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15章 瀚海旌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第15章 瀚海旌

作者:轩辕靖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21:47:53 来源:小说旗

碎叶城的残阳像一块烧红的琥珀,将斑驳的夯土城墙熔铸成半透明的血色晶体。李琰的指尖划过城砖缝隙,指甲缝里嵌进的暗红血痂已冻成碎渣——那是三日前城头拉锯战中,吐蕃降卒用毒箭射穿弟兄咽喉时溅上的血渍。铜鉴里的砂砾在烛光下泛着幽蓝,混在其中的大象毛发根部凝结着黑色黏液,凑近能闻到淡淡的硝石味——这是大食斥候惯用的追踪药剂。

\"报!大食前锋距城三十里,携巨象五百!\"了望塔的烽烟刚窜起三丈,夯土地面突然传来闷雷般的震颤,像有万千铁蹄在叩击大地的脊梁。李琰的靴跟碾过城砖上的箭镞,发出细碎的爆裂声,目光扫过城下排列整齐的三百架床弩——那些被漆成玄色的弩臂上,新刻的星图纹路在暮色中若隐若现,正是上官婉儿根据《周髀算经》改良的瞄准刻度。

铁象临城

地平线最先被撕裂的是漫天沙尘,五百头战象组成的楔形阵如移动的石山压来。象首套着锻铁护面,鼻环拴着碗口粗的麻绳,鞍鞯上的木质塔楼足有三丈高,大食弓手正将两石强弓架在犀牛皮护板后,弓弦拉动时发出的嗡鸣,竟让城头的铜铃无风自响。波斯统帅阿尔达希尔骑在最前方的白象上,银制甲胄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目光芒,手中的青铜权杖顶端,镶嵌着来自波斯波利斯的祖母绿。

\"萨珊王朝的破城象阵,象眼嵌铜甲,箭矢难伤...\"随军幕僚的话音未落,李琰突然听见身后传来机括绞动的吱呀声——三百架改良床弩的弩臂已全部扬起,三棱螺旋状的箭簇在夕阳下泛着冷光,箭杆中部缠着浸过石灰粉的麻布条。他记得上官婉儿昨夜在沙盘前的推演:\"象甲虽坚,却怕螺旋透劲;象目虽小,石灰可迷其神。\"

\"二百步!放!\"令旗挥下的刹那,空气被弩箭划破的尖啸声撕裂。第一排透甲锥精准命中象首铜甲,螺旋箭簇旋转着钻透三指厚的铜板,中空箭杆内的石灰粉随冲击力爆散,在象群前形成白茫茫的雾墙。最前排的战象突然发出悲鸣,铁蹄在沙地上疯狂刨动,被迷了眼的巨兽甩动长鼻,竟将身后的象鞍塔楼撞得倾斜。波斯弓手的羽箭刚射出,就被象群的骚动打乱阵型,箭矢稀稀落落地砸在城墙上,溅起细碎的土屑。

\"开城门,放铁蒺铛车!\"李琰的令旗转向左侧,轰鸣声中,二十辆被火牛拖拽的铁车冲出城门。这些改良自田单火牛阵的杀器,车辕裹着浸油的生牛皮,车轮边缘焊着尺长的倒刺,车身挂满涂了桐油的铁链网。火牛被烙铁刺痛,发疯般冲向象群,铁车在颠簸中自动解体,铁链网如活物般缠住象腿,倒刺扎进战象柔软的脚踵。象群彻底失控,庞大的躯体在沙地上跪倒,将背上的塔楼压成木屑,波斯步兵躲避不及,被象蹄踩成肉酱。

雷音裂

城西角楼突然腾起黑烟,二十门贞观炮同时发出怒吼。铸铁炮弹拖着尾烟划过天空,却在触地前被大食人用层层叠叠的棉被阵拦下——浸透水的棉被结成冰甲,竟将炮弹的冲击力卸去大半。更致命的是第五轮炮击时,年久失修的城墙在反坐力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三丈宽的夯土墙体轰然坍塌,露出后面尘土飞扬的缺口。

\"取辽东柘木!\"上官婉儿的身影从硝烟中冲出,发间的金步摇早已换成黑色幞头,月白色襦裙沾满泥灰。她手中的算筹飞速翻动,在沙地上画出八卦方位:\"兑位属泽,需三陌刀队立盾;震位属雷,五架投石机压阵!\"工匠们扛着碗口粗的柘木冲向缺口,这种生长在高句丽深山的硬木,木质致密如铁,表面涂着混合了糯米浆的桐油。当第一根柘木插入墙基时,上官婉儿亲自点燃铁炉,将融化的铁水浇在木柱根部,赤红的铁汁顺着木纹渗入,瞬间将柘木与城墙熔为一体。

大食重骑趁机冲锋,弯刀在阳光下划出雪亮的弧线。陌刀队队长王铁牛怒吼着挥刀,丈二长的陌刀劈在骑兵颈甲上,竟溅出火星——对方的锁子甲内衬着亚麻软甲,寻常刀劈难以致命。\"刺咽喉!斩马腿!\"他调整刀势,刀刃如闪电般划过战马咽喉,血柱喷出的同时,第二刀已斩向骑士腋下。缺口处的柘木工事在箭雨中渐渐成型,铁水凝结成的铠甲般的外壳,让大食人震惊地发现,他们的弯刀砍在上面只留下浅痕。

星旗语

暮色渐浓时,大食中军突然变阵,两千骆驼骑兵分成两翼,如黑色浪潮般包抄碎叶城。李琰抬头看见城楼之上,二十八面战旗同时舞动,旗面绣着的二十八星宿图在火光中明明灭灭——这是上官婉儿根据浑天仪创制的旗语系统,每面旗帜的角度和摆动幅度,都对应着不同的军令。

\"北门陌刀营后撤,弓弩手出暗门!\"随着旗语变化,屯守北门的三百陌刀手迅速退入街巷,二百名弓弩手从城墙暗门鱼贯而出,手中的弩箭拴着三尺长的铜铃。当第一波响箭射向天空,铜铃在夜空中荡开涟漪,第二波弩箭已带着浸过桐油的麻索腾空,在空中交织成一张闪烁的天罗网。骆驼骑兵的弯刀尚未劈落,坐骑的驼峰已被麻索缠住,受惊的骆驼跪倒在地,将骑兵甩进沙坑。

李琰亲率三百玄甲军从侧门杀出,马槊在月光下划出银色轨迹。他记得上官婉儿在地图上标注的方位:西南奎宿,大食军的指挥中枢所在。沙丘后埋伏的轻骑接到信号,立刻将浸油的草团抛向骆驼群,火舌窜起的瞬间,百步外的铜镜阵同时转动——二十四面青铜镜将火光反射到大食旗手眼中,强烈的光斑让对方瞬间失明,指挥用的号角和旗语顿时乱作一团。

血浸柘

缺口处的厮杀已进入白热化。陌刀手王虎的刀刃深深嵌进象腿骨,木屑和鲜血同时飞溅,却被发狂的战象甩头掀飞。他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重重摔在柘木工事上,却被战友用盾牌接住。\"结铁索阵!\"旅帅的吼声中,三十名陌刀手甩出碗口粗的铁链,链头的倒钩扎进象鞍,众人齐声发力,竟将三头战象拖得跪倒在地。

硝烟中,大食统帅哈伦的身影如铁塔般逼近。他身披七层锁子甲,手中的大马士革弯刀已砍断三柄陌刀,刀刃上还滴着唐军的鲜血。李琰的战马踏着坍塌的墙砖冲下,马槊借俯冲之势刺向哈伦面门,却被对方弯刀磕开,火星四溅中,两人同时落马。在象尸堆成的废墟间,他们展开贴身肉搏,李琰的鱼肠剑与哈伦的弯刀不断碰撞,每一击都带着必死的狠劲。

关键时刻,上官婉儿登上城头,取出用薛讷陌刀残片打磨的玉笛。唇瓣贴上笛孔的瞬间,高频音波如无形的利刃扩散,哈伦的战马突然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乱蹬。趁此机会,李琰的马槊终于找到破绽,刺入对方肩甲缝隙,黑血混着脓液喷出,哈伦庞大的身躯重重倒地。

金鳞归

暮色中的碎叶城头,七百面染血战旗迎风招展。阿尔达希尔在清理战场时,意外发现半块青铜炮模,上面的纹路让他瞳孔骤缩——那是波斯工匠从未见过的铸造工艺,却与三年前在汤泉宫废墟出土的残炮如出一辙。更令他震惊的是,死去的唐军士兵腰间,竟挂着刻有\"永徽四年\"字样的腰牌,那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比大食崛起早了近半个世纪。

上官婉儿亲手解开哈伦的护心镜,背面的铭文让她手中的帕子瞬间湿透:\"永徽四年孟夏,将作监丞李元轨督造\"。这个名字她再熟悉不过——那是太宗皇帝钦点的工部能臣,二十年前便消失在西域的沙海之中。护心镜边缘,还用波斯文刻着一行小字:\"铸炮三十六,藏于铁门关\"。

八百里加急的马蹄声在子夜响起,兵部急报称安西四镇同时遇袭,敌军皆配备唐军制式的横刀、弩机,甚至有贞观年间的明光甲胄。李琰坐在城楼上擦拭断槊,月光照在他新添的刀疤上,像一道银色的勋章。上官婉儿将染血的星宿旗轻轻盖在阵亡士兵脸上,忽然指向西方的地平线:\"铁门关的铸炮人,怕是等我们很久了。\"

夜风掠过碎叶城的箭楼,带来远处沙漠的呼啸。那些染着血与沙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大唐军魂的不屈。上官婉儿摸着护心镜上的铭文,忽然想起薛讷临终前的话:\"陌刀虽利,终须有人持握;兵器虽强,难敌人心向背。\"此刻,她望着西方渐起的沙暴,知道一场更艰巨的考验,正等着这支铁血之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