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羽念春时好 > 第73章 从北山村回来

羽念春时好 第73章 从北山村回来

作者:爱吃红烧牛杂的花飞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21:20:48 来源:小说旗

陈嘉航犹豫了良久,咬了咬牙,下定决心:“赵师傅,我买右边这口。但您看能不能再便宜点,我家里情况确实有点老火,后续办丧事真的处处要钱。乡里乡亲的,您就当帮我一把,我以后肯定记着您的好。”

接着,陈嘉航又自嘲的说道:“唉,后继办丧事的钱现在都还没找落呢!”陈嘉航说得确实是实话,他从南石回来后,马老板给他结了工资,不过才五千块钱,杯水车薪啊,根本是不够的,只能先把棺材买回去,把爸爸入殓了,再想办法吧!

赵木匠面露难色,深深吸了一口烟,说道:“小伙子,我这棺材成本真的高,本来就不怎么挣钱。看在张哥的面子上,再给你让点,一口好棺材,图个吉利,就6880 块吧,不能再少了。”

陈嘉航心中一喜,这价格在他的心理预期内,也不能再讲价了,便定了下来。

“行,赵师傅,就按您说的,6880 块。” 陈嘉航说道,随后小心翼翼地从衣兜里掏出钱来,仔细数好递给赵木匠。赵木匠接过钱,仔细点验后,点了点头,说道:“小伙子,放心,这棺材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接着,众人一起动手,将选好的棺材小心翼翼地抬上三轮车,捆绑结实。陈嘉航坐上驾驶位,张铁匠和张恩福也坐好。陈嘉航发动了车子,张铁匠在一旁说道:“嘉航,这一点路坑洼较大,你开慢一点。” 陈嘉航应了一声,挂挡、松离合,三轮车缓缓驶离赵木匠家。

三轮车在土石路上颠簸着,陈嘉航开得很慢,尽量避开坑坑洼洼,但是他的的心情却和来时截然不同,现在虽然依旧为后续丧事的钱发愁,但选定了这口棺材,他感觉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心里有了些许安慰。

张恩福回头望着三轮车货箱里的棺材,默默念叨着:“老侄子,你安心走吧,孩子们都孝顺,把最好的都给你备上了。”

张铁匠依然和陈嘉航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缓解着他的紧张情绪:“嘉航,别太担心钱的事儿,等回去了,大家一起再想想办法。村里的人都热心,肯定不会让你一个人扛着。”

陈嘉航说道:“张叔,多亏了你,要不是你们,选了这么一口好的棺材,这样我爸也走得安心了!”

三轮车继续向前行驶,扬起一路尘土。傍晚时分,终于安全到达青山村。

三轮车缓缓停在家门口,车身上的尘土未完全落下,光亮的棺材表面也落了一层灰,便围上来不少人。大家的目光纷纷投向车上的棺材,心里不由嘀咕,这口棺材确实是上好的棺材。

刘翠娥早已等候多时,看到棺材平安拉回,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悲伤,也有一丝安心。她找来了帕子,爬上三轮车的货箱,先用帕子在棺材上拍打了一遍,再用帕子慢慢的将灰尘全部抹除,使棺材又恢复了之前的光亮。

刘翠娥从三轮车的货箱爬下来,招呼着众人帮忙把棺材抬进屋里。几个年轻力壮的后生七手八脚的把棺材从三轮车的货箱抬下来,稳稳地放置在了堂屋中央。

此时,堂屋里已经准备好了热水、毛巾等物,一旁的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崭新的寿衣,是刘翠娥托人从村里的商店赊来的,等办了丧事再还钱给人家。

刘翠娥强忍着悲痛,和张婶、王大娘一起,开始为陈大庚清洗身体,她双手微微颤抖着,轻轻将毛巾浸入温热的水中。怔怔的看着盆里的水,仿佛要把这平静的水面看穿,却又好似什么都没看见,眼神空洞而又充满哀伤。

“大庚啊,你怎么就这么狠心走了呢?咱们说好要一起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看着他们成家立业,你怎么能说话不算话?” 每擦拭一下丈夫的身体,那些过往的点点滴滴就像电影般在她脑海中不断放映。陈大庚的身体就如干柴一般,刘翠娥的泪水又忍不住流了下来,滴在水盆里,然后和温热的水混在一起。

张婶连忙安慰道:“翠娥,不要太伤心了,大庚既然走了,就让他安心的走吧!”

“他婶子,大娘,真是麻烦你们了。” 刘翠娥止住悲伤,对身旁的张婶和王大娘说道。此刻的她不能垮,丈夫的后事还需要她操持,孩子们也需要她坚强。可内心的痛苦却像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涌来,让她几乎喘不过气。她只能在心里不断给自己打气:“再坚持一下,把大庚的身后事办得妥妥当当,不能让他走得不安心。”

清洗完毕后,陈嘉航亲自给父亲穿戴寿衣。众人小心翼翼地抬起陈大庚的身体,依次穿上一件件寿衣。每穿上一件,就仿佛在为爸爸送上一份最后的温暖与关怀。看着爸爸被收拾得整整齐齐,陈嘉航的心里五味杂陈。曾经那个强壮有力、为家庭遮风挡雨的父亲,如今安静地躺在这里,即将永远离开他们。

一切准备就绪,在张恩福的指导下,陈嘉航和几个帮忙的叔叔伯伯们一起,缓缓地将陈大庚的遗体放入棺材中。然后在周围放纸钱,将尸体固定在棺木之中。

陈嘉航再也忍不住,爬出堂屋,大声哭了出来,刘翠娥走到陈嘉航身边,轻轻扶起他,哽咽着说:“孩子,别太伤心了,你爸他走得安心,咱们把后面的事办好,让他一路走好。” 陈嘉航点点头,擦了擦眼泪,强打起精神。

入殓完毕后,棺材暂时没有盖上盖子,按照习俗,要等亲朋好友们都来吊唁过后,才正式封棺。大家在堂屋里摆放好桌椅,点上蜡烛,烧起纸钱,整个屋子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气息。

村里的人听闻棺材已到,纷纷前来吊唁。每来一个人,陈嘉航和妈妈都要在一旁磕头致谢。几个年龄和陈大庚相仿的人将棺盖缓缓的盖上。

盖棺后,张恩福便叫人放了三炮。在传统观念中,死亡意味着阴阳两界的转换,人死后灵魂离开躯体,而外界可能存在一些邪祟之物。放三炮被认为可以起到驱邪的作用,通过鞭炮声的巨响和烟雾等,将可能靠近逝者遗体或灵柩的邪灵、恶鬼驱赶走,以保证逝者在入殓后的“安宁”,顺利踏上往生之路。

第一炮响起,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瞬间打破了村子原本的宁静。炮声如同一声沉重的叹息,在空旷的天地间回荡,惊飞了枝头栖息的鸟儿。它们扑腾着翅膀,慌乱地冲向天空,似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和弥漫的悲伤所惊扰。这一声炮响,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头一震,陈嘉航和妈妈原本就悲痛的脸上,又多了几分凝重。

紧接着,第二炮轰然炸响。这一声比第一炮更加响亮,滚滚的声浪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地冲击着人们的耳膜。燃烧的火药在空气中散发出刺鼻的气味,与屋内的悲伤气息交织在一起,愈发让人感到压抑。村里的老人们听到这炮声,纷纷摇头叹息,孩子们则被这巨响吓得躲在大人身后,用惊恐又好奇的眼神偷偷张望着。

片刻后,第三炮打响。这是最后一声宣告,意味着陈大庚即将彻底与这个世界告别。炮声久久回荡,仿佛在向逝去的灵魂致以最后的敬意。随着炮声渐渐消散,周围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有燃烧的纸钱发出 “咝咝” 的声响。陈嘉航和陈嘉琪缓缓地跪在地上,对着棺材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贴在冰冷的地面上,久久不愿抬起。从这一刻起,父亲将永远地沉睡,他们与他之间的距离,也将越来越远。而这场丧事,也正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无尽的思念和不舍,在这悲伤的氛围中继续延续下去。

接下来是请先生,在青山村的上下各组,几乎是一帮固定的阴阳先生在做,可是,陈嘉航却不知道怎么联系这些人,这时,人群中有人走出来,从电话里翻出了联系电话,给了陈嘉航。

陈嘉航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 “嘟嘟” 的声响,在这满是悲伤的氛围里,显得格外漫长,每一声都像是重重地敲在他的心上。

终于,电话接通了,一个低沉的男声从听筒里传来:“喂!”

陈嘉航赶忙说道:“您好,请问是李先生吗?”

对方说道:“对,我是李明达,请问你是哪位?”

陈嘉航说道:“李先生你好,我是青山村的,我爸去世了,想请您来帮忙做超度法事。”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对方说道:“哦,是这样的,最近找我做法事的都好几家呢,超度这事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办的,得选良辰吉日,还得看逝者的生辰八字,跟我这边的气场是否相合,稍有差池,对逝者和家属都不好。”

陈嘉航握着电话的手紧了紧,忙不迭地说道:“李先生,我爸刚走,我们实在是着急,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帮忙安排一下。我们家在青山村西头。”

李先生却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这是规矩。而且我做法事,向来是尽心尽力,每一场都得全神贯注,要是时间太赶,我也怕做不好,到时候误了事儿,对你们主家不好。”

李先生依旧在电话那头说着各种行业里的门道,什么 “超度的经文要念足七七四十九遍才有效力”“仪式场地的布置必须符合风水格局” 之类的话,绕得陈嘉航头晕脑胀,心里又气又急,却又无可奈何。

终于,陈嘉航实在忍不住了,他又气又急地挂了电话,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一筹莫展。

张恩福走了过来,轻轻拍了拍陈嘉航的肩膀,说道:“嘉航啊,别着急。虽说这人拿架子让人,心里不痛快,但咱作为主家,这礼节是不能少的。超度是为你爸好,也是咱们这里的老传统了。他说那些规矩,咱不懂就多问问村里的老人。咱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礼数做到位,他也不好再推脱。”

陈嘉航满是迷茫和无助,说道:“爷爷,可他说的那些我都不太懂,而且时间也来不及了啊。” 张恩福安慰道:“别急,咱现在就去找村里懂这些的老人问问,把需要准备的东西列个清单,一样一样准备。咱态度诚恳,把该有的礼数都给足,他要是还故意刁难,那就是他的不是了。”

陈嘉航点了点头,也只得这样做了,张婶走了过来,说道:“这些做先生的,无非就是想拿拿架子,让主家亲自去请!”

陈嘉航说道:“亲自去请,这有什么难的,我这就去请他!”

张婶说道:“不光是主家人到就可以了,还得要给他备一份礼,收礼才是他们的目的!”

这回陈嘉航算是明白了,也就是要亲自上门去请,还得要给对方备一份礼,陈嘉航又掏出手机,给对方拨了过去,说明了亲自上门去请,李先生的口气终于缓和了下来,说道:“行吧,我尽量给你挤出时间,明天上午应该能赶过去。但我得提前说清楚,我们做法事一共识六个人,法事的费用是 3000 块,这是行规,不能少!”陈嘉航只得应了下来,这个时候是他秋人家,说再多也无益。

李先生见陈嘉航应了下来,便又叮嘱陈嘉航准备丧葬用品:“另外,你们还得准备好超度仪式要用的香烛、纸钱这些东西。还特别叮嘱陈嘉航要做大钱。”

“大钱”是本地话的叫法,又叫“望丧钱”,也就是经幡,丧葬习俗中有特殊意义,它被认为具有超度亡灵、祈福消灾等宗教和文化寓意。经幡上通常印有经文、佛像或者各种吉祥图案等内容,通过风吹动经幡(这里以类似经幡形式挂着的纸钱也带有这种象征意义),被认为可以让亡灵的灵魂得到庇佑,也表达生者对逝者的美好祝愿。

陈嘉航一一答应了下来,说道:“好的,没问题,费用我会准备好,仪式用品也会尽快备齐,今天晚上我们就叫人过来请你们!”

挂了电话,陈嘉航心里有些发愁。这3000 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加上之前买棺材已经花了不少钱,现在家里的积蓄所剩无几,后续办丧事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但他又觉得,这是父亲最后的一程,无论如何都不能马虎,再难也得想办法。

他把情况跟刘翠娥说了,刘翠娥思量了许久,说:“孩子,这钱该花,不能让你爸走得不安生。咱们再找亲戚朋友借借,总能凑上的。” 陈嘉航看着妈妈疲惫的面容,心里一阵发酸,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妈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