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 第115章 入学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第115章 入学

作者:不如退而结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7 来源:小说旗

像卫辞这种人,几乎可以说早已经脸皮比城墙还厚了。

面对山长的夸奖卫辞脸都不红一下,拱手道:

“学生多谢山长夸赞,愧不敢当。”

接着钟离山长又跟章子敬说话,提起了他今天写的策论。

原来今日章子敬所在的考苑第二关考的是策论。

章子敬写了写的策论提及了税制改革。

古代的税收种类繁多且麻烦,农民除了种地要交税以外。

还有什么人丁税,粮食税,银钱税,劳工税等等。

章子敬在策论中提出将各种税收合并,统一征收,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

方便征收税款的同时,还能防止各地官员私自加税。

卫辞听了感觉章子敬提出的税制改革很像他前世明朝张居正于万历九年推广的一条鞭法。

没想到章子敬看着腼腆,却是内秀之人。

他性格腼腆,不善交际,却很有想法,将来定是个实干型人才。

这样的人才对于心胸宽广的上位者来说还真是可遇不可求。

既能干事,又不圆滑,不会抢功。

卫辞当即决定这个朋友他交了,将来入了官场,这样的朋友必有用处。

接下来是季青云,他年岁比卫辞还小,行事作风一板一眼。

通过他与钟离山长交谈,卫辞发现这是个类似海瑞一样,十分耿直与天真的人。

他是真信书里孔孟那一套。

对于卫辞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话,他的反应也是最激动的。

对于这类人,卫辞觉得可以交好,但不能深交。

因为两人世界观就不同,深交迟早因观点态度反目。

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点头之交足矣。

魏秉直人和名字一点也不符合,他为人圆滑,反应极快。

对于读书会举一反三,简直天生的文学奇才。

将来他若入了官场,成就必然不低。

林人杰虽然心胸有些狭窄,但他对四书五经理解极高,无论提起什么都能侃侃而谈,滔滔不绝。

他若不是心胸差点,将来绝对能成为一代大儒。

外加一个超忆症的孙富贵,在座的没一个简单的。

不愧是江南书院,网罗人才各种人才,卫辞叹为观止。

跟山长谈完话出来后,卫辞发现自己居然还算特招人才,对于他这种提前录取的,江南书院还免学费。

程佑安也擦着边录取,但孟轻舟依旧没能考进来。

不过他并未气馁,与程佑安卫辞相约明年再见。

卫辞在江南书院安定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往家里写信。

告诉尔雅与卫岳,他已经成功进入江南书院读书。

接着他就正式在江南书院安顿了下来。

江南书院占地面积极大,整座文曲山都是书院的地盘。

整个书院讲堂,书舍,藏书阁,饭堂等等一应俱全。

还有跑马场,练武场,蹴鞠场等占地面积极大的运动场所。

除此之外,琴苑,棋苑,画苑,诗苑也一应俱全。

更令卫辞没想到的是古代的书院竟也有“社团”。

当然了,人家不叫某某社,人家叫某某学会。

且这些学会竟然也会摆摊招新,如今正是一年一度新人入学的日子。

此次参加江南书院考核的据说有将近三人千学子。

录取人数却是十取一,只有不到三百人。

这三百人都是新鲜血液,于是各大“社团”开始卯足了劲招人。

古代的文人学子爱抱团,其中同乡是最容易拉近关系的。

江南书院虽然说还是本地学子占比更重更多。

但因为是面向全国招生,所以也有不少外地学子。

这些外来学子会情不自禁一起抱团取暖。

所以各府的学子几乎都有“学会”。

卫辞就看到有徽州学会在招人,因为是同乡,程佑安看到后觉得很亲切,拉着卫辞就要去入会。

大家都是同乡,同在异乡为异客,看到老乡自然会觉得亲切。

只是徽州学会人不多,就几个人,没有成什么气候。

最热闹的还是他们江南本地人的学会。

因为大家都是本地人,所以划分的更加细致。

比如虽然同为江南人士,但你是东林的,我却是西陵的,哪怕大家同属一府,那也是两个帮派。

所以这些学会人多,所以难免有书院里极为出众的才子在。

这些才子会在固定的日子出来讲学,传授经验。

比如东林学会里就有书院里着名的学子,在每月九十十一三天,进行轮流讲课。

学院里所有人都可以来听,但东林学会要收费的,学会里的人可以免费。

收来的钱,他们一部分会给讲学的才子,作为辛苦费。

另一部分则为学会所有,拿来建设学会。

钱越多,学会建设的越好,发展也就越快速。

等这个学会的人将来考中举人,进士,当了官,他们天然就是比别人更加亲密的党派。

当然了,不是东林的人士,也可以申请加入东林学会。

但必须要本人才华极为出众才可。

卫辞看到江南书院遍收天下才子,又在学校搞朝廷这种党派的雏形,不由得有些担忧。

如此这样下去,将来江南书院出身的学子必会成为朝廷最大的党派。

作为上位者没有不忌惮底下臣子结党营私的。

江南书院这么搞,迟早会引来上头的注意,说不定哪一天就自取灭亡了。

卫辞有些担忧将来有一天,他在江南书院读过书,会不会成为将来他向上爬的拦路石。

东林文会前围了许多人,很多人都渴望加入进去。

东林学会不缺人,因此招新也严格。

他们今年招新的考题是: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这是孔子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东林学会这些年有些招摇,之前很多学子已经走去朝堂。

看着微末时结下的友情,这些人同气连枝,已经有了点气候。

近期书院已经有人开始批判东林学会结党营私,不是好事。

东林学会自然不可能认这个说法,所以他们开始仗着人多势众,打击对他们发表意见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