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50章 华歆仕魏

白话三国志 第150章 华歆仕魏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华歆,字子鱼,是平原郡高唐人。高唐是齐国的着名都市,士大夫们常常在街市上游玩交际。但华歆作为官吏,休假时从官府回家后就闭门不出。他议论事情秉持公正,始终不诋毁伤害他人。(《魏略》记载:华歆与北海人邴原、管宁一同游学,三人关系友善,当时人称他们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裴松之认为,邴原的美德声望未必次于华歆,管宁的高德隐遁更不应被称为龙尾,《魏略》的排名未必公允。)

同郡人陶丘洪也很有名,自认为见识超过华歆。当时王芬与豪杰密谋废黜汉灵帝(事见《武帝纪》),他暗中邀请华歆、陶丘洪参与计划。陶丘洪跃跃欲试,华歆劝阻道:「废立皇帝是连伊尹、霍光都觉得棘手的大事。王芬性格粗疏又缺乏武略,此事必定失败,而且会招致灭族之祸,你千万不要参与!」陶丘洪听从劝告没有前往。后来王芬果然失败,陶丘洪这才信服华歆的远见。

华歆被推举为孝廉,任命为郎中,因患病辞官。汉灵帝去世后,何进辅政,征召河南人郑泰、颍川人荀攸及华歆等人。华歆到京后担任尚书郎。董卓将献帝迁都长安时,华歆请求外任下邽县令,因病未能成行,于是从蓝田辗转到南阳。(《华峤谱叙》记载:华歆早年以高尚德行闻名。为躲避长安之乱,与志同道合的郑泰等六七人步行出武关。途中遇到一个独行男子请求同行,众人都心生怜悯想答应,唯独华歆说:「不行。如今身处险境,祸福与共是道义所在。无故接纳他人,不知其本心。既然接纳了,若中途有难,怎能抛弃他?」众人不忍拒绝,最终带男子同行。不料该男子中途掉进井里,众人想丢下他不管,华歆说:「已经答应一起走,抛弃他是不义之举。」于是众人一起返回救出男子,才各自道别。大家都认为华歆很有道义。)

当时袁术在穰县,留住华歆。华歆劝说袁术进军讨伐董卓,袁术不予采纳。华歆正想离开,恰逢献帝派太傅马日磾安抚关东,马日磾征召华歆为属官。向东行至徐州时,朝廷下诏任命华歆为豫章太守。他治理政务清静不扰民,官吏百姓都感激爱戴他。(《魏略》记载:扬州刺史刘繇死后,其部下想推举华歆为主帅。华歆认为趁机擅自掌权不符合人臣之道,众人坚持数月,他最终推辞遣散众人,不肯接受。)

孙策攻略江东时,华歆深知孙策善于用兵,于是头戴布巾(以平民装束)前往迎接。孙策以对待长者的礼节,将他奉为上宾。(胡冲《吴历》记载:孙策进攻豫章前,先派虞翻劝降华歆。华歆说:「我久在江南,一直想回北方;孙会稽(孙策)一来,我就离开。」虞翻回报后,孙策进军。华歆以葛巾装束迎接,孙策说:「您年高德劭,远近归附;我年轻识浅,应行子弟之礼。」于是向华歆行大礼。《华峤谱叙》记载:孙策占据扬州后,重兵压境豫章,全郡惊恐。属官请求出城迎敌,华歆下令:「不必。」孙策逐渐逼近,属官又请求发兵抵抗,华歆仍不答应。直到孙策抵达,全府属官都跑到阁楼躲避,华歆却笑道:「他自己要来,何必慌忙躲避?」不久,门吏禀报「孙将军到」,华歆请孙策入内,两人相坐长谈至深夜。忠义之士听闻此事,都赞叹心服。孙策此后以子弟之礼亲自侍奉,待他为上宾。当时避居江南的四方贤士大夫众多,但声望都在华歆之下。每逢孙策大宴宾客,座中无人敢先发言,只有华歆起身更衣时,众人才敢议论喧哗。华歆酒量极大,饮至一石多仍神志清醒,众人暗中观察,常因其始终衣冠整齐而称奇,江南人称他为「华独坐」。虞溥《江表传》记载:孙策在椒丘派虞翻劝降,华歆与功曹刘壹商议,刘壹建议据城抵抗并发布檄文。华歆说:「我虽由刘刺史(刘繇)举荐,但受朝廷任命,是持有符节的官吏。若听你的计策,恐怕死后还要遭谴责。」刘壹说:「王景兴(王朗)也是汉朝官员,当年会稽被孙策攻破时仍获宽恕,您何必担忧?」于是连夜起草檄文,次日清晨派官吏迎接孙策。孙策进军后与华歆相见,待以上宾之礼,以朋友之谊相交。孙盛评论说:君子处世,必先明辨隐退与显达的时机,确定出处去留的原则,否则应藏器自保,时机成熟则行道济世。华歆既无伯夷、商山四皓的隐遁风骨,又失人臣尽忠的操守,因而屈从于权宜之计,与强横之徒为伍,最终权力被小人剥夺,气节在当时受损。昔日许国、蔡国君主失位,不得列于诸侯;州公来朝,鲁人视为耻辱。相比之下,华歆的过失更大!)

孙策死后,曹操在官渡上表献帝征召华歆。孙权起初不想放行,华歆对孙权说:「将军奉王命与曹公开始交好,情谊尚不稳固,若我能为将军效力于曹公身边,难道没有益处吗?如今空留我在此,如同养着无用之物,并非将军的良策。」孙权听后很高兴,于是送华歆北上。前来送行的宾客旧友有一千多人,赠送的礼金达数百金。华歆一概收下,却暗中给每份礼物做上标记。临出发时,他将所有礼物聚集在一起,对宾客们说:「我本不想拒绝各位的心意,却收下太多财物。想到我单车远行,恐怕会因『怀璧其罪』招致祸患,还望各位帮我想办法。」众人于是各自收回赠品,对华歆的德行心悦诚服。

华歆抵达京城后,被任命为议郎,参与司空府的军事谋划,后来入朝担任尚书,转任侍中,接替荀彧成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时,上表推荐华歆担任军师。魏国建立后,华歆升任御史大夫。曹丕继承魏王爵位后,任命他为相国,封安乐乡侯。曹丕称帝后,华歆改任司徒。(《魏书》记载:曹丕受禅称帝时,华歆登坛主持礼仪,捧着皇帝玺绶完成即位大典。《华峤谱叙》记载:文帝受禅后,朝臣三公以下都晋升爵位,唯独华歆因神色不悦触怒皇帝,被调任司徒且未进爵。曹丕久感不快,问尚书令陈群:“我顺应天命受禅,百官无不喜悦形于色,为何相国和你却面有不乐?” 陈群离席长跪道:“臣与相国曾为汉臣,如今虽内心喜悦,但从道义上应有所节制,也担心陛下察觉后心生厌恶。” 文帝听后十分高兴,从此对华歆另眼相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