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52章 王朗传

白话三国志 第152章 王朗传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王朗,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人。因通晓儒家经典被任命为郎中,后外放担任菑丘县长。他曾师从太尉杨赐,杨赐去世后,王朗毅然弃官为老师守孝。后来他被推举为孝廉,又被公府征召,却都没有应召。直到徐州刺史陶谦察举他为茂才(即秀才,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

当时汉献帝在长安,关东地区战乱纷起。王朗担任陶谦的治中从事,与别驾赵昱等人劝陶谦说:“《春秋》的大义是,求取诸侯的拥戴不如勤王。如今天子远在西京,您应当派遣使者去尊奉王命。” 陶谦于是派赵昱带着奏章前往长安。汉献帝赞赏陶谦的忠心,任命他为安东将军,同时任命赵昱为广陵太守,王朗为会稽太守。(《王朗家传》记载:会稽郡从前祭祀秦始皇,用木头雕刻神像,与夏禹同庙供奉。王朗到任后,认为秦始皇是无德之君,不应受此祭祀,于是废除了这一礼制。他在会稽郡任职四年,仁惠德政深受百姓爱戴。)

孙策渡江攻略江东时,王朗的功曹虞翻认为兵力无法抵抗,建议避其锋芒。但王朗自认为身为汉朝官吏,应当保卫城邑,于是发兵与孙策交战,结果大败,乘船渡海逃到东冶(今福建福州)。孙策率军追击,再次将王朗击溃。走投无路的王朗只得向孙策投降。孙策因王朗为人儒雅,虽严厉责备却未加害于他。(《献帝春秋》记载:孙策率军入闽越征讨王朗,王朗泛舟渡海想逃往交州,被追兵逼迫,最终到军前投降。孙策派使者责问王朗:“问逆贼原会稽太守王朗:你受国家恩典为官,为何不思报国,反而拥兵对抗、忍心为乱?大军征讨时,你侥幸未被诛杀,却不知悔改,又聚集党众屯驻郡境,劳烦王师再次征讨,始终不知顺服。如今被俘称降,恐怕是欺诈,想保全性命,究竟是真是假,如实回答!” 王朗以俘虏身份回答使者说:“我才疏学浅,误受朝廷恩宠,接受爵位而不知辞让,以致陷入罪网。此前遭征讨时,因怕死而苟且偷生,暂且治理地方百姓。又被大军追击,惶恐中向北退逃,随从部属患病,几乎死尽。我独自与老母共乘一条小船,流箭交射之际,便弃船投降,在征军中叩头请罪。我惶恐迷惑,自称降虏,因先前迷误而被责问,深感惭惧。我愚笨怯懦,畏惧威严而惊慌失措,又没有贤能之人引荐,未能早归正途,直到濒临破亡才委身归附。我身微罪重,死有余辜,如今伸长脖子套上鞅绳,抬脚迈入绊索,任凭叱咤,唯命是从。”)

尽管流亡困窘到朝不保夕的境地,王朗仍尽力收容抚恤亲友故旧,自己分得的物资即便再少,也要分给他人,行侠仗义的名声十分显着。

曹操上表朝廷征召王朗,当时王朗正从曲阿(今江苏丹阳)出发,在江海间辗转漂泊多年,才最终抵达许昌。(王朗未到之时,孔融曾写信给他说:“世道阻隔,音信断绝,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此前看到您的奏章,得知您效仿商汤、周武王罪己的典故,自甘流放到东境,如同鲧被流放羽山般自罚。我尚未读完,已潸然泪下。主上宽仁,看重德行、宽恕过失。曹公辅佐朝政,思贤若渴、广纳人才,多次下达征召诏书,言辞恳切备至。听说您乘船渡海,在广陵停留,没想到竟能从困境中脱险。期待早日相见,望您保重!”《汉晋春秋》记载:孙策最初俘获王朗时,曾严厉责备他,派张昭私下劝降,王朗誓死不屈,孙策虽恼怒却不敢加害,将他安置在曲阿。建安三年,曹操上表征召王朗,孙策这才放行。曹操问王朗:“孙策为何能崛起至此?” 王朗回答:“孙策勇冠一世,有俊杰之才与远大志向。张昭(张子布)是众望所归之人,却北面称臣辅佐他;周瑜(周公瑾)是江淮一带的英杰,奋勇争先成为他的将领。他们谋划必能成功,所图之事非同小可,孙策终将成为天下大患,绝非普通草寇可比。”)

王朗抵达后,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参与司空府的军事谋划。(《王朗家传》记载:王朗年轻时与沛国名士刘阳是好友。刘阳曾任莒县县令,三十岁便去世,所以后世很少有人知晓他。当初,刘阳见汉室逐渐衰落,深知曹操有雄才大略,担心他成为汉朝隐患,曾想除去曹操却未能成事。曹操显贵后,急于寻找刘阳的子嗣,刘阳之子惶恐窘迫,无处躲藏。刘阳的亲友虽多,却无人敢收留他。王朗却将其藏匿多年,从会稽返回后,又多次向曹操求情。曹操许久才赦免刘阳之子,刘阳家族因此得以保全。)

魏国初建时,王朗以军祭酒之职兼任魏郡太守,后来升任少府、奉常、大理。他治理政务主张宽恕,遇到罪行存疑的情况一律从轻处理。钟繇则明察秋毫、依法断案,两人都以善于审理案件着称。(《魏略》记载:曹操曾宴请群臣,调侃王朗说:“真没法像您当年在会稽那样吃粳米拌饭了。” 王朗仰叹道:“时势难再遇啊!” 曹操问何意,王朗说:“像我当年在会稽,是不该屈服却屈服了;如今您面对孙权称臣,是该屈服却不必屈服了。” 曹操曾就孙权称臣并进贡一事询问王朗意见,王朗回答:“孙权先前在信中,自称将亲自征讨逆虏以弥补从前过失;后来上疏称臣,以表明无二心。如同猛兽屈膝、祥鸟报喜,明珠、南金等远方珍宝必定送来。其情见于言辞,其效着于功绩。三江五湖将成为魏国的池沼,西吴东越将化为魏国的百姓。待鄢、郢攻克,荆门自会敞开,席卷巴、蜀的形势已然形成。重重喜庆之事,必将纷至沓来。臣接到旨意之日,不禁抚掌称快。心中积蓄的情感,难以用言语尽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