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 第61章 小说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第61章 小说

作者:不如退而结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7 来源:小说旗

“你说一两银子一本?”

卫辞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有没有搞错,他这个作者的稿费才一两而已!

杨杰闻言也有些诧异:

“一本话本而已,怎么快赶上圣人之书了?”

论语也才二两银子一本,一本话本凭什么卖这么贵。

付北清看杨杰和卫辞都嫌贵,忍不住撇撇嘴:

“这也没办法,谁让这本书眼下是府城最火的话本小说,供不应求呢。

清风书店独家出品,别的书店都没有。

据说写书的川粤客先生还是名秀才,要不是我那天去的早,根本都买不到。”

卫辞听得目瞪口呆,他啥时候是秀才了?清风书店是真能吹啊。

不仅能吹,也是真黑,卫辞打死都没想到一本几万字的小说能卖到一两银子一本。

他以前也没接触过这行,当初去问价时,那些书店给的价格一个比一个低。

亏他还以为清风书店最良心呢,结果却是仗着他不懂肆意压价!

卫辞从小到大就没吃过这么大的亏,不把这场子找回来,他就不姓卫!

接着卫辞又向付北清打听了一些话本小说圈的规矩。

这才得知,其实对于书店来说,收入的大头全靠话本小说,以及一些杂书。

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正经书籍虽然价格更贵,但买的人有限。

且买一套即可传家,将来子孙辈也能用,还有一些穷书生买不起,人家还能抄。

一个书店一年根本卖不出去几十套,一个书店如果要靠正经书籍存活,那非饿死不可。

所以书店除了卖四书五经以外,他们还卖话本,卖水墨画,甚至卖春宫图。

也卖游记,杂书,律法,还有每年会试中榜考生的策论等等。

这其中话本是占大头的,读书人虽然表面不说,但谁无聊时不看几本小说呢。

还有一些春闺女子,她们关在家里闲着没事。

手里还有点闲钱,没事还不看点闲书解闷吗。

因为有庞大的市场,所以每家大书店还会花重金养很多大神作者固定写小说。

这些大神作者的收入极高,他们对读者想看什么小说的风向把控也很准。

以往风靡全城的话本小说,都是这些书店重金培养的专业作者写出来的。

谁也没想到今年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川粤客”随手一本小说,居然引爆了整个小说圈。

且他写的《莫欺少年穷》不见丝毫文采,全是大白话。

但就是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欲罢不能。

如今在府城哪个学子不说两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都算你跟不上潮流。

清风书店更是凭此一本书,就坐稳了青州四大书店之首的位置,赚的盆满钵满。

谁能想到,他们当初收《莫欺少年穷》这本书只花了一两银子呢。

其他几家书店的掌柜更是气的大腿都拍青了。

当初他们明明也接到了川粤客先生的投稿。

但因为看《莫欺少年穷》这本书全是大白话,太过粗俗,所以不肯给高价。

谁能想到他能卖的这么好呢!

如今青州的其他书店反应过来后,已经开始让自己家的作者仿写此类小说了。

卫辞搞清楚这些书店挣钱逻辑后,当即就决定再写一本小说出来。

《莫欺少年穷》这种爽文类的小说,仿写很容易。

但还有一种小说不仅不容易仿,甚至它能比《莫欺少年穷》更受市场欢迎,那就是悬疑推理文。

卫辞前世并不是重度网文爱好者,看得网文也不多。

但他曾有一个领导是阿加莎的脑残粉,卫辞为了投其所好,跟领导有话题聊。

熬了好多个大夜,补完了阿加莎的所有作品集不说。

还看完了名侦探柯南,福尔摩斯等所有推理小说。

甚至连国内的大宋提刑官,少年包青天都没放过。

如果说卫辞写《莫欺少年穷》可能还要修修改改,花六七天的功夫才写完一本。

那他写悬疑类的文,简直可以一气呵成,三两天就出一本。

思索再三后,卫辞回家闭关,决定先把少年包青天的一个章节写出来试试水。

卫辞闭关三天把自己想着的文写了出来,因为太过疲累,他写完就去休息了。

尔雅心疼儿子读书如此努力,还以为卫辞是看院试的时间快要到了,在家闭门苦读呢。

等卫辞休息之后,她主动帮儿子收拾书房。

这一收拾不要紧,她刚好看到了卫辞新写出的书稿。

看完书稿后,尔雅对他儿子是穿越者的身份确定无疑了。

卫辞和自己还是同一时代的人,居然还看过少年包青天。

只是她都没想起来还能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拿去卖。

当然了就算让尔雅写,尔雅也是写不出来的。

她幼时总有做不完的家务活,连读书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闲心去看这些电视剧。

只是偶尔看过几集而已,根本连不成一整章。

长大后,她又忙着挣钱加班996,更没时间看电视了。

有点闲暇时间也多在进修自己。

不是在改善自己蹩脚的英语口语,就是在考学历,娱乐生活极其匮乏。

这一点她儿子倒是比她强的多。

将卫辞的书稿整理好,尔雅放在原处并没有多管。

卫辞想写就让他写去吧,说不定过个几百年后,这个世界也步入科技时代。

卫辞还能成为像曹雪芹,罗贯中那样名垂青史的大作家呢。

只是不知道将来卫辞会不会把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写出来。

卫辞要是不写,尔雅觉得自己好像也能写,四大名着她还是看过的。

……

很快就到了卫辞要去府城赶考的日子,这一次还是卫岳陪着卫辞去。

卫岳不放心尔雅一个人在县城住,所以坚持把尔雅送回了下河村。

一家三口回到老宅时,周三娘正在院中磨豆浆。

自从周三娘做豆腐以后,卫木匠就弄了一个石磨回来。

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

磨豆浆是个体力活,推着笨重的石磨一圈一圈的走,一推就是几个小时。

这活尔雅属实干不了,所以即使她会做豆腐,这么多年从未想过要干这生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