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6章 受封魏王

白话三国志 第16章 受封魏王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冬十月,曹操为了奖赏军功,开始设置名号侯至五大夫等爵位,与原有的列侯、关内侯共分为六等。(《魏书》记载,设置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都授予金印紫绶;又设置关内外侯十六级,授予铜印龟纽墨绶;五大夫十五级,授予铜印环纽墨绶,这些爵位都不享受食租的待遇,与旧有的列侯、关内侯共六等。臣松之认为,如今的虚封制度大概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十一月,张鲁带着他在巴中的残余部众向曹操投降。曹操为了安抚张鲁及其部众,封张鲁和他的五个儿子为列侯。此时,刘备趁刘璋不备,发动突袭,夺取了益州,随后又占据了巴中地区。曹操得知后,派遣张合前去攻打刘备。

十二月,曹操从南郑返回,留下夏侯渊屯守汉中。(在这次出征中,侍中王粲写下一首五言诗,赞美曹操的这次军事行动:“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安得久劳师?相公征关右,赫怒振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陈赏越山岳,酒肉逾川坻,军中多饶饫,人马皆溢肥,徒行兼乘还,空出有馀资。拓土三千里,往反速如飞,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

建安二十一年春二月,曹操得胜还朝,回到邺城。(《魏书》记载:辛未日,有关官员以太牢之礼祭祀,向宗庙报告曹操的归来,并在宗庙中为曹操的功勋进行策封。甲午日开始春季祭祀,曹操下令说:“有人认为在宗庙祭祀上殿时应当脱鞋。但我接受天子赐命,可以佩剑不脱鞋上殿。如今在宗庙祭祀却要脱鞋,这是尊崇先公却违背王命,敬重父祖却怠慢君主,所以我不敢脱鞋上殿。还有,在祭祀时走到洗手处,只是用手靠近水却不洗手。洗手是为了表示洁净和敬意,从未听说过只靠近水却不洗的礼节,况且‘祭祀神灵时要如同神灵就在面前’,所以我亲自用水洗手。祭祀降神仪式结束后,我走下台阶在帷幕边站立,等到奏乐结束,这样做似乎是对烈祖不够恭敬,像是想快点结束祭祀。所以我坐着等待音乐结束、送神仪式完毕才起身。接受祭肉和祭神的福佑后,把这些交给侍中,这样做其实并没有完全尽到恭敬的礼节。古代的人亲自主持祭祀之事,所以我亲自把祭肉放入祭神的容器中,最后抱着祭肉离开。孔子说‘即使违背众人的做法,我也依从自己认为正确的’,这句话真是太对了。” )三月壬寅日,曹操亲自参与耕籍田仪式,以身作则,向天下昭示对农业的重视。(《魏书》记载:有关官员上奏说:“按照旧制,在农闲时节进行四季讲武练兵。汉朝继承秦朝制度,春、夏、秋三季不进行讲武,只在十月进行都试,检验车马装备,皇帝亲临长水南门,会合五营士兵,演练八阵图,名为‘乘之’。如今战乱未息,士兵和百姓一直处于习武状态,从今往后,可以不再进行四季讲武,只在立秋时节选择吉日,大规模检阅车马军队,称为‘治兵’,这样既符合礼仪名分,又继承了汉朝制度。”曹操批准了这一奏请。)

到了夏五月,天子为表彰曹操的赫赫功勋,进封他的爵位为魏王。(《献帝传》记载诏书内容:“自古以来的帝王,虽然名号和制度有所变化,爵位等级也不尽相同,但对于褒奖尊崇元勋,建立功德,让姓氏荣耀并延续到子孙后代,无论同姓还是异姓,并没有什么区别。昔日我朝圣祖承受天命,开创基业,建立华夏,借鉴古今制度,明确爵位等级差异,分封山川土地来建立藩屏,让异姓和亲戚都能拥有土地,据国称王,以此来保障天命,稳固万世基业。历代太平时期,君臣相安无事。世祖中兴之时,局势时有艰难,因此数百年来,没有异姓诸侯王之位。朕德行浅薄,继承大业,却遭遇天下分崩离析,众贼肆虐,从西到东,百姓困苦,朕也历经艰辛。在这艰难时刻,朕唯恐陷入危难,有辱先帝的圣德。幸赖皇天庇佑,使您秉持大义,奋勇向前,展现出神武之姿,在艰难中扞卫朕的安危,保护宗庙,华夏百姓,乃至世间万物,无不蒙受您的恩泽。您的勤勉超过稷、禹,忠诚堪比伊尹、周公,却又如此谦让,越发恭敬。所以之前刚开始建立魏国时,赐给您土地,朕还担心您违抗命令,坚决推辞,因此暂且压抑心意,封您为上公,本想顺从您的高义,等待您建立更多勋绩。韩遂、宋建,在南方勾结巴、蜀,众逆贼联合起来,妄图危害社稷。您再次命令将领出征,他们如龙虎般勇猛,斩杀贼首,捣毁贼巢。等到西征时,在阳平之战中,您亲自披甲上阵,深入险阻之地,铲除奸贼,消灭凶徒,平定西陲,威名远扬万里,教化传播四方,使华夏安宁。唐、虞盛世时,三位贤能之臣建功立业;文、武兴起之际,周公旦、召公奭尽心辅佐;我朝两位先帝成就帝业,也依靠众多英豪辅佐。那些圣明贤哲的君主,以国事为己任,尚且赏赐土地、颁发瑞信来报答功臣,像朕这样德行微薄的君主,全靠您的辅佐才得以保全,若赏赐不够丰厚,又怎能答谢神灵、抚慰天下呢?如今进封您为魏王,派遣使者持节,由行御史大夫、宗正刘艾奉策书、玉玺,以及用白茅包裹的黑土所筑的社坛,还有金虎符第一至第五枚,竹使符第一至第十枚。您正式登上魏王之位,仍以丞相身份兼任冀州牧。请上交魏公的玺绶、符册。希望您恭敬地服从朕的命令,爱护您的百姓,妥善处理各项事务,发扬我祖宗的美好遗命。”魏王曹操上书三次推辞,天子三次下诏不许。天子还亲自手诏:“大圣之人以功德为至高至美,以忠诚和睦为典范训诫,所以能够开创基业、名垂千古,让百世后人敬仰;推行正道、制定大义,让人们努力践行、有所效仿,因此功勋卓着、美名远扬。稷、契凭借君主的聪慧成就事业,周公、召公依靠文王、武王的智慧施展才能,他们虽治理百官,日夜思考,可谁能比得上您的功绩呢?朕想到古人的功绩,如此令人赞美,又想到您忠诚勤勉的业绩,这般辉煌,所以每次想要刻符析瑞,颁布礼命册封,都感慨万千,甚至忘记了自己守文乏德。如今您再三违背朕的命令,坚决推辞,这既不符合朕的心意,也无法为后世树立典范。希望您克制自己的心意,不要再坚决推辞了。”《四体书势序》记载:梁鹄曾举荐曹操担任北部尉。《曹瞒传》记载:曹操是由尚书右丞司马建公举荐的。等到曹操成为魏王,将司马建公召到邺城,与他欢饮,曹操对司马建公说:“我如今还能再当北部尉吗?”司马建公说:“当初举荐大王时,您刚好适合当北部尉。”曹操大笑。司马建公名叫司马防,是司马宣王司马懿的父亲。臣松之根据司马彪《序传》考证,司马建公并未担任尚书右丞,怀疑《曹瞒传》记载有误,而王隐《晋书》中说赵王篡位时,想尊奉祖先为帝,博士马平进议说京兆府君(司马防)曾举荐魏武帝曹操为北部尉,任职期间贼寇不敢侵犯辖区,若按此说法,则有一定的依据。)

这期间,代郡乌丸代理单于普富卢与他的侯王们前来朝见曹操。天子下令,将曹操的女儿封为公主,赐予汤沐邑。秋七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带着他的名王们前来朝贺,曹操以客礼相待。为了更好地控制匈奴,曹操将呼厨泉留在魏国,让右贤王去卑监管匈奴国。八月,曹操任命大理钟繇为相国。(《魏书》记载:此时开始设置奉常、宗正等官职。)

建安二十一年冬十月,曹操整治军队。(《魏书》记载:魏王曹操亲自手持金鼓,指挥军队进退。)之后,曹操决定出征孙权。十一月,曹军抵达谯县。

建安二十二年春正月,魏王曹操的军队进驻居巢。二月,大军继续进军,屯驻在江西郝谿。孙权在濡须口修筑城池,据守抵抗。曹操见状,指挥军队逼近攻城,孙权抵挡不住,只能退兵。三月,曹操见目的已达到,便率领军队返回,留下夏侯惇、曹仁、张辽等人屯驻在居巢,以防孙权再次来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