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7章 洛神惊弦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第7章 洛神惊弦

作者:轩辕靖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21:47:53 来源:小说旗

在古老而阴森的地宫甬道之中,潮湿阴冷的气息仿佛凝固了时间,摇曳的火把火苗在空气中噼啪作响,火星不时迸溅开来,却转瞬就被湿冷吞噬。上官婉儿身着一袭素色襦裙,身姿优雅却难掩眉间的凝重,她缓步靠近石壁,那修长的指尖轻轻抚过石壁上历经岁月沧桑的《禹贡九州图》刻纹。每一道刻痕都仿佛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青砖缝隙间渗出的水珠,悄无声息地浸湿了她的袖口,寒意顺着肌肤攀爬而上,却不及她心中的忧虑。

李琰手持火折子,那昏黄的光亮在黑暗中显得尤为珍贵。他小心翼翼地将火折子贴近墙面,目光如炬,仔细审视着每一寸痕迹。突然,在幽州方位,几处崭新的刻痕映入眼帘,那刻痕边缘锐利,与周围老旧的纹路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将作监的‘鱼鳞尺’标记,武媚娘的人来过。”李琰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他深知,武媚娘的势力渗透到此处,意味着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薛讷,这位久经沙场的将领,此时手持陌刀,刀身泛着冷冽的寒光。他缓步走到东北角,用陌刀柄重重敲击砖石,沉闷的声响在甬道中回荡,每一次敲击都像是叩击在众人的心上。随着敲击声,空音传来,那声音空洞而悠长,仿佛在诉说着此处隐藏的秘密。十名河朔老兵,他们身强体壮,久经风霜,手持铁锨,眼神中透露出无畏与果敢。他们顺着砖缝,齐心协力地撬开一块三尺见方的暗格,暗格开启的瞬间,一个精巧复杂的传动装置展现在众人眼前。那是由精铁制成的齿轮,相互咬合,精密无比,正是宇文恺当年为骊山地宫设计的“九连环”机括。

“取《考工记》来!”李琰急切地说道。上官婉儿迅速反应过来,从随身的行囊中取出古籍,双手递到李琰手中。李琰翻开古籍,对照着“轮人为论”篇目,眼神专注而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小心翼翼地在第三根转轴上插入特制六棱钥,每一个动作都仿佛经过了深思熟虑。

就在此时,地宫深处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之声,那声音如雷霆般炸响,惊得众人心中一颤。紧接着,三十条青铜锁链缓缓升起,在沉重的拖拽声中,石闸也随之缓缓升起。李世民,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此刻从暗室中踱步而出。他身着一袭黑色锦袍,气势威严,手中拿着一道诏书,诏书上鲜红的皇帝行玺格外醒目。“媚娘以为用冰井台的硝石就能困死朕?”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不屑与愤怒,一脚踢开脚边昏迷的工部匠人,露出匠人腕间那醒目的狼头刺青。“这些死士倒是忠心,可惜算不准骊山地下水脉的流向。”李世民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仿佛在宣告着他绝不会被轻易击败。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松漠都督府,一场惨烈的战火正在无情地燃烧。熊熊烈火冲天而起,照亮了漆黑的夜空,浓烟滚滚,遮蔽了星辰。泉盖苏文率领八百靺鞨精锐,趁着夜色的掩护,如同鬼魅般夜袭契丹牙帐。他们刻意模仿玄甲军的箭矢,箭矢破空之声凌厉,精准地射落契丹的狼旗。那狼旗象征着契丹的威严与荣耀,如今却在箭雨之中轰然倒下。契丹可汗怒极反笑,他的双眼通红,怒火在眼中燃烧,将染血的唐刀掷向信使,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仇恨:“告诉李唐天子,这血仇要用幽州城来偿!”然而,他并不知道,真正传递假军情的靺鞨斥候,早已被薛讷副将截杀在滦河渡口。那渡口的河水被鲜血染红,无声地诉说着这场阴谋背后的残酷。

李琰从地宫秘道返回地面时,恰逢八百里加急快马疾驰而来。马蹄声急促而沉重,仿佛踏在众人的心头。兵部塘报上那醒目的契丹血印,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李琰的双眼。他猛然扯开铠甲衬里,露出上官婉儿前夜缝入的幽州布防图。看着那熟悉的笔迹,李琰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上官婉儿竟早料到东北危局,在舆图背面用簪花小楷标注了泉盖苏文惯用的九种伪装战术。每一个字迹都工整细腻,却又透露出她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李琰的关切。

长安太极殿内,奢华的装饰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武媚娘身着华丽的凤袍,姿态优雅地轻抚着李治微颤的手背,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陛下可闻幽州急报?”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刻意的引导。她指尖点在沙盘上的卢龙塞,二十枚代表契丹的骨牌已压过长城,那阵势仿佛预示着一场巨大的危机即将降临。屏风后转出泉盖苏文的使者,使者献上的却是盖有吴王府印的议和书。那枚私印是七日前从李琰书房盗取的拓模所制,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正在悄然上演。

就在众人以为局势已定之时,李世民突然击掌三声,那清脆的掌声在大殿中回荡。十二名千牛卫如鬼魅般掀开殿角帷幕,露出被铁链所缚的泉盖苏文替身。“雕虫小技。”老皇帝将伪造文书掷于火盆,火焰瞬间将文书吞噬,化作灰烬。“真当朕认不出新罗纸与高句丽墨的分别?”李世民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与威严。武媚娘凤目微眯,袖中手指已掐入掌心,她没料到李世民竟藏有杨师道当年出使高句丽的《文房四宝考》,这场较量,她似乎棋差一着。

李琰星夜驰至渝关时,局势已然十分危急。守将正按伪令大开粮仓,粮仓中的粮食是抵御外敌的重要物资,一旦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李琰当机立断,拔出佩剑,当街斩杀三名叛将,鲜血飞溅在告示墙上的通敌文书上,那鲜红的血迹仿佛在控诉着叛徒的罪行。“玄甲军听令!”他撕毁假兵符,高举李世民亲赐的龙节,声音响彻云霄,充满了威严与气势。“凡持靺鞨式弯刀者,立斩!”城门校尉忽然吹响胡笳,那悠扬却又带着肃杀之气的声音响起,二十辆粮车中突然爆出靺鞨刀手,他们手持弯刀,气势汹汹。然而,他们却被预埋沟渠的石灰粉迷了双目,瞬间陷入混乱。

上官婉儿率轻骑自侧翼突入,她身姿矫健,手中令旗翻飞如蝶,每一次挥动都仿佛在指挥着一场精妙的舞蹈。契丹前锋刚冲破瓮城,就被伏兵推下的铁蒺藜车阵截断退路。这是她改良自李靖的“六花阵”,以粮车为基暗藏杀机,每一个布局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泉盖苏文见势不妙,抛下靺鞨部众遁入燕山,他妄图逃脱这场危机,却在老鸦岭遭薛讷伏击。薛讷手持陌刀,如战神般出现在泉盖苏文面前,陌刀一挥,斩落泉盖苏文的半幅披风,那披风上绣着武媚娘宫中的金线凤纹,仿佛揭开了这场阴谋背后的黑手。

长安城的更鼓敲过三响,夜色已深,整个城市陷入了沉睡。然而,在烽燧台,上官婉儿却展开染血的布防图。那布防图上的血迹,见证了战场上的残酷与惨烈。李琰的朱批叠在她的簪花小楷上,恰在蓟州方位勾出交缠的墨迹,仿佛两人的命运也在此刻交织在一起。“殿下可知这是第几次同掌兵符?”她将暖手炉推给甲胄未卸的将军,炉底藏着半枚和田玉环,那玉环温润细腻,正是李琰生母杨妃的遗物,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突然,东北天际亮起三道绿色狼烟,那狼烟在夜空中格外醒目,如同恶魔的召唤。薛讷撞开门板吼道:“泉盖苏文残部劫持了渤海国使船!”李琰抓过角弓的手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上官婉儿已披上狐裘,眼神坚定而果敢:“妾身幼时随父亲走过渤海冰道,愿为前导。”她发间金步摇在烛火中晃出一道弧光,那是李琰征突厥归来时赠的及笄礼,见证着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在这危机四伏的局势下,他们又将踏上新的征程,迎接未知的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