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66章 梁习传

白话三国志 第166章 梁习传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梁习,字子虞,是陈郡柘县人。他最初担任郡里的纲纪,相当于当地的行政长官。后来,曹操担任司空时,征召他担任漳县长官。此后,梁习又陆续担任过乘氏、海西、下邳等地的县令,他在任职的地方都以治理有方而闻名。后来,他回到曹操身边,担任西曹令史,不久又升任为属官。

当时,北方的并州刚刚归附,局势混乱。曹操任命梁习为别部司马兼并州刺史。并州当时正处于高干叛乱之后的混乱状态,胡狄部落在边境活动,张雄等地方势力横行霸道。当地百姓纷纷逃亡,加入胡狄部落,而一些有势力的家族也拥兵自重,互相勾结,形成了一片混乱的局面。

梁习到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局势。他首先通过劝说和招揽的方式,邀请当地有影响力的豪强加入他的幕府。这些豪强被招揽后,梁习又逐步征召他们的部众,组成义从军。他还利用曹操的大军出征的机会,将这些义从军编入军队,让他们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在这些豪强和部众被妥善安排后,梁习又将他们的家属陆续迁移到邺城,总共迁移了数万人。对于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梁习则果断出兵讨伐,斩杀数千人,最终使数万人归降。通过这些措施,当地的单于(胡狄部落的首领)表示臣服,名王(部落中的重要人物)也俯首称臣,部落的成员都像普通百姓一样服从管理,边境地区逐渐安定下来。百姓们开始安心从事农业生产,社会秩序井然,政令得以顺利推行。

梁习还积极推荐当地的优秀人才,使他们得以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曹操对梁习的治理成效非常满意,赐予他关内侯的爵位,并正式任命他为并州刺史。当地的长者们都称赞梁习,认为在他的治理下,刺史的职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建安十八年,行政区划调整,并州并入冀州,梁习被任命为议郎、西部都督从事,负责管理原并州的事务。他还负责从上党地区采集大木材,用于修建邺城的宫殿。为了保障木材运输的费用,梁习上表建议设置两名屯田都尉,带领六百名劳工在沿途种植大豆和谷物,以解决人和牛的费用问题。

后来,单于入朝侍奉,西北边境得以安宁,这都是梁习的功劳。有一次,鲜卑部落的首领育延带着五千多骑兵来到并州,请求进行贸易。梁习考虑到如果不允许贸易,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但如果让他们进入州城,又担心会被他们抢劫。于是,他决定在空城中与他们进行贸易,并亲自带领军队前往。在贸易过程中,一名胡狄人侵犯了当地百姓,被市吏抓住。育延的骑兵们惊慌失措,围住了梁习,弓箭都拉满了,当地官民都非常害怕。梁习却非常镇定,他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得知胡狄人确实有罪,于是他通过翻译对育延说:“你们胡狄人自己犯了法,官吏并没有侵犯你们,你们为什么要惊慌失措呢?”随后,他下令处死了那个犯法的胡狄人,其他胡狄人被吓破了胆,不敢再轻举妄动。从此,边境再也没有盗匪侵扰。

到了建安二十二年,曹操攻占汉中后,大军返回长安。曹操留下太原乌丸王鲁昔的骑兵督率,让他驻扎在池阳,以防范卢水的叛乱。鲁昔的妻子住在晋阳,他因为思念妻子,又担心不能回去,于是带着五百骑兵叛逃回并州,把其余的骑兵留在山谷中,自己独自进入晋阳,偷走了妻子。当他带着妻子出城时,州郡才发现。但因为鲁昔擅长射箭,官吏和百姓都不敢追赶。梁习得知后,命令从事张景招募鲜卑骑兵去追赶鲁昔。鲁昔的马因为驮着妻子,行动缓慢,还没来得及与他的部众会合,就被鲜卑骑兵射死。曹操听说鲁昔叛逃后,担心他在北方引起叛乱。后来得知鲁昔已被杀,非常高兴,认为梁习的策略得当,于是封他为关内侯。

曹丕即位后,重新设立了并州,梁习再次担任并州刺史,被封为申门亭侯,食邑百户。他在并州的治理成效一直名列前茅。太和二年,梁习被征召回朝,担任大司农。他在并州任职二十多年,生活清贫,没有搜刮当地的珍宝。明帝曹睿得知后,对他非常敬重,赏赐了他丰厚的礼物。太和四年,梁习去世,他的儿子梁施继承了他的爵位。

当初,济阴人王思和王修(字习)都在西曹担任令史。有一次,王思在值班时汇报工作,结果违背了太祖曹操的意愿。曹操非常生气,下令召见主管人员,准备对王思施以严厉的处罚。当时王思刚好出门不在,王修便代替他去应对。结果王修刚到就被抓了起来。王思得知后,立刻赶回来,主动承认自己的过错,表示自己应该接受死刑。曹操感叹王修不为自己辩解,王思又如此明理,说道:“没想到我的军中竟然有两位义士!”

(注:臣松之认为,王修和王思只是同事关系,既没有骨肉之亲,也没有刎颈之交。王修却愿意替王思受过,冒着不可预知的灾祸。这难道符合先贤的高尚理念吗?司马迁曾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所以,君子不会苟且偷生,也不会无谓地赴死。如果王思不主动承担责任,曹操又不肯宽恕,那么王修的死就和自溺于沟壑一样毫无意义。王修的这种“死义”行为,难道真的是值得推崇的吗?)

后来,王修和王思都被同时提拔为刺史。王思被任命为豫州刺史。他也是一个有能力的官员,但做事过于琐碎,缺乏大局观。他的官职最终升到九卿,还被封为列侯。

据《魏略·苛吏传》记载,王思和薛悌、郤嘉都是从低微的职位起家,官位大致相当。三人中,薛悌稍微有些儒家学问,在任职的地方以办事简约着称。郤嘉和王思的行为作风相似。文帝曹丕曾下诏说:“薛悌是善于驳斥的官员,王思、郤嘉是纯粹的官吏,各赐关内侯,以表彰他们的勤勉。”王思虽然做事琐碎,但熟悉文书工作,尊敬贤士,礼待宾客,善于迎合权贵,因此也得到了名声。正始年间,他担任大司农。

他年老时眼睛昏花,脾气变得暴躁,下属们不知所措。他性格多疑,有一次,一个官吏的父亲病重,住在外面的房子里,官吏自己报告请求休假。王思怀疑他撒谎,愤怒地说:“世上哪有思念妻子却病重的母亲呢?”于是不批准休假。结果第二天,官吏的父亲就去世了,王思却毫无愧疚之意。他为人刻薄,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王思又性急,有一次他拿着笔写字,一只苍蝇落在笔尖上,他赶走它,苍蝇又飞回来,如此反复几次。王思大怒,起身去追苍蝇,但没追到,回来后把笔扔在地上,还踩坏了它。

当时还有丹阳的施畏、鲁郡的倪顗、南阳的胡业,他们也都是刺史或郡守,当时的人们认为他们很苛刻残暴。还有高阳的刘类,历任宰守,苛刻暴虐尤其严重。但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所以没有被废弃。嘉平年间,他担任弘农太守。他手下的两百多名官吏,从不给休假,总是让他们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无论犯了什么错,轻重不分,他就揪住对方的头发,乱打一顿,把人拉出去又拉进来,如此反复多次。他还让人挖地找钱,当地市井里巷到处都是被挖的洞。他表面上说要简化政务,每次出行时,还假装命令督邮不要让下属官员曲意逢迎,暗中却记住那些没有来的人,然后发怒中伤他们。

他性格多疑,每次派大官出去,就让小官跟着监视;白天自己在墙壁间偷窥,晚上派干吏检查各部门,又觉得干吏也不可靠,又派铃下和奴婢互相检查。有一次他巡视时,住在百姓家里。这家的两只狗追猪,猪受惊跑开,头卡在栅栏里,哀号了许久。刘类以为是外面的官吏擅自聚餐,没有去查证,就让伍伯把五官掾孙弼拉进来,让他磕头责问。孙弼如实回答,刘类自己感到惭愧,于是找其他事情来掩饰。当地有个叫尹昌的百姓,快一百岁了,听说刘类要经过,就对儿子说:“扶我去见府君,我想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儿子扶着尹昌站在路边,刘类远远看到,就呵斥他儿子说:“用这种死人来见我。”他就是这样对人无礼。

按照旧习俗,百姓如果诽谤官长,有三种后果:升迁、免职和死亡。刘类在弘农时,官吏和百姓都深受其害,于是有人在他的门上写道:“刘府君有三不肯。”刘类虽然听说了,但仍然不思悔改。后来,安东将军司马昭西征,路过弘农,弘农人向司马昭告状,说刘类荒唐老迈,不能胜任郡守职务,于是他被召回朝廷担任五官中郎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