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59章 郭嘉传

白话三国志 第159章 郭嘉传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郭嘉,字奉孝,是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据《傅子》记载,郭嘉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和眼光。汉末天下大乱,郭嘉从二十岁左右开始就隐藏自己的行踪,秘密结交英雄豪杰,从不与世俗之人交往,因此当时很多人都不了解他,只有那些有识之士觉得他很了不起。二十七岁时,他被司徒府征召。

郭嘉最初去投奔袁绍,见到袁绍的谋臣辛评和郭图时,对他们说:“聪明的人在选择主人时会非常谨慎,只有这样,才能百战百胜,成就功名。袁绍虽然想效仿周公礼贤下士,但他并不懂得真正用人的关键。他做事拖泥带水,犹豫不决,喜欢谋划却难以决断。想和他一起平定天下大乱,成就霸王之业,太难了!”于是郭嘉就离开了袁绍。

在此之前,颍川有个叫戏志才的人,是个很有谋略的人,曹操非常器重他。可惜他去世得早。曹操给荀彧写信说:“自从戏志才去世后,我就没有可以一起商量事情的人了。汝南和颍川确实有很多杰出的人才,还有谁可以接替他呢?”荀彧于是推荐了郭嘉。曹操召见郭嘉,和他讨论天下大事。曹操说:“能让我成就大业的人,一定是他了。”郭嘉出来后也很高兴地说:“他才是我的真主人。”于是曹操上表推荐郭嘉担任司空军祭酒。

《傅子》中还记载了一个故事:曹操曾对郭嘉说:“袁绍拥有冀州的军队,青州和并州也归附于他,地盘大,兵力强,但他却屡次冒犯我。我想讨伐他,但实力不如他,该怎么办?”郭嘉回答说:“当年刘邦和项羽的实力也不平衡,这是您知道的。刘邦最终靠智慧战胜了项羽。我私下分析了一下,袁绍有十个失败的因素,而您有十个必胜的因素。虽然他兵力强大,但其实并不可怕。第一,袁绍讲究繁文缛节,而您崇尚自然,这是道义上的胜利。第二,袁绍的行为违背天意,而您顺应天意来治理天下,这是正义上的胜利。第三,汉末政治过于宽松,袁绍以宽松来治理宽松,所以无法控制局面;而您用严厉的措施来纠正,让上下都明白规矩,这是治理上的胜利。第四,袁绍表面上宽厚,内心却多疑,用人时总是怀疑,只任用亲戚子弟;而您外表随和,内心却很明智,用人不疑,只看才能,不论远近,这是用人上的胜利。第五,袁绍喜欢谋划,但很少能果断决策,总是错失良机;而您一旦有了策略就立刻行动,应变能力无穷,这是谋略上的胜利。第六,袁绍凭借家族的势力,靠高谈阔论和礼让来收买人心,那些善于言辞、注重外表的人大多归附于他;而您以真心待人,真诚行事,不追求虚名,以节俭为榜样,对有功之人毫不吝啬,那些忠诚正直、有远见且脚踏实地的人,都愿意为您效力,这是品德上的胜利。第七,袁绍看到别人饥寒时,会在脸上表现出同情,但他看不到的地方,可能就顾不上了,这只是妇人之仁;而您对眼前的小事有时会忽略,但对大事却能惠及天下,恩泽超出人们的期望,即使看不到的地方,您的考虑也能周全,这是仁德上的胜利。第八,袁绍的大臣们争权夺利,谗言惑乱;而您以道义治理下属,流言蜚语无法传播,这是明智上的胜利。第九,袁绍的是非难以分辨,您肯定的事情,就以礼相待;您否定的事情,就以法纠正,这是文化上的胜利。第十,袁绍喜欢摆架子,不懂军事要领;而您以少胜多,用兵如神,士兵们依赖您,敌人们畏惧您,这是武力上的胜利。”曹操听后笑着说:“像你说的这样,我哪有这么多德行啊!”郭嘉又说:“袁绍现在正在北边攻打公孙瓒,我们可以趁他远征的时候,东边去攻打吕布。如果不先除掉吕布,将来袁绍要是成为我们的敌人,吕布就会成为他的援军,这对我们是很大的威胁。”曹操说:“你说得对。”

郭嘉在曹操征讨吕布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曹操和吕布交战,虽然三战三胜,但吕布退守城池,坚守不出。曹操的士兵已经疲惫不堪,曹操自己也想撤军。但郭嘉劝说曹操不要放弃,要抓紧时间猛攻吕布。最终,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成功俘虏了吕布。《傅子》中提到,郭嘉对曹操说:“当年项羽打了七十多场仗,从未败过,但最后还是身死国灭,原因就是他有勇无谋。现在的吕布每次作战都被我们打败,已经士气低落,内外交困。吕布的威力比不上项羽,但他现在的困境却比项羽还严重。如果我们趁胜追击,一定能抓住他。”曹操听后称赞道:“你说得对。”

后来,刘备投奔曹操,曹操任命他为豫州牧。有人提醒曹操说:“刘备有英雄的志向,如果不早点除掉他,将来必定会成为祸患。”曹操于是去问郭嘉。郭嘉说:“刘备确实有英雄之名,现在他穷途末路来投奔您,如果这时候杀了他,会让天下人觉得您残害贤能。这样一来,其他有才能的人就会对您产生怀疑,转而投奔别人。您还能依靠谁来平定天下呢?为了除掉一个人的威胁,而让天下人失望,这是非常危险的,您一定要谨慎考虑。”曹操听后笑着说:“你说得很有道理。”《傅子》中还提到,郭嘉曾对曹操说:“刘备有雄才大略,深得人心。他的手下张飞和关羽都是万人敌,愿意为他拼命。在我看来,刘备绝不会甘居人下,他的野心不可小觑。古人说:‘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您应该早点想办法对付他。”当时,曹操正奉天子之命号令天下,正在招揽英雄以树立威信,所以没有采纳郭嘉的建议。后来,曹操派刘备去截击袁术,郭嘉和程昱一起劝谏曹操说:“刘备一旦离开,必然会有变故。”但刘备已经出发了,果然后来起兵反叛。曹操非常后悔没有听从郭嘉的建议。

孙策在江东转战千里,占领了大片土地。他听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准备渡过长江北上袭击许昌。曹操的部下们听说后都很害怕,但郭嘉却分析说:“孙策刚刚吞并江东,他所消灭的都是当地的英雄豪杰,这些人都能为他拼死效力。但孙策为人轻率,毫无防备,即使有百万大军,也和一个人在中原独行没有区别。如果有人埋伏刺杀他,他根本无法抵抗。在我看来,他一定会死在刺客手中。”结果,孙策还没渡过长江,就被许贡的门客刺杀了。

后来,曹操和袁绍交战,袁绍战败后死去,他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在黎阳继续抵抗。曹操和郭嘉等人连续打了几场胜仗。其他将领都建议乘胜追击,但郭嘉说:“袁绍生前一直偏爱这两个儿子,没有明确立谁为继承人。他们手下的谋臣郭图和逢纪一定会挑拨离间,让他们互相争斗。如果我们急于进攻,他们会联合起来抵抗;如果我们暂时放缓进攻,他们内部的争斗就会加剧。不如先假装南下荆州去征讨刘表,让他们内部先乱起来。等他们自相残杀的时候,我们再趁机攻击,可以一举平定。”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假装南征荆州。当曹操的军队到达西平时,袁谭和袁尚果然为了争夺冀州而互相攻击。袁谭被袁尚打败,逃到平原固守,并派辛毗向曹操求和。曹操回军救援袁谭,最终平定了邺城。后来,曹操又在南皮击败了袁谭,平定了冀州。郭嘉因此被封为洧阳亭侯。《傅子》中提到,河北平定后,曹操大量招募青州、冀州、幽州、并州的知名人士,逐步让他们为朝廷效力,这也是郭嘉的建议。

曹操准备去征讨袁尚和三郡乌丸,但他的部下们都很担心刘表会派刘备袭击许昌来对抗曹操。郭嘉却说:“您虽然威震天下,但乌丸人因为距离遥远,一定没有防备。我们趁他们毫无准备,突然发起攻击,一定能将他们消灭。而且袁绍对百姓和夷人有恩,他的儿子袁尚和袁熙还活着。现在幽、并、青、冀四州的百姓,只是因为您的威名才归附,您还没有对他们施加恩德。如果您现在放弃北方去南征,袁尚就会借助乌丸的力量,招揽那些为袁绍效忠的旧部。一旦乌丸人起兵,百姓和夷人也会响应,这会助长蹋顿的野心,让他们产生不轨之心,到时候青州和冀州恐怕就不再属于您了。至于刘表,他只是个空谈家。他自己知道才能不足以驾驭刘备,如果重用刘备,又怕刘备难以控制;如果轻用刘备,刘备又不会真心为他效力。所以即使您倾全国之力远征,也完全不用担心。”

曹操于是决定出征。当军队到达易县时,郭嘉又说:“用兵贵在神速。现在我们千里奔袭,携带的辎重太多,行动缓慢,难以取得胜利。而且对方一旦得知我们的行动,一定会加强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前进,出其不意地攻击他们。”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秘密穿过卢龙塞,直扑乌丸的单于庭。乌丸人突然听说曹操大军到来,惊慌失措,仓促应战,结果被曹操打得大败,蹋顿和其他重要首领都被斩杀。袁尚和他的哥哥袁熙逃往辽东。

郭嘉深谋远虑,对事情的判断非常准确。曹操曾说:“只有郭奉孝能够真正理解我的心思。”郭嘉三十八岁那年,从柳城返回时病重,曹操前来探望的人络绎不绝。郭嘉去世后,曹操亲自吊唁,悲痛不已,对荀攸等人说:“你们的年纪都和我差不多,只有郭奉孝最年轻。我本来想等天下平定后,把后事托付给他,但他却英年早逝,这真是天命啊!”于是曹操上表说:“军祭酒郭嘉,跟随我征战十一年,每次遇到重大决策,他都能临敌应变。我的策略还没有确定时,他总能完善它。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他的功劳最为突出。可惜他英年早逝,事业尚未完成。追思他的功绩,实在令人难以忘怀。应该增加他的封地八百户,加上之前的封地,总共一千户。”《魏书》中记载曹操的上表内容:“我听说,褒奖忠诚、宠待贤能,不一定非要在他们生前。念及功绩,恩泽可以延续到后世。当年楚国的孙叔敖去世后,他的儿子依然受到封赏;岑彭去世后,他的爵位也传给了子孙。我的军祭酒郭嘉,为人忠良聪慧,通达事理。每次商议大事,他都能在众人面前提出见解,处理事务恰到好处,从未有过失策。他跟随我征战十多年,无论行军还是休息,都和我形影不离。东边擒获吕布,西边消灭眭固,斩杀袁谭,平定北方的乌丸,震慑辽东,消灭袁尚。这些成就虽然是借助天威,但指挥调度也离不开他。每次面对敌人,他都能鼓舞士气,消灭敌人,这些功勋都离不开郭嘉。我正准备表彰他,他却英年早逝。朝廷失去了一位良臣,我深感痛惜;我自己也痛失了一位奇才。应该追加他的封地,使他的封户达到一千户,以此表彰他的功绩,激励后人。”郭嘉被追封谥号为“贞侯”,他的儿子郭奕继承了他的爵位。《魏书》中提到,郭奕为人通达事理,他的字是“伯益”,在王昶的《家诫》中有所记载。

后来,曹操征讨荆州后返回,在巴丘遇到瘟疫,不得不烧毁船只。他叹息道:“如果郭奉孝还在,我不会落到这种地步。”《傅子》中提到,曹操还说:“唉,奉孝!痛惜奉孝!可惜奉孝!”当初,陈群曾批评郭嘉行为不检点,多次在朝堂上指责他,但郭嘉却毫不在意。曹操因此更加看重郭嘉,但同时也欣赏陈群的正直。《傅子》中提到,曹操在给荀彧的信中追忆郭嘉,说:“郭奉孝不到四十岁,和我共事十一年,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他通达事理,对世事毫无滞碍,我本想把后事托付给他,没想到他突然离世,真是令人悲痛伤心。现在我上表增加他儿子的封户,但这又怎能弥补他的离去?每次想起他,我都感慨万分。奉孝是真正了解我的人,天下能相互了解的人实在太少了,这也让我更加痛惜。唉,怎么办呢?”曹操又在给荀彧的信中说:“我始终无法忘记奉孝。他对时局和军事的洞察力,远远超过常人。他生前曾多次提到南方有瘟疫,自己可能去后难回。但他和我商议时,却主张先平定荆州。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也表明他愿意为立功不惜牺牲生命。他的这种精神,怎能让人忘怀呢?”

郭奕后来担任了太子文学,但早逝。他的儿子郭深继承了爵位。郭深去世后,他的儿子郭猎继承了爵位。《世语》中提到,郭嘉的孙子郭敞,字泰中,很有才识,官至散骑常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