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章 魏武帝纪

白话三国志 第1章 魏武帝纪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魏太祖武皇帝,乃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氏,姓曹,名操,字孟德,乃是汉代相国曹参的后裔。据《曹瞒传》记载,太祖另有一名为吉利,小字阿瞒。而王沈所着的《魏书》则称,其先祖可追溯至黄帝时代。在高阳氏统治时期,陆终的儿子名叫安,他便是曹姓的始祖。周武王攻克殷商后,为延续先代的祭祀,将曹侠封于邾地。春秋时期,邾国频繁参与诸侯盟会;到了战国时代,邾国不幸被楚国所灭。曹侠的子孙四处流散,其中一部分便在沛地定居下来。当汉高祖兴起之时,曹参因赫赫战功被封为平阳侯,其爵位世袭罔替,中间虽曾断绝,但后来又得以延续,直至今日,曹参的嫡系子孙仍然在容城承袭着封国。

汉桓帝时期,曹腾担任中常侍大长秋这一重要官职,并被封为费亭侯。据司马彪所着的《续汉书》记载,曹腾的父亲曹节,字元伟,向来以仁爱宽厚着称。有一次,邻居家走失了一头猪,因其模样与曹节家的猪十分相似,邻居便径直上门认领,曹节并未与之争辩。后来,邻居走失的猪自己跑回了家,猪主人感到羞愧万分,不仅送回了之前认领的猪,还向曹节诚恳致歉,曹节则微笑着接受了。此事之后,曹节在乡里备受敬重与赞叹。曹节育有多个儿子,长子叫伯兴,次子叫仲兴,三子叫叔兴,曹腾字季兴,年少时便被选任为黄门从官。永宁元年,邓太后下诏,令黄门令挑选年少温和且谨慎的中黄门从官,陪伴皇太子读书学习,曹腾有幸被选中。皇太子对曹腾格外亲近喜爱,在饮食和赏赐方面,都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等到顺帝即位,曹腾先是担任小黄门,后来又逐步升迁,最终成为中常侍大长秋。他在宫廷任职长达三十多年,先后侍奉过四位皇帝,却从未有过任何过失。曹腾乐于举荐贤能之士,且从不在背后诋毁他人。他所举荐的人才,如陈留的虞放、边韶,南阳的延固、张温,弘农的张奂,颍川的堂谿典等人,后来都官至公卿之位,而曹腾却从不居功自傲。蜀郡太守曾通过计吏向曹腾表达敬意,益州刺史种暠在函谷关查获了太守给曹腾的书信,便上报弹劾太守,同时参奏曹腾作为内臣却与外官结交,这种行为不符合宫廷规矩,请求将其免官治罪。然而,皇帝却认为:“书信是从外面送来的,曹腾并没有主动去联系,这不是他的过错。”于是搁置了种暠的奏章。曹腾对此事并未放在心上,反而时常称赞种暠,认为他懂得侍奉君主的礼节。后来种暠官至司徒,他曾对人说:“我今日能登上三公之位,多亏了曹常侍的恩情。”曹腾的诸多行事,大多如此。桓帝即位后,因曹腾是先帝的旧臣,且忠孝之举十分显着,便封他为费亭侯,并加位特进。到了太和三年,曹腾被追尊为高皇帝。

曹腾的养子曹嵩继承了他的爵位,曹嵩在仕途上一路高升,最终官至太尉,但其身世来历却难以确切考证。《续汉书》中记载,曹嵩字巨高,为人质朴敦厚、谨慎小心,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尽忠尽孝。他曾任司隶校尉,汉灵帝时被提拔为大司农、大鸿胪,后来又接替崔烈担任太尉一职。黄初元年,曹嵩被追尊为太皇帝。不过,吴人所着的《曹瞒传》以及郭颁所着的《世语》都称,曹嵩本是夏侯氏之子,是夏侯惇的叔父,如此一来,太祖曹操与夏侯惇便是堂兄弟关系。曹嵩生下了太祖曹操。

太祖曹操年少之时,便展现出机警聪慧的特质,心中颇有权谋智数。然而,他为人行侠仗义,性格洒脱不羁,对那些世俗的家业并不上心,也不致力于经营常规的事业,所以当时的人们并未觉得他有什么特别之处。据《曹瞒传》记载,曹操年少时热衷于飞鹰走狗,整日四处游荡,毫无节制。他的叔父对此十分担忧,多次向曹操的父亲曹嵩提及此事。曹操为此深感苦恼,后来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叔父,他便佯装面部扭曲、口眼歪斜。叔父见状十分奇怪,询问他原因,曹操回答说:“突然中风了。”叔父赶忙将此事告诉曹嵩,曹嵩大为惊愕,急忙唤来曹操,却发现他的面部和言语都恢复了正常。曹嵩疑惑地问道:“你叔父说你中风了,这么快就好了?”曹操故作委屈地说:“我本来就没有中风,只是叔父不喜欢我,所以才故意这样说罢了。”曹嵩听后,心中便对弟弟的话产生了怀疑。从那以后,叔父再向曹嵩告状,曹嵩都不再相信。曹操因此更加肆意随性地行事。

不过,梁国的桥玄和南阳的何颙却独具慧眼,认为曹操绝非等闲之辈。桥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即将陷入大乱,若不是具有经世之才的人,根本无法拯救这乱世。我看能够安定天下的人,或许就是你啊!”《魏书》记载,太尉桥玄向来以善于识别人才而闻名于世,他见到曹操后,便对其另眼相看,说道:“我见过的天下名士多得数不胜数,但却从未见过像你这样的人!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我年事已高,希望能将妻子儿女托付给你。”经此一番赞誉,曹操的声名更加远扬。《续汉书》中提到,桥玄字公祖,为人严明且富有才略,尤其擅长品评人物。张璠所着的《汉纪》中说,桥玄在朝廷内外担任过诸多要职,以刚正果断着称,他为人谦逊,礼贤下士,从不凭借王爵之便为自己的亲属谋取私利。光和年间,桥玄担任太尉,后来因长期患病被策令罢免,改任太中大夫,去世时,家中贫困,甚至连安葬棺柩的产业都没有,当时的人们因此将他视为一代名臣。《世语》中还记载,桥玄对曹操说:“你现在还没有什么名气,可以去结交许子将。”曹操听后,便前去拜访许子将,许子将接纳了他,曹操也因此逐渐在当时的名士圈中崭露头角。孙盛的《异同杂语》则记载,曹操曾私自潜入中常侍张让的府邸,被张让察觉。危急时刻,他在庭院中挥舞着手戟,巧妙地翻墙逃脱。曹操武艺超群,当时竟无人能伤到他。他平日里还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尤其喜爱兵法,不仅抄录汇集了诸多名家兵法,着有《接要》一书,还为孙武的《十三篇》作注,这些着作都在世间流传。曹操曾问许子将:“你觉得我是怎样的一个人?”许子将起初并未回答。曹操坚持追问,许子将才说道:“你在太平盛世会是一位能臣,在乱世之中则会成为奸雄。”曹操听后,不禁大笑起来。

曹操二十岁的时候,通过察举孝廉的途径被推举为郎官,随后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不久后又升迁为顿丘令。据《曹瞒传》记载,曹操刚到尉廨任职时,便对四门进行修缮整治。他还特制了五色棒,在县门左右各悬挂十多枚。只要有人触犯禁令,无论对方是豪门权贵还是普通百姓,他一概用棒打死。几个月后,汉灵帝宠爱的小黄门蹇硕的叔父在夜间违禁出行,曹操毫不留情,当即下令将其棒杀。此事之后,整个京城的人都收敛了许多,再也没有人敢轻易触犯禁令。那些皇帝身边受宠的近臣们虽然对曹操心怀怨恨,却又无可奈何,找不到机会伤害他,于是便共同举荐他,曹操因此得以升迁为顿丘令。后来,曹操又被征召任命为议郎。《魏书》记载,曹操的从妹夫、氵隐强侯宋奇因罪被诛杀,曹操受牵连而被免官。后来,因为他精通古代学术,又被重新征召为议郎。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结果反而被宦官所害。曹操上书为窦武等人鸣不平,称他们正直忠诚却遭陷害,如今奸邪之人充斥朝堂,贤良之士却被阻塞了进身之路,言辞十分恳切。但汉灵帝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此后,朝廷下诏命令三公府:检举奏报那些治理地方政事无方、致使百姓编唱歌谣来讽刺的官员,并将他们罢免。然而,当时的三公大多奸邪不正,他们为了迎合世俗、保住官位,纷纷行贿受贿。那些有权有势的豪强即便作恶多端,也不会被检举奏报;而那些坚守正道的弱小官员,却大多遭到诬陷诋毁。曹操对此深感痛恨。这一年,朝廷因出现灾异现象而广泛征求大臣们对朝政得失的看法,曹操趁机再次上书恳切劝谏,指出三公在检举奏报时,专门回避皇亲国戚的不当行为。奏章呈上后,天子有所感悟,并将奏章拿给三公府看,严厉斥责了他们。那些因百姓歌谣而被征召的官员都被任命为议郎。从那以后,政治教化日益混乱,豪强猾吏更加猖獗,许多措施都遭到破坏。曹操深知局势已无法挽回,便不再向朝廷进谏献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