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07章 高平陵之变

白话三国志 第107章 高平陵之变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正始十年正月,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曹爽兄弟一同随驾出行。(《世语》记载:此前,曹爽兄弟多次一同出游,桓范曾劝阻道:“你们总理朝政,掌管禁军,不宜一同外出。倘若有人关闭城门,谁还能进城呢?”曹爽却满不在乎地说:“谁敢这么做!”此后他们便不再一同出游。但此次,曹爽兄弟却全都随皇帝出行了。 )

司马懿见时机已到,迅速部署兵马,抢先占据了武库,随后出兵屯驻在洛水浮桥,截断了曹爽的归路。一切安排妥当后,司马懿向皇帝上奏弹劾曹爽,奏疏中写道:“臣从前从辽东回朝时,先帝诏令陛下、秦王与臣一同登上御床,先帝拉着臣的手臂,对身后之事深感忧虑。臣当时便向先帝承诺:‘太祖、高祖也曾将后事托付于臣,陛下亲眼所见,无需为此忧虑。倘若有突发状况,臣定会以死奉行先帝的诏令。’当时在旁侍奉先帝的黄门令董箕以及才人等,都能作证。如今,大将军曹爽却背弃先帝的遗命,扰乱国家的典章制度。在朝堂之内,他的行为僭越,饮食起居皆仿照皇帝规格;在朝堂之外,他独揽大权,专横跋扈。他破坏各军营的正常秩序,将禁军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朝廷中的重要官职,都安插了他的亲信。宫中的宿卫,那些历经几代的旧人都被他排斥出去,想要换上新人,以实现他的个人私欲。他结党营私,势力盘根错节,且日益放纵,为所欲为。此外,他还任命黄门张当为都监,与张当勾结,窥探陛下的一举一动,妄图谋取皇位,离间太后与陛下的关系,伤害皇室骨肉亲情。如今天下人心惶惶,人人自危,陛下虽贵为天子,却如同寄人篱下,怎能长久安稳?这绝非先帝诏令陛下与臣登上御床托付后事的本意。臣虽年迈体衰,但怎敢妄言?昔日赵高肆意妄为,秦朝因此灭亡;西汉时期,吕氏、霍氏的势力若能及早被铲除,汉朝的国运便能长久延续。这些都是陛下应当引以为鉴的,也是臣接受先帝遗命时的职责所在。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等人,都认为曹爽有谋逆之心,他与他的兄弟都不适合再掌管禁军、担任宿卫之职,我们一同向永宁宫的太后奏明此事。太后下令,让臣按照奏疏中的请求行事。臣已下令主管官员和黄门令,罢免曹爽、曹羲、曹训的官职和兵权,让他们以侯爵的身份回家,不得逗留,以免耽误陛下的行程;若有人违抗,便以军法论处。臣如今抱病率军屯驻在洛水浮桥,严密监视局势,以防意外发生。” (《世语》记载:起初,司马懿率兵从宫中赶往武库,路过曹爽府邸门前时,曹爽府中的人上前阻拦,迫使司马懿的车子停下。曹爽的妻子刘氏惊慌失措,跑到大厅,对帐下守督焦急地问道:“主公在外,如今突然发生兵变,这可如何是好?”守督镇定地安慰道:“夫人不必担忧。”说罢,他登上门楼,拉弓搭箭,准备向司马懿的军队射击。这时,将领孙谦在后面拉住他,劝道:“天下局势尚未明朗,不可轻举妄动!”就这样,孙谦多次阻拦守督,司马懿才得以顺利通过。 )

曹爽收到司马懿的奏疏后,不敢将其呈递给皇帝,一时间陷入极度窘迫的境地,完全不知所措。(《干宝晋纪》记载:曹爽将皇帝的车驾留在伊水南岸,砍伐树木制作鹿角,调发屯兵数千人作为护卫。《魏末传》记载:司马懿对弟弟司马孚说,陛下在外不能露宿,催促他赶紧将帐幔、太官的食具送到皇帝所在之处。 )

大司农、沛国人桓范得知兵变的消息后,没有听从太后的诏令,而是假传圣旨打开了平昌门,取走了剑戟,挟持了守门将官,向南投奔曹爽。司马懿得知此事后,冷静地分析道:“桓范虽足智多谋,但曹爽必定不会采纳他的计策。”桓范见到曹爽后,极力劝说他带着皇帝前往许昌,召集外地的军队勤王。曹爽兄弟听后,犹豫不决。桓范又急切地对曹羲说:“在如今这种形势下,你们曹家还能求得贫贱安稳的生活吗?就算是一个普通百姓,劫持了人质,尚且希望以此保命,更何况你们如今与天子在一起,只要天子下令,天下谁敢不响应?”然而,曹羲依旧没有采纳桓范的建议。

此时,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也劝说曹爽,让他尽早向司马懿认罪,或许还能保住性命。曹爽无奈之下,只好派遣许允、陈泰前往司马懿处,主动认罪,并表示愿意接受死刑,这才将司马懿的奏疏呈递给皇帝。(《干宝晋书》记载:桓范出城投奔曹爽后,司马懿对蒋济说:“曹爽的智囊去了。”蒋济却摇头道:“桓范虽有智谋,但曹爽就像劣马贪恋马槽中的豆子一样,目光短浅,必定不会采纳他的建议。”《世语》记载:司马懿派许允、陈泰去劝说曹爽投降,蒋济也写信传达司马懿的意思,还让曹爽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告诉曹爽,只要他投降,仅仅是免去官职而已,并以洛水为誓。曹爽轻信了这些话,便下令罢兵。《魏氏春秋》记载:曹爽罢兵后,还心存侥幸地说:“我就算失去权势,也还能做个富家翁。”桓范听后,痛心疾首地哭着说:“曹真一世英雄,怎么生出你们这些没出息的兄弟,简直像蠢牛犊一样!谁能想到今日会因你们而遭灭族之祸!” )

最终,曹爽兄弟被免去官职,以侯爵的身份回到家中。(《魏末传》记载:曹爽兄弟回到家中后,司马懿下令洛阳县征调八百名百姓,让县尉带领他们将曹爽的府邸团团围住,在府邸的四个角都筑起高楼,派人在楼上监视曹爽兄弟的一举一动。曹爽无计可施,心中烦闷,拿着弹弓到后花园散心。楼上监视的人看到后,立刻大声喊道:“原大将军往东南方向去了!”曹爽回到大厅,与兄弟们一起商议对策,他们不知道司马懿到底是什么心思,心中十分忐忑。曹爽无奈之下,给司马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我曹爽惶恐不安,犯下大错招来灾祸,自知罪该万死。此前我派家人去取粮食,至今未归,这几天家中已经断粮,希望您能接济一些,让我们能勉强维持生计。”司马懿收到信后,心中暗自吃惊,立刻回信说:“我起初并不知晓你们缺粮,实在感到愧疚。现在我马上派人送去一百斛米,还有肉脯、盐豉、大豆。”很快,这些物资便送到了曹爽家中。曹爽兄弟见识短浅,不明白局势的变化,看到司马懿送来粮食,便以为自己不会被处死,心中暗自欢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