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咱家世代造反,你小子却参军杀敌成神 > 第29章 药王孙思邈的疑惑

与此同时长安城,太极殿内,气氛压抑得几乎凝固。

那份写着秦王兵败、身染重疾的军报,如同万钧巨石,狠狠砸在李渊的心头。

龙椅上的天子,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狂怒与惊骇几乎将他吞噬。

长孙无忌、李道宗、裴寂等一众重臣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西线惨败,三员大将殉国,两万将士埋骨他乡,连他最引以为傲的秦王李世民也病倒在军中!

奇耻大辱!

李渊的拳头攥得咯吱作响,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就在这怒火与忧惧交织的时刻,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散落在地上的另一份军报。

那是丘行恭先前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关于左将军萧羽医道奇功的奏疏。

七成存活率……

这个数字,此刻在他脑海中显得异常刺眼。

若西线将士也能有此神药……

李渊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情绪,目光落在内侍总管张恭身上。

“传朕旨意,立刻宣太医署孙思邈,即刻入宫,不得有误!”

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孙思邈?

众臣皆是一愣。

孙思邈乃当世医道大家,一手针灸出神入化,汤药济世活人无数,被民间尊为“药王”,深得李渊敬重。

此刻宣他,莫非与秦王殿下的病情有关?

不多时,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者,身着素色道袍,背着药箱,步履稳健地走入大殿。

正是御医孙思邈。

“臣孙思邈,参见陛下。”孙思邈稽首行礼,声音平和。

“孙爱卿平身。”李渊的声音略显疲惫,“今日宣你前来,是有一桩奇事,需你亲自验证。”

他示意张恭将那份丘行恭的奏报捡起,递给孙思邈。

“此乃北线行军总管丘行恭的奏报,言其军中有一名为‘青霉液’的伤药,能大幅提升伤兵存活率。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孙思邈接过奏报,仔细阅读。

当他看到“伤兵存活率从不足三成,一举暴增至七成以上”的字句时,饶是他行医一生,见多识广,也不由得眉头一挑,脸上露出讶异的神情。

“陛下,军中伤患,多为金创,极易溃烂发热,十难活二三。若真有此等神药,实乃我大唐将士之幸,国之大幸!”孙思邈郑重道。

李渊微微颔首:“朕已命人取来了那‘青霉液’的样本,你且看看。”

张恭小心翼翼地捧上一个贴着封条的小瓷瓶。

孙思邈接过瓷瓶,拔开木塞,一股淡淡的、奇特的霉味混合着些微草药的气息飘散出来。

他将瓷瓶凑到鼻尖轻嗅,闭目凝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陛下,此药气味独特,确非凡品。从气味判断,其中或有抑腐生肌之效。然药效究竟如何,还需一试方知。”

“如何试?”李渊问道。

孙思邈沉吟道:“陛下,可否取活兔一只?臣需亲手验证其止血愈创之能。”

李渊立刻道:“张恭,速去准备。”

很快,一名小黄门提着一只关在笼中的健硕灰兔进来。

孙思邈从药箱中取出一柄锋利的小巧银刀,在烛火上略作烧灼,又用烈酒擦拭。

他一手按住兔子,银刀在其腹部轻轻一划,一道寸许长的伤口出现,鲜血顿时涌出。

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孙思邈打开那瓷瓶,用一根细小的药签蘸取了少许青绿色的药液,小心翼翼地涂抹在兔子的伤口上。

奇迹发生了!

那原本不断渗出鲜血的伤口,在接触到青霉液的瞬间,血液的流出速度明显减缓,不过十数息的功夫,竟完全止住了!

瓷瓶中的药液不多,孙思邈涂抹得极为节省。

“这……”饶是李渊见惯了大场面,此刻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孙思邈更是双目圆睁,凑近仔细观察那兔子的伤口,又轻轻按压伤口周围,确认不再有鲜血渗出。

他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审慎,到中途的惊讶,最终化为难以置信的震撼!

“神药!陛下!此乃神药啊!”孙思邈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其止血之速,愈创之能,远胜老臣所研制的任何一种金创药!何止百倍!”

他抬起头,眼神灼灼地望向李渊:“陛下,此药若是能在军中广为推行,我大唐将士,何惧伤患!每年因此而活命者,何止万千!”

听到孙思邈如此断言,李渊心中那块因西线惨败而悬着的巨石,似乎稍稍松动了一丝。

他示意内侍将另一份更为详尽,记载了萧羽医道改革、伤兵营救治流程以及存活率详细数据的军报递给孙思邈。

“孙爱卿再看看这个。这是那创制‘青霉液’之人,在军中推行的一整套伤兵救治章程。”

孙思邈接过军报,逐字逐句细细研读。

他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激动。

军报中提及的清创、消毒、缝合、以及对“青霉液”使用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应对之法,许多见解闻所未闻,却又合乎医理,甚至远超他当前的认知!

尤其是那“外科手术”的雏形理念,以及对不同伤情分类处理的细致,简直让他叹为观止!

“奇才!陛下,此人乃医道奇才啊!”孙思邈猛地抬头,须发微张,激动地说道:“军报中所述,此人不仅创制神药,更精通一套系统的救治之法!若能将大唐军中伤兵存活率稳定在七八成,此等功绩,足以彪炳史册!陛下,当重赏!必须重赏此等神医大才,以彰其功,以励天下医者!”

李渊看着孙思邈激动的模样,缓缓道:“创制此药,推行此法之人,名为萧羽,乃是朕新擢升的左将军。”

“萧羽?”

孙思邈听到这个名字,身体猛地一震,脸上的激动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明的神色,有惊愕,有迷茫,更有深深的追忆。

十七年了……

他脑海中,骤然闪过一个巧笑嫣然的女子身影,那是他失踪了十七年的女儿,霜华。

女儿曾经娇憨地对他说:“爹,将来若我与陛下有了孩儿,若是男孩,便叫‘羽’,可好?李羽,翱翔九天之羽。”

李渊见他神色有异,问道:“孙爱卿,莫非认得此人?”

孙思邈深吸一口气,缓缓摇头,将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强行压下,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臣……不曾听闻。只是乍闻如此年轻便有此成就的将军,又兼神医之才,一时心神激荡罢了。”

李渊并未察觉到孙思邈刹那间的失神,他将那份写有青霉液粗略配制之法的绢帛递了过去。

“孙爱卿,你再看看此物,此青霉液,是否能够大批量制备?”

孙思邈定了定神,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接过绢帛。

他仔细审阅着上面的每一个字,从选材到提炼,步骤并不繁复,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的简单。

“陛下,此法……当真是大道至简!”孙思邈的语调透着由衷的钦佩,“若依此法,批量制备并不困难,相较老臣以往所用诸多名贵草药,此法取材更为寻常,耗费也更低廉!”

李渊紧绷的面容终于有了一丝松动:“如此便好!朕命你即刻主理此事,太医院上下,乃至国库财帛,皆由你调配,务必以最快速度,将此药普及全军!”

“陛下!”孙思邈却躬身一拜,“此青霉液乃萧将军所创,活人无数,功盖当世。若由老臣主理,恐夺其功,伤了功臣之心啊!”

李渊摆了摆手,声音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意味:“孙爱卿有所不知,那萧羽,并非医者。”

他顿了顿,缓缓道:“他是朕亲封的左将军,如今已是食邑万户的十封爵,统领万军的大将!”

“什么?!”孙思邈瞠目结舌,完全没有料到创制此等神药之人,竟是一位戎马倥偬的沙场宿将!

这完全颠覆了他对医道的认知。

李渊面色凝重地嘱咐道:“孙爱卿,这青霉液的配方,乃军国重器,事关无数将士性命,绝不可有丝毫外泄,你定要严加看管,慎之又慎!”

“老臣遵旨!”孙思邈郑重应下,心中对那位未曾谋面的萧将军,更多了几分敬佩与好奇。

李渊转向阶下众臣,沉声问道:“诸位爱卿,对此青霉液,有何看法?”

长孙无忌率先出列,朗声道:“陛下,此药能将重伤士卒存活率提升至七成以上,堪称活死人肉白骨之神物!献药之人,其功至伟,理当重赏!”

裴寂亦附和道:“陛下圣明,长孙大人所言极是。萧将军此功,足以彪炳史册,封侯拜将,亦不为过!”

其余大臣纷纷点头称是,言辞间皆是对这神药的赞叹和对萧羽功绩的肯定。

李渊点了点头,他何尝不知这青霉液的份量。

“萧羽献此神药,其功不下于开疆拓土,甚至犹有过之。若能因此每年少折损数万将士,此乃国之大幸,朕心甚慰,确应重封!”

话锋一转,李渊的眉头却又锁了起来,显露出几分棘手。

“只是……萧羽如今已是左将军,食邑万户,再往上,便是国公之位,或是加封更高的军职。他如此年轻,骤登高位,恐招非议啊。”

这才是李渊真正的为难之处。赏,是必须的,但如何赏得恰到好处,既能彰显其功,又不至破坏朝堂规制,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着实考验帝王心术。

殿内一时有些安静,众臣也明白陛下的顾虑。

片刻,长孙无忌眼珠一转,再次出列:“陛下,臣有一愚见。萧将军献药之功,确实惊天动地。然西线战事方败,秦王殿下又龙体欠安,此刻大肆封赏,或非最佳时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如暂缓对萧将军的封赏,待西秦薛举伏诛之后,再论功行赏。届时若萧将军再立新功,两功并举,陛下再行封赏,则名正言顺,亦更能彰显天恩浩荡。”

李渊闻言,眉宇间的凝重之色稍减,他仔细权衡着长孙无忌的建议。

这确实是个稳妥的法子,既能安抚功臣,又不至于操之过急。

长孙无忌见李渊意动,又进言道:“陛下,如今西线主帅秦王殿下病重,军中不可一日无帅。丘行恭将军麾下左将军萧羽,既有此等奇功,可见其智勇非凡,或可委以重任,前往西线稳定军心,指挥作战,以解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殿中数位大臣面露惊容。

让一个如此年轻的将领,去收拾西线那样的烂摊子,还要面对凶悍的薛举?

李渊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凝视着长孙无忌,片刻后缓缓开口:“辅机之言,甚合朕意。便依你所言,待西秦战事了结,朕再一并封赏萧羽。”

他沉吟着,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

“至于西线……”李渊的目光扫过殿下众臣,“萧羽……或许真能给朕带来更大的惊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