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46章 鲍勋传

白话三国志 第146章 鲍勋传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是汉朝司隶校尉鲍宣的九世孙。鲍宣的后代中有一支从上党迁徙到泰山,便在此定居。鲍勋的父亲鲍信,灵帝时担任骑都尉,大将军何进派他到东方招募士兵。后来鲍信担任济北相,协助曹操谋划大业,不幸遇害。相关事迹记载在《董卓传》《武帝纪》中。(《魏书》记载:鲍信的父亲鲍丹,官至少府侍中,世代以儒雅显扬。鲍信年轻时就有远大节操,宽厚爱人,沉着刚毅有谋略。大将军何进征召他为骑都尉,派他回乡募兵,得一千多人,回到成皋时何进已遇害。鲍信到京师时,董卓也刚到。鲍信知道董卓必定作乱,劝袁绍袭击董卓,袁绍畏惧董卓不敢行动,事迹记载在袁绍传中。鲍信于是率军回到乡里,招募徒众两万,骑兵七百,辎重五千多辆。这一年,曹操在己吾起兵,鲍信与弟弟鲍韬率军响应。曹操与袁绍上表推荐鲍信为破虏将军,鲍韬为裨将军。当时袁绍势力最强,豪杰多归附他。只有鲍信对曹操说:“能超凡出世、统领英雄拨乱反正的人,就是您啊。若不是这样的人,即便强大也必败亡。您大概是上天选中的人!”于是与曹操深相交结,曹操也对他另眼相看。汴水之战失败时,鲍信受伤,鲍韬在陈地战死。袁绍夺取韩馥的职位,占据冀州。鲍信对曹操说:“奸臣趁机颠覆王室,英雄奋起反抗,天下响应,这是道义所在。如今袁绍作为盟主,凭借权力谋取私利,将会引发内乱,这就如同又出现一个董卓。若要压制他,我们的力量还不足,只会招致灾祸,又怎能成功?不如先谋划黄河以南地区,等待时机变化。”曹操认为他说得对。曹操担任东郡太守时,上表推荐鲍信为济北相。恰逢黄巾军大部队进入兖州境内,刘岱想迎战,鲍信劝阻,刘岱不听,最终战败,事迹记载在《武帝纪》中。曹操认为贼军恃胜而骄,想在寿张设奇兵袭击。他先与鲍信去查看战地,步兵尚未到达,突然与贼军相遇,于是交战。鲍信拼死作战营救曹操,曹操仅能突围逃脱,鲍信则战死,时年四十一岁。鲍信虽在战乱中起兵,家中本为儒门,自身生活极为节俭,却厚待将士,家中没有多余财物,士人因此归附他。)

建安十七年,曹操追念鲍信的功绩,上表封鲍勋的兄长鲍邵为新都亭侯。(《魏书》记载:鲍邵有父亲的风范,曹操嘉奖他,加拜骑都尉,让他持节。鲍邵去世后,儿子鲍融继承爵位。)曹操征召鲍勋为丞相掾。(《魏书》记载:鲍勋清白有高尚节操,闻名于世。)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立曹丕为太子,任命鲍勋为中庶子。后来鲍勋调任黄门侍郎,又外任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是曲周县的官吏,因盗窃官布被判死刑。当时曹操在谯县,太子曹丕留守邺城,多次写信为郭氏弟弟求情。鲍勋不敢擅自纵容,将案情详细上报曹操。

鲍勋此前在东宫时,就因坚守原则让太子不满,如今又因这事,曹丕对他的怨恨更加深重。恰逢魏郡境内有士兵延误了休整期限,曹丕秘密命令中尉上奏罢免鲍勋的官职。过了很久,鲍勋才被任命为侍御史。延康元年,曹操去世,太子曹丕即位为魏王,鲍勋以驸马都尉的身份兼任侍中。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鲍勋多次进言:“如今当务之急是发展军事和农业,宽待百姓。营造台榭苑囿这类事,应当往后推迟。”曹丕打算外出打猎,鲍勋拦住车驾上疏说:“我听说五帝三王无不以根本立教,以孝道治理天下。陛下仁慈圣明,有古代贤君的风范,我希望您能继承前代帝王的足迹,成为万世楷模。为何在居丧期间,要去做游猎这种事呢?我冒死进言,希望陛下明察。”

曹丕亲手撕毁奏表,执意出猎。中途休息时,他问侍臣:“打猎的乐趣与音乐相比如何?”侍中刘晔迎合说:“打猎的乐趣超过音乐。”鲍勋直言反驳:“音乐上可通达神明,下可调和人事,隆盛治化,使万国安定。移风易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方式了。何况打猎要在原野中暴露车驾,伤害生灵繁衍的天理,还得栉风沐雨,不应在此时进行。从前鲁隐公到棠地观鱼,《春秋》都加以讥讽。即便陛下喜欢打猎,这也是我所不希望的。”他接着上奏:“刘晔阿谀奉承,不忠不义,迎合陛下不合礼制的戏言,就像当年梁丘据在遄台取媚君主一样。请有关部门治他的罪,以肃清朝廷。”曹丕怒形于色,结束打猎返回后,立刻将鲍勋贬为右中郎将。

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仆射司马懿一同举荐鲍勋担任宫正(即御史中丞)。曹丕不得已任用了他,百官都对鲍勋十分敬畏,朝廷上下一片肃然。

黄初六年秋,曹丕想征讨吴国,群臣朝议时,鲍勋当面劝谏:“朝廷军队多次征讨却未能取胜,是因为吴、蜀两国唇齿相依,凭借山水天险,难以攻克。往年您乘坐龙舟征战,被困在长江南岸,险些遭遇危险,臣下们都心惊胆战。当时宗庙几乎倾覆,应作为百世之戒。如今又要劳师远征,每日耗费千金,国内空虚,还会让狡猾的敌人轻视我们的军威,我私下认为不可行。”曹丕听后更加愤怒,将鲍勋贬为治书执法。

后来曹丕从寿春返回,驻扎在陈留郡界。太守孙邕拜见曹丕后,顺路拜访鲍勋。当时营垒尚未建成,只有标记界限,孙邕没有走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想追究他的责任,鲍勋认为营垒尚未完工,便阻止刘曜不必举报。大军返回洛阳后,刘曜犯了罪,鲍勋上奏将他贬黜,刘曜却秘密上表告发鲍勋私自宽纵孙邕之事。曹丕下诏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送交廷尉。”

廷尉依法议定:“判处五年刑罚。”三官(太尉、司徒、司空)反驳:“依照法律罚金二斤。”曹丕大怒道:“鲍勋罪无可恕,你们竟敢纵容他!将三官以下官员全部逮捕交付刺奸官,让他们十鼠同穴!”

太尉钟繇、司徒华歆、镇军大将军陈群、侍中辛毗、尚书卫臻、代理廷尉高柔等一同上表,称“鲍勋的父亲鲍信对太祖有大功”,请求赦免鲍勋的罪过。曹丕不许,最终处死了鲍勋。

鲍勋平素注重修养德行,廉洁而好施与,去世时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二十天后,曹丕也驾崩了,没有人不为鲍勋的死感到叹息遗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