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 第150章 结亲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第150章 结亲

作者:不如退而结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7 来源:小说旗

卫辞归心似箭,眼下只想立刻见到自己的爹娘。

他一年多没回来,爹娘一定担忧极了,卫辞迫不及待想要回家看看。

但郑通判偏偏提起了杨知府,如此一来,他还真不能不给杨知府这个面子。

首先杨知府比卫辞官高了好几级,其次人家几乎是青州最高长官。

卫辞若是甩了他的面子,以后亲朋好友在青州也不好做。

所以他只能耐下心思,随郑通判一起到了杨知府订好的酒楼。

杨知府如此看重卫辞,身为一省长官亲自给卫辞接风洗尘,自然是因为他身后的陈党。

否则即使卫辞如今看上去炙手可热,也不值得杨知府现在就这么拉拢。

杨知府的准备十分到位,不仅备了菜色丰盛的酒席,席间又请了郑通判和陆同知作陪外,竟还请了歌姬陪酒。

大周律规定官员不许狎妓,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许狎妓,又没说不许请歌姬乐姬作陪。

卫辞对这种场面也算不上陌生,他前世也见过一些。

因此到地方后神色不变,只依礼向杨知府行礼:

“下官见过杨大人,大人费心为下官筹备酒席接风洗尘,下官不胜感激。”

杨知府看到卫辞少年得志却毫无轻狂之态。

面对自己满脸恭敬,一时既满意也提高了警惕。

难得看到如此沉得住气的年轻人,他自己本就才华盖世,又背靠陈党,还有这一等一的心智,此子断不可与之为敌。

杨知府在心中盘算,但面上笑意越发亲切,语气也极为和蔼:

“讼之何须如此客气,你连中六元,可为我青州大大争了口气。

就连我都跟着沾了光,如今给你接风洗尘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这一路风餐露宿想必十分辛苦,快入座。”

杨知府笑着引卫辞坐下,卫辞心中不耐,一点儿也不愿意在这种场合消磨时间。

但面上却丝毫不显,对着杨知府甚至能流露出一丝感激之情:

“大人此言下官愧不敢当,大人治理青州劳苦功高。

下官取得的成就与大人一比,实在不值一提。”

花花轿子人人抬,其实官场上不太熟悉之人相交就是如此。

没什么仇怨,你来我往间只需猛夸对方即可。

没人不喜欢听好听话,卫辞本想与杨知府寒暄几句,喝两杯酒,然后就找机会遁走。

谁曾想还没等到他找到机会告辞,席间作陪的陆同知却突然话锋一转提起了卫辞的婚事:

“讼之,你也快到弱冠之年,听说至今没有娶妻。

如今既已金榜题名,下一步也该考虑成家了吧。”

看陆同知这一副要保媒的姿态,卫辞心中的警惕一下起来了。

他不知道陆同知想给他介绍什么人,可只看陆同知眼神频频瞥向杨知府的模样。

就知陆同知想给他介绍的人和杨知府脱不开关系。

卫辞并无意和杨知府攀上关系,因为文源清曾向他分析过杨知府这个人。

文源清说杨知府面上最讲究规矩不过,不知情的都以为他是清高的士大夫。

动不动规矩体统,实则最是虚伪不过,跟这种人不要离的太近。

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任何情分,为了利益什么都做的出来。

卫辞后来在京城曾接到尔雅给他写的信。

信中说杨知府的大女儿因为脸上胎记迟迟嫁不出去,小女儿竟也被牵连的一直不成婚。

因为杨知府讲究规矩,不愿坏了长幼有序的规矩。

也正因为此,尔雅觉得杨知府虽然迂腐,但也算是个有原则的人。

可现在呢,卫辞不动声色的看了看坐在他身边的歌姬。

这个时候怎么不讲规矩了?

由此可见杨知府的虚伪,为了好名声,他不惜拿女儿的婚事来刷。

实则私底下却是个会拿美色拉拢他人的人。

眼下陆同知想给他介绍的妻子人选,不会就是杨知府那两个一直没嫁出去的女儿吧!

卫辞心中百般不愿,索性直接拿老师堵陆同知的嘴。

他面上恰到好处露出一抹羞涩:

“实不相瞒,我回青州前老师和师母说已经替我看好人选了。

只待我父母进京,便可上门提亲。”

闻听此言陆同知一愣,随即心中暗道可惜。

杨知府看中了卫辞的前程远大,正有结亲之意。

如今晚了一步,人家已经有了人选了。

杨知府闻言也在心中暗暗后悔,其实早在卫辞刚中举人时他就看上了卫辞。

年纪轻轻便能名冠一榜,那时杨知府已经隐隐看出卫辞前程不可限量。

但他不愿下注太早,因为他见过太多少年惊艳,但会试屡试不中的学子。

生怕卫辞与那些人一样,只想着等到卫辞考中进士再提亲做媒不迟。

谁曾想卫辞刚中进士就定好成亲人选了。

此刻杨知府心中十分不服,既后悔又不甘心,忍不住追问:

“不知是哪家的千金?”

卫辞闻言连忙摇头:

“大人恕罪,此事还未下定,下官怎能随意说出去,万一坏了人家姑娘的名声就不好了。”

此话倒也没错,古代女儿家的名声珍贵。

一般两家结亲不到说定后是不能随意透露出去的,否则有坏人姑娘名声之嫌。

卫辞这么说杨知府不好再追问,心中却可惜的很。

他的大女儿因为脸上的胎记之前一直迟迟嫁不出去。

后来托卫辞母亲巧手的福,用脂粉为杨小姐遮盖住了脸上的胎记。

再后来杨小姐的母亲匆匆为女儿定下来了一个家世不显的举人。

没办法,女儿年纪太大了,哪还能找到太好的人家。

能找到一个年轻的举人已经不错了,就这人家还是看在杨小姐是知府之女的份上。

婚前又不知杨小姐半张脸都是胎记,否则那举人也不会同意的。

毕竟那举人虽家世一般,但胜在年轻,未来八成能金榜题名,踏入官途的。

杨小姐匆匆成婚后,她的庶妹也终于能说亲了。

杨知府心中本就盘算过卫辞做他的女婿。

他的大女儿脸上瑕疵太重,他自是不好意思把大女儿嫁过去坑人的。

他敢坑一个没有背景的举人,却不敢坑陈阁老的徒孙。

如今大女儿嫁了,他还有个小女儿,虽是庶女,但只要记在妻子名下不都是一样的吗。

于是就在卫辞得中状元的消息传出来后。

他立刻就决定把庶女记在妻子名下充做嫡女,嫁给卫辞结亲。

只是杨知府没料到卫辞竟会说定亲就定亲。

之前他还派人去打听过,卫辞的父母根本就没有给他相看的意思。

谁能想到卫辞双亲尚在,他的婚事却由老师做主了呢。

杨知府一边在心中暗骂卫辞后腿巴结,为了讨好文侍郎连婚事都不能让父母过问。

一边笑着道:

“看来不久后就能喝讼之的喜酒了。”

卫辞只腼腆的笑,郑通判见状不由心酸。

他年纪比卫辞的父母都大,如今才爬到正六品通判之位。

可卫辞呢,还不到弱冠之年就已经是从六品翰林修撰。

如今又有朝中二品大员为他保媒,定下的亲家定是重臣千金,以后有岳仗扶持,前途定是不可限量。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郑通判越想越心酸,心中的嫉妒之意也越来越浓。

但他又不敢做什么,甚至连个脸色都不敢在卫辞面前摆。

于是他将心中所有的嫉妒转到酒中,端着酒杯不停的劝卫辞喝酒。

卫辞心中挂念父母,本想找个借口离开。

可郑通判拉着他一直劝酒,让他心中烦不胜烦。

偏偏他还不能下了郑通判和杨知府的面子,毕竟他还有亲人以及父母的生意在徽州。

若是得罪了杨知府,以后说不定会影响娘亲店里的生意。

卫辞只能在心中暗暗发誓,他一定要往上爬。

只有爬的够高以后才能随心所欲,不用看他人的脸色。

最后卫辞喝了一肚子的酒才从杨知府的酒席脱身。

卫辞的行李在下船后,已经命人先送回了家中。

尔雅与卫岳看到有人把卫辞的行李送回来,却不见卫辞本人的面。

哪怕来人已经说了卫辞是去杨府赴宴了,两人还是急得不行。

在家急得站不住也坐不住,千等万等终于才把卫辞等回来。

卫辞身上一股酒味,人也有些醉了。

尔雅一年多不见儿子,如今好不容易能与卫辞团聚,却看到他满身醉意,一时间又是生气又是心疼。

好在王婶已经烧好了热水,王安顾不上与王婶好好说会话,就要帮着卫辞先洗澡。

卫岳知道王婶一直十分挂念王安,于是让王安先去见王婶,他自己帮儿子洗澡。

待卫辞洗去一身酒味睡下,卫岳才松了口气。

卫辞这一觉睡的很长很长,他醒来的第一睡觉,先恢复的不是视觉,而是嗅觉和触觉。

他闻到了熟悉的香味,他娘身上独有的一种让人安心的香味。

他摸到了家中柔软的被子,以及他睡了很多年,至今觉得是舒适感最棒的床。

下一秒卫辞睁开眼,就看到周围的一切还很昏暗。

床头吊着亮光不算好的油灯,他娘就坐在他的床边,一针一针为他缝补他穿破的衣裳。

就在这一刻,卫辞突然感觉到一股久违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还有内心深处,那种发自肺腑的满足感。

尔雅做绣工多年,一举一动都有一股独特的韵味,卫辞醒了也不说话就这么静静看着。

尔雅并未发现卫辞醒了,卫辞洗漱干净睡过去后,她整理了卫辞的行李。

发现他有几件衣裳都还好好的,料子也不错,但下摆处和袖口处却破了口子。

这么好的衣服扔了多可惜,所以卫辞就画了绣图,打算在卫辞破掉的衣服上,绣上竹子或仙鹤。

给卫辞缝补衣裳时,尔雅总是心神不宁,总想跑卫辞这里看看。

她很久不见卫辞,如今好不容易盼到卫辞回来。

他却没跟自己说一句话就醉了过去,让尔雅心中极为挂念。

于是她索性到卫辞的房间点了油灯做针线活。

不知过了多久,卫辞突然叫了一句:

“娘。”

尔雅闻言立刻抬眼,在看到卫辞醒来后她立刻笑了起来:

“醒了,头痛不痛?要不要喝水?”

卫辞点了点头,尔雅连忙起身给他倒了杯水。

卫辞接过水一饮而尽,接着突然乐了。

尔雅不明所以:

“这水有这么好喝吗?这么高兴。”

卫辞却忍不住想撒娇道:

“娘,儿子才不是因为喝水高兴,儿子是高兴都这么大了,睡醒了还能有娘给我倒水喝。”

说完卫辞停顿了一下,但接着还是开口道:

“娘,在京城这一年多我很好你和爹啊,以后你和爹跟我去京城住吧。

我在京城买好宅院了,只是你们不在的地方再大再好,儿子都不觉得那是家。”

听到卫辞的话,尔雅也情不自禁跟着心软了。

这一年多她何尝不想卫辞呢,卫辞从小就是她一手带大,半点都没有假手于人。

后来他为了读书,为了科举离开自己身边,尔雅才是最不适应的那一个。

但为了儿子得前途,再不适应她也要逼着自己适应。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卫辞已经高中状元。

以后他去哪当官,自己和卫岳就去哪。

接下来卫辞坐在床边跟尔雅讲了他这一年多遇到的事。

他讲会试的贡院,讲殿试的考题,讲皇上怎么点他为状元。

将他打马游街,可惜尔雅和卫岳没看到多么风光。

将文源清夫妇对他极好,将文源清是怎么栽培他,师母王夫人怎么替他打点生活。

尔雅听的很认真,儿子得这些经历她都不曾参与。

如今听卫辞这么一说,就好像她亲眼看到了这些事一般。

两人说了很久,不知不觉天都亮了。

卫岳一觉睡醒,发现尔雅不在自己身边,他立刻起床出来找。

待看到尔雅在卫辞房间,一边缝衣裳一边和卫辞说话时,他询问道:

“你们母子俩说什么呢?你不会一夜没睡吧?”

尔雅还真一夜没睡,但她一点都不困,反而精神极了。

看到卫岳进来她才发现天亮了,尔雅连忙道:

“你们爷俩想吃点什么?待我缝完这最后两针就去厨房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