乱无助,他四处打听治疗父亲病情的方法。

午后,陈嘉航和马玉琴陪父亲在院子里晒太阳。陈大庚看着两人忙碌的身影,微微叹了口气说:“嘉航,玉琴是个好姑娘,多亏了她这段时间帮忙照顾我,我感觉我整个人好多了!” 马玉琴在他最艰难的时刻不离不弃,给予了陈嘉航和家人极大的帮助,他的心里非常感激。

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马玉琴对陈嘉航的感情愈发深厚。看着陈嘉航为父亲尽心尽力的样子,心中既感动又心疼。

跟刘翠娥学习了几次,马玉琴现在已经能单独熬制中药了,她把药罐洗得干干净净,按照刘翠娥教的方法,将药材一一放入罐中,再加入适量的水。点火之后,她就守在炉灶旁,紧紧盯着药罐,控制着火候,一会儿大火,一会儿温火,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影响药效。

“这药啊,可得好好熬,每一步都不能错。” 马玉琴一边搅拌着药汤,一边自言自语道他的额头因为炉灶的热气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她也顾不得擦。在等待药熬好的过程中,她还会抽空去准备一些陈父爱吃的清淡食物,想着法子让陈父能多吃一点。

“叔叔,您尝尝这个,我专门给您做的。” 马玉琴端着一碗小米粥,坐在陈父床边,温柔地说道。

陈大庚看着她,眼中充满感激:“玉琴啊,你这孩子太贴心了,比亲闺女还亲。”

马玉琴笑着摇摇头:“叔叔,您别这么说,只要您能快点好起来,我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马玉琴一心想为陈父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每天晚上,等陈嘉航和家人都休息后,她就会打开手机,在各种医学论坛、健康网站上搜索治疗方法。她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信息,遇到有价值的内容,就赶紧记录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玉琴终于在一个小众的中医论坛上发现了一个草药方,有不少患者反馈说用了之后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且这个药方里的草药在城里的中药店都能买到。

马玉琴兴奋不已,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陈嘉航。陈嘉航听后,眼中也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两人商量后,决定立刻前往城里购买草药。第二天,陈嘉航驾驶着三轮摩托车,和马玉琴一起去城里买中药,“嘉航,这个药方说不定真的有用,叔叔喝了之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陈嘉航感激地看着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很快到了城里,陈嘉航停下车后,二人朝中药店走去,就在他们路过一家商场时,陈嘉航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个身影他台太熟悉了,是林春羽,

林春羽和几个同学正有说有笑地从商场里走出来,手里提着一些购物袋。林春羽也看到了陈嘉航和马玉琴,她的笑容瞬间凝固,看着眼前的二人。

陈嘉航有些尴尬地打招呼:“春羽,好巧啊,在这儿遇见你了!。”

林春羽冷哼一声,目光在马玉琴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说:“是挺巧的,有些人在外面倒是过得风生水起,都快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了。”

这个人就是林春羽,一头乌黑的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头,虽然穿着简单,却浑身散发着一种青春的朝气与活力,站在人群中十分惹眼,难怪陈嘉航会对她难以忘怀。

马玉琴心中有些不悦,但还是尽量保持礼貌:“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和嘉航只是在帮他爸爸买药。”

林春羽不屑地笑了笑:“帮着买药?还真是热心啊。有些人啊,总喜欢在别人家里插一脚,也不知道是图什么。”

马玉琴的脸色微微一变,她向前一步,说道:“我图什么?我只是看嘉航一个人太辛苦,想帮帮他。不像某些人,只会在一旁说风凉话。”

陈嘉航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他急忙说道:“春羽,玉琴真的只是在忙我给我爸爸买药。”

林春羽看着陈嘉航,眼神中满是失望:“陈嘉航,你还真是被她迷得晕头转向了。我看你是忘了我们以前的约定了吧。”

马玉琴忍不住反驳道:“你别把自己说得那么高尚,你都不了解情况就乱指责。嘉航他爸爸生病这么大的事,你又在哪里呢?”

林春羽的脸涨得通红,她咬着牙说:“你懂什么!我一直忙着学习,为的就是以后能真正帮到大家,不像你,只会在这时候献殷勤。”

林春羽的同学看到气氛越来越紧张,纷纷过来拉着林春羽,劝道:“春羽,别吵了,大家都冷静一下。”

林春羽狠狠地瞪了马玉琴一眼,说道:“今天算我倒霉,碰到你们。咱们走着瞧!” 说完,她转身带着同学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着林春羽离去的背影,陈嘉航心中五味杂陈。“嘉航,我们走吧,别因为她影响了给叔叔买药的事。” 马玉琴有些失落的说道,陈嘉航默默地点了点头,两人继续朝着药房的方向走去。

买药花了两千多元,幸好陈嘉航的爸爸有农村合作医疗,马玉琴每天都会按照药方上的要求,精心为陈大庚熬制草药汤。她把草药洗得干干净净,严格按照比例配好,然后放进锅里慢慢熬煮。熬药的过程中,她会时不时地搅拌一下,让草药的药效充分发挥出来。陈嘉航也在一旁帮忙打下手,递个东西、添点柴火。每天,他们都会按时把熬好的草药汤端给陈父,看着他喝下去。

陈大庚的的精神状态逐渐好了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虚弱,咳嗽也减轻了许多。他的脸色开始有了血色,食欲也增加了不少。

陈嘉航对马玉琴的感激之情越来越深,他看到了马玉琴的善良、细心和坚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